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些令人痛惜的照片,展示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一年後,生態環境的「傷口」。
去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灣租用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爆炸,累計約7.8億升石油漏進大海。這場事故被稱為「全球最嚴重的漏油災難」。30多位科學家近日共同為墨西哥灣的「健康狀況」打分,認為海豚暴屍海灘、海蟹沾染油汙、植被嚴重破壞等問題依舊令人擔憂。
綜合新華社電
淺海 大批新生小海豚死亡
19日,一群科學家們在評估墨西哥灣環境後為其打分。以100分制計算,墨西哥灣獲得的平均分為68分,比漏油案前的71分低了一點。科學家表示,墨西哥灣石油洩漏前後的狀況看起來之所以變化不大,那是因為它長期以來就是環境問題的受害者。除了石油開採帶來的漏油現象,還面臨過度捕撈、颶風、大片缺氧的海洋死區等問題。
與此同時,科學家指出,墨西哥灣在一些關鍵指標上出現惡化,對此他們深感憂慮。比如,在各個分類中,科學家給海底環境的打分從事故前的68分跌至57分。一年來,差不多累計有300隻海豚的屍體被衝上海灘,使得這一類別的分數從75分降至66分。牡蠣的狀況下滑10分,螃蟹下滑6分。
「現在就說一切都恢復正常還為時過早。」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局長簡·盧布琴科說,「意外情況正在發生——我們發現了死亡的小海豚。」
從佛羅裡達州到路易斯安那州的狹長海灘,最近有150多隻海豚的屍體被衝到沙灘上,其中一半都是新生的小海豚。一項新的研究估計,每50隻死亡的海豚中,只有一隻會被衝到沙灘上,更多的動物可能沉入海底。這意味著已經有超過7500隻海豚死亡。在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灘上,人們共發現超過180隻海龜的屍體,大部分是瀕危的墨西哥灣麟龜。
盧布琴科認為,石油汙染可能是導致小海豚死亡的罪魁禍首,「它們的媽媽也許受到了石油洩漏的影響,這個解釋說得通。」其他原因可能包括海藻爆發、溫度變化等。
深海 至少40處大珊瑚礁瀕危,海星蒼白瀕死
更讓科學家憂心的是,在墨西哥灣1500米下的深海冷水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現至少40處大型珊瑚礁群落瀕危,或已經死亡。這是海洋生態學家第一次獲得的有力證據,證明墨西哥灣石油洩漏事件對深海生態也有致命威脅。
洩漏事故後,美國喬治亞大學的研究者薩曼莎·喬伊曾與同事5次下海探測。她表示,大量原油逐漸沉積到海底,在墨西哥灣造成了一大片海洋生物無法生存的不毛之地。
與此同時,她還拍到了沾染上油汙的海蟹、海星等底棲生物。原本呈亮麗橘色的海星,如今卻顯得蒼白,瀕臨死亡。
食物鏈 水體、海床受破壞,可能帶來連鎖反應
專門從事墨西哥灣環境損害調查的喬治亞大學學者薩曼莎·喬伊是參與調查的科學家中最為悲觀的,她給現在的生態環境評分30分。她在多次實地考察與取樣分析後發現,墨西哥灣水體與海床所受的破壞遠比人們看到的嚴重。
受訪專家們普遍認為,身染油汙的海鳥很容易發現,但慢性變化的生態、食物鏈問題卻不易發現。在1989年的阿拉斯加原油洩漏事故中,一些鯨因為全身被原油裹住而迅速死亡,一年後,又有大批鯨因誤食石油而大批死亡。
專家們還表示,目前根本沒有足夠的信息對墨西哥灣環境狀況作出準確評估報導。
【數字】
4900000 深水地平線鑽井洩露的原油桶數
6200000 830個阻油容器所轉移的原油加侖數
62000 油井爆炸後每天洩漏的原油桶數
53000 去年油井封蓋後每天洩漏的原油桶數
410億 英石油為應對災難已花費的資金(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