善於操控動物的七大寄生蟲 一起來瞧瞧
寄生蟲特徵為在宿主或寄主體內或附著於體外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發育或者繁殖所需的營養或者庇護的一切生物。但是,你知道嗎?寄生蟲可以改變寄主的行為,以達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偏側蛇蟲草菌
寄生螞蟻尋找合適環境
偏側蛇蟲草菌,是一種擬寄真菌,主要以萊氏屈背蟻為寄主。偏側蛇蟲草菌感染螞蟻后,會控制螞蟻的大腦,利用螞蟻的身體幫助真菌找到適合的生長環境。當螞蟻感染了這種真菌,就會離開蟻穴,在附近的樹林地上找一片樹葉,緊緊咬住它的葉脈,然後死去,為真菌生長創造完美的環境。
線形蟲
讓蟋蟀認為自己會遊泳
線形蟲是身體呈細線形或圓筒形的一類蠕蟲,有紅色或者灰白色。這類寄生蟲可以長到腳部一樣長,看起來就像教煮熟的義大利麵。但要完全成熟,它需要召喚它的僕人——一隻蟋蟀或蚱蜢。線形蟲可以通過改變蟋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來強制它跳入附近的水中。而倒黴的蟋蟀只能活活淹死,線形蟲這時才破體而出進行繁殖。
蟹奴
把寄主變成繁殖的工具
蟹奴,蔓足綱動物,雌雄同體。蟹奴通過爪關節處的裂縫進入到寄主蟹體內,它可以褪了外表硬殼後把自己擠進縫隙裡。它會榨取螃蟹的營養成分並把寄主變成繁殖的工具。其中包括不只是被奪去生育能力,還會長出更大的下腹便於攜帶藤壺幼蟲,而且停止長出防衛用的蟹爪。
雙盤吸蟲
讓蝸牛爬得更高
雙盤吸蟲,為雙腔科異雙盤屬的動物,營寄生生活,宿主蝸牛、鳥類。通過鳥糞傳播。其驅使宿主的能力高於鐵線蟲,可以控制蝸牛的大腦使其變成殭屍蝸牛,出現在更容易暴露和明亮的地方,爬到植物的更高處,為了讓在找食物的鳥類更容易發現蝸牛。當寄主被鳥類吞下後,寄生蟲可以在內繁殖,然後繼續循環它們的生命周期。
瓢蟲繭蜂
寄生並讓其保護幼蟲
瓢蟲繭蜂鎖定目標,將一枚卵注入瓢蟲體內,寄生蜂每刺一下便會留下一個卵。當蜂卵孵化後,幼蟲會在瓢蟲內臟啃穿個洞,然後破開它的下腹,在腿間吐絲結繭。儘管如此,它依然還活著,如果有掠食者靠近,它還會拍打和抖動自己的腿部還驅趕對方。現在還不清楚為什麼它會有這樣的行為,也有可能是幼蟲預留的毒液引起的。
扁頭泥蜂
讓蟑螂停止行動
扁頭泥蜂,外殼是孔雀綠的顏色,帶有金屬光澤。常被稱為自然界中的「攝魂怪」,雖然體型微小,但它卻能輕而易舉地控制蟑螂的思想。首先,它先針蜇一下並讓蟑螂癱瘓,然後在蟑螂腦子裡注入神經傳遞素來再劫持它的思想。這樣,蟑螂便成為了一個孤立無援的殭屍。被扁頭泥蜂吸去「魂魄」後,蟑螂就算要為其「慷慨赴死」,也不會拒絕。
剛地弓形蟲
弓形蟲只是精神分裂的因素之一
剛地弓形蟲,簡稱弓形蟲,寄生於人和許多種動物的有核細胞,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蟲病。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拉弗蒂提出的一個理論:貓身上的一種寄生蟲傳染到人身上後可以改變人的感覺和性格,而地球上幾乎有半數人間接地感染了這種寄生蟲,這種聰明的寄生蟲可能在巨大的範圍內改變了人類的文化。
作者:天天的小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