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商聯訊聯合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發布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

2020-11-26 美通社

北京2016年1月16日電 /美通社/ --  全球法律信息提供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和法制日報中國公司法務研究院聯合發布《2015-2016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暨《2015-2016中國企業走出去藍皮書》。(點此申請報告全文)

本次調研力求全面、深入、系統的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及發展進行觀察和分析。調研從2015年8月啟動,歷時5個月,對數百家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並選擇部分代表性企業進行了深度訪談。其中,問卷總計回收120份,問卷填寫者中大部分在企業或相關機構擔任法律經理以上職位,其中還包括40家大型央企和國企的總法律顧問和法務總經理。君澤君律師事務所的高級顧問唐功遠律師擔任報告的主筆。

最終報告從宏觀的政治經濟形勢,到微觀的對企業數據及案例的實證分析,總結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現狀和特點、分析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經驗和教訓,並最終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實踐指引。

律商聯訊中國區總經理馮寶真女士宣布調研報告發布

調研背景

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深入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15年1月到11月,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40.1億美元,同比增長35.3%。

中國的相關領域政策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比較明顯的是政府的放權以及自身定位的轉變,貿易環境日益自由便捷。但是與此同時,對於安全的監督和監控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企業並非為所欲為,相反,在得到更大自由的同時也要承擔更大的義務。此外,許多走出去的企業也面臨著更為嚴苛的金融監管及東道國政府審查,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倒逼中國企業向國際化的企業組織架構、管理模式轉型,適時調整自己的策略,更好的面對挑戰,實現自身的持續性發展。

面對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企業可能受到何種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如何降低來自外部的由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不利?是政府、也是企業自身迫切關注的問題。中國的企業真的準備好了麼?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分布

此次發布的《2015-2016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首先介紹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形勢、國家政策、企業自身動因、走出去的現狀及特點。調研發現,市場、技術、品牌仍是受訪對象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受訪對象的對外投資仍以有傳統商貿關係的鄰邦、發達國家為投資首選區域;投資領域以製造業、資源開發為主,但金融、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的投入正在加大,輕資產投資比重增加;投資形式上多以獨資和合資企業為主;投資金額則較高,有近半數的受訪對象境外投資額超過人民幣1億元以上。

《2015-2016中國企業「走出去」調研報告》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數據分析」部分,全面展現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6個不同階段(包括立項、盡職調查、融資、稅務、經營管理、爭議解決),面臨的13個主要問題和風險。數據表明,接受調研的企業普遍存在:項目信息及東道國信息獲取難、利率(匯率)和價格波動風險大、合同、智慧財產權、勞資糾紛頻發等問題。

具體而言,大部分受訪對象表示走出去所需信息很多,包括東道國法律制度、稅收制度、外匯制度、勞工問題、政府審批程序等,但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為有限。雖然幾乎全部受訪者都表示已經聘請或計劃聘請第三方機構(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但是大部分第三方服務機構業務範圍有限、欠缺對雙方市場的了解,提供的服務針對性較弱。由此導致受訪對象在立項階段決策失誤的機率增加。

在盡職調查階段,大部分受訪對象更傾向於對東道國的商務、法律、稅務環境做概括性的調查,針對東道國安全審查、稅務制度、外匯制度等方面的專項調查的重視度較低,在實踐中出現部分受訪對象的盡職調查流於形式的情形;針對目標企業的調查,受訪對象也多關注企業的現有資產和負債,對企業的潛在交易及歷史發展狀況的關注程度較低。

在運營階段,受訪對象主要面臨東道國戰爭、內亂的政治風險,和利率、價格方面的市場風險,東道國政府審查問題尚未突顯,大部分受訪對象也因此對東道國政府審查問題未予充分重視。但隨著經濟危機的擴散,各國的金融監管將大為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也被反覆強調,現有案例已經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遭遇了東道國當地政府的審查,並支付了巨額費用。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文化衝突

除此之外,中國企業在項目運營階段還面臨資源整合難問題,如勞資糾紛、稅務合規操作等,超過半數的受訪對象有牽涉入當地民事訴訟程序,許多受訪對象表示,這種問題多與政府溝通、文化衝突有關。報告建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對東道國的勞工制度、稅務制度做專項盡職調查。

企業法務的角色

值得肯定的是,絕大多數受訪對象均十分重視企業法務團隊的角色,73%的受訪對象擁有獨立的法務團隊以負責境外投資經營活動,89%的受訪對象的企業法務自項目決策階段起即跟蹤項目直至完成,過半數(55%)的受訪對象以商務團隊領導項目,法務團隊輔助並全程參與的方式開展海外項目,這對風險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外投資實踐指引

