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影像帶你認識不一樣的地下室 杭州這場「人防70年」展覽值得一看

2020-12-04 杭州網

你知道你家地下室的另一面嗎?當空襲警報響起後,原本停車用的地下室是怎麼變成一個「地下防空洞」?救災避難的人防設施又是怎樣使用的呢?

這一切,都可以在今天開始的「杭州人防70年」專題展上找到答案。

在展覽現場,全息影像設備,將帶領大家在現場感受防空地下室平戰轉換過程及部分人防設施設備展開。

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

這次「杭州人防70年」專題展位於杭州市黨群服務中心,由杭州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中共杭州市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中共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杭州市檔案館聯合舉辦。

今年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為展現人民防空70年的建設成就和積極貢獻,激發全社會關心人防、支持人防、建設人防的良好氛圍,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根據國家人防辦、省人防辦和年度工作安排,舉辦此次展覽。

展覽分為引子、人民防空的產生和發展、新時代的人民防空三部分。

第一部分,簡要介紹世界民防的產生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前我國防空概況;

第二部分,主要記述人民防空各個歷史階段的基本特點、重要事件和主要成就;

第三部分,主要展現新時代、新人防、新發展、新面貌。

整個展覽以第二、三部分為主,採取圖片、實物、全息影像等相結合的方式,力求全景式展現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防空事業發展的光輝歷程。

杭州人均人防工程使用面積3.59平方米

人防工程「隱形」融入杭州市民生活之中

其實,作為「全國人防先進城市」的杭州,在你不知道的時候,一直在大力發展人防建設。

現在,杭州構建了聚焦實戰的人民防空指揮體系,完善了市本級、區縣(市)、街道(重點鎮)、社區四級人防應急預案體系。

人防信息化水平也顯著提升。完善了「一網四系統」建設,創新警報建設和管理模式,開展利用鐵塔建設警報設施,吸收志願者參與警報日常管理等工作,凝聚人防發展合力。

更為重要的是,一直在提升協調發展的人民防空建設水平。

人民防空工程一直是城市防護的主要依託和手段,人民防空工程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才能讓城市更加安全。

至「十三五」後期,杭州全市累計建成人防工程建築面積2100萬平方米,人均人防工程使用面積3.59平方米,名列全國前茅。

這麼多人防工程,為什麼大家平時都見不到呢?

其實,這些人防工程,就在大家的身邊,隱藏在大家的生活之中。你家樓下地下停車庫、家門口的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都有一批大型人防自建工程。

當然,在地下穿梭的公共運輸更加不能缺少人防工程。杭州地鐵4號線、5號線東南段、望江路過江隧道、博奧隧道、文一路地下通道、備塘路地下綜合管廊等城市大型公共設施重點工程,都全面落實兼顧人防要求,這也有效提增了杭州城市區域綜合防護能力。

雖然人防工程看著很神秘,其實也一直在融入杭州市民的生活之中,杭州一直堅持人防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到平戰結合,平戰兼容。

在服務民生方面,成效明顯。杭州每年新增結建人防工程停車位5萬餘個,助力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

還有深受杭州市民喜愛的防空洞,自2003年8月以來,作為避暑納涼重要場所,對外開放的防空洞,累計接待納涼群眾數十萬人次,豎起「讓洞於民」標杆和群眾滿意口碑。

「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警報喇叭

展覽現場亮相

百餘件珍貴照片讓你了解杭州人防

在展覽現場,大家還可以看到全副武裝的防毒套裝,平時「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警報喇叭等人防警報、通信和相關防護設備三十餘件。

除此之外,還能通過展覽上百餘件與人民防空相關的歷史文獻、珍貴照片,親眼看看杭州人防的70年建設之路,了解更多的人防故事。

展覽現場,將在「錢塘分享」課堂,定期播放人防短片,蕭山區民防應急救援隊的隊員還將現場為社區居民傳授人防防護知識和技能。

據了解,此次展覽時間為10月15日至10月31日(9:00—17:00,周一閉館),地點為杭州市黨群服務中心(杭州市江幹區之江路與新業路交叉路口往西南約100米砂之船國際生活廣場東南側),市民可通過「西湖先鋒App」預約參觀。

