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Doodle呼籲人們戴上口罩 以拯救生命
據外媒CNET報導,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指導方針,美國許多州都規定在公共場所或不可能社會保持距離的地方必須戴上口罩,以幫助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 然而,有些人還是反對戴口罩。有些人認為,如果他們沒有出現症狀,就不需要戴口罩,這一立場與健康專家、醫生和科學家的建議相反。
-
用計算思維認識戴口罩的重要性
戴口罩只是為了自己嗎? 我們都知道戴口罩能防止病毒的傳播,但有些人會覺得戴口罩很麻煩,自己也沒感染肺炎,所在地區的病例也不是很多,是不是可以不用戴口罩出門呢? 那麼,戴口罩只是為了自己不染病嗎?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呢?我們用模型驗證一下戴口罩的意義。
-
馬克龍不戴口罩視察重災區稱「沒必要戴」
法新社資料圖原標題:馬克龍不戴口罩去醫院視察法政府發言人稱「沒必要戴」[海外網3月26日|戰疫全時區]自新冠疫情在法國暴發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已多次視察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他因被拍到過未佩戴口罩而引發輿論關注。
-
為讓民眾自覺戴口罩,美國市長想出奇招:不戴或將遭人當面辱罵
據美國媒體5月7日報導,近日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市市長,在登上當地一檔電視節目時,鼓勵民眾公開羞辱不戴口罩的人,引起了電視臺主持人的異議和網絡爭論。據悉,這位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市市長名叫豪爾赫·埃洛爾扎,近日他在當地一檔電視節目上宣傳新冠防疫的相關事宜,隨後談到了關於民眾戴口罩的話題。
-
新冠"新警報": 傳播距離4米!不戴口罩保持距離根本沒用
根據一份近日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更遠。因此,在沒有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即便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也是徒勞無功的。義大利今日網消息,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因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夾帶著新冠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更久。
-
發布會上,鍾南山院士為什麼摘下口罩?還有哪些場合不用戴口罩?
發布會是室內空間,鍾南山和其他專家為何沒戴口罩?對普通民眾而言,有哪些場景可以不用戴口罩?他說,發布會場內每天會進行嚴格消毒和通風,且發布人和記者進入現場的通道是分開的,同時還加大了主席臺與記者席之間的距離。「因此,為便於記者朋友能更好地聽清楚,我們進行發布時不戴口罩。」鄧鴻此前解釋。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等。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
百萬人感染的美國,全民戴口罩為啥這麼難?這個鍋,川普真得背
然而,這邊川普意識到了戴口罩的重要性,那邊,民眾可不怎麼買帳。而這一切的根源,背鍋的肯定是總統本人。正是川普長期錯誤的引導,也讓很多美國人習慣了。近來,全美多州都計劃重新開放部分商業。在美國疫情漩渦中心的紐約州,州長科莫11日表示,該州已經有累計超過2.6萬人病亡,新冠病毒感染率和住院率已經下降至近2個月前的水平。
-
戴口罩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但不幸的是,部分地區出現了佩戴口罩跑步意外猝死事件,有人懷疑這是戴著口罩進行劇烈運動時缺氧所致。那麼,戴口罩到底能不能進行劇烈運動?戴口罩做運動又應該注意什麼呢? 80%的猝死與心臟問題有關 說起戴口罩劇烈運動後引發的猝死,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裡的核心問題是猝死。關於猝死有幾個事實必須了解。
-
世衛專家:接種新冠疫苗後仍需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新華社記者劉傑攝新華社日內瓦12月14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4日表示,雖然一些新冠疫苗已陸續推出並開始接種,但目前仍不清楚疫苗是否能防止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建議人們即使已經接種,也應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
戴口罩解鎖iPhone的兩種姿勢,我都試出來了!
