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射鵰英雄傳》中的科爾沁大草原!|中國有故事

2021-01-10 共青團中央

導讀

2000年,47歲的萬平帶著一輩子的積蓄跑到吉林西部通榆縣自費治沙。萬平曾是這裡的下鄉知青,當年鄉親們給了他無私的愛和幫助,在他重回通榆時看到日夜思念的鄉親們仍住著多年前的老房子,滾滾黃沙正無情吞噬著這片土地,他決定辭去環保工程師工作,帶領鄉親們一起重拾綠色。

2005年,萬曉白辭去城裡的教師工作,帶著剛滿1歲的女兒來到通榆,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開始全職陪父親一起治沙。從此,父女兩個人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光,傾注在科爾沁沙地變草原的徵途上。

如今他們已經成功恢復了3000畝草原,示範區內野生動植物達到300多種。

敬請收看《中國有故事》

第二季第9集:在草原過青春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幾百年來,因為放墾開荒等活動的影響,水草豐美的科爾沁草原逐漸退化為中國面積最大的沙地。

吉林省通榆縣新合屯處於科爾沁沙地東部邊緣,萬平曾是這裡的下鄉知青。20多年前,這位熱電廠的環保工程師看著自己曾經揮灑青春的地方沙進人退,村子裡、田野上到處是黃沙,像地球的一塊塊傷疤,一些熟識的人家相繼搬走。一定要找回記憶中的場景,萬平狠心辭了工作,萬平下定決心用半輩子攢下來的30萬元承包了新合屯西邊100公頃的沙地,開始自費治沙。

萬平說:「我決心在這塊沙地上,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把這塊沙地變為一塊綠洲或者變為一塊果園交給國家。」

治沙的頭幾年很難,因為沒有經驗,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治沙就是種樹。當時還在上學的萬曉白有些不解,究竟是什麼力量讓父親拋家舍業,去沙地裡自討苦吃。每逢假期她都幫父親打理沙地,在漫天沙塵中種樹,挖坑、栽苗再踩實,收工時腳底像踩棉花一樣都是軟的。

有那麼兩年,萬曉白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著父親澆水,讓有幸在狂風下倖存的樹苗活下去。她在日記裡寫下自己的崩潰:「風沙裡,我找不到父親和他種下的樹苗……我束手無策,只能站在狂風裡祈禱風停……」

萬曉白常聽父親講起在這7年的知青生活,這個倔老頭常念叨,屯子不能讓沙給埋了。

2005年,在城裡當老師的萬曉白辭職,走進了科爾沁,牽頭成立了通榆縣環保志願者協會,決心陪父親一起治沙到底。

萬曉白說:「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種樹,(我們)就跟著種樹,後來三五年之後,樹都死了,都旱死了,才發現種樹不行。後來在無暇顧及的沙地上都長出了新的小草,我們才知道,沙地原來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這個就是生態恢復。」

近幾年,萬曉白探索可持續農業發展,用恢復的草原邀請村民們養草雞、放牛,置換他們的沙地,撂荒養護。村民享受到綠色帶來的效益,開始自發的加入沙地還草的行動中來。

目前萬曉白團隊在科爾沁沙地上已經成功恢復了3000畝草原,在衛星地圖上,可以在新合屯看到一塊明顯的綠色方塊,萬平當年的承諾實現了。

滑動翻看↓

出品人

賀軍科

總監製

汪鴻雁

總策劃

李柯勇

監製

景臨 張坤 姚煥 毛浩 董時

策劃

王小鯤 張蕾蕾 閔捷 孫曄 李曦

導演

高旭

文字統籌

劉世昕

撰稿

朱彩雲

編導

居志遠母建鑫 蔣佩珊

視頻統籌

周浩 吳笛 肖健 趙娜 邊雅斯

宣發統籌

張勇 盧冠瓊 鬱惠穎

張國黨 蔣璐吉 戴胤

技術支持

張毅 趙凱

特效製作

溫陽東 平寶泉

獨家音樂版權

VFine Music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鳴謝

中青在線

合盛唐(北京)傳媒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

中國青年報社

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

中央企業團工委

江蘇廣電總臺網際網路產品中心

出品

共青團中央

回看往期視頻

滑動翻看↓

第1集:一種相思,兩段傳奇

第2集:一把二胡震天響

第3集:「兩彈一星」的「星」是怎麼造出來的?

第4集:比珠峰大本營還高百米,在那兒竟有一座塔!

第5集:「鐵人」到底有多鐵?!