本次展出的部分展品還將於今年11月在區、縣(市)巡迴展出。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3D——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影像技術的發展史1947年,英國人丹尼斯蓋博(Dennis Gabor)在研究電子顯微鏡的過程中,提出了全息攝影術(Holography)這樣一種全新的成像概念,並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全息圖像的成像質量很差,只是採用水銀燈記錄全息信息,但由於水銀燈的性能太差,無法分離同軸全息衍射波,因此大量的科學家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卻沒有使這一技術有很大進展。1962年,美國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術的基礎上,將通信行業中「側視雷達」理論應用在全息術上,發明了離軸全息技術,帶動全息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 吹了快70年全息影像為何一直不能普及
    初音未來演唱會虛擬演唱會筆者認為,文章前面提到的一些已經實現的全息影像技術,其中有些並不能完全稱之為全息技術,甚至說它們都是「假全息」都不為過。那麼,全息影像到底是什麼?為何這項技術出現了70餘年,至今為何久久不能普及?目前的全息影像技術都是假的!不要驚訝,全息影像這項技術確實已經出現了七十年之久。
  • 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HoloLens可以讓用戶看到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雖然實際視場角沒有宣傳圖這麼大現實是,當大眾提到全息時,他們想到的不是雷射和幹涉原理,而是眼中看到的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全息」這個詞被濫用,只要是震撼視覺的虛擬影像都有可能被叫做全息。希望攀上「黑科技」的PR,想要吸引眼球的媒體和不明就裡但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大眾,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
  • 別被忽悠:這才是真正的全息影像
    HoloLens可以讓用戶看到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雖然實際視場角沒有宣傳圖這麼大現實是,當大眾提到全息時,他們想到的不是雷射和幹涉原理,而是眼中看到的漂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全息」這個詞被濫用,只要是震撼視覺的虛擬影像都有可能被叫做全息。希望攀上「黑科技」的PR,想要吸引眼球的媒體和不明就裡但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大眾,共同促成了這一現象。
  • 地下室人防工程機電安裝詳細圖文解析
    4、由地下室配電房各引一路低壓電纜至各人防區配電箱,相鄰地塊戰時區域電站引來的人防電源作為戰時備用電源。戰時電源臨戰時需在3天轉換時限內完成調試,平時做好電源迴路的預埋管工作。 5、各種設備安裝的預留孔洞。
  • 影像中的不屈意志,「阿爾勒攝影季」26場展覽集美集結
    今年的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迫於疫情,取消了第51屆的全部展覽。作為合作夥伴,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經過種種努力,將2020年的阿爾勒影像盛會再次請到廈門集美,這也是2015年首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舉辦以來的第5次影展。
  • 恭喜入圍2019年全息投影十大品牌
    第三名:東漫東漫(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東漫(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杭州非人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於2012年7月搬至上海,並註冊改名為東漫(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設有常駐辦事處,在國內建立多個銷售與服務機構
  • 權威問答:人防車位十問
    根據省人防辦《關於進一步規範防空地下室平時使用和維護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贛人防發[2012]5號)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或者以長期出租使用權的名義變相買賣防空地下室。在目前國家對防空地下室產權尚未明確的情況下,防空地下室平時使用只允許短期租賃,每次租賃合同期不得超過5年。
  • 拜託,請不要將舞臺上那些虛擬影像說成全息
    9月4日晚,G20峰會的迎賓晚會《最憶是杭州》在西湖上進行,這次晚會在舞臺表演上使用了虛擬影像,引來媒體對全息投影技術的又一次熱情讚頌,有報導稱「全息投影讓你『活見鬼』」。這種古老的技藝加上現代高水平的計算機渲染技術造就了舞臺上逼真的影像。但它重點是計算機渲染技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非常厲害,這毫無疑問,」杜克大學負責圖像與光譜學項目的負責人David Brady對Tupac的影像評論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看起來就像真的一樣,細節好而且非常自然,但這只是計算機渲染而不是顯示技術的進步帶來的。」
