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教誨與現代科學並不矛盾(原創)

2020-08-28 璞石學法

常想起在社會生活中那些不相信主的人總對主抱著偏見,認為信主的人就是很虛無,總是要反問信主的人,你們的主在哪裡,你把你們的主帶來給我看看,我們看不到,可見沒有主,我們是唯物主義者,看不到的就是沒有,其實這是最明顯的謬論,其實主的教誨與現代科學並不矛盾,恰巧是因為有著主的領導,引導,帶領,才真正有了現代科學的發展,才有了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眾所周知, 近現代科學技術的開端起源於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其實質上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的受難和復活,耶穌基督的受難通過保羅和眾聖徒的相信和傳播,使世界上的人才真正的了解耶穌基督,在傳揚的過程中西方那些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都受到了聖靈的洗禮,從而為我們現代的科學技術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過對文藝復興和盡現代那些對世界現代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家們的研究可以發現,基本上都是因為相信基督的受難和復活的基督教徒,例如,牛頓,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愛因斯坦,諾貝爾,愛迪生等等。

物質和聖靈並不矛盾,物質與聖靈的相結合才能變成為人類美好生活所用的物質。真理總是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裡存在,不論你認不認識,它都會客觀的存在,我們怎樣去認識真理,中間必然會有認識的過程,在人類的第一次認知的過程中,必然會有靈感的存在,亦即聖靈賜予的靈的存在。真理是唯一的,謬誤總是千千萬萬。任何不合真理的道都必然會受到真理的懲罰。耶穌就說過&34;。因為耶穌基督是上帝唯一派到人間來的獨生子,他的能力,他的神跡,可以讓我們相信他就掌握世界宇宙一切的真理,因為他就是真理,他就是道,為什麼在耶穌基督生前不把這些包羅萬象的的真理,道都一一的明示我們人類呢?耶穌基督又說過&34;,同時約翰福音又說&34;。

因為聖靈的澆灌,作為罪的人就會獲得更多的靈敏,聰明,和智慧,就會更好的去從本源理解世界一切,理解自己的生命的意義。無靈則不為人,這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但作為人的靈需要常常有聖靈的澆灌,沒有聖靈澆灌的靈總是會越來越萎縮,到最後會歸於無有,人就會變成沒有靈氣的行屍走肉。作了聖靈對人靈的澆灌的方式,第一要堅定的相信。第二,就可以不斷的去研讀聖經,聖經其實都是神的話語。

主耶穌說,我就是真理,反過來也可以說,真理就是主耶穌。並不是說如果相信了主就會馬上明白了世界的全部真理,而是說主就是真理的化身,主就是真理的代表,主會賜予你追求真理的靈感,信心,勇氣。而人可以憑著主賜予的靈感,信心,勇氣去不斷的發現真理,運用真理,去走有意義的人生道路,去不斷的向主靠近,最後可以活成主的樣子。

現代科學也要反映真理,其實都是主的聖靈賜予人的聰明智慧去發現了神的奧秘。上帝創造了世界,也創造了萬物之靈的人類,同時也把一切的真理隱藏在各式各樣的事物之中,發現各種真理是人類自然的追求,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神並不反對人去發現真理,神只是不喜悅人因為掌握了某些真理而狂妄自大,作惡多端。所以神就會降下很多的懲罰,破壞人類的狂妄,惡行,懲罰人類的悖逆。

為什麼那些大科學家大多都歸信了主?就是因為在科學的發現中都發現了主賜予了他的聖靈。有沒有賜予,作了一個在神面前誠實的人,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人不可以自高,自大。更不可以狂妄,背逆主的教誨,因為世界上的人實在是算不了什麼,而且作為個體的生命其實也實在是脆弱,正因為很多對人類做出了傑出成就的人對生命有了以上的認識,所以很多的大科學家最後都歸信了主。

因著相信,就會擁有,主的恩典無窮無盡。怎樣去打開未知的大門,第一是相信,第二是學習,第三是獲得感動,第四是勤勞作工,第五是努力創造。

主的教誨和現代科學並不矛盾,更不會與現代生活矛盾,因著相信,就會擁有,因著相信,就會賜予。相信主吧,主一定會給你最美的應許,給你最美的人生。阿門!感恩主賜予我的靈感!

