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非打油詩和順口溜的區別

2020-11-29 中國網科學頻道

譚笑詩歌

與詩友交流時,常看到某些人的詩歌沒符合格律,就被稱為打油詩,甚至,說不是詩。因見得太多,就總想把相關知識普及一下。

一、 打油詩

打油詩誰都聽說過也見過,但何為打油詩?多數人說不清。下面,以最經典的範例來做說明。

相傳打油詩由中國唐代張打油寫的《雪詩》而得名。

《雪詩》(也有稱《詠雪》)(張打油)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因打油詩源自張打油的《雪詩》,所以,探討何為打油詩,最好以《雪詩》為坐標進行。

1.是否符合格律

《雪詩》不符合格律,所以,打油詩可能和格律有關。但是,格律詩(廣義講指有平仄格式要求的詩歌,狹義講是唐朝的有平仄格式要求的某類平聲韻詩歌)是南齊永明年間才開始萌芽的,唐朝才定型,之前的詩歌一般沒格律規定。難道追溯回去,全都是打油詩?

例如,《飲酒》部分(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顯然,《飲酒》沒格律,但一般不被認為是打油詩。可見,不符合格律這個語音規則的詩歌,不一定是打油詩。

其實,即使符合格律,也可以是打油詩。本文拿以前專門為證錯寫的一首格律詩佐證一下。

《話說打油詩》(譚笑)

我寫詩歌拿漢語

能平有仄卻還油【油:十一尤】押韻

隨便說話無高雅

你看如何不入留【留:十一尤】押韻

格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話說打油詩》無論按現代音還是按唐宋音的平水韻都符合格律,但多數人會認為是打油詩。

可見,打油詩與否和有無格律無關。

2.是否詼諧幽默

《雪詩》好笑有趣,有詼諧幽默性,詼諧幽默的詩歌是否為打油詩?

下面,看一段蘇軾的詩歌。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部分(蘇軾)

龍丘居士亦可憐⑴,談空說有夜不眠⑵。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⑶。

注釋(摘自網絡):

⑴ 龍丘居士:蘇軾朋友陳慥的號。

⑵ 談空說有:講論佛學。

⑶ "忽聞"二句:蘇軾善意地嘲笑陳慥學佛未領會其真義。河東:柳姓。杜甫《可嘆》中有"河東女兒身姓柳"句。陳慥之妻姓柳。獅子吼:佛教傳釋迦摩尼初生時"分手指天地,作獅子吼聲"(《景德傳燈錄》卷一)。另,佛藏中有《佛說長者女庵提遮獅子吼了義經》。蘇軾用此兩個典故,戲言陳慥與妻子都學佛,卻沒有妻子領悟得精深,這裡並沒有諷刺陳慥懼內的意思,後世相沿成說,與蘇軾原意無關。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屬標準幽默詩歌,卻不被世人認為是打油詩,我們現在也一般不會認為是打油詩。所以,詼諧幽默的詩歌不等於是打油詩。

那麼,反過來,打油詩是否必然詼諧幽默呢?我們再看看。

《改寫「靜夜思」》(譚笑)

床前照月光,懷疑地上霜;

抬頭看月亮,低頭想家鄉。

這首詩歌絕對打油,也具有詼諧性,但是,原詩並沒有詼諧性,而《改寫「靜夜思」》並沒改變原詩意思,從意思上也沒詼諧性。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語言風格變了。《改寫「靜夜思」》比《靜夜思》更通俗,更接地氣,特別是《靜夜思》是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一旦被改寫,就很容易有詼諧性。實際上,若沒有《靜夜思》的知名度存在,《改寫「靜夜思」》基本不具詼諧性,只是會讓人感覺太大白話,比較打油。

注意,大白話寫詩歌,有時候容易讓人覺得好笑。因為詩歌通常高雅脫俗,人們有詩歌必然高雅脫俗的思維定勢。所以,打油詩在本質上不必然詼諧幽默,但其語言特色的大白話,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詼諧幽默。

