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嚴禁設置性別、民族等歧視性條件和院校、培養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條件

2021-01-21 誠博教育
教育部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874萬人。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的關鍵時期,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高校畢業生求職困難增多,就業形勢複雜嚴峻。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及時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各地各高校既要充分認識當前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又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促進就業等有利因素,進一步增強和堅定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信心。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及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求,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擔當,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強化統籌部署。各地各高校要強化組織領導,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上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各省級教育部門要深入研判本地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抓緊制定本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加強工作部署和對高校的督導檢查,確保本地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穩定。

  (二)強化部門協同。要充分發揮各省(區、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教育部門要主動協調並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衛生健康、公安、財政等部門,加強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把高校畢業生作為公共就業服務的重點群體,充分用好公共就業人才服務資源,共同制定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合力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

  (三)強化高校責任。各高校要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當前一項緊迫的政治任務,認真落實「一把手」工程,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部署,分管領導要靠前指揮,院系領導要落實責任,進一步健全校內相關機構分工負責、協同推進、院系聯動、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要主動作為,細化本校就業工作安排,精心組織就業活動。及時掌握畢業生求職心態和就業進展,幫助學生解決就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充分體現對畢業生的關心關愛。

  二、創新方式,提升網上就業服務能力

  (四)組織網上就業大市場。教育系統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要暫停舉辦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要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級聯通的就業網絡體系以及社會招聘網站,聯合舉辦「2020屆高校畢業生全國網絡聯合招聘——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24小時365天招聘活動),各地各高校要組織畢業生積極參加上述網上招聘活動。要建立嚴格的信息審核機制,確保招聘單位及崗位信息真實準確。各高校要及時發布畢業生學科專業及生源信息,多渠道主動聯繫用人單位,充分發揮學術資源、校友資源作用,調動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研究生導師等,舉全校之力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服務。

  (五)優化網上就業服務。各地各高校要加快建設「網際網路+就業」智慧平臺,豐富和完善線上業務辦理相關功能,加快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招聘網站連結與信息共享,鼓勵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通過網絡進行供需對接。有條件的地區和高校要根據畢業生求職意願和用人單位需求,實現人崗信息智能匹配、精準推送。積極推動實行網上面試、網上簽約。要利用網絡為留學回國畢業生提供便捷的學歷學位認證服務,做好相關就業信息服務。

  (六)強化線上就業創業指導。充分利用各類國家、省和高校教育資源,開發、共享一批線上就業創業精品課程和就業創業講座視頻,方便畢業生點播觀看。匯總發布各地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彙編及就業創業網站等信息,方便畢業生查閱使用。

  三、拓寬渠道,促進畢業生就業並增加升學深造機會

  (七)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好「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以及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招聘,並及時發布調整後的筆試面試時間等信息。聚力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引導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到現代農業、社會公共服務等領域就業創業。落實好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對接平臺,在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中加強人才供需對接。深入挖掘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充分利用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態平臺,支持畢業生以新就業形態、靈活多樣方式實現多元化就業。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加強創業平臺建設,舉辦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鼓勵和支持更多畢業生自主創業。

  (八)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各地各高校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南開大學新入伍大學生回信精神,配合兵役機關落實好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今年徵兵工作部署,針對畢業生群體開展精準宣傳動員和重點徵集。

  (九)加大高校畢業生補充教師隊伍力度。各地教育部門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挖潛創新、統籌調劑等多種方式加強編制配備,招錄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學、幼兒園特別是到急需教師的高中和幼兒園任教,落實應屆公費師範生全部入編入崗,補齊缺口滿足發展需要。

  (十)持續推送大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時收集發布國際組織招聘信息,組織開展專家講座、訓練營、國際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拓寬實習任職渠道。

  (十一)增加畢業生升學深造機會。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主要向國家戰略和民生領域急需的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集成電路、軟體、新材料、先進位造、人工智慧等相關學科和專業學位類別傾斜,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擴大今年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規模,主要由職業教育本科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向產業升級和改善民生急需的專業招生,向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生物醫學工程類和預防醫學、健康服務與管理、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護理等專業傾斜。

