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的人精神和常人有什麼區別?

2021-01-12 騰訊網

有朋友問:在你看來寫詩的人精神和常人有什麼區別?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搞清楚問題中幾個概念的含義,或者說在我看來,這幾個概念應該如何定義,把概念搞清楚,也就是「名家」所謂的搞清楚「名實」,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朋友回答時出現不同的見解,其實根源在於對概念的定義不清,才會在延展回答中越走越遠,得出不同甚至相悖的結論。

什麼是寫詩的人?

這自然是創作詩歌的人,我們平時稱為「詩人」。

那麼在這個問題中,題主是把「詩人」和「常人」做出了區別的,首先是默認有不同,然後再詢問是否精神上的不同。

其實,詩人也就是常人,不論是肉體,還是精神都沒有區別。

區別在於後天的教育所獲得的表達能力。

為什麼古代大部分詩人都出身不錯?因為出身不錯,才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才能學會「之乎者也」,才有資格去參加科考,成為治國的棟梁之才。在隋唐之前,這個階層是固化,家族化的,所以才會出現分鼎天下的「門閥政治」。

隨著普通人的意識覺醒,帝國的日趨龐大,集權的日趨獨裁,皇權不再允許世家的勢力過於龐大,國家機構又急需人才能管理,科舉選拔才逐漸上位,身家清白的寒門士子才逐漸有機會進身管理層——所謂「進士」,就是從白衣進身為「士」的意思。

隨著政治上的機遇打開,帶來的經濟條件飛躍化改變,讓唐宋以後的年輕人對科舉出仕趨之若鶩。文化的下沉,藉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才真正向普通群眾展開,並且很快形成了懂詩文就是有文化,有文化就能求富貴、出人頭地的群眾意識。

詩詞能力通過千百年的積累,終於在唐宋成為改變命運的高端通行證。這種看法長久以來給中國老百姓形成了一種意識枷鎖——詩詞就是高端文化。對文化的尊崇起源於社會地位的改變,儘管後來逐漸脫離(因為詩詞文化逐漸失去了諷諫、求仕的作用),但是中華民族千年以降對文化人、對詩人的尊重習慣是已經形成了的。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喜歡打造自己是個文化人的緣故。有些明星不就翻車了?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身邊哪一個人,不是以「有文化」而感到自豪、驕傲?雖然近代出現了反智,或者說「真小人」理論,大言不慚「我就是沒文化,你能拿我咋的?」但是社會大眾普遍還是持著一種看笑話和小丑的心態。

對文化、對文化人的敬畏起源於物質生活、社會地位的改善,如今已經成為一種精神鴉片,獨立於物質生活。要不然為什麼這麼多人追捧流浪大師?其實從儒家文化、從中國傳統文化來說,不能修身者,何以成大事?

這都是盲目地對文化追崇,滋生出很多裝文化、偽文化出來。

實際上,詩的起源,是相當沒有文化的民間口語順口溜、歌詞。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和文字是並行發展的,甚至更早生成於沒有文字的時代。

詩是韻文,也就是只要你說話按節奏來,高低起伏,通順清朗,然後押韻,其實就是一首詩。

詩的底線其實非常低,打油詩、順口溜、哪怕是快板,我們都能稱之為「詩」。到了近代詩領域,更是什麼都是「詩」。

只是水平高低,質量好壞不同而已。

詩的內容是抒情言志。那麼哪一個人沒有情感要抒懷,沒有志向要表達呢?

就像我們去爬山,有很多人會忍不住在山巔長嘯幾聲——這同樣是情感的表達。而詩人則將這種情感用文字,用節奏感表達出來——於精神方面的感動、觸動、思考其實和常人是一樣的,區別是在於表達。

常人長嘯,詩人則使用韻文的形式描寫這種情感和觸動,並通過文字流傳,打動更多的人。

詩人也是人,常人也是人。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反映,在精神層面上是一致的(如果教育一致的話)。當然我們和老外對很多事情的感觸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語言環境和教育不同,有些笑話他們覺得好笑,我們卻覺得這是什麼玩意?

在同一個文化氛圍中,或者說在漢文化圈中,詩人和常人的精神沒有任何不同。

每個人都有情感的觸動,只不過常人觸動自己,就像做了一場夢,感嘆一下就忘了,或者找人述說。而詩人則用自己的文字能力,把靈感捕捉、把感觸還原,打動更多人,形成通感,這就是成功的詩作。

所以這個問題,個人看來,寫詩的人精神上和常人沒有不同。

不同的在於文化教育形成的文字表達能力。

有些人不會寫詩,但是能唱歌、能拍電影、能用攝影作品、能用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和詩人文字表達方式不同,但是也是獨特的,我們能一一區分嗎?這些人不都是常人嗎?