可見,是否是打油詩和詼諧幽默在內容上不具有對應關係,在風格上可能有關。

3.是否口語話

《改寫「靜夜思」》因為大白話顯得打油,打油詩之祖《雪詩》也用了「籠統」「黑窟窿」「黃狗」「白狗」等生活口語常用的字詞,那麼,打油詩是否是因為口語等通俗的語言風格特徵,導致其成為打油詩呢?我們看看下面的詩歌。

《行宮》(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行宮》是非常有意境並高大上的詩歌,但「白頭宮女」非常口語化,好像有點打油。看來,打油詩跟口語化,通俗化真可能有關。

再看一首詩歌。

《輓歌》部分(陶淵明)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輓歌》也是大家力作,但讀著好像有點打油詩的味道,主要是第一句「有生必有死」。

注意,《行宮》和《輓歌》古代都不被認為是打油詩。我們今天之所以感覺打油,是因為我們讀這兩句時太通俗了,離我們太近,我們有《雪詩》的坐標,這兩句就都不顯得那麼高大上了。上述兩句詩歌和我們俗世距離近,距離產生美,於是,失去了高大上的美,顯得打油。

不難看出,打油詩與否跟通俗化還真是有關,確實是語言風格決定的。

4.是否舊體詩

《雪詩》誕生於唐朝,是舊體詩(唐詩宋詞元曲古體詩等),不是新詩(現代詩)。打油詩是否必須是舊體詩呢?

根據上文論述,打油詩同語言風格有關,大白話的語言風格導致打油。那麼,大白話可以在舊體詩歌出現,可以用在新詩上麼?按常理顯然也可以。

例如,《我的失戀》節選(魯迅)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半文半白,所以有了部分油性。當然,還有其內容方面的原因。

打油詩確實曾被定義為舊體詩的一種。但是,隨著詩歌的發展,打油詩的核心特徵也會大量在現代詩歌中出現,人們的認識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這時再把打油詩的概念限定在舊體詩中就妥了。今天,若從更全面的角度看,打油詩也可以是現代詩歌,不僅是舊體詩。許多人認為《我的所愛》就是魯迅寫的一首打油詩。

其實打油詩概念的誕生有偶然性,雖然標靶誕生於中唐,但在隋末就有這種詩歌類型大量湧現。

如,《城外土饅頭》(王梵志)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城外土饅頭》肯定許多現代讀者認為是標準的打油詩。但估計大家不知道,此類詩歌可能重創了齊梁體詩歌的華而不實,結果誘發了唐詩的真情實感,導致了唐詩的興盛。

綜上所述,打油詩是詩歌的一種,指使用俚語、俗語、乃至過度口語,通俗化程度過高的詩歌。

是否是打油詩和格律無關,和幽默詼諧關係不大,和是否是舊體詩還是現代詩也可以沒關係,只是和口語化、俚俗化關係很大,完全是由詩歌語言風格決定的。

注意,語言風格和格律不同。格律是詩歌語音聲調的硬性格式,語言風格則是個人感受的範疇,不好統一定量。所以,一首詩歌是否打油,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讀者的主觀感受。

二、 非打油詩

凡是俚俗化輕,特別是無俚俗之感,通俗化不過高,即使沒有什麼詩意的詩歌,全都是非打油詩。

例如,例如,《商鞅》(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是一首很一般的說理詩,沒什麼詩歌意境,但是,多數人不認為其是打油詩。這就是因為,《商鞅》沒使用通俗大白話,更沒使用俚語、俗語。

三、 順口溜

順口溜,指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有人也稱其為「民謠」。

本文認為,順口溜極度口語化,往往比打油詩還通俗。

順口溜在具體特徵上,除表現為極度口語,則通常還節奏感特強,如押韻更多、更密、語句更短等。順口溜因這些具體特徵,通常沉澱回味性就更弱,歡快娛樂感更強。

例如:

感情深,一口悶

感情淺,舔一舔

感情厚,喝個夠

感情鐵,喝出血。

又如:

工商吃攤子,稅務吃廠子,

交通吃車子,公安吃婊子,

學校吃孩子,組織部門吃章子。

再如,《地球特點》(作者不詳)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上述順口溜讀起來很容易嘎嘣脆,全都極度快捷順暢,沒有幽遠的回味性。

四、 打油詩、順口溜、非打油詩界限

讀過上述各類詩歌和順口溜,也許有讀者會有疑惑,什麼樣的一段文字是打油詩,什麼樣的一段文字又是順口溜呢?兩者有清晰的界限嗎?