  四、關心關愛,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

  (十二)加強思想教育和就業心理輔導。針對當前就業形勢和疫情影響,各地各高校要及時了解掌握畢業生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工作。有條件的地區和高校要開通就業心理諮詢和就業幫扶熱線,疏導畢業生就業焦慮情緒,緩解就業心理壓力。

  (十三)強化湖北等重點地區和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擴大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在湖北高校招募規模。配合有關部門,增加中央基層項目在湖北高校的招募計劃。更大力度擴大湖北省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計劃。舉辦面向湖北高校以及湖北籍學生的專場網上招聘活動,高校要協調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籤約錄取。同時,高校要全面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身體殘疾等畢業生情況,實行分類幫扶和「一人一策」動態管理,優先推薦崗位。

  五、規範管理,提升就業工作服務水平

  (十四)維護畢業生就業權益。各地各高校要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在教育系統招聘活動中,不得發布拒絕招錄疫情嚴重地區高校畢業生的招聘信息,嚴禁設置性別、民族等歧視性條件和院校、培養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條件。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安全教育,嚴密防範招聘陷阱、就業欺詐、「培訓貸」等不法行為,並配合有關部門予以打擊。

  (十五)改革完善就業統計制度。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監測,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布點監測工作。各高校要嚴格遵守就業籤約工作「四不準」要求(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籤約掛鈎,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確保數據真實準確。我部將委託第三方對就業信息進行核查,各地也要建立就業狀況核查機制,對發現的弄虛作假情況,要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問責。

  (十六)健全就業狀況反饋機制。啟動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大規模線上跟蹤調查,並及時將調查結果反饋高校招生、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工作,促進高校專業結構調整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十七)適當延長畢業生擇業時間。各地各高校可視情況適當延長就業籤約時間,及時為已落實工作單位的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要配合有關部門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和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應屆畢業生推遲報到、落戶等時限。要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信息銜接和服務接續工作,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持續提供就業服務。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並為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按應屆畢業生身份及時辦理就業手續。