寫詩只是眾多情感輸出中的一種方法,因為吟誦性、音樂性稍微有些與眾不同。

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李敬澤:寫詩是人最純真的「活動」 / 李瑾:詩歌究竟是什麼
    薦讀寫詩是人最純真的活動李瑾詩論集《譚詩錄》隨談文 | 李敬澤海德格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說道:「1799年1月,荷爾德林在給他母親的信中稱寫詩為『人的一切活動中最為純真的』。」
  • 通感症對人體有危害嗎?通感症與幻覺有什麼區別?
    通感症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精神類病症,雖然是一種病症,但是對於人體並不會產生什麼危害,通感症主要表現在聽到的聲音或者看到的東西是有形狀有顏色,更加具象化一點,這個能力普通人是沒有的,但通感症不是幻覺,更像是一種特殊的「超能力」。
  • 「現在寫詩還有什麼意思?」「賺錢啊!你看看杜蕾斯!」
    做一個有思想的自媒體1在知乎上回答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人不寫詩了?」我倒是知道不少詩刊雜誌一直連載收錄詩稿,也有很多詩歌徵文比賽,獎金十分優厚,還有一些網站專門發表原創詩歌。很多詩人在世時皆有高官盛名,而他們的詩也就更容易流傳開來,就像現在人氣明星的經典臺詞很容易被大眾記住一樣,而一個十八線演員縱然演技精湛,在成名前依舊有可能沒辦法讓觀眾記住他的角色姓名。所以說,不是現在的人不寫詩,只是現在寫詩的人沒有以前那麼出名,所以大家知道的新詩也就少了,進而會以為寫詩的人沒剩幾個了。然而就算有人寫詩,那又有什麼用呢?
  • 愛因斯坦的大腦,與常人的相比,會有什麼不同呢?
    愛因斯坦的大腦有什麼特殊之處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是公認的繼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美國《時代周刊》更是將其評選為「世紀偉人」。而在愛因斯坦所有的遺產中,除了那些震驚世界的理論和公式,最珍貴的就是他的大腦了。對於這樣一位無法估量其科學成就的偉人,我們都一直滿心好奇,他的大腦和一般人的大腦相比有什麼不同呢?是否聰明人有一個異於常人的大腦呢?愛因斯坦去世後,他的大腦就被病理學家哈維帶回家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找到這個「超強大腦」和平凡人大腦的區別。
  •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研究了60年,沒發現與常人有很大差異
    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有區別嗎?是一個非凡的大腦讓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還是他通過學習使大腦發生了變化?今年是愛因斯坦逝世60周年,醫學界對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這些研究和迷戀背後是人們對一個天才的景仰。
  • 長沙這個村有群愛寫詩的農民
    龍洞村地處長沙市嶽麓區西南邊緣,全村有70%的人姓張,按族譜記載,他們系嶽麓書院山長張栻後裔。吸麓山文氣,承張公文風,村民們晨耕暮讀,至今仍保留著吟詩作對的傳統習俗。2005年,龍洞村興起了一股新農村建設風潮,作為龍洞村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會長,張運東牽頭組建了詩社,並當選為詩社首任社長,「最初叫詩聯小組,有成員20多人。」
  • 席慕蓉:寫詩是我的家庭手工業(圖)
    我根本不在乎詩歌是蓬勃還是式微,我寫詩也不是因為它蓬勃,同時,我也不認為這與我們寫詩的人有什麼關係。泰戈爾有句詩說:「你是誰啊?一百年後讀我詩篇的人。」我相信,一萬年以後還有人類的話,還是會有人寫詩。安靜地寫詩,在每一個時代都有很多人在做這件事。詩是從來不會消失的,只是有時候偶爾會被別人忘記而已。  記者:您最初以愛情詩聞名,據我所知有很多女生都把您的詩抄在筆記本上。
  • 主觀和客觀的區別 主觀和客觀有什麼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我們在學習哲學的時候,要學會辯證的看問題,同時還要區分主觀和客觀,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以及什麼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其中,主觀和客觀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它們有什麼區別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愛因斯坦負責高級思維過的大腦皮層與常人有別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皮層(負責高級思維過程)與常人有很大區別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從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後,科學家一直在問:是什麼造就了愛因斯坦對物理定律的獨特見解?迄今為止,科學家對愛因斯坦天賦的研究已長達數十年。
  • 歐洲騎士精神,美國獨立自由精神,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國什麼精神
