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數學這一門學科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除了掌握好必要的知識之外,更需要培養許多技能,如「讀圖」和「識圖」、「用圖」的能力。
說到圖形,大家肯定先想到的是幾何中的圖形,像三角形、四邊形、圓等,這些幾何內容都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更是中考數學必考考點。不過,我們今天講的不是這些常見的「圖」,而是另外一種特殊「圖形」。
在中考數學中,存在著一種跟「圖」有關的特殊題型,叫圖表信息類問題,此類題型主要是考查考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為了幫助大家能更好理解此類問題,我們先來看一道具體的典型例題:
為了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有關部門對某大型超市的甲、乙兩種品牌食用油共抽取18瓶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分成「優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個等級,數據處理後製成以下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1)甲、乙兩種品牌食用油各被抽取了多少瓶用於檢測?(2)在該超購買一瓶乙品牌食用油,請估計能買到「優秀」等級的概率是多少?
解:(1)1÷10%=10,18-10=8,即甲種品牌有10瓶,乙種品牌有8瓶.(2)優秀瓶數為10-(10×60%)=4瓶,乙種品牌共有8瓶,能買到「優秀」等級的概率是 4/8= 1/2.
考點分析:
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概率公式;圖表型;數形結合.
題幹分析:
(1)讀折線統計圖可知,不合格等級的有1瓶,讀扇形統計圖可知甲種品牌有不合格的,且只有1瓶,由此可求出甲種品牌的數量,據此解答即可.(2)根據隨機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準兩點:
①符合條件的情況數目;
②全部情況的總數;二者的比值就是其發生的概率的大小。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的是扇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計圖,從不同的統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圖表信息類問題命題非常廣泛,應用知識多,是中考的一種新題型,特別中考命題老師的青睞,一直是中考數學的熱點,考查形式有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
中考數學,圖表信息類問題,典型例題分析2:
一次學科測驗,學生得分均為整數,滿分10分,成績達到6分以上為合格.成績達到9分為優秀.這次測驗中甲乙兩組學生成績分布的條形統計圖如下:
(2)甲組學生說他們的合格率、優秀率均高於乙組,所以他們的成績好於乙組.但乙組學生不同意甲組學生的說法,認為他們組的成績要高於甲組.請你給出三條支持乙組學生觀點的理由.
解:(1)從統計圖中可以看出:甲組:中位數7;乙組:平均數7,中位數7(2)①因為乙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高於甲組學生的平均成績,所以乙組學生的成績好於甲組;②因為甲乙兩組學生成績的平均分相差不大,而乙組學生的方差低於甲組學生的方差,說明乙組學生成績的波動性比甲組小,所以乙組學生的成績好於甲組;③因為乙組學生成績的最低分高於甲組學生的最低分,所以乙組學生的成績好於甲組.
考點分析:
條形統計圖;加權平均數;中位數;方差;圖表型。
題幹分析:
(1)本題需先根據中位數的定義,再結合統計圖得出它們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即可求出答案.(2)本題需先根據統計圖,再結合它們的合格率、優秀率說出它們各自的觀點是本題所求的答案。
解題反思:
本題考查的是條形統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計圖,從統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如果大家要想正確解決此類問題,就要學會把圖表信息和相應的數學知識、數學模型相聯繫,要結合問題提供的信息,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聯想、探索、發現和綜合處理,準確地使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
常見的圖表信息類題型有這麼幾種:圖文信息題型、表格信息題型、圖象信息題型、統計信息題型等。
具體如下:
1、圖象信息題型
圖象信息問題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是函數問題.解答時要注意分析圖象中特殊「點」反映的信息.
2、表格信息題型
表格信息問題涉及知識點比較廣泛,主要有統計、方程(組)、不等式(組)、函數等.解答時關鍵要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
3、圖表綜合題型
圖表綜合問題主要分布於統計之中.解題時注意將圖表中的信息綜合在一起分析解答。
中考數學,圖表信息類問題,典型例題分析3:
圖①表示的是某綜合商場去年1~5月的商品各月銷售總額的情況,圖②表示的是商場服裝部各月銷售額佔商場當月銷售總額的百分比情況,觀察圖①、圖②,解答下列問題:
(1)來自商場財務部的數據報告表明,商場1~5月的商品銷售總額一共是410萬元,請你根據這一信息將圖①中的統計圖補充完整;
(2)商場服裝部5月份的銷售額是多少萬元?