確實,這是一個容易讓人困惑的問題。本文認為,感覺特別特別通俗、短促快捷的通常就是順口溜,感覺即使通俗但相對平、長的就是打油詩。而兩者之間,存在模糊地帶。有些順口溜就是打油詩,有些打油詩也可以是順口溜。

例如,《地球特點》(作者不詳)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地球特點》有人歸為順口溜,有人則歸為打油詩。本文認為,兩邊都可以歸類。

至於打油詩和非打油詩間,則感覺過度通俗特別是俚俗的就是打油詩,感覺不過度通俗尤其高雅的就不是打油詩。兩者之間同樣也存在模糊地帶。

例如,《官倉鼠》(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

《官倉鼠》本文認為也可歸為打油詩範疇。筆者初中讀到此詩,當時覺得跟讀張打油《雪詩》的感覺很類似,甚至個別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老鼠」這詞都用上了,油性太大,全詩節奏也特快,都有奔向順口溜的感覺。但是,古人把它歸為古體詩。

前文說過,是不是打油詩,是主觀感覺覺定的,標準的是感覺是否高雅,感覺是否不過於通俗。

筆者見過許多非詩歌愛好者甚至部分詩歌愛好者認為,李白的《靜夜思》若不是李白所寫,就是一首普通的打油詩。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很簡單,李白的《靜夜思》太通俗易懂,沒有那種似乎高雅和確實高雅的雕琢之美,沒有形式上的距離感,大家又都耳熟能詳。

五、 打油詩改為非打油詩

許多人寫的詩歌過於大白話,想不打油一些,不知道怎麼改。去除油性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是換字詞。我們只要把那些俚俗、通俗的字詞換成生疏的,似乎高雅的,似乎文學的,就很容易去除油性。

例如,《詠雪》(張打油)

江上一籠統,

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改為:《不打油「詠雪」》(譚笑)

江天共玉瓊

井幽黛墨濃

金犬披縞素

素吠豐軀容

字詞換一下,看起來就似乎高雅了,不再打油。前文的《改寫「靜夜思」》就是換了李白字詞,導致非常有油性,所以,要去除《詠雪》油性,反向為之就可。

更高水平的修改是把意境加進去,但若不改變原詩所寫內容,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類似重新創作一首詩歌。

