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保持社交距離? 日本河豚群雕被戴上口罩

2020-11-22 福州新聞網
     
  

未保持社交距離? 日本河豚群雕被戴上口罩

2020-10-22 15:45:29  來源:看看新聞

  

  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以河豚聞名,近日JR下關站前十幾隻河豚雕塑不知被誰戴上了口罩。雕塑的管理者、下關市觀光設施課表示,還不清楚具體情況,他們也是10月20日才發現。當地民眾表示,這樣挺好,能提醒大家在新冠疫情期間戴口罩。

  

圖閱

     

  • 壽山石雕作品小而精美,可雕刻藝術家劉愛珠,費盡心血創作了一件十餘噸重的壽山石雕作品

  • 宋林坤,福州市市政工程中心道管所副所長,負責福州道路的維護工作。

  • 安娜是明星隊員,2019年,它參與排查山地叢林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地震廢墟10多萬平方米。

        

  

相關焦點

  • 世衛專家:接種新冠疫苗後仍需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新華社記者劉傑攝新華社日內瓦12月14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專家14日表示,雖然一些新冠疫苗已陸續推出並開始接種,但目前仍不清楚疫苗是否能防止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建議人們即使已經接種,也應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 新冠"新警報": 傳播距離4米!不戴口罩保持距離根本沒用
    根據一份近日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下,病毒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更久,傳播距離也更遠。因此,在沒有佩戴口罩進行防護的情況下,即便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也是徒勞無功的。義大利今日網消息,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因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夾帶著新冠病毒的飛沫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更久。
  • ...敦促人們放棄大型家庭聚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② 拜登在...
    美國人無視疫情和政治領袖的請求,為感恩節家庭聚會冒險出行;① 儘管美國新增新冠病例不斷激增,但美國人仍沒有理會州和地方官員讓他們在感恩節假期待在家裡的請求,引發衛生官員發出新的警告;目前距離疫苗推出還有幾周時間。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呼籲民眾注意安全,敦促人們放棄大型家庭聚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 請保持一米社交距離
    「按照一米線排隊可能更安全一些,但因為來醫院看病的人比較多,擔心離前面的人距離過遠會被人插隊。」一名正在排隊的患者很無奈地說。「之前來看病都是這麼排隊的,如果不是你提醒,我還真沒注意到腳底下有線。」一位中年婦女說。記者看到,在該醫院前來就醫的患者及家屬絕大部分都戴著口罩,但無論是入口處、掛號處還是取藥窗口,幾乎沒有人能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 ...他已經認識到戴口罩和與社會保持距離的重要性,並鼓勵其他人也...
    【川普國家安全顧問建議人們「戴口罩」】川普總統的最高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作為一名新冠肺炎倖存者,他已經認識到戴口罩和與社會保持距離的重要性,並鼓勵其他人也這樣做。「作為一名新冠肺炎倖存者,我鼓勵大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經常洗手。
  • 安倍:東京及大阪未達「保持社交距離」目標
    安倍:東京及大阪未達「保持社交距離」目標 央視網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號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東京和大阪地區的「社交互動
  • 美國一州長要求公共活動保持社交距離,包括川普集會
    據美國《國會山報》11日報導,共和黨籍的美國阿肯色州州長阿薩·哈欽森周日表示,如果不努力採取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就不應該舉行大規模的公共活動,包括為川普總統舉行的競選集會。
  • 西方人普遍好奇日本人為何戴口罩,原因有這些……
    該視頻中,被問到頻率較高的一個問題是「亞洲人為什麼戴口罩」。在亞洲國家中,日本是真正的口罩大國。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度(2018年4 月—2019年3月)日本生產口罩 11.1 億隻,進口44.3 億隻,合計 55.4 億隻 ;扣除庫存全年度消耗口罩 55.21億隻,即人均一年消耗口罩約 43 只。這一數據充分證明,口罩亞文化在日本已然非常流行。
  • Google Doodle呼籲人們戴上口罩 以拯救生命
    據外媒CNET報導,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指導方針,美國許多州都規定在公共場所或不可能社會保持距離的地方必須戴上口罩,以幫助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 然而,有些人還是反對戴口罩。有些人認為,如果他們沒有出現症狀,就不需要戴口罩,這一立場與健康專家、醫生和科學家的建議相反。
