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不斷升高的二氧化碳水平正在綠化地球

2020-12-06 網易手機

(原標題:[視頻]不斷升高的二氧化碳水平正在綠化地球)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通過對NASA衛星收集到的地球植被覆蓋數據分析後發現,在過去的35年時間裡,植物葉子的覆蓋面積明顯增加了很多,其新增的面積已經跟兩個美國大陸那麼大。研究表明,對這一改變貢獻最大的則是大氣中日益增長的二氧化碳水平。每年,人類向大氣排放出近100億噸的二氧化碳,其中約有50%都是短期儲存在海洋和植物中。

通常情況下,這些二氧化碳為海洋和植物平分。但現在,由於植物葉子數量增加,伴隨而來的是它們對二氧化碳吸收率的提高,於是這種平衡正在發生變化。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一種物質,於是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後,植物的生長速度也開始加快。

當然,二氧化碳並不是唯一的溫室氣體,只是它在當中的比例最大,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氮氣也屬於溫室氣體,只不過它的比例不高,只有9%。

研究表明,植物開始適應不斷升高的二氧化碳濃度環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施肥效應將不斷減弱。換句話說,二氧化碳帶來綠色植被覆蓋面積的增加只是短期的,它仍舊是全球氣候快速變化的罪魁禍首。

現在的二氧化碳濃度可以說是近50萬年時間內最高的時刻,氣候變化則正在改變著這顆星球的溫度,它迫使海平面不斷升高、冰川融化並引發極端災難天氣模式的產生、加大風暴的強度。其中一位研究人員表示,發生在過去35年的綠化變化完全有能力改變地球天氣系統中的水循環模式和碳循環模式。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地球植被的面積和生長能力,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只是短期的,未來它將誘發更可怕的問題,特別是當這些植物不再具備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時,這個重擔也就只能交由海洋承受。等到那個時候,無論我們的樹木長得多麼得綠,都將於事無補。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二氧化碳濃度繼續升高,會出現巨型爬行動物嗎?
    作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元兇,二氧化碳的含量近年來依然在繼續升高。雖然世界各國都在著手減少碳排放量,但溫室效應帶來的野外二氧化碳排放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現在我們明顯感覺到,夏天的氣溫比以往更熱,熱得更早了。如果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繼續升高,地球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報告: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人類歷史最高記錄水平
    當前全球溫室效應越來越顯著,這跟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有關。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一份報告,2018年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二氧化碳水平創下了百萬分之407.8的歷史新高。這份報告發生在12月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前幾天,報告強調了人類活動導致三種溫室氣體水平上升,這些氣體助長了全球變暖。
  • 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可能導致地球自轉加快,極端氣候會越來越頻繁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自己的家園,本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和保護。可是隨著人類活動,尤其是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地球的生態環境正在一步步惡化。對於90後和00後的朋友們來說,他們是沒有經歷感受過近半個世紀以來氣候的明顯變化。可是對於40歲以上的朋友們來說,相信對於地球氣候的變化是感受非常深的。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讓北極出現綠化,這樣的北極你會喜歡嗎?
    近幾年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溫室氣體超量排放會導致環境惡化,如今人們能感覺到夏天越來越熱而暖冬現象也在不斷增多,可以說地球的平時溫度明顯比過去上升了一些,科學家正通過衛星對寒帶地區的苔原生態進行追蹤,以了解這些能在極地生長的植被的覆蓋情況,然而許多圖像顯示北極地區在夏季時幾乎完全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氣候和土壤升溫正在改變北極的環境。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讓北極出現綠化,這樣的北極你會喜歡嗎?
    近幾年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溫室氣體超量排放會導致環境惡化,如今人們能感覺到夏天越來越熱而暖冬現象也在不斷增多,可以說地球的平時溫度明顯比過去上升了一些,科學家正通過衛星對寒帶地區的苔原生態進行追蹤,以了解這些能在極地生長的植被的覆蓋情況,然而許多圖像顯示北極地區在夏季時幾乎完全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氣候和土壤升溫正在改變北極的環境
  • 人類首次在野外證實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視頻)
    科學家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巴羅市使用了大氣排放輻射幹涉儀 研究負責人,同時又是美國伯克利實驗室地球科學部門科學家的丹尼爾-費爾德曼說:「我們首次在野外看到二氧化碳造成的日益增強的溫室效應。大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吸收地球為應對到來的太陽輻射所釋放出的熱量,造成這一結果。許多研究證明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但我們的研究為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室效應的增強存在關係提供重要證據。以前沒有人為氣候變化的這類具體證據而專門研究過大氣。」
  • 日本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原標題:日本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新華網東京5月18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通過分析20年間的數據,發現在高約10公裡的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正在不斷上升,這一現象在工業活動活躍的北半球尤為顯著。
  •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會使人變笨嗎?_二氧化碳傳感器