相關焦點

  • 這首中國最幽默的打油詩,專治無趣
    當然,那時候張打油吟出這首詩,並沒有想到它就像一道閃電,「轟隆」炸開了詩詞界新的大門,從此中國的詩詞版圖上有了一個新的詩體,叫「打油詩」。打油詩,就是指這一類用詞通俗有趣,不太講究格律,卻一定會是押韻的詩。它們多以五言、七言為主,表達嘲諷、自謙,或是打謎語。
  • 閒寫打油詩,午睡魔怔時
    打油詩,睡魔怔了:牛羊東復西,白草尚離離。天地因何怒?風雲隨意移。半生瞌睡老,數點亂鴉啼。懵懂如隔世,當時已夢迷。站在某些特別的路口,明明之前,就已經度過了光陰漫漫,但還是一瞬間重新變回最初之懵懂,仿佛童稚一般。
  • 閒寫打油詩,雞飛狗跳事
    打油詩其三,詠蚯蚓:天做父來地做母,早喝露水晚吃土。一生所愛自耕耘,斷尾割頭不覺苦。我以前是叛逆狂妄不懂事,現在老了,就覺得窩囊一些不是壞事。好比蚯蚓。有時候一鐵鍬挖下去,把它鏟為兩截,它不咬你,也不罵你,但就能頑強掙扎著生存。天下雨,它就喝。地有泥,它就吃。從不抱怨,默默耕耘,埋頭苦幹,謙卑謹慎。
  • 你知道打油詩的來歷嗎?據說與有「詩囚」之稱的孟郊有關
    文/趙心放【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企業管理工作。近來年發表的各類體裁文字散見於網絡和本地報刊。重慶南岸作家協會會員。【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清代翟灝在其《通俗編文學打油詩》裡,稱用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的詩為「打油詩」。後來有的作者寫詩自嘲或自謙,將同類型詩也自稱為「打油詩」。
  • 哈佛大學物理學講師David Morin的5行打油詩
    多年來,物理學家最喜歡寫limericks這種5行打油詩,5行的尾韻為AABBA式。
  • 主人小氣不肯多加菜,客人各寫一首打油詩,主人聽後默默加菜
    說到詩詞,我們可以將其分為新詩和古體詩,今天我們就一邊講故事,一邊帶大家了解一下古體詩中的一類――打油詩何為打油詩?打油詩是俚俗詩體,要求要押韻。最早發明打油詩的是一位姓張、名叫打油的一位人。因為憑藉著自己的打油詩代表作《詠雪》一炮而紅,全詩短短20個字的寫雪詩,卻沒有一個雪字,卻能讓人讀後明白是在寫雪。
  • 李白寫了首詠雪詞,千年來備受推崇,近年卻被一首打油詩搶了風頭
    杜甫的詩作勝在工整和講究,後世不少文人認為只要自己夠努力,字字斟酌,總歸是能寫出一兩首類似的作品,這就是為何晚唐後,宋元等文人都愛學杜甫的原因。而李白詩,寫得過於飄逸灑脫,讓人不知從何處入手去模仿。當年唐代詩人徐凝寫了首《廬山瀑布》,其實都不算對李白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模仿,但蘇軾就坐不住了,直指徐凝這是「惡詩」。
  • 閒寫打油詩,我是大路痴
    謝謝您走進我用打油詩編織的世界。叫我一語退白雲就好。)
  • 上饒鉛山一位三輪車夫的打油詩!精彩!
    無意中我發現我的左右兩側的篷布上,寫著兩首打油詩。我讀過之後,覺得有意思,就用手機將它拍攝下來了。我覺得這首詩更形象、更真實的反映了前些年三輪車夫的生活狀況,現在的工作條件和收入狀況顯然有了很大改觀。最後一句「身體健康謝神仙」讀後令人忍俊不禁,這是大實話,沒有什麼比身體健康更重要,幹什麼都要有好身體。我下車付款,問他能不能刷碼,他說他沒有微信,我身無分文,只好到路邊小店買瓶飲料,置換出5元零錢,他收到後主動找給我一元錢。其實我沒打算讓他找錢。
  • 「海爾」售後說是冷凝水,顧客寫了打油詩,網友:睜眼說瞎話
    「海爾」售後說是冷凝水,顧客寫了打油詩,網友:睜眼說瞎話導語因為電熱水器一直在滴水,平時不用水時,徐大哥乾脆把入戶水閥關掉,當著記者的面,他當打開了水閥,他跟記者介紹說,要水箱裡的水滿了有壓力了才會開始漏水
  • 閒寫打油詩,講述二米飯,鹹鴨蛋,以及屎殼郎的往事
    做一首懷舊的打油詩,我估計能喚起很多山裡娃的記憶,若果真如此,請與我共鳴。吃了半鍋二米飯,敲開兩個鹹鴨蛋。遊玩遇見屎殼郎,插根木棍當風扇。(可見它的清潔能源並不真的清潔)這種硬殼郎,和它的表弟屎殼郎,簡直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甚至我懷疑有那麼幾次,我都抓了假的硬殼郎(它的表弟),因為那種騷氣特別的重,像是剛從牛糞裡撈出來似的。後來過了一兩年,村民就不怎麼愛吃二米飯了,大米飯終於君臨飯桌,成為了主流主食。再後來,卻變成了吃啥都行,甚至高粱米飯也兜兜轉轉的,重新回到了飯桌上。
