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雖然是我們的母語,但是英文作為全世界最為通用的語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不知不覺地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很多人就發現汽車裡的按鍵們也幾乎都是用英文標註的,這就很令人疑惑,為什麼在中國,國產車上的按鍵都會使英文的而不是中文的?
這個問題的核心和本質就在於英文標識相比起中文標識到底有什麼優越性?只要是能夠使用中文標識更有效、更有益、更被接受,那麼市場和環境是一定會朝著中文標誌方向走的。但是,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依然認定英文標識是更好的。
首先,雖然很多車主並不知道英文,而即使是有英文基礎的人,對於汽車上的很多英文簡寫也並不認識。但是,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漸漸發現了很多人已經熟悉了並不真正「知道」的英文按鍵。這些英文按鍵不僅出現在汽車裡,還有遙控器、DVD、電視機等等地方,這些地方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按鍵的可標識區域太小,不允許有效的漢字標識。
那麼想簡單明了地對按鍵進行標識有什麼辦法呢?自然就會想到的是圖形。用簡單的符號和圖形對按鍵進行標識可以直觀明了地讓使用者知道按鍵的意義。而除開符號圖形之外,很多時候還是得用明確的文字來確定按鍵的意義,否則會引起誤會。那麼簡單的英文縮寫就成了最優選擇。
而在同等條件下,如果要使用中文作為按鍵的標識解釋,會很麻煩。一來是很多按鍵的中文解釋比較複雜,而用中文簡寫又有點不倫不類,意義不明確,作用還沒有圖形大。二來漢字要在同樣大小的區域展開,字體很小,使用體驗極差。
還有,雖然國內市場龐大,我國人口眾多,但是經濟交流和文化溝通日益繁盛。國際友人在國內開車和國人在外國開車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掌握汽車上按鍵的意義和操作,會很麻煩。因此,就不如直接規定為世界通用的圖形和英文字母的形式,便於使用。
而即使如此,很多人心裡依然覺得不舒服,漢字博大精深為何要在這種地方受制於英文。的確,想看到漢字競爭過英文的人不在少數,也是很多人心裡的願望,但是在技術和實際操作上確是還存在著屏障,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以後漢字能夠競爭過英文成為國家語言的時候為其支持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