第6集 :去北大荒「北漂」!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第7集 :那一眼,看破星辰

第8集:上萬人共同保守的秘密,「可可託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第9集:在黑暗中張開翅膀

第10集:一條鐵路永流傳

第11集:尋覓 「最早的中國」

第12集:「糖丸」的記憶

第13集:一次「拉勾」改變了人生

第14集:國寶又「活」了

第15集:「猜爸爸」

第16集:誰不想當「孫大聖」?

第17集:時光照相館

第18集:我家有座「爭氣橋」

第19集:致敬志願者

第20集:青年突擊隊

第21集:天路上的「守護神」

第22集:新中國第一店

第23集:5G上珠峰

第24集:戰地家書

第25集:石頭「開花」

第26集:「乘風破浪」的大爺

第27集:別了,苦鹹水

第28集:40年60萬張照片!他的「辦公室」是天安門廣場

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社、中央企業團工委、江蘇廣電總臺網際網路產品中心聯合出品的系列微紀錄片《中國有故事》將挖掘梳理新中國發展進程中重大歷史事件、建設工程、突破性成就,以青春風格講述背後鮮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展現一代代平凡的中國人為祖國建設發展敢於犧牲、勤於奮鬥的奉獻精神。

編  輯丨餘 振(共青團昆明市委)

