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計量模型的GDP 影響因素分析

2020-11-30 期貨日報網

人均GDP的增長率及實際利率對儲蓄率都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

理論依據

  Modigliani和Cao的文章嘗試以生命周期假說來解釋中國近些年來伴隨經濟增長的居民高儲蓄。這篇文章對於Modigliani的重大意義是生命周期理論(最早是由Modigliani提出的)是否能運用到像中國這樣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國家。由於當時只能得到中國居民的消費數據而沒有儲蓄和收入數據,所以他們採用的方法是通過估計計算居民所持有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增加,以作為儲蓄的一個估計量。然後根據消費加上儲蓄算出居民總收入,從而算出每年的儲蓄率。他們所用的是1953—200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但這種計算方式存在很大誤差,很可能存在遺漏的情形。根據他們的估計,我國的居民儲蓄率在1953—1978年期間一直在5%左右,從1978年開始顯著上升,1994年超過30%,然後開始下降,到2000年維持在23.55%。他們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人口結構與經濟增長對儲蓄的影響非常顯著。

而凱恩斯理論認為人均收入的影響卻不顯著。Kelley and Schmid(1996)通過對89個國家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三組橫截面數據的分析,發現儲蓄率在人均GDP較高的國家中比較高,在人均GDP增長率較高的國家也比較高,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數據中儲蓄率與年幼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卻沒有顯著的關係。只有20世紀80年代的數據和生命周期模型的預期結果一樣,即年幼人口和老年人的比例與儲蓄率呈負相關關係。Chamon和Prasad(2008)通過對1986年至2005年的城鎮家庭調查數據分析得出,在中國城鎮地區年輕家庭與年老家庭具有最高的儲蓄率,這個結論與生命周期理論相一致。然而1995年的年齡剖面圖卻呈現出「U」型,與生命周期理論不一致。因而,他們認為人口結構對於儲蓄率的影響並不十分的顯著。

數據描述

  本文試圖在兩個維度上分析人口結構與居民儲蓄率的關係,一個是全國層面,一個是各省的面板數據。我們使用的數據及來源是以下兩個方面。

全國層面使用的是1978—2010年的數據。其中1978—2008年的數據均來自於《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彙編》,2009—2010年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局網站。實際利率數據根據人民銀行所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並減掉當年的通貨膨脹率得到。

各省的面板數據使用的是1990—2008年的數據。其中GDP增長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的村收入、城鎮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費、農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費數據均來自於中經網資料庫;農村人口總數與城鎮人口總數來自於《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彙編》;老年人撫養率、少兒撫養率數據來自於中國人口統計年鑑。

由於有些年份有些省的城鎮農村人口數據得不到,從而無法算出儲蓄率,因此數據有部分缺失。最後我們的完全樣本數量是509個。

模型分析

  本文的基本模型延續Modigliani和Cao(2004)與汪偉(2009)的想法,但本文的改進地方在於:

一是相比Modigliani和Cao(2004)本文所用的儲蓄率數據會更加精準,前面提到Modigliani和Cao文章的儲蓄數據是根據有形與無形資產增加來估計的,存在很大的誤差,本文所用的數據是根據統計局所給的城鎮和農村的收入數據與消費數據,經過計算後得到的總居民儲蓄率。二是本文不僅進行了全國的時間序列分析還進行了各省的面板數據分析,從而避免由於各省的異質性給加總數據帶來的一些影響。

三是本文在分析中採用了汪偉(2009)的方法,區分開了少兒撫養率與老年撫養率,而不是像Modigliani和Cao的文章中只考慮了總撫養率。之所以區分這兩個,是因為很多實證表明這兩者對於儲蓄的影響是不同的。本文與汪偉(2009)的不同在於本文所用的儲蓄率數據並不是簡單的總的國民儲蓄率(計算方法前面已經提到),而是根據城鎮居民的消費收入數據算出的居民儲蓄率。原因在於根據生命周期理論,個人會在不同年齡段進行不同的儲蓄行為,因而人口結構影響的應該是居民儲蓄率。國民儲蓄率中包含了企業儲蓄,而這一部分與人口結構是沒有關係的,不應該把其混雜在居民儲蓄率中,而應該剔除掉。

此外,汪偉與Modigliani和Cao的文章都沒有考慮實際利率的影響,但我們認為實際利率作為跨期選擇的相對價格對儲蓄行為會有很大的影響,因而本文中加入了實際利率這個重要因素,本文中使用到的變量及其字母表示見表1。

