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科學研究的三大對象,領導活動的矛盾、特點及其規律

2021-01-20 職深生活

領導活動是社會生活的一塊領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是由領導者、追隨者(有被動者與主動者)、領導環境(制度、方法、目的、權力與責任等)所組成的,具有組織性的活動。

領導科學就是對領導活動的研究。

毛澤東說:「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於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一門科學的對象。」

領導科學就是專門研究領導活動的矛盾、特點及其規律的學問。

領導是人類群體活動的必然產物,是一種行為,是一個過程,是完整的實踐活動。它是領導者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帶領和協調被領導者,為實現預定目標,共同作用於客觀對象的一種行為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幾個基本要素,即領導者、被領導者、群體目標和客觀環境。

領導活動的矛盾分為基本矛盾和由基本矛盾派生出來的其它矛盾。

領導活動的基本矛盾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矛盾,以及領導者的主觀指導與客觀環境的矛盾。

領導活動的特點分為具體的和歷史的,不同社會制度下有著質的區別,領導的職能和特徵會採取各自特殊的形式,但又都受到一般發展的客觀規律所制約。

領導活動的規律就是領導活動的矛盾運行與處置的規律。比如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領導機構設置和運行的規律,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和改造的規律等。

正如江澤民所說:「什麼是領導科學?我認為領導科學就是指領導工作中合乎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要把它上升到理論上來,使之科學化。」

參考文獻:《領導科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點讚也是一種鼓勵!留言也是一種交流!謝謝!

免責聲明: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領導科學試題及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每小題1分,共15分)   1.領導工作是科學和藝術的統一體,是受領導活動規律所制約的客觀條件和_______因素的高度結合.
  • 中飯商學‖領導決策的程序與原則
    這種劃分是相對的,既可簡化步驟,也可具體細分,有的分三大步驟,有的分八個階段,但其邏輯順序和科學要求基本是一致的。(一)發現問題任何決策都是從發現和提出問題開始的。所謂問題,是指應該或可能達到的狀況同現實狀況之間存在的差距,也表現為需求、機會、挑戰、競爭、願望等等,是一個矛盾群,是客觀存在的矛盾在主觀世界中的反映。
  • 領導管理科學新論
    □ 李鑫生領導管理科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科學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它具有宏觀上的戰略性,也具有實踐過程中的操作性,它有著理論上的震撼力,也有著藝術的感染力。吳炳新先生最近出版的《領導管理科學新論》在領導管理領域內,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領導科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1.領導科學的研究對象是 A.領導主體B.領導活動C.領導藝術D.領導方法 2.領導科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 A.20世紀30年代後 B.20世紀40年代後 C.20世紀50年代後 D.20世紀60年代後 3.人們的共同勞動普遍需要統一意志和一定的指揮權力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領導科學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2018年4月自考領導科學考試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 | 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領導科學試題課程代碼:00320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1、領導科學的基本任務是揭示A.領導活動規律 B.領導權力結構C.領導關係狀態 D.領導環境變化2、原始社會的集體領導方式不僅極其簡單,而且常常需要結合A.祭祀活動 B.圖騰崇拜 C.部落管理 D.世襲制度3、曾國藩認為為官從政須「以苟活為羞,以避事為恥」。
  • 全國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領導科學試題
    每小題1分,共30分)  1.人類最初的領導活動產生於(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2.領導規律是指( )  A.領導現象之間的外部聯繫 B.領導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繫  C.領導現象之間的偶然聯繫 D.領導者之間的感情聯繫  3.領導體制的核心問題是
  • 關於重慶直轄以來立法工作的發展規律、特點及思考
    黨的十九大指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學立法的核心在於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第二十三次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指出,要增強科學立法觀念,自覺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發展規律,使制定出來的法律能夠反映和體現規律的要求。
  • 深化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立足新中國70多年和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踐和經驗,立足於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提出了許多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重大思想觀點,深刻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重大問題,集中體現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黨對「三大規律」認識的深化,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 科學三大領域——自然科學
    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學( 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包括 大氣圈、 水圈、 巖石圈、 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對象的 科學。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內部結構、能量來源及其演化規律。研究方法科學實驗法科學實驗、生產實踐和 社會實踐並稱為人類的三大實踐活動。實踐不僅是理論的源泉,而且也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科學實驗就是自然科學理論的源泉和檢驗標準。
  • 領導幹部思考問題的五個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解決問題。所以,領導幹部除了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化學習之外,還要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工作思維方式,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 雄性領導的狼群,雌性領導的鬣狗群,哪個群體更強大?
    群居的食肉動物裡面,大多數是以雄性個體為領導的,比如狼群、獅群,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最為強壯的一頭雄狼領導。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些群居的捕食者,也可能是雌性個體領導著的,比如斑鬣狗所形成的獸群,就是典型的雌性為主導的群體。
  • 重讀《反杜林論》: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反杜林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全面的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大基本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最早介紹來中國是發表在1912年上海《新世界》半月刊上,篇名為《理想社會主義與實行社會主義》。
  • 成人高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策略研究
    文章以一所通過混合教改為轉型發展契機的成人高校為例,對學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實施舉措進行了2年四個學期的田野跟蹤研究,構建了成人高校學校領導層推動混合教改的策略模型,其內涵包括:立足成人高校師資欠佳與學校發展困境的現狀;確立打造學歷與非學歷融通的混合課程、促進學生學習的混合教改目標;通過多舉措著力引導教師為關鍵來推動混合教改;以教師三大能力區分混合教改不同階段,按照分階段、分重點的思路持續推進以顯現改革成效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黨的領導,發揮中國制度優勢
    我們黨要帶領13億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創新領導經濟發展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提高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進改革的能力,指引發展航船破浪前行。  「各級黨委必須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中央領導同志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論述
    為此,我們選編了中央領導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若干論述,供大家學習參考。提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一個飛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基本遵循
    原標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基本遵循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這是中央制定的第一個規範和加強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的黨內法規。
  • 機關幹部如何向領導匯報工作
    如,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抽查工作,領導同意後開展抽查,待抽查結束後,應形成《學習實踐活動抽查情況通報》,向領導及時匯報。另外,工作全部完成後,要向領導匯報開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基本經驗以及今後的打算。03如何匯報匯報的方法與技巧1、匯報對象悉差異。每一個領導在長期的工作生活實踐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特點、氣質類型和領導風格。
  •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時期的作風建設
    (一)科學地概括並培育了「三大優良作風」,打下了黨的作風建設的深厚根基 中國共產黨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作風?在黨的創立時期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就多次強調,黨要肩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必須樹立一個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新作風。那個時期,黨的一些早期領導人尤其是毛澤東帶頭深入到工農群眾中去考察,寫出了諸如《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和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文獻,為我們黨形成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樹立了典範。
  • 其性質和研究對象是什麼?
    其性質和研究對象是什麼?答:自然辯證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發展一般規律、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科學,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於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與活動進行哲學概括與總結的產物。對象: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 深刻把握黨對經濟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內在邏輯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善於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準確把握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科學內涵,需要深刻理解這一論斷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