  • 宋代的這首打油詩,給出的答案堪稱完美
    宋代的這首打油詩,給出的答案堪稱完美。《勵學篇》北宋:趙恆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歷史上喜歡寫詩的皇帝不少,像劉邦、朱元璋和乾隆,都曾寫過詩,尤其是乾隆皇帝,更是對寫詩情有獨鍾,據說他有四萬多首作品,只不過幾乎沒有精品,略顯尷尬。宋真宗為何創作這首詩呢?難道為了附庸風雅嗎?非也,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關係。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擔心武將效仿自己,來了一招杯酒釋兵權,從此決定了朝廷用人方針,那就是重文輕武。
  • 莫言公開評價余光中,並模仿《鄉愁》寫打油詩,句句詼諧卻有哲理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將莫言和余光中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或者說將文人的精神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是「鄉愁」。因為「鄉愁」,莫言坦言,自己是余光中的「粉絲」。因為縱觀當代詩壇,寫鄉愁,余光中堪稱第一人。他的一首《鄉愁》,打動了無數人,也包括莫言。
  • 閻連科:李白的詩在唐代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閻連科:李白的詩在唐代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談及李白,閻連科認為,李白的那種詩在唐代當時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李白名氣很大,「知道」他的人很少  在張大春看來,多數人對於李白的認識或許只停留在一個詩歌的符號上,但對於李白其人本身卻並不真正了解。「李白是被最多人提及的,名氣很大,但是我們『知道』他卻很少,對於他的認識或許也存在很多謬誤。」
  • 小學生「打油詩」出爐:家長看了哭笑不得,老師則甘拜下風
    一位家長把小學兒子新出爐的「打油詩」發到了網上,不一會就走紅網絡。詩的內容是這樣的:愛好作詩無人懂,殘忍譏笑使心寒。為何無人來稱讚,心中不禁一陣寒。雖然這首詩算不上工整押韻,但整體立意還是不錯的,詩裡仿佛有一種千裡馬遇不上伯樂的遺憾,頗有一番少年老成的大家風範。小小年紀就有這麼深的人生感悟,也是不得了。家長表示,自己看後哭笑不得,就連老師也甘拜下風,不知如何評價。
  • 200條網紅主播常用打油詩和臺詞收集,建議收藏
    26、訂閱沒有點,感情走不遠,關注沒有上,永遠在閒逛27、一人一組大寶劍,直播開到敬老院28、葡萄美酒夜光杯,快來刷座大獎盃29、打油詩:一道飛艇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31、打油詩:網紅玩直播,粉絲相互嗑;打賞拼頭甲,土豪何其多?32、狐狸不是妖、性感不是騷。33、黃瓜必須拍,人生必須嗨。34、低頭靠勇氣,抬頭看實力。
  • 寫詩的人精神和常人有什麼區別?
    有朋友問:在你看來寫詩的人精神和常人有什麼區別? 那麼在這個問題中,題主是把「詩人」和「常人」做出了區別的,首先是默認有不同,然後再詢問是否精神上的不同。
  • 一首打油詩再次展現高情商
    一首打油詩再次展現高情商說真的比智商,撒貝寧絕對名列前茅!可若是此個子,就真的有點一言難盡了~特別是在2.02米的巨人面前,撒貝寧一瞬間成了手機信號的最後一格。撒貝寧40年長不高的原因"已現"?但他的身高同時也是他心中的"痛",為此他也在不停地找自身身高不高的優越感和原因。
  • 蛾與蝶區別圖訣
    蛾與蝶的區別飛蛾與蝴蝶,區別有要訣:飛蛾化蛹時,同時把繭結,蝴蝶多裸蛹,蟲蛹暴於野;蛾蝶休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