我們使用的時間序列回歸的基準模型是:

srt=β0+β1×ydrt+β2×odrt+β3×rgdpgrt+β4RRt+ξt

從表2的第一列中可以看到老年人撫養率對於儲蓄率的影響顯著為正,而且數值比較大。老年人撫養率上升一個百分點,儲蓄率上升3.2個百分點。少兒撫養率對儲蓄率的影響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並不顯著,這與我們的預期不一致。人均GDP的增長率對儲蓄率也有顯著的正的影響,人均GDP的增長率上升一個百分點,儲蓄率上升0.38個百分點。實際利率對儲蓄率也有顯著的正影響,實際利率上升一個百分點,儲蓄率上升0.19個百分點。這些與我們的預期相符合。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加入其他解釋變量以檢驗識別的穩定性。我們主要考慮加入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通過表2的第三、四、五列可以看到加入這兩個變量後對原有解釋變量的顯著性並沒有影響,並且係數也只有略微地下降。此外,我們能夠看到城市化率對儲蓄率也存在顯著正的影響,城市化率增加一個百分點,儲蓄率會增加0.37個百分點,這與我們的預期一致:城鎮居民與農民的儲蓄率傾向可能不一樣,導致一個人如果從農民變成城市居民以後會使得儲蓄率上升。工業化率對儲蓄率的影響並不顯著,但對其他變量的顯著性並沒有影響。

由於各省存在很強的異質性,我們覺得加總數據可能會存在一些偏差。所以,接下來,我們考慮各省的面板數據分析。我們估計的基準方程是:

srit=β0+β1×odrit+β2×ydrit+ui+ξit

我們採用的是固定效應模型,因為通過hausman檢驗發現p值小於1%,說明拒絕原假設:隨機效應與固定效應得到的估計沒有顯著差異,因此採取固定效應模型。回歸的結果可以從表3的第二列中看到。老年撫養率對儲蓄率的影響顯著為正,回歸係數表明老年撫養率上升一個百分點,儲蓄率上升0.92個百分點。少兒撫養率對儲蓄率的影響顯著為負,回歸係數表明少兒撫養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儲蓄率會上升0.34個百分點,這些與我們的預期一致。接下來我們考慮加入人均GDP增長率(rgdpgr),發現該因素對儲蓄的影響並不顯著。

此外,我們還考慮加入人均GDP增長率與少兒撫養係數的交互項(gyr)、人均GDP增長率與老年撫養係數的交互項,發現均不顯著,這與汪偉(2009)所得到的結論不同,可能原因是他考慮的是國民儲蓄率而非居民儲蓄率所導致的。但是加入這些新的解釋變量後並不影響少兒撫養係數與老年撫養係數的顯著性。

根據模型,老年撫養率對居民儲蓄率的變化影響很大,不管是在全國層面的數據分析還是各省的面板數據分析都顯示出顯著正的影響。

老齡化對儲蓄率的影響存在兩方面:一是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一個人在處於老年時收入來源較小,因而進行負的儲蓄,在成年期消費低於收入,進行正的儲蓄,因此老年人越多的社會儲蓄率越少;二是按照理性預期理論,預期壽命的提高意味著退休後生活時間還很長,為了維持原有生活,平滑消費,就必須多加儲蓄,此外由於養老制度不健全,中青年會預期年老時期收入減少而增加儲蓄。因此老齡化程度越高,儲蓄率越高。

今年中國的期望壽命比1970年增加了15歲,期望壽命達到73歲。由於城市居民60歲退休,他們有著為退休而儲蓄的強烈動機,尤其是在養老制度不完善時,本文的計量結果表明後者可能起了主要作用。但我們認為這種正的相關性並不是一種穩定的影響,而只是在進入老齡化社會這個過渡期間存在這種正的影響,如果老齡化達到一個很大的值,那麼很有可能老齡化對儲蓄會有負的影響。我們所用的中國數據只反映了這個假設的前半段,而沒反映出在老年化比較嚴重時,老年撫養率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所以,不應認為這個正的影響會一直持續下去。日本當前的情況就反映出老齡化越嚴重,儲蓄率越低,而日本就是一個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國家。

