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直銷從業者收入影響因素分析

2021-01-14 每日快評

2020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下簡稱「中心」)發布了「直銷在保就業中的作用評估」研究報告。中心在2020年4月組織開展了針對直銷行業就業情況的調查,回收了9000多份調查問卷,在客觀數據的基礎上分析直銷從業者對就業的貢獻,得出結論如下:一是計算了直銷從業者的折合就業係數,其中直銷員的折合就業係數為0.32,經銷商的折合就業係數為1.41,首次為從整體上判斷直銷行業促進就業的作用提供了數據支持;二是通過對數據的研究,發現直銷的業務模式在網際網路背景下正在發生轉變,這種轉變與當前電子商務的發展所呈現出的模式非常接近。三是首次在大規模的數據調查的基礎上建立了直銷從業者收入模型,直銷從業者的收入與諸多因素呈高度正相關,與其他非正規就業人員的收入影響因素沒有本質差別。

由於報告篇幅過長,為滿足研究和交流的需要,本公眾號將分期進行推送刊載。本期推送第五部分。

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對此次調查的9406份問卷進行了數理計量分析,構建了直銷從業者收入影響因素回歸模型,第一次通過數理計量方法研究了直銷從業者收入的影響因素及其顯著性水平。從業者收入影響因素是理解一個行業的重要視角,我們希望這樣的研究有助於人們更好的理解直銷行業。

我們調查包含了從業者在從事直銷前的收入水平信息。從問卷結果可以發現,其中2000元及以下和2001-4000元分別佔比為25.44%和30.94%,合併佔比超過50%以上。此外,4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1-20000元以及20000元以上分別佔比為22%、9.22%、5.88%和6.53%(見下圖)。這份數據說明,從事直銷前的工作收入大多數人處於中下水平。從事直銷獲得的每月收入在問卷結果中顯示,其中2000元及以下和2001-4000元分別佔比為23.66%和20.6%,4001-8000元、8001-12000元、12001-20000元以及20000元以上分別佔比為18.22%、12.35%、11.99%和12.74%(見下圖)。這應該是典型的靈活就業特點,很多人選擇從事直銷工作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機會增加收入。4000元以下的月收入,如果除去一些成本支出,他們的收益是有限的。

直銷從業者(不包括優惠顧客)在從事直銷前的平均月收入為4314元,對從業者從事直銷之後的調查顯示,其收入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達到了6303元。調查結果顯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佔比超過43%,而月收入超過12000元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不過,我們需要解釋的是,在這些高收入的數據中,可能包含了多個就業人員共同的收入。因為,約30%的從業者特別是經銷商已經有了自己的僱員。

除了關注直銷從業者的收入水平之外,其實我們更關注影響收入的因素。我們利用這次調查的9400餘份問卷分別建立了不同的回歸模型,選取調查中與收入有關的問題作為解釋變量,來觀察直銷從業者的收入究竟與哪些因素高度相關。這些變量包括從業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從事直銷前的工作年限、兼職還是全職、從事直銷的時間、直接為多少個消費者服務等多個變量。另外,我們還觀察了從業者有無自己註冊企業等因素對收入的影響。

將直銷從業者收入作為被解釋變量,用可能影響直銷從業者收入的變量分別作為解釋變量,進行一元線性回歸,可以發現:確有若干因素與直銷從業者收入存在高度正相關。例如,作為一種零售業態,直銷從業者的收入來源於產品的銷售。調查顯示,接近三分之二(65.9%)的經銷商身份的從業者說自己為超過21個消費者直接服務。我們對從業者的收入與其服務消費者的數量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它們之間存在非常強的相關關係。不僅如此,從業者的收入與其銷售公司產品的數量也呈高度正相關。甚至從業者的動機都與其收入有一定的關係。我們在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了解從業者選擇直銷的動機,我們根據對動機選擇的不同進行了分組來觀察其收入的情況,非常有意思的是以創業為目的從業者平均月收入最高,而對自己的選擇動機非常模糊說不清楚的從業者,其平均收入最低(見下圖),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從業者的追求目標對其收入的影響。

不過,這種一元回歸分析並不足以完整說明直銷從業者的收入影響因素,因此我們採取了多元回歸的方法來建立模型。將問卷中可能與收入相關的變量均列為備選的解釋變量,利用計算機統計軟體,通過採用「逐步回歸法」篩選出統計性質最好的解釋變量組合,構建出多元回歸模型。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顯示,直銷員的收入與直銷員的年齡、直銷員是兼職還是全職、從事直銷的時間長短、從事直銷前每月收入、每月銷售公司產品額等因素高度相關。

而與經銷商的收入水平高度相關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還包括了性別、教育程度和從事直銷前的工作年限等。針對尚未註冊自己的公司的被調查者構建多元回歸模型,結果類似。