  • 別吹了 不是所有舞臺上的虛擬影像都是全息投影
    摘要:從2015年的春晚到最近的G20晚會,近年幾乎每次大型表演晚會都會引發一場對全息技術融入舞臺藝術的吹捧。央視此前也報導過春晚李宇春的表演是如何實現的,也是類似的方法,舞臺上架一個45度角的全息膜,利用地面的影像源,折射上去。
  • 馬雲全息影像亮相引發熱議,微美全息AR+AI視覺引領5G全息通訊應用
    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雲端峰會於上海召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WAIC首次以「雲會展」的形式開展,在形式上包含真人全息投影、實時3D雲嘉賓體驗等。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之下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參會形式也各不相同。其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CEO馬斯克以全息投影的方式視頻連線會議。
  • Owlii展示全息影像照片:就和真的一樣
    你是否有過「真想把這一刻永久保存」起來的想法?答案對許多人來說都是肯定的吧,於是百年之前就誕生了照相技術,在某種程度上讓時間停止在某一刻。但現在Owlii告訴人們:你可以保存 3D 的了,並且是「活生生」的。
  • 人防工程怎麼做?照此施工不出錯!
    這對施工中正確貫徹設計意圖,加深對設計文件的難點、疑點的理解,確保工程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同時,施工單位還應注意人防建築、結構設計圖紙中是否有「人防地下室預留預埋孔況圖」,這樣可以避免: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後工程後開孔洞的問題。 多層地下室 多層地下室,建議設計單位將人防地下室設在最底層。
  • 女子夢見去世的奶奶去地下室,驚醒的女子打開地下室一看,哽咽了
    導讀:女子夢見去世的奶奶去地下室,驚醒的女子打開地下室一看,哽咽了據了解,一名24歲的女子在工作期間,一手把女子帶大的奶奶突然患上重病,由於奶奶知道自己活不久,所以就沒有說去醫院治療,而是在家裡等死,這也是為了減輕她子女們的負擔,因為一去醫院就要花很多錢
  • [昴宿星人訊息] 全息影像的嵌入
    當然也有某些信息以多種不同方式被提供給這顆行星,由此產生的科技給生活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二十世紀人們生活習慣中突然發生的一個重大改變是由電影的出現引起的。電影業給地球上帶來了一種影響思想的全新方式。 正如地球上有電影業,太空中的某些存有也有全息技術。他們製作全息影像(一種極其逼真的戲劇),通過一些門戶將其嵌入你們的現實。
  • 什麼是全息? 相關知識小科普帶你看
    相關知識小科普帶你看 2014年08月08日 17:03作者:李萬裡編輯:李萬裡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手機頻道8月8日 上一段時間「全息手機」的概念非常熱鬧,消費者們都翹首以盼希望能夠見證一款全新產品的面世
  • 全息投影技術現在有嗎_帶你認知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
    打開APP 全息投影技術現在有嗎_帶你認知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 發表於 2018-01-10 16:43:48   全息投影技術是全息攝影技術的逆向展示,本質上是通過在空氣或者特殊的立體鏡片上形成立體的影像。不同於平面銀幕投影僅僅在二維表面通過透視、陰影等效果實現立體感,全息投影技術是真正呈現3D的影像,可以從360°的任何角度觀看影像的不同側面。   4.有一種偽全息投影應用在現在的商業用途上。目前大體分為兩類:投影機直接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的也就是初音演唱會那種應用的。
  • 成為全息影像藝術大師?皮耶裡克·索朗:始於每天起床拍攝自己
    2017年8月5日,艾米李畫廊帶來了法國當代影像藝術大師皮耶裡克·索朗(Pierrick Sorin)在中國的小型回顧展:「充實的人生 1992-2017」,向觀眾展現了藝術家從1992年-2017年間創作的代表作品約19件。展覽歷時18個月進行籌備,近兩周的時間進行布展,向觀眾呈現了這位影像藝術大師的卓越天賦。
  • 「人民防空絕不僅僅是挖地洞」 市人防辦主任解讀廈門人防工作新亮點
    說這句話的時候,廈門市人防辦主任陳永茂眼神堅定,話音擲地有聲。經過多年發展,廈門已構建起比較完備的人防工程體系、比較健全的防空防護體系、比較有效的指揮通信體系、比較得力的應急疏散體系、比較健全的人防專業隊伍。  不過,仍有人對人防工作認識還相當狹隘,把人防等同於防空洞和防空警報。執掌廈門市人防辦近兩年來,陳永茂主任在不同的場合聽過不少人說這樣的話。
  •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全息顯示技術其實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因此全息顯示屏能在空間中創建3D圖像,觀眾能同時看到圖像和真實的物體,且不會造成眼疲勞。但是,與平面圖像相比,製作全息圖像的難度更大,尤其是視頻,這要求設備的像素提高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