在省級面板數據中少兒撫養率對居民儲蓄率有負的影響,但在全國層面並不顯著,我們覺得可能是數據加總存在偏誤導致。少年撫養率對儲蓄率的影響,是可以通過生命周期理論來解釋的。一個社會中小孩越多,就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撫養這些小孩(即小孩是進行負的儲蓄),而且小孩多,成年人可以靠小孩長大後照料自己,即小孩對於儲蓄有一個替代性,故成年人會較少儲蓄。但存在另外一個機制,小孩減少後,父母往往會更加精心地照顧這一個小孩,即存在質量與數量的替代關係,那麼父母可能會為獨生子女儲蓄更多,那麼小孩越少,儲蓄率可能會更大。但我們的各省數據反映出可能前方面的影響是主要影響,即居民儲蓄率與少兒撫養率有負的相關性。此外,我們的全國層面數據反映出城市化率對儲蓄率也存在正的影響。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來源:「期貨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期貨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期貨日報",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農地碳排放影響因素空間差異性研究——基於STIRPAT和GWR模型的實證分析
    基於碳排放核算研究、碳排放的情景分析、因素分解等研究也逐漸展開,其中自然條件普遍被看作外生因素,而社會經濟因素對農地碳排放的驅動效應成了各研究重點考察的對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的影響因素對農地碳排放存在不同的作用效果,其空間差異性需要考慮。此外,人口、富裕度、技術水平等社會經濟因素對農地碳排放的影響情況如何?其中又存在什麼樣的空間差異特徵?
  • 基於票房預測模型分析影響我國電影經濟成功的因素
    通過對已知的國產高票房影響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如:發行公司、導演等可以在模型各個項目中,獲得經濟成功的影片的決策傾向,從而對票房預測或市場評估領域產生意義。一、Barry.Lit man 票房預測模型本文在西方票房預測模型發展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電影經濟成功的影響因素模型。
  • 計量模型好壞的評價標準,經濟研究如是說
    一方面,計量經濟學分析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如何判斷究竟哪些因素與「實驗」有關,只要無法確定所有顯著有關的變量,我們就面臨著誤設實驗模型的問題,因而也不具備實驗科學所要求的基礎條件( Hendry,1995)。另一方面,即使是一種因果關係,基於回歸模型也很難對其背後的作用機制進行清晰的刻畫,或者明確究竟是哪一項機制在起作用。
  • 2017.05:房地產市場價格影響因素的蛛網模型分析(翟帥等)
    房地產市場價格影響因素的蛛網模型分析——基於中部6省數據鄭欽月等(2010)通過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脈衝響應函數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進行定量研究,得出收入因素是推動房地產價格的主要因素,其中匯率對房地產價格影響較大,通貨膨脹率和利率對房地產價格影響較小[11]。
  • 研究報告:直銷從業者收入影響因素分析
    三是首次在大規模的數據調查的基礎上建立了直銷從業者收入模型,直銷從業者的收入與諸多因素呈高度正相關,與其他非正規就業人員的收入影響因素沒有本質差別。由於報告篇幅過長,為滿足研究和交流的需要,本公眾號將分期進行推送刊載。本期推送第五部分。
  • 2016.12: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張永梅等)
    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基於浙江省的調查數據 張永梅 後來的研究者大多沿用了Bernheim的理論模型,並認為影響人們實際退休行為的因素與影響意願退休的因素出入不大[8-9]。第二,雖然有文獻對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但是規範的計量檢驗仍比較缺乏。本研究擬從總體上了解中青年群體的延遲退休意願,並利用Logistic模型從多個方面對群體內部存在的延遲退休意願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以期為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 【廣州站】Stata空間計量與結構模型研討會開始報名啦!
    2.非參數回歸3.部分線性回歸模型4.分位數回歸5.蒙特卡洛模擬第四天:結構方程模型(SEM)案例1:自我認知與經濟結果(self-esteemandeconomicoutcome)案例2:組織創新氣氛的驗證因子分析案例3:媒體影響與經濟行為案例4
  • 基於社會化媒體的品牌認同及其影響因素
    本文從用戶角度出發,在前人的品牌認同模型基礎上納入「個體自我」和「社會自我」兩個因素,以電子品牌的官方微博為例,以京滬兩地大學本科生為研究總體,就品牌認同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從樣本上關注當代本科生所代表的第一代90後,並對企業社會化媒體營銷提出建議,有社會價值;同時建構模型,研究個體的認知和態度對行為的影響,具有學術價值。
  • 專題研究:基於Carhart四因素模型的基金業績評價
    Carhart四因素模型由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發展而來,綜合考慮了系統風險、帳面市值比、市值規模以及動量因素對基金業績的影響,能夠更為全面的評價基金業績並且更為有效地衡量基金通過主動投資管理取得超額收益的能力。  Carhart四因素模型的回歸擬合度較高。
  • 基於預測模型的COMEX黃金期價實證分析