  • 戴口罩者之間 保持不小於「兩米」距離,傳染的概率將小於1%!
    如何有效的防範新冠疫情在人群間的流行,美國學者給出了一個戴口罩測驗後的經驗數值:只要我們能夠使兩個戴口罩之間的人保持不小於兩米的距離,我們就把彼此傳染的概率降至小於1%!請遵循這個「不小於兩米」的距離鐵律,你將遠離新冠病毒傳染的威脅,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防範作用,一點都不小於疫苗的出現。請牢記這個距離鐵律,請嚴格遵守這個距離鐵律,請一時一刻也不要忘了這個距離鐵律!
  • 哪些情況可不戴口罩哪些情況必須戴?中疾控專家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在通風條件良好、能保持較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如公園、人比較少的街道,尤其是劇烈運動時;而在較封閉的公共場所及醫院等,應佩戴口罩。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服務行業特別是家政和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每天接觸的人流量比較大。請問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怎麼做好自己的防護,在低風險地區是不是還有必要全天佩戴口罩?
  • 社交安全距離是2米,走路跑步騎車要隔多遠?運動安全距離是多少
    不過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居家防疫後,在目前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選擇外出活動,雖然大多數人還是戴口罩,不過也有少數人已經開始摘了口罩活動了,尤其是喜歡運動鍛鍊的人。我們都知道運動是非常耗費體力的,不論是快走還是跑步、騎單車等等,隨著時間持續以及運動量的加大,運動者會出現心率加快,喘的情況,這時候身體耗氧量增加,如果還戴著口罩,人會吃不消的。不過如果從事這些運動,不戴口罩的話,該如何做呢?
  • 戴口罩還是不戴?自詡為地球上「最聰明的人」也被難倒
    小小一枚口罩,就能難倒自詡為地球上「最聰明的人」?連月來,新冠疫情重創美國。然而,這個地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抗疫工作卻一片混亂。就連一枚口罩,都能被貼上黨派標籤,引發一輪又一輪「口水戰」……而另一邊,是死亡人數節節攀升,已突破11萬的殘酷現實。政治黨派紛爭超越民眾生死健康,這,就是如今的美國。
  • 天熱如何戴口罩、開空調?國家權威指引來了
    普通公眾,居家無需戴口罩;在戶外、公園,建議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無需戴口罩;騎車、自駕車時,無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鐵、長途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 戴口罩戴手套等防護措施必須過關
    北京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有關部門在流調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都還需要進一步規範。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極耐低溫,隨著境外疫情持續惡化,冷鏈物流是「外防輸入」一大風險點。而餐飲從業人員頻繁接觸食材又面對大量消費者,不論是從守護個人健康角度,還是從對社會負責角度,餐飲和冷鏈從業人員都屬疫情防控的重點人群。
  • 體育鍛鍊運動量和強度有所降低,學生保持距離可摘口罩
    4月27日,廣州市高三、初三級學生返校複課,廣州日報記者走訪多個學校,均在每周課表上安排了體育課,要求在戶外鍛鍊須保持間距1-2米以上,運動時可不佩戴口罩。考慮到同學們此次長時間宅家,各學校體育鍛鍊的運動量和強度都較常規有所降低,初期以適應性鍛鍊為主。
  • 美國女子憤怒反對強制戴口罩,果然是「川普女孩」
    一名女子針對當地強制戴口罩的決定憤怒地表示這是惡魔的行為,稱「你們每一個人都會遭受上帝的懲罰…你們真的不能強制別人戴口罩,口罩會殺人的」。該女子還稱,強制保持社交距離就如同「軍事規章」,是「想要控制人們、訓練他們…我認為你們所有人都應該進精神病院,馬上!」
  • 馬克龍不戴口罩視察重災區稱「沒必要戴」
    法新社資料圖原標題:馬克龍不戴口罩去醫院視察法政府發言人稱「沒必要戴」[海外網3月26日|戰疫全時區]自新冠疫情在法國暴發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已多次視察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他因被拍到過未佩戴口罩而引發輿論關注。
  • 如何科學戴口罩和使用空調?權威指南來了!
    防護建議:無需戴口罩。(二) 戶外、公園。防護建議:建議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無需戴口罩。(三) 交通工具。防護建議:騎車、自駕車時,無需戴口罩;乘坐公交、地鐵、長途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時,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四) 公共場所。
  • 日本一家商店部署了機器人來強制戴口罩和物理疏導
    日本製造的機器人已成為即時命中和COVID-19協議執行者,他與商店的工作人員一道,負責確保顧客戴上口罩並進行足夠的疏導,以防止致命疾病的傳播。它會立即警告客戶,如果發現他們沒有戴口罩或未遵守物理疏散規則。   Robovie的部署為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挑戰提供了創新的回應,並表明了技術公司如何提供解決人類問題的解決方案。ATR表示,這臺機器人在商店的試用期長達一個月。   截止到目前,日本已報告了超過120,000例COVID-19病例,約有2,00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