相關焦點

  • 科學與宗教矛盾嗎?
    科學和宗教並不一定矛盾。首先有一門學科叫宗教學,那是一個有很多本教材、論文,屬於半歷史半哲學的一門科學學科。都是在用科學和邏輯解釋宗教。那麼科學到底是什麼?大眾最熟知的判斷科學和偽科學的標準,可能是"可證偽性"。但"可證偽性"這一標準顯然太過簡單。
  • 只相信科學也是迷信、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更是迷信
    ,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也是迷信。就像前面所說的「今現在」,沒有過時,三千年前老祖宗的教誨現在管用。「孝順父母」這有時間限定嗎?過去的父母、老祖宗,幾千年我們每年還要祭祀、還要舉行祭祖。  祭祖從哪裡拜起?三皇五帝。老祖宗,距離我們四五千年了,不忘本,老祖宗都還紀念,父母在面前能不孝順嗎?!
  • 科學到底是什麼再思考——科學不是原創是發現,發現重於邏輯!
    【原編者按:我寫了一個大課題,對於科學是什麼應當重新認識,我們只講原創,但科學真理不是你創造的,連西方的唯心主義都不敢說是自己創造了啥而是上帝創造他發現的,就如我們只能說牛頓創造了微積分發現了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不能說萬有引力和三大定律是牛頓的原創。
  • 現代科學在醫學界遇到了滑鐵盧(現代科學的局限性)
    ,比如氣的概念,靈魂的概念等等,但這些概念在特定條件下都可以驗證出來,所以反證明了現代科學的不足之處。「客觀世界」是「自然」的一種很不自然的極限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主客體的相互感應很小,或者說相互感應可以忽略不計。「客觀世界」只是「自然」的一個特殊子集。科學很明智地通過限制自己的研究範圍來保證其獲得自豪的成功率。但是,如果從一個狹小的研究範圍內獲得的成果而被看成是放置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本身就是錯誤。科學喜歡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客觀世界」。但數學是一切質的差別的死敵。
  • B&R故事|雨林箭毒蛙:中國巴西共同面對綠色與現代的矛盾
    B&R故事|雨林箭毒蛙:中國巴西共同面對綠色與現代的矛盾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4-27 17:07
  • 生命理念極端矛盾,生命其實並不存在!
    你這說法的確聞所未聞,生命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客觀存在,生命是一個人為的概念,如果這個概念不成立,或者邏輯不通,生命就並不存在。事物得以長久存在是因其邏輯圓滿,邏輯不通,不能自洽的概念不能存在。我們讓生命概念存在,付出了邏輯混亂的代價,因此,我們受到了混亂邏輯的懲罰。
  • 現代科學三種計算方式並不統一
    現代科技迅速發展,尤其是醫療科技,近百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在努力的「活下去」。近代科學,在努力延長人類壽命的同時,也在研究人類壽命的極限,那麼,人的年齡極限究竟在哪兒呢?人類在追求「長生」的路上從未停止腳步,因而,對於人類壽命的研究也就一直在進行。
  • 福音有聲系列 | ​遊子吟 | 基督徒是發展現代科學的中堅力量
    為了認識、榮耀神,為了不負神的重託,一大批虔誠的基督徒以極大的熱忱獻身於自然科學,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各現代學科的奠基人。現代科學發展初期,英國社會的基督徒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而在英國早期皇家學會中,基督徒的比例卻高達百分之九十!牛頓是這一大批基督徒科學家的傑出代表。
  • 當吸血鬼遇到現代科學:美劇《血族》點評
    說吸血鬼的歐美電影和美劇不少,不過這部具有亮點和槽點同時齊飛的還真的挺有特色應該說是科學與古代生物研究與發展……這片大概也可以叫吸血鬼新語或吸血鬼與現代科學 以及那納粹真臉一下子讓我想到了漫威紅骷髏而古代生物血祖進入現代世界,沉睡許久後復甦想要擁有整個世界,而一部分血祖後代是站在對抗他的人類這邊,而看似無敵的血祖也不是毫無弱點,就是這樣一個外星生物降落到地球發生異變後,有點中二但又引得你看的停不下來的故事作為一直追查血祖的老人,其實二戰時期就和他打過照面了第二季後半程還是不錯的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
    科學的本質是「刨根問底」,中國古代以詭辯、自圓其說代替研究技術背後的規律,科學問題並沒有被嚴肅對待。即便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也只是技術而非科學。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呢?這個問題告訴我們大家的一個共識:中國沒有產生現代科學。
  • 「現代遺傳學之父」一個為科學孑然一身的孤獨天才