(3)小剛觀察圖②後認為,5月份商場服裝部的銷售額比4月份減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嗎?請說明理由.
解:(1)410-(100+90+65+80)=410-335=75;
如圖,
(2)商場服裝部5月份的銷售額是80萬元;
(3)4月和5月的銷售額分別是75萬元和80萬元,
服裝銷售額各佔當月的17%和16%,則為75×17%=12.75萬元,80×16%=12.8萬元,故小剛的說法是錯誤的.
考點分析:
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題幹分析:
(1)根據圖①可得,1235月份的銷售總額,再用總的銷售總額減去這四個月的即可;
(2)由圖可得出答案;
(3)分別計算出4月和5月的銷售額,比較一下即可得出答案.
解題反思:本題是統計題,考查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是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
從這些典型例題,我們可以看出圖表信息類問題最大特點就是通過圖象、圖形或表格及一定文字說明等給出信息,利用這些信息,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新題型。
此類題型居於其試題的特點,命題展現出立意新穎、形式多樣、取材廣泛,體現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並增加試題的趣味性。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等。
中考數學,圖表信息類問題,典型例題分析4:
某企業為重慶計算機產業基地提供電腦配件,受美元走低的影響,從去年1至9月,該配件的原材料價格一路攀升,每件配件的原材料價格y1(元)與月份x(1≤x≤9,且x取整數)之間的函數關係如下表:
(1)請觀察題中的表格,用所學過的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或二次函數的有關知識,直接寫出y1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根據如圖所示的變化趨勢,直接寫出y2與x之間滿足的一次函數關係式;
(2)若去年該配件每件的售價為1000元,生產每件配件的人力成本為50元,其它成本30元,該配件在1至9月的銷售量p1(萬件)與月份x滿足函數關係式p1=0.1x+1.1(1≤x≤9,且x取整數)10至12月的銷售量p2(萬件)與月份x滿足函數關係式p2=﹣0.1x+2.9(10≤x≤12,且x取整數).求去年哪個月銷售該配件的利潤最大,並求出這個最大利潤;
(3)今年1至5月,每件配件的原材料價格均比去年12月上漲60元,人力成本比去年增加20%,其它成本沒有變化,該企業將每件配件的售價在去年的基礎上提高a%,與此同時每月銷售量均在去年12月的基礎上減少0.1a%.這樣,在保證每月上萬件配件銷量的前提下,完成了1至5月的總利潤1700萬元的任務,請你參考以下數據,估算出a的整數值.
(參考數據:992=9901,982=9604,972=9409,962=9216,952=9025)
(2)設去年第x月的利潤為W元.
1≤x≤9,且x取整數時,
W=P1×(1000﹣50﹣30﹣y1)
=﹣2x2+16x+418=﹣2(x﹣4)2+450,
∴x=4時,W最大=450元;
10≤x≤12,且x取整數時,
W=P2×(1000﹣50﹣30﹣y2)=(x﹣29)2,
∴x=10時,W最大=361元;
考點分析:
二次函數的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一次函數的應用
題幹分析:
(1)把表格(1)中任意2點的坐標代入直線解析式可得y1的解析式.把(10,730)(12,750)代入直線解析式可得y2的解析式,;
(2)分情況探討得:1≤x≤9時,利潤=P1×(售價﹣各種成本);10≤x≤12時,利潤=P2×(售價﹣各種成本);並求得相應的最大利潤即可;
(3)根據1至5月的總利潤1700萬元得到關係式求值即可.
解題反思:
本題綜合考查了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應用;根據二次函數的最值及相應的求值範圍得到一定範圍內的最大值是解決本題的易錯點;利用估算求得相應的整數解是解決本題的難點。
跟解決幾何類問題一樣的道理,我們在解圖表信息類問題時候,最關鍵要學會「讀圖」、「識圖」和「用圖」,通過對圖象的解讀、分析和判斷,確定圖象對應的函數解析式中字母係數符號特徵和隱含的數量關係,運用數形結合、待定係數法等方法解決問題,對運用表格提供數據關係信息,要弄清表中各數據所表示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運用所學的方程(組)、不等式(組)及函數知識等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