    他說:「我在家也這樣做,只是覺得有趣,一整夜過後,二氧化碳濃度會馬上超過百萬分之一千。」他補充說道,甚至在這裡——他指向莫斯康會展中心(The Moscone Convention Center)的地下室,那兒相當於一個街區大小,裡面擠滿了上千名來參加大型周年科學會議的地球科學家——那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超出百萬分之五百。
  • 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甲烷含量仍在不斷上升
    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探討了地球上失控的甲烷的潛在原因和後果。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低於二氧化碳,但它是一種威力大得多的溫室氣體。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數據,在100年的時間裡,一分子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將是一分子二氧化碳的28-36倍。
  • 日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作者:藍建中   來源:新華網    2015年05月19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通過分析20年間的數據,發現在高約10公裡的地球上空
  • 不僅影響氣候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還會讓人變笨
    不僅影響氣候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還會讓人變笨 2019-12-24 16:5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 研究報告:中國綠化造林有利於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30日消息 《自然》雜誌(Nature)刊發的國際學者團體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積極推進綠化造林的政策有利於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СО2)含量。© Depositphotos / Yuliang11調查:中國已成為全球綠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學者在中國境內發現了數個所謂的「碳漩渦,即一些因有森林存在而使二氧化碳被吞噬速度超過向大氣排放速度的地區
  • 【科普閱讀】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可引起營養不良?
  • 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全球變暖正在影響著廣袤海洋
    全球變暖正在影響著廣袤海洋全球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提升,5G時代更高速的發展,我們的資源在高速使用與消耗,越來越多機器的運轉,越來越多溫室氣體的排放,海洋也面臨著冰川融化、水溫升高、海平面上升、水質酸化等等問題,甚至可能使熱鹽循環終止,全球變暖正在侵蝕著我們的地球環境。
  • 新研究稱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對植物弊大於利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在穩定增長,最近已經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濃度。對於地球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然而有反對者辯稱 —— 由於空氣中「飼料」的增長,植物的狀況反而會更好 —— 那事實真的如此嗎?遺憾的是,KIT 植物生態生理實驗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對植物其實弊大於利。
  • 美衛星發現地球正在變綠,原因在於中國和印度,但專家卻擔心印度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不要悲觀地認為自己很不幸,其實比你更不幸的人還很多現在科技的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是把研究放在了天上,美國衛星拍攝地球的照片後,經過對比發現地球綠色逐漸增多,經過了解變化最大的是中國、印度兩個國家,但是專家了解真相後卻說印度是在幫倒忙
  • 氣候和能源政策太弱 二氧化碳全球排放總量仍不斷增加
    北極星大氣網訊: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最近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21世紀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過3%;2010年以來增加趨勢有所放緩,增長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低於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趨緩。但目前的氣候和能源政策太弱,還不足以扭轉全球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的趨勢。
  • 地球溫度升高原因不一定是溫室氣體 真實原因或來自下面
    其實,如果說我們的生存環境正在遭遇著重大危機,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危言聳聽的說法,現在的情況是確實如此,比如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得地球的溫度正在升高,而且這種現象正在逐年加劇。溫室氣體而說到溫室氣體,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二氧化碳了。
  • 疫情或是地球自我拯救?數月來,科學家發現大自然正在快速恢復
    疫情或是地球自我拯救方式?數月來,科學家發現新冠正在使大自然快速恢復活力!近期,據相關科學家報導聲稱,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使各經濟體幾乎陷入停滯,但是,相對的這也不是沒有好處的,現在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成為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地球二氧化碳下降最多的一年。
  • 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其實地質史上它的濃度總趨勢是下降
    正因為有了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些溫室氣體,地球才沒有被冰川覆蓋,生命得以在液態的海洋裡孕育。然而,藍藻不斷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終於在距今24億年左右引發了氧氣危機。每次都是二氧化碳及時出現,將地球生命從嚴寒中解救出來。直到今日,二氧化碳仍在為地球保溫,它的存在將地表溫度維持在15℃左右。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表溫度將降至-19℃。不僅如此,人類農耕社會在1萬年前的開始也與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