早在一個月前,就有網友表示,iPhone已經認識戴口罩的自己了。直到前些天,我突然也發現自己的iPhone 11Pro可以在我戴口罩的情況下解鎖手機,雖然得找一些特定的角度,但至少已經可以解鎖了。還特別強調,這個操作從兜裡拿出手機,再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放到臉前,整套動作要一氣呵成,和西部牛仔拔槍射擊一樣。先來說說原理,iPhone的Face ID主要通過人臉上30000多個點來感知用戶的面部特徵,以避免被照片或者相關仿製品所欺騙,一旦人臉戴上口罩,和原先錄入的感知點就會出現偏差,導致無法識別成功。
-
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中新網5月17日電 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促進職業健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
-
坐飛機時乘客被告知要戴口罩
本周,美國許多大型航空公司都為乘客和機組人員引入了新的健康和安全政策。世界各地的其他航空公司也都要求在重新開始飛行時必須戴口罩。儘管大約90%的國際航班已取消,但航空公司希望從本月開始逐步恢復航空旅行。
-
未保持社交距離? 日本河豚群雕被戴上口罩
未保持社交距離?日本河豚群雕被戴上口罩 2020-10-22 15:45:29 來源:看看新聞 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以河豚聞名,近日JR下關站前十幾隻河豚雕塑不知被誰戴上了口罩。
-
口罩的前世今生(上)
通常鳥嘴裡會放一些草藥和香料,期望可以過濾瘴氣。那這有沒有口罩用呢?只能說應該有點兒用吧。畢竟誇張一點的話,光靠鳥嘴就能保持半米的社交距離啊!但不得不吐槽一下,這屆產品經理不太行。戴的人不爽,看的人也不爽。為什麼呢?你想啊,戴上看起來還蠻像烏鴉的,要知道在西方,烏鴉象徵著黑暗、死亡。帶著這樣的面具去防疫,什麼意思啊?不怕被打嗎?
-
呼出的「氣溶膠」能將新冠病毒傳播到4米遠,戴口罩有用!
呼出的「氣溶膠」能將新冠病毒傳播到4米遠,戴口罩有用!但研究也帶來了好消息:標準防護裝備似乎能有效保護醫護人員免受這些霧化液滴和感染,甚至布口罩也能抑制呼出液滴的擴散。急診內科醫生羅伯特·格拉特仔細閱讀了這些發現,他說,這些發現提醒人們,任何形式的社交隔離都應該有助於遏制新發的COVID-19病例。「底線是,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總比沒有好。」在紐約市勒諾克斯山醫院工作的格拉特說。「六英尺總比五英尺好。
-
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靈魂拷問:美國人為啥不好好戴口罩?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他的夫人新冠檢測呈陽性。圖|© Julio Cortez/AP口罩的作用已經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研究表明:口罩可以減少傳播和感染冠狀病毒的機會;也可能降低感染的嚴重程度。但是,確切了解口罩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
如何科學戴口罩和使用空調?權威指南來了!
防護建議:無需戴口罩。(二) 戶外、公園。防護建議:建議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無需戴口罩。(三) 交通工具。防護建議:騎車、自駕車時,無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鐵、長途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四) 公共場所。
-
戴口罩有用嗎?
2月6日 一則新聞震驚到了很多人—— 寧波有一男子未戴口罩去菜市場買菜 結果15秒感染了新冠肺炎! 3 關於口罩你需要知道的 醫用防護口罩能夠阻隔95%的氣溶膠顆粒物。一線醫務人員需要佩戴此類口罩。 呼吸防護口罩/工業防塵口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KN95/KN90口罩,能夠阻隔95%/90%的氣溶膠顆粒。普通人群在普通場景佩戴此類口罩就已經足夠。
-
密蘇裡州州長,強制口罩的反對者,患上COVID-19
他和他的妻子本周一直在該州旅行,參加的活動包括在開普吉拉多(Cape Girardeau)舉行的儀式上簽字,星期二在州長的Facebook頁面上張貼的一張照片顯示,他們兩個都戴著口罩。 星期五,他和其他幾位密蘇裡州共和黨候選人一起出現在斯普林菲爾德的一次名為「 TARGET BBQ」的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