在國內對直銷從業者的研究中,這是第一次以這樣一個規模的問捲來建立收入模型。從直銷員和經銷商的模型可以看出,直銷從業者的收入來源於正常的商業努力。例如其收入與銷售公司產品的多少以及與其為消費者服務的數量高度相關,這完全符合一般的商業邏輯;同時其收入還來源於個人的努力,例如其收入水平與從事直銷前的工作年限、是兼職還是全職以及從事直銷的時間長短高度相關。我們可以將其從事直銷前的工作年限理解為其工作經歷和經驗,這對其收入的正相關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而全職投入比兼職獲得更高收入也非常好理解,從事直銷的時間長短一樣可以歸結為一種個人的努力;另外,從業者的收入水平還與其個人的素質能力具有正相關,例如教育程度、從事直銷前的收入水平等。這些變量可以概括為從業者進入直銷之前的能力狀況,而這些因素與其在直銷領域的收入水平相關,說明有能力的個人在哪個行業都可能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回歸分析的結果見下表:

另外我們還進行了一系列子樣本回歸分析。例如,我們在全樣本中將所有未註冊企業的樣本單獨做了多元回歸,來看一下這些樣本的收入影響因素。這些樣本完全是獨立個人從事直銷,比較符合世界直銷協會統計中所講的獨立銷售代表的標準。對這些樣本的回歸結果表明,他們的收入與我們所選出的變量都高度相關。由此我們可以肯定,直銷從業者的收入是一個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

我們認為,通過這樣的計量模型分析,可以認為直銷從業者的收入並不是簡單的某一個因素所導致的,而是與其個人銷售產品的努力、為消費者服務的努力、從業時間的長短以及個人的素質等密切相關,與這些因素都呈現高度的正相關。這說明直銷行業是一個需要勤勞才能致富的行業。這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外界對直銷行業的誤解。從事直銷並不能一夜暴富,歸根結底還是必須踏踏實實的向消費者銷售產品。這符合零售業態的基本特點。關於一夜暴富的說法,在統計上是不支持的。