    遇到突發事件時運用ARMA與多元回歸模型能夠更好地把握價格走勢  本文包含兩個計量模型——ARMA預測模型和多元回歸模型。建立ARMA預測模型的目的在於確定模型的係數之後,根據相對較少的數據集對COMEX黃金期貨價格走勢進行預測,但ARMA預測模型的缺點也同樣明顯,那就是未考慮其他相關變量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活動中,黃金價格的變化往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個因變量和一個或幾個自變量有存在依存關係的情況,而且有時幾個影響因素主次難以區分,通常採用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分析。
  • 影響旋進旋渦流量計在計量中造成誤差因素
    不過因為機器本身存在的固定性的誤差因素,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現場的測量儀表會受到來來於環境,運行工況條件的影響,導致產生計量誤差。本文所要探討的就是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以上所說的因素的影響帶來的誤差,找出導致誤差的可探性因素,這對於提高氣體測量特別是象天然氣計量精度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基於VAR模型的人民幣匯率的超調分析
    摘 要:通過建立VAR模型,運用脈衝響應函數和預測方差分解的方法對人民幣匯率的超調效應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1990年以來,我國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GDP之間存在一種單向的因果關係,並且方差分解結果表明來自上期價格的衝擊對實際匯率的變化貢獻率較大。最後,對匯率超調模型在我國的適用性進行了分析。
  • 結構方程模型應用:驗證性因素分析
    其中模型M1來自理論和文獻研究,模型M2來自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也就是SPSS中的因素分析的結果)。通過模型M1和模型M2可以看到,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時,不存在多個變量之間的關係,也就說,驗證性因素分析只針對一個變量的效度進行分析。
  • 單變量計量資料的分析
    Step2 變量屬於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等級資料三種資料類型的哪一種。Step3 單因素還是多因素。那麼今天我們就開始講講常用的單變量計量資料的分析方法的選擇!反應變量為單變量→計量資料→單因素→樣本與總體均數比較→如服從正態分布選用單樣本t檢驗,如不服從考慮非參數檢驗方法。
  • 基於因子分析的套利定價模型及實證研究
    摘要:眾所周知,建立套利定價模型的關鍵在於因素的篩選,計算量很大。而因子分析能將為數眾多的原始指標變量經過分析綜合為少數幾個公共因子變量,從而大大減少計算的複雜度。
  • 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差異
    驗證性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決定事前定義因子的模型擬合實際數據的能力,以試圖檢驗觀測變量的因子個數和因子載荷是否與基於預先建立的理論的預期一致。驗證性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決定事前定義因子的模型擬合實際數據的能力,以試圖檢驗觀測變量的因子個數和因子載荷是否與基於預先建立的理論的預期一致。
  • 2015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影響因素以及行業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015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影響因素以及行業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北極星固廢網訊:目前我國固廢汙染防治行業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並呈較快增長的態勢,但技術創新能力仍較低,眾多企業依賴中低端產品和服務拓展市場;在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上,國家缺乏系統的技術創新平臺,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專業的研究院所,使得固廢汙染防治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
  • 你為何而轉:微博用戶轉發行為預測模型的構建與影響因素探究
    本研究旨在構建模型對轉發行為進行預測,並分析其影響因素。首先根據「5W模型」,提取微博作者、微博文本、微博接受者和相互關係四個一級維度特徵,並細分為39個二級維度特徵,利用支持向量機構建預測模型,再通過新浪微博數據,對模型進行評估。預測模型的查全率為58.67%,精確率為82.19%,F1值為68.46%,這表明預測模型的表現令人滿意。
  • 【學習記·第31期】單因素、雙因素方差分析VS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方差分析是對數據變異量的分析,將總變異分解為由自變量(或稱實驗處理)引起的變異和誤差因素引起的變異,如果由自變量產生的變異顯著多於誤差造成的變異,那麼我們可以有把握的推斷自變量對因變量確實產生了影響。在這裡就涉及方差分析的邏輯基礎,即方差的可分解性。用公式表示即:。
  • 5G近海覆蓋影響因素分析與近海覆蓋半徑估算
    當前5G為NSA組網方式,4G錨點使用FDD1800,FDD1800不存在上下行轉換問題,當前有成熟的超遠覆蓋方案;而5G採用2.6G頻段TDD制式,與TDD LTE一樣,TDD制式覆蓋半徑主要與CP(循環前綴)、GP(上下行保護間隔)、Preamble( Prach信道前導)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