針對前述調研反映的問題及風險,大部分受訪對象藉助傳統的保險、合同等方式進行風險防範,風險防範措施不全面、不系統,也缺乏長效機制和定期反饋機制。基於此,本次調研為企業提出相應指引,包括(1)採納跨國公司模式,建立統一的中央決策體系和完善的全球戰略目標,包括建立全球統一的人力資源、財務、法務,制定統一的風險防範考核標準,推廣合同及爭議解決示範文本、加強資金管理能力、高度重視財務安全狀況、加強合規培訓、儲備跨國性人才資源、增強管理層的多元化等;(2)準確定位企業需求,根據企業對市場、技術、品牌等的不同需求制定適合的戰略;(3)認真開展盡職調查,區別不同投資區域的風險並有所側重地開展專項調查,同時制定完善的盡職調查流程,保證盡職調查能夠滿足企業需求、並落於實處;(4)制定全面、系統的風險防範長效機制,包括購買適當的保險、建立法律問題的跟蹤反饋機制、建立應急預案、利用雙邊及多邊合作機制爭取東道國更為開放的政策等;(5)重視項目後期的資源整合,尤其應注意和東道國當地政府的溝通及與當地員工、社區的交流,避免因文化衝突影響到資源的整合;(6)重視爭議解決,了解現有的雙邊及多邊爭議解決機制、不同的國際仲裁機構及其仲裁規則、外國仲裁裁決的執行等。

在發布會中,律商聯訊中國區總經理馮寶真表示,這個調研只是一個開始,律商聯訊會和中國企業法務研究院繼續合作,共同搭建「走出去」企業的交流平臺,針對報告發現的集中問題和風險,在未來組織一系列專題討論。