教育部

2020年3月4日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要求招聘中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的第一天,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為保就業,會議提出,要多種方式開源拓崗,力促多元供給,拓展就業新空間,支持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動員鼓勵畢業生投身基層、參軍入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招募和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規模。
  •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出現了兩種聲音!
    2020年即將畫上句號的時候,等來了一個重要通知,是關於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再過7個月又有馬上迎來畢業季,就業是大部門同學都會選擇的一條道路,不只是大中專院校、本科院校畢業生湧向社會,更有大批量的研究生學子即將畢業,據教育部,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
  • 不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不代表不能參考,但代表著重視非全日制
    近日,教育部出臺一項政策: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參與討論,甚至有號召全日制學生集體反映抗議的,非全日制學生也很多不看好。
  • 論見|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非全」學生的「春天」來...
    其中提到,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無論是從出臺時間,還是從一些指向明顯的關鍵詞來看,這則通知都頗具針對性。
  • 非全研究生的「春天」要來了?教育部: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
    難道非全碩士學歷真的沒有「含金量」嗎?教育部再次發文,非全研究生的「春天」可能真的要來了!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事實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有著根本的區別。非全日制在一定意義上講並不是學歷類型,而是一種學習方式。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是怎麼回事 全日制是什麼意思
    天氣網訊,據教育報最新消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而在就業方面,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所謂全日制一般指學習時間上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是按照國家法定工作、學習時間進行全天候學習的一種方式。
  • 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
    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時間:2020-12-02 18: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 近日,官方發文要求企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 網友對學習方式這一項充滿了爭議,不少人認為,自己辛   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
  • 電子信息工程全日制丨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招收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基本修業年限2.5年,實行「雙導師」制,以系統的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方式,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電子信息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學習基本電路知識,並掌握用計算機等處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紮實的數學知識,對物理學的要求也很高,並且主要是電學方面;要學習許多電路知識、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計算機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課程。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麼區別?
    我國有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分別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那麼,大學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全日制   全日制一般是按照學習時間上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國家規定法定工作和學習時間進行全天候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
  • 學碩、專碩、非全日制研究生你清楚嗎?
    一、什麼是學碩、專碩、非全日制研究生?   1、培養方向不同   學碩: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   專業型碩士:專業型碩士以培養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為主,是為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碩士。
  • 全日制中專學歷提升選擇哪種方式好?
    全日制中專學歷提升選擇哪種方式好?現如今的教育體制和就業環境下,學歷是第一要素。那麼今天小藍鯨就總結一下所有的學歷提升方式,看有沒有適合你的!剛畢業的大專人群主要升學方式有自考,成考,網絡教育,國開(廣播電視大學)這四類非全日制方式升本科。除自考最快可1.5年畢業,其餘均統一2.5年畢業。第二如果你是再讀的全日制大專學生,可參加大三的統招專升本考試,成績合格可進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學習畢業。學歷三:本科。本科升學有在職研究生和同等學歷申碩,出國讀研,EMBA四種。
  • 非全日制碩士應聘被拒歧視源於偏見和誤解
    近日,有網友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某地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當地市委辦公室、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應稱,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相關政策,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的現象,為此鄭重道歉。
  • 「非全」、「全日制」、「申碩」研究生,有啥區別?如何選擇?
    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一樣,但是,這並不是設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衷。 畢業證不一樣 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後雖然也是雙證,但是,畢業證與全日制的不一樣,會註明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 而往往所謂的就業「歧視」,也來源於此。
  • 「全日制」坑了多少人?
    日前,教育部發文要求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其中規定,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辛辛苦苦上著班,沒日沒夜地進了修,考出學位證,結果,招聘單位只認「全日制學歷」,你的學位,成了廢紙。活到老,學到老,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
  • 自考本科需要什麼條件和要求,來看看都滿足了嗎?
    自考本科需要什麼條件和要求,來看看都滿足了嗎?非全日制學歷分為四種,自考、成考、網教、國開,自考就是非全日制學歷裡面最常見的一種。那麼要想報考自考本科需要什麼條件?NO.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參加自考的考生不受性別、年齡(年滿18周歲)、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中等學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職、從業人員和社會其他人員皆可報名。NO.2報考專科起點升本科的考生必須是已取得經教育部審定核准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本科肄業證書或以上證書的人員。
  •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2021年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
    2021年招收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碩士,計劃招生60人左右,學習方式:非脫產在職讀書,2020年學費為;18.8萬。學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從2006年開始,立足為船舶、海洋、土木、交通等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所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工程技術及工程管理人才,目前已共計培養學生千餘名。學院依託上海交通大學優質的教學資源,為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培養環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子學院招收2020年非全日制學歷碩士研究生...
    在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收2020年學歷碩士研究生相關政策的基礎上,三方本著聯合培養的總體指導思想,招收和選拔符合條件的2020年非全日制學歷碩士研究生,在青島進行培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子學院於2018年6月正式實體化運行。學院堅持「產學研用」協同與國際化合作的教學理念,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實訓能力。
  • 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全日制會計碩士MPAcc招生簡章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MPAcc)項目依託學校和管理學科的綜合優勢,以國際化、信息化、社會化為項目特色,以培養國際化、戰略型財務總監為己任,不斷創新會計專業碩士培養體系,全力培養一批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執著的學習力、縝密的思考力、非凡的領導力和精準的執行力,具有高層次、高素質、全方位的國際型、管理型、領導型會計專門人才。
  • 山東師範大學2020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碩士(MPA)研究生招生簡章
    www.eol.cn/ceici/  山東師範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公共管理碩士招生院校,於2005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培養公共管理碩士。
  • 12.2日報:招聘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已擁有愛滋病疫苗
    華西證券研報表示,在政策利好和技術進步背景下,由於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生物降解塑料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預計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358億元。教育部:招聘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