    好萊塢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美國大片不時宣揚他們的美國精神,而過去日本的電影中也時常流露出他們的武士道精神。簡單說來,美國精神主要是宣揚獨立自由,而武士道精神主要是宣揚名義忠勇。那麼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古代有自己的精神嗎?顯然,中國古代本身就有文化底蘊,自然會孕育出自己的精神,而這個精神就是士精神。
  • 中國史上最愛寫詩的人,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高高在上的他
    那麼,寫詩寫得好,是不是就是最愛寫詩呢?那可不一定!如果說愛寫詩,最基礎的評判標準就是詩得寫得多,因為愛寫才會詩多嘛!那麼,李白、杜甫、白居易肯定不是最愛的,因為他們的詩歌數量不算多,雖然詩歌質量高,但由於寫得少所以不能說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愛寫詩的人。
  • 心理科普|醫院的精神科與心理諮詢有什麼區別?
    1、 嚴重的精神類疾病。精神類疾病發展到必須看精神科,主要判斷就是患者已經不具備自知力。(即患者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但是別人都明顯覺得他有問題。)人際症狀:人際關係中要麼發生過度攻擊,虐待小動物,要麼過度退縮怕見人。嚴重的抑鬱狀態,也被劃入重性精神類疾病,因為會有導致自殺的風險。這種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已經不受自己意志力能控制的。所以要非常引起注意。
  • 河北老兵身殘志堅 8年寫詩2000餘首弘揚正能量
    2004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下肢癱瘓。但閆夢熊是個樂觀的人,2006年他開始寫詩,書寫著自己對生活和社會熱愛,至今已作詩2000餘首。   保國衛家勇投軍 睡溼地、喝坑水從不言苦   據閆夢熊回憶,一九五二年報名參軍前,他也很害怕,畢竟打仗就有可能死人。正在「去與不去」之間進行思想鬥爭時,其母親說:「你沒看過嶽母刺字和木蘭從軍嗎?」
  • 人相風鑑,物質到精神的「大數據」和「歸納法」
    本 期 導 讀古往今來,看相是頗有歷史淵源的一種民俗。看相的淵源關於看相的文獻記載,最早的,恐怕是《大戴禮記·少閒篇》中所提及的堯舜禹時期了。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湯取人以聲,文王取人以度。
  • 拉直和軟化有什麼區別 拉直和軟化的區別是什麼
    經常做造型的人應該都聽過拉直和軟化這兩個詞,你知道拉直和軟化有什麼區別嗎?今天就告訴大家。拉直和軟化有什麼區別首先效果不同,軟化沒有拉直看起來那麼直和順,但是軟化會比拉直自然一些,做了拉直頭髮是不自然的直順,而軟化就是把你的頭髮軟化掉,變得相對比較直
  • 清水泵和汙水泵有什麼區別?(離心泵和排汙泵有什麼區別?)
    最近有朋友在問清水泵和汙水泵有什麼區別,也有的朋友在問離心泵和排汙泵有什麼不一樣?清水≠乾淨;汙水≠髒水;舉例:農藥、洗潔精、硫酸,這些都是不能吃的,不能算是乾淨的吧,應該選什麼泵呢?,河水有時候也很髒,裡面有雜草,有石子,有生活垃圾;工廠生產用的廢水選什麼泵呢?這些水排出來,有些是清澈見底;有些是一半泥沙一半水;廠家有時候幫你選清水泵,有時候幫你選汙水泵,關鍵依據到底是什麼呢?秘訣是啥?簡單來說一句話——清水泵和汙水泵的本質區別——輸送的物料裡面有沒有顆粒!
  • NPC精神是什麼意思和梗 NPC精神是指啥樣的人
    2019年3月網絡新詞NPC精神是什麼意思呢?許多小夥伴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概念,這裡小編為大家帶來具體的含義,趕快來看一下。  NPC精神意思介紹  只跟主動跟自己說話的人說話。  NPC精神是什麼梗  一般指的是只跟主動和自己說話的人說話的情形,並多伴有一旦開啟對話,不說完自己想說的就難以停下的現象。
  • 客觀與主觀有什麼區別
    那麼主觀和客觀的區別是什麼呢?  1客觀與主觀的區別  1、客觀:指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一切事物。換言之,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它、是否知道它、是否承認它...都照樣存在的,就是客觀的。比如:萬有引力,在牛頓發現它之前就已經存在,儘管人們感覺不到、認識不到,自打有地球開始他就存在,那它就是客觀的。客觀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
  • 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 裙帶菜和海帶有什麼區別
    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是什麼呢?裙帶菜內部構造與海帶很相似。有很多人分不清楚裙帶菜和海帶,也不知道它們各自的功效是什麼。下面我們來看看裙帶菜和海帶的區別吧。  1.外形不同:裙帶菜的幼體與海帶的幼體很相似,但長大以後的外形則與海帶具有明顯的區別。海帶為帶狀體,分為固著器、柄和帶片三部分。
  • 地鐵和輕軌有什麼區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些城市修建的不一定是地鐵,有可能是輕軌。地鐵和輕軌有什麼區別?這還是很多人想知道,卻始終無法得到正確解答的問題。在這裡,小編就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都屬於城市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