校  對丨張國黨

校  審丨李琬瑩

值班編委丨湯 傑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 中國網友貢獻書名譯法
    此外,Maclehose Press還已買下「射鵰三部曲」的另外兩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版權,今後也將陸續翻譯出版。  首卷譯者住到杭州尋找「古臨安」之感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的首卷由郝玉青翻譯。郝玉青有一個相當多元的國際化家庭背景:她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瑞典人,丈夫是中國臺灣人。郝玉青自小便熟練掌握英語和瑞典語。
  • 歐美讀者被《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徵服了嗎?
    從出生開始,他就有一個永恆的對手:楊康……」這不是惡搞版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而是《射鵰英雄傳》第一個正式英文版的官方介紹。英國出版商邁克霍斯(Maclehose Press)在今年2月份發售了《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的第一部《英雄的誕生》(A Hero Born),第二部《被取消的誓約》(A Bond Undone)也已經在亞馬遜網站預售。
  • 《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你知道怎麼翻譯嗎?
    此外,Maclehose Press還已買下「射鵰三部曲」的另外兩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版權,今後也將陸續翻譯出版。首卷譯者住到杭州尋找「古臨安」之感《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的首卷由郝玉青翻譯。郝玉青有一個相當多元的國際化家庭背景:她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瑞典人,丈夫是中國臺灣人。郝玉青自小便熟練掌握英語和瑞典語。
  • 《射鵰英雄傳》推出英文版,快看這些神翻譯有沒有戳中你的笑點
    去年年底,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將在2018年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作為武俠迷的小鐵,自然不會錯過~《射鵰英雄傳》電視劇1983年版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英雄誕生:中國的J.R.R託爾金即將徵服西方讀者!!」
  • 專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譯者張菁:讓西方讀者過癮痛快
    英語讀者看到這組人名,也就感覺到他們是彼此間有關係的。金庸澎湃新聞:出版社在推廣《射鵰英雄傳》時,將其定義為奇幻文學、中國的《指環王》。但奇幻文學和「武俠」的概念相差不小,為何這樣定義?怎麼讓英語讀者感受到「俠義」的概念?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今年2月,金庸先生撰寫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英雄誕生》(Hero Born)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MacLehose Press)正式面向全球發行出版。這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其推介文字稱之為「一部中國版《權力的遊戲》」。
  • 《射鵰英雄傳》被議成英文出版,射鵰英雄被為禿鷲英雄的傳奇?
    但這是中國不可磨滅的珍貴歷史文化,畢竟中國的神話、武俠都有著不可模仿與顛覆的特色!小時候特別愛看《射鵰英雄傳》,金庸不愧如今的名聲,就算如今播放改編的電視劇,還仍能霸佔收視率頂端,深受觀眾歡迎。還記得之前甄嬛大火,打開了國際市場,在外國也是大火!如今,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也被翻譯成了英文,走入世界。
  • 《射鵰英雄傳》新電影立項,梅超風黃藥師上演師徒戀,是毀經典嗎
    比如: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呂頌賢版《笑傲江湖》、陳小春版《鹿鼎記》等等。當然這些電視劇作品,基本上是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做了微小的改動。而在電影方面改動比較大了,但也成為了經典,比如:周星馳版《鹿鼎記》、李連杰版《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等。
  • 語言趣談:《射鵰英雄傳》有英文版?那「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金庸《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在十幾二十年前已經有了外語譯本,但是之後就再沒有金庸小說的翻譯了,理由就是難度實在太大了!不過,今年年初的時候,《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在英國出版了!
  • 《射鵰英雄傳》出英文版啦! 「降龍十八掌」咋翻譯?
    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她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郝玉青對記者如是說。英國發行商在宣傳中將這部譯作稱為「中國的《魔戒》」。在書店內,這部作品被置於「玄幻類文學作品」門類之下。對以翻譯為職業的郝玉青來說,翻譯《射鵰英雄傳》是她迄今為止覺得最難的一次挑戰。
  • 《射鵰英雄傳》中撒馬爾罕戰役的歷史真相,「空降破城」不存在的
    原創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錄於話題#戰爭史16#中國古代史42本文約2800字,閱讀將花費您大約10分鐘《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非常著名的一部代表作品了,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 《射鵰英雄傳》裡,始終沒有現身的這三個人,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射鵰英雄傳》主要講述郭靖一路成長,終成一代大俠的故事,這個故事裡,高手各位如雲,既有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一燈大師、洪七公這樣的五絕高手,又有周伯通這樣的武痴,其實在《射鵰》裡,武功最高的卻是三個始終未曾蒙面的高手。
  • 《射鵰》英譯本被稱中國版《權遊》
    作為《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出版前僅有的三部完整英譯本,這三部作品翻譯起來相當不容易。  《雪山飛狐》的翻譯情況尚不清楚,但《書劍恩仇錄》的翻譯據說花了十年之久,《鹿鼎記》則費時近六年。《鹿鼎記》的譯者閔福德教授在該書序言中坦承《鹿鼎記》比《紅樓夢》難翻譯。1996年,他和學生賴慈雲(Sharon Lai)曾開始合譯《射鵰英雄傳》,但最終並未完成。
  •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明年上市 打狗棒法、九陰白骨爪神翻譯笑哭...
    據美國Quartzy網站報導稱,有著中國版「指環王」稱號的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將於明年在歐美上市,其將分12卷陸續出版,而2018年2月發售第1卷《英雄誕生》(A Hero Born)。
  • 華山論劍天地玄黃《射鵰英雄傳》玩法大揭秘[多圖]
    現代武俠小說,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發展至20世紀60年代,中國武俠小說進入鼎盛時期,《雪山飛狐》、《絕代雙驕》、《白髮魔女傳》等一系列經典武俠小說家喻戶曉,風靡大街小巷,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更是影響了一代人
  • 從射鵰英雄傳淺談五行八卦
    射鵰英雄傳主要以郭靖從普通百姓成長成為英雄為故事主線,我很欽佩郭靖這樣的為百姓和平而不是為自我私慾而成就人生的英雄。他不聰明也沒有非常遠大的抱負,但他善良正直,是中國千百年來渴望平安的大眾平民的縮影。而成吉思汗雖然成就了霸業,也只不過是個梟雄,不如郭靖這種英雄值得我們歌頌。
  • 夜讀| 17名退伍兵開花店成網紅 | 《射鵰英雄傳》首出英譯本
    視頻中,身穿迷彩服,腳蹬黑色短靴的「硬漢」,在花店忙碌著。他們手拿粉色玫瑰,用粉色花藝刀修剪花枝,再卷上包花紙,系上緞帶,完成一束鮮花的包裝。「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英國詩人西格裡夫·薩松的這句詩,似乎是在江蘇常州開花店的17名退伍兵的真實映照。這些「硬漢」曾是同一個部隊的戰友,退伍後又聚在一起創業。
  • 外國讀者覺得《射鵰英雄傳》英譯本怎樣?具有催眠魔力,平均分4.2星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今年2月,中國知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英雄誕生》(Hero Born)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MacLehose Press)正式面向全球發行出版。這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 《射鵰》將出英文版 ,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案出現在網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海報。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曾想刺殺拖雷,那拖雷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金庸迷們一定記得83年《射鵰英雄傳》中的一個橋段:蒙古軍隊猛攻襄陽,戰況慘烈。為擊退敵軍,守城的郭靖與黃蓉決定暗殺自己的義兄,鐵木真最疼愛的兒子拖雷。郭黃二人潛入鐵木真的大帳,恰逢鐵木真病危,於是放棄刺殺計劃,拖雷倖免於難。這是影視作品中的橋段,不是歷史,但是拖雷確實不是善終。拖雷去世的時候只有四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