來源:北大直銷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茅臺澄清第四季度直銷收入無顯著變化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翟楓瑞)11月23日,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茅臺(600519)」)發布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稱,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直銷收入佔比和前三季度相比,不會有顯著變化。
  • 大學生擇業影響因素分析報告
    調查說明大學生的職業選擇是一個很寬泛的範疇,既包括了職業價值觀、職業理想、個人狀況、擇業偏好、就業準備等個體的內在因素,也涉及到家庭、地區、生活環境、流行觀念、就業政策、擇業機會等外部因素。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存在巨大反差,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之間也存在很大差距。然而,教育界關於大學生職業選擇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和系統性研究。
  • 2015.08:農民工務工地點選擇影響因素研究(郭俊芳等)
    實際上,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因素是複雜多樣的,需要從社會制度、群際關係以及個體特徵等方面引入更多的變量。   國內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研究,基於行為主義方法的實證研究居多。趙耀輝(1997)運用Logit模型,從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擁有的土地等方面分析了這些因素對勞動力外出的影響[2]。
  • 2019-2025年中國化妝品零售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化妝品零售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年**月份化妝品消費收入196億元,與**年同期增長15.1%。**年1-**月中國化妝品累計消費收入達856億元,同比增加15.9%  **-**年化妝品消費收入及同比增速走勢  **-**年中國化妝品線上渠道交易規模及滲透率走勢  《2019-2025年中國化妝品零售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針對當前化妝品零售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化妝品零售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無人機駕駛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68%以上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
    三、當前就業人群分析隨著無人機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逐漸增多,從事無人機駕駛職業的人數逐年增加。據民航局發布的《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2018年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執照總數為44573個,分布在各民用無人機生產研發企業、相關應用單位以及院校等。
  • 影響司法職業道德因素分析
    要想從根本上加快司法職業道德建設,就必須對影響司法職業道德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法院工作的實踐所得,談一談影響司法職業道德的因素。  一、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司法職業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其發展必然受到社會文化發展狀況的制約。中國社會經歷了漫長的封建君主專制時期,封建思想文化對現代司法職業道德具有深遠的影響。
  • 特大城市居民相對貧困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現階段我國城市貧困問題是由一系列複雜的因素所導致的,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分析。導致城市貧困的宏觀原因既有過去長期積累的難題,又有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問題,既有國內因素,又有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全球及國際影響因素[16]。
  • 政務微信傳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對「共產黨員」微信公眾帳號的內容分析發現,政務微信的議題類型、內容屬性對其傳播力影響較大,政務微信的發布形式對其傳播力影響較小。所以政務微信在運營過程中要注意議題的選擇並注重發布內容的屬性。 關鍵詞:政務微信;傳播力;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網際網路的加速發展,移動網際網路逐漸成為人們重要的上網方式。
  • 農地碳排放影響因素空間差異性研究——基於STIRPAT和GWR模型的實證分析
    一些學者就此進行了農地碳排放核算研究。基於碳排放核算研究、碳排放的情景分析、因素分解等研究也逐漸展開,其中自然條件普遍被看作外生因素,而社會經濟因素對農地碳排放的驅動效應成了各研究重點考察的對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區的影響因素對農地碳排放存在不同的作用效果,其空間差異性需要考慮。此外,人口、富裕度、技術水平等社會經濟因素對農地碳排放的影響情況如何?其中又存在什麼樣的空間差異特徵?
  • 高考志願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2015 年,中國教育在線高招調查報告中顯示,從 2008 年以後我國高考報考人數在走下坡路,甚至廣東、北京、河南等地有些高校遭遇零投檔的現象,遇到了生源危機,給招生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高考志願選擇不僅關係到考生是否可以成功進入理想的高校,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校的發展,對考生和高校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對高考志願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至關重要。
  • 「調查」公務員從事直銷事業?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為何頻遭投訴...
    2020年年末,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直銷行業促進就業作用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電子調查問卷及企業實地走訪基礎上,根據中心的計算並以城鎮私營企業職工工資收入為參照,直銷從業者就業係數直銷員為0.32,經銷商為1.41。目前直銷從業者相當於為社會提供了170萬個正規的就業機會。
  • 基於人口特徵的重慶市收入差距分解分析
    因此,使用儘可能客觀詳盡的數據對當前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現狀和影響收入分配的因素進行研究,找到通過進一步改革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由於缺乏可靠的微觀調查數據的支持,大量對我國居民收入問題的實證研究往往停留在簡單的計算收入分配差異大小程度上,缺乏針對收入分配差異結構的分析和造成收入分配差異擴大原因的深入探討和定量分析。
  • 公務員從事直銷事業?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為何頻遭投訴、屢遭曝光
    2020年年末,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直銷行業促進就業作用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電子調查問卷及企業實地走訪基礎上,根據中心的計算並以城鎮私營企業職工工資收入為參照,直銷從業者就業係數直銷員為0.32,經銷商為1.41。目前直銷從業者相當於為社會提供了170萬個正規的就業機會。
  • 拆裝式遊泳池具行業助推因素及主要進入障礙分析(附報告目錄)
    拆裝式遊泳池具行業助推因素及主要進入障礙分析(附報告目錄)1、影響行業發展的因素拆裝式遊泳池作為遊泳運動的基本設施,是對我國遊泳館數量不足的一種重要補充力量。在寸土寸金的大中城市,以其佔地面積小、高效建成且拆卸、安裝方便,深受學校、社區、健身中心等青睞。因此,未來拆裝式遊泳池行業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 2017.05:房地產市場價格影響因素的蛛網模型分析(翟帥等)
    二、文獻綜述   國外學者對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研究集中在居民收入、租金、貨幣政策、國家政策、就業水平、人口因素等方面。   國內學者對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土地因素對房地產價格影響的研究。
  • 「調查」公務員從事直銷事業?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為何頻遭投訴...
    2020年年末,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直銷行業促進就業作用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在電子調查問卷及企業實地走訪基礎上,根據中心的計算並以城鎮私營企業職工工資收入為參照,直銷從業者就業係數直銷員為0.32,經銷商為1.41。目前直銷從業者相當於為社會提供了170萬個正規的就業機會。
  • 2016.12:城鎮中青年人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分析(張永梅等)
    研究表明,預期退休收入對退休意願影響最為顯著[6]。第二,雖然有文獻對延遲退休意願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但是規範的計量檢驗仍比較缺乏。本研究擬從總體上了解中青年群體的延遲退休意願,並利用Logistic模型從多個方面對群體內部存在的延遲退休意願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以期為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 2016.01:農戶農業保險需求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惠獻波)
    寧滿秀等(2006)以瑪納斯河流域棉農為例,對影響棉農保險需求意願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其認為棉花耕地面積、棉花產量、政府補貼數額、戶主務農時間、棉花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等因素顯著地影響著農戶農業保險的需求意願。
  • 報告|貧困與收入不平等之間有何關係?——亞洲減貧報告(摘編4)
    博鰲亞洲論壇日前發布了《亞洲減貧報告2020》專題研究報告。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今天分享的是報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 貧困與收入不平等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關係。
  • 基於計量模型的GDP 影響因素分析
    他們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人口結構與經濟增長對儲蓄的影響非常顯著。而凱恩斯理論認為人均收入的影響卻不顯著。二是本文不僅進行了全國的時間序列分析還進行了各省的面板數據分析,從而避免由於各省的異質性給加總數據帶來的一些影響。三是本文在分析中採用了汪偉(2009)的方法,區分開了少兒撫養率與老年撫養率,而不是像Modigliani和Cao的文章中只考慮了總撫養率。之所以區分這兩個,是因為很多實證表明這兩者對於儲蓄的影響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