相關焦點

  • 北京市律師協會正式發布《北京市律師事務所「走出去」調研報告...
    在疫情之年,市律協積極思考工作方法,穩步推進北京律師行業涉外法律服務發展工作:一是繼續加強涉外法律服務隊伍建設,擴充北京市律師協會涉外律師人才庫,為北京律所「走出去」提供人才後備力量;二是創新涉外培訓方式,採用線上模式,舉辦「揚帆培訓」第五期「法律英語寫作在線課程」,著力提升北京涉外律師的英語寫作水平;三是匯總北京律所「走出去」相關信息,發布北京律所境外分支機構分布圖,更好為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與公民提供法律服務
  • 中科院戰略研究院聯合大富科技發布中國企業創新發展路徑課題報告
    11月12日,大富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簡稱「中科院戰略院」)在京共同發布基於大富科技自主創新案例分析的課題報告《疫情、4thIR與中美技術脫鉤三大挑戰下的中國創新戰略路徑》。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科技部政策司、工信部電子元器件發現研究中心、新華社國家財經智庫等專家在課題評審後對報告研究方向及產生的重大意義給予充分肯定。
  • 出海記|中國企業走出去3月新聞排行: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紫光集團...
    參考消息網-出海記本月掃描路透社、華爾街日報、法新社等15家海外媒體,對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紫光集團等75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情況進行了報導,並根據公司規模、事件影響等因素進行綜合考評,選取了以下10家公司,列出本月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新聞排行(3月1日~31日)。
  • 人民網研究院授牌「人工智慧行業應用調研基地」
    人民網研究院向戴爾科技與中科院合建的「人工智慧與先進計算聯合實驗室」授牌。授牌為「人工智慧行業應用調研基地」。人民網記者於凱攝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杜燕飛)今日,以「以科技之名?致敬攀登者」為主題的2020戴爾科技峰會在京舉行。
  • 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法律合規風險指數發布會在京召開
    一、高屋建瓴,泰鬥解讀趨勢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法律合規風險指數發布會,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企業法務研究中心主任薛小建的主持下開始。二、指數發布,把脈企業合規風險作為本次發布會的重要環節之一,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大煒發布了《2019中國上市公司法律風險與合規指數》。
  •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發布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內容包含了拉曼光譜儀產業概述、主流廠商及產品、中國市場概況分析、技術及應用進展、國產拉曼光譜儀發展、產業研究總結等。  《中國拉曼光譜儀市場調研報告(2018版)》得到廣大用戶、企業以及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近200餘位來自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政府及第三方檢測機構、企業研發中心等領域的拉曼光譜儀用戶參與在線調研。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報告
    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主旨演講時指出,5G+工業網際網路將發揮我國完備工業體系優勢,為5G開闢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進一步助力兩個強國建設,對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
  • 中商產業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中商情報網訊:自2013年我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之後,至今保持這一地位。在強大的「供需法則」作用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產量激增,工業機器人銷量和銷售額持續增長。如今全球大環境下行,2019年產量下降,但是產業增長大趨勢未改變,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對機器人需求旺盛,企業均看好市場前景。為了讓廣大讀者深入了解工業機器人產業,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報告分為5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工業機器人的定義、發展歷程、剖析了工業機器人產業鏈。
  • 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世界500強》:中國企業數量第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提供有質量的榜單與調研的胡潤研究院聯合中國茶行業領軍品牌華祥苑今日發布《華祥苑·華茶·2020胡潤世界500強》(2020 Hurun Global 500, proudly presented by Empereur Hua Tea),列出了世界500強非國有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20年「地方財政經濟運行」 調研成果在京發布
    2020年12月30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在京舉行2020年「地方財政經濟運行」大型調研成果發布暨研討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劉尚希作主旨發言。這一結論在我們的調研中也得到有效驗證。當然,由於我們是以財政風險對衝多重風險,如何科學權衡這些風險以及怎樣處理這些多重目標之間的關係成為了一個新的挑戰。在區域分化加劇的情況下,中央財政的統籌力度明顯加大,特別是疫情期間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建立,也進一步增強了中央的統籌能力。這也反映一個趨勢性現象。
  • 中礦聯發布《中國螢石礦山行業調研報告》
    中國礦業聯合會螢石產業發展委員會工作年會12月22日在北京召開。會上首次發布的《中國螢石礦山行業調研報告》是我國螢石行業的全面調研報告,內容豐富,可為行業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對我國螢石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騰訊研究院聯合IDC中國發布《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
    騰訊研究院與IDC中國聯合發布《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指出,網際網路行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得益於全國網民和全體民眾的支持,也得益於政策的發展。因此,當考慮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時,應當把它放在國家和社會對數位技術未來期望的大背景之下。
  • 調研報告範文: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調研報告6篇
    調研組對各方面調研情況進行了認真梳理總結,形成此調研報告。一、我區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現狀(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全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統籌謀劃、綜合協調。在基層調研和聽取基層工作建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有時調研存在不深入、不細緻的問題,對規上企業和小微企業營商環境等情況還沒有摸細摸準,參考價值較大的營商環境調研報告與精品分析相對缺乏,統計工作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三)服務企業模式過於單一。企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企業發展越好,經濟發展越優,新區企業給我們貢獻了數據,而統計回報企業少是我們服務的短板,緊緊局限於被動服務。
  • 2019-2020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榜發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2019年12月23日,為了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和穩健成長的實業經營理念,引導資本市場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促進證券市場良性發展,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19-2020年度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上市公司競爭力百強排行榜」。
  • 重磅|機器之心發布中國AI企業「智能戰疫」與「疫後經營」調查報告
    作為「智能戰疫聯合行動」的尾聲,同時也是「產業智能聯合行動」的序幕,機器之心特發布《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智能戰疫」與「疫後經營」調查研究》報告,供人工智慧企業了解同行現狀、認清行業位置,恢復生產運營,回歸發展快車道;供智能化產業鏈企業了解人工智慧廠商經營穩定性,便於更好指定採購、戰略合作、投資等商業決策;供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等公共部門了解人工智慧科技企業疫後經營現狀與發展需求,輔助決策參考
  • 中國標準說著雙語「走出去」
    中國標準說著雙語「走出去」□ 徐 風近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與工信部聯合發布《中國造船質量標準》和《中國修船質量標準》,這是我國中英文國家標準的首次同步發布。對參加發布會的諸多媒體而言,同時見到包括中文和英文的中國國家標準文本,其新聞價值甚至要大於兩項國家標準的發布。
  • 美的成為中國及全球最值錢家電企業,格力排名第二|《2020胡潤中國...
    1家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2020年10月14日,上海)提供有質量的榜單與調研的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Hurun China Top 10 Most Valuabl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mpanies 2020),列出了中國10強本土家電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
  • 華夏源細胞集團攜手中國商飛,踐行企業「質量價值觀」
    華夏源始終秉承著「推動細胞科技造福普羅大眾」的企業文化,懷抱對生命負責的態度,用滿腔熱情和一絲不苟的精神去對待每一份細胞,因為這份事業關係著生命與健康。近日,應中國商飛公司的盛情邀請,華夏源細胞集團CEO朱灝博士同公司製備及質檢團隊同事一行到訪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體驗了中國商飛的「質量價值觀」。
  • 中國企業「走出去」,這家紡企成「範本」
    中國企業「走出去」,這家紡企成「範本」 2017-11-16 09:37:18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 中國雲計算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市場格局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雲計算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在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雲計算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產業鏈將呈現軟化趨勢。**年,我國進軍公共雲服務領域的企業進一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