    格雷戈爾·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誕生於奧地利的西裡西亞(今屬捷克)海因策道夫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遺傳學的開創者、世界公認的「現代遺傳學之父」。縱觀「現代遺傳學之父」格雷戈爾·孟德爾的一生,浮浮沉沉,從沒有一個科學家像他一樣,擁有著如此平凡的人生,而做的卻是最不平凡的事,他埋頭於科學的研究儘管他是一個神父但這兩者似乎並不矛盾,他熱愛自熱科學並願意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科學,他一生致力於遺傳學的開拓並取得了累累的碩果,儘管他在有生之年沒能得到世人認可,沒能看到這一輝煌的成就,然而「遺傳學之父」是我們對這位孤獨的天才表達的最崇高的尊敬
  • 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客觀地講,現代科學,的確沒有誕生在中國,中國甚至不具備誕生現代科學的土壤:即使沒有西方的入侵,中國出現現代科學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渺茫。因為,中國文化土壤中孕育的是科技,而不是科學。科技與科學不同,科學是一門理論學科,是回答「是什麼」「為什麼」的學科;而科技是一門應用學科,是解決「做什麼」「怎麼做」問題。
  • 吳增定 | 現代民族國家的內在矛盾與族群認同
    現代民族國家的內在矛盾與族群認同
  • 書評 |《現代科學史》:科學地認識科學
    《現代科學史》是一部厚重又輕鬆的類教科書作品。兩位英國科學史家彼得·J.鮑勒和伊萬·R.莫魯斯有著豐富的大學教授經驗,以通俗講解的方式、配合繪畫、實驗示意圖、手稿、照片等珍貴圖片,意欲向讀者介紹這場非凡的歷程以及相關的科學觀念是如何變化的。
  • 量子宇宙觀與現代生命科學
    二.現代生命科學的成就及評述     1.分子生命科學的發展又分為四個時期     a.  50年代:1953年4月,《Nature》 發表了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裡克共同研究的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打開了「生命之謎」的大門。評述:這一成果反映出現代生命科學已經從宏觀物質進入到微觀物質研究的時代。
  • 有人說現代科學停滯不前,這是真的麼?
    現在在網上,尤其是貼吧,論壇,自媒體等等,總有人發表這樣的觀點:自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現代科學停滯不前了100多年。那這樣的論斷真的合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如今的科學發展異乎尋常地快。口說無憑,我們可以來簡單地回顧一下,現代科學的歷史。
  • 鞠婧禕首部現代偶像劇開機,和男主cp感太絕了,光看合照就被甜到
    鞠婧禕首部現代偶像劇開機  不過就在這兩天,鞠婧禕又有一部新劇開機,這次可是她之前沒有挑戰過的現代偶像劇,以她的顏值出演這種劇是完全沒問題的    和之前的劇很不一樣的是,《滿月之下請相愛》是一個難得的原創劇本的劇,要知道現在大部分的偶像劇都是從小說翻拍過來,既然是原創的,那證明編劇對這個劇本還是有一定的信心吧
  • 科學與科學(Science)是兩個並不等同的概念
    一、分清「科學」與「科學(Science)」的區別現代漢語的「科學」概念,來自英語Science,但是,在現代漢語的實際應用中,現代漢語語義的「科學」概念的內涵,要大於源自英語Science的科學概念,二者是不對等的。現代漢語語義的「科學」概念,涵蓋了所有一切對真實的認識與應用,所以,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認為中國古代是有「科學」的。
  • 臺灣學生走訪扁鵲故裡 訪文化聽教誨
    臺灣學生走訪扁鵲故裡 訪文化聽教誨 2018年09月19日 12: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主持開幕式的農工黨山東省委專職副主委呂善勇指出,中醫藥作為獨特的醫學科學體系是中華文化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山東在中醫藥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希望青年學生們勇於擔當,將中醫藥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 領導科學研究的三大對象,領導活動的矛盾、特點及其規律
    領導科學就是對領導活動的研究。毛澤東說:「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於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一門科學的對象。」領導科學就是專門研究領導活動的矛盾、特點及其規律的學問。領導是人類群體活動的必然產物,是一種行為,是一個過程,是完整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