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是中華民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或清明節時節,普遍製作五色糯米飯。中華民族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牛糞火鍋又稱牛癟(biě)火鍋,把牛胃及小腸裡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入鍋文火慢熬後食用,之前要餵牛吃青菜和一些中藥。看起來真的很像是牛糞,所以叫「牛糞火鍋」,吃起來味道苦苦的,聽說有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臭屁蟲」一經炒熟之後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的藥用美食,因此又叫「九香蟲」,雲南吃貨們的戰鬥力真的太強了,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均可油炸。除了以上,還有油炸竹節蟲,油炸蜘蛛、油炸蜻蜓等等!
雲南的淡湯就是在鍋裡放清水,不放油、不放鹽、不放任何調料、只用水 把食物煮熟就可以了。雲南人最愛的淡湯就是煮苦菜湯,是雲南特有的苦菜。除了苦菜湯,還有南瓜湯、四季豆湯、豆芽西紅柿湯、黃瓜雞蛋湯、白菜湯。這種只用清水煮出來的淡湯非常的清甜,在吃完飯後喝一口淡湯,非常的舒服。
雲南有一道菜叫涼拌生豬血。涼拌出來的生豬血顏色通紅、色澤誘人、晶瑩剔透。雲南人吃得津津有味,極受(敢吃的)食客歡迎!但外省人是不敢下口的,因為看外觀有點恐怖。
生皮顧名思義,就是生豬皮啦。在大理生皮是一道非常受少數民族同胞喜愛的美食,它是用火燒豬的皮做的。在殺豬的時候,白族人會在殺過的豬身上放上稻草,把稻草點著,用燃燒的稻草烘烤家豬身上的毛,將豬的表皮烤到金黃色,用刀把皮刮乾淨就可以啦,最後切成小片,食用時用大理特色的蘸水當佐料,別提口感有多棒啦。就是可能會有得寄生蟲的風險哦。
吹肝。宰好了豬,將豬開膛破肚,趁著還有些熱乎氣,就將豬肝從豬的胸膛裡取出來,然後除去豬膽。婦女們已經將前一天準備的作料擺好了:有自家園子裡種出來,紅彤彤香脆脆,手工衝出來的新辣椒麵;有純天然本地產的小香蔥;有鶴慶東山特產紅花椒麵,還有本地傳統醋廠生產的老陳醋。更值得一提的是,鶴慶人自己釀造的酒,據說是用明清時候的老土配方釀就的,是乾隆下江南時封的名酒—鶴慶乾酒,就連衝洗豬肝的水,也是用從玉龍雪山上淌下來的純自然雪水。 成年男性把調料吹進豬肝裡,然後封口進行風乾,一個月左右,美味的吹肝就完成了,製作過程雖然奇葩,但是口感味道都遠遠勝過炒豬肝。
撒撇其實是用特製配料涼拌肉食的代名詞
主要有牛撒撇,豬肉撒撇(傣族稱"撒達魯")和魚撒撇(傣語稱"巴撒")
一般人比較難以接受的是牛撒撇,又稱苦撒,取精黃牛肉為主料,切碎搗為肉泥,配黃牛肚、連貼(牛脾臟)
佐以煮沸過濾的牛苦腸水,調配多種佐料,然後加米線攪拌,牛撒撇口感清爽,還清熱解毒。
螞蟻蛋
食用的螞蟻蛋,都是生長在樹上的大黃螞蟻所產,非常的稀有和珍貴,且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想要吃到這種美食,可是要受到叮咬之苦,足以見得味道,有多讓人慾不能罷。螞蟻蛋的吃法有很多,涼拌(洗淨、煮熟、加入調料拌制);煮湯(在原本的湯中加入,味道極為鮮美);螞蟻雞蛋餅(將拌制好的螞蟻蛋,與雞蛋一起煎制)。
雲南少數民族的奇葩美食還有哪些呢?你見過吃過嗎?分享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