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和心理諮詢從專業劃分上有以下區分:
1、前者側重臨床醫學,後者側重心理學和心理治療。
2、前者從現象學的角度側重症狀的研究、診斷、評估。後者側重分析症狀和異常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產生機制,給予調整。
3、前者主要採用藥物治療,精神科醫生有藥物的處方權和疾病的診斷權,目標是去除症狀。後者是心理治療,依靠醫生的談話和互動過程完成,目的是促進心智成長。
心理治療不可越界,因為心理治療師一般沒有醫學背景,不具備從醫資格,心理諮詢機構也不具備醫療條件。為保證生命安全,遇到以下問題,要先看精神科。
1、 嚴重的精神類疾病。
精神類疾病發展到必須看精神科,主要判斷就是患者已經不具備自知力。(即患者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但是別人都明顯覺得他有問題。)
這時候,患者會出現很多明顯有異於常人的情況:
陽性症狀:思維方式特別古怪,感知覺出現障礙,幻聽幻視,意志行為、情緒情感反應異常,不能自控。
陰性症狀:反應遲鈍,目光呆滯,情感淡漠,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也漠不關心,生活不能自理。
人際症狀:人際關係中要麼發生過度攻擊,虐待小動物,要麼過度退縮怕見人。
嚴重的抑鬱狀態,也被劃入重性精神類疾病,因為會有導致自殺的風險。這種傷害自己的行為,是已經不受自己意志力能控制的。所以要非常引起注意。
2、 反覆出現的軀體問題,要進行精神科排查。
在上一篇科普文章中,講到了很多反覆出現的軀體問題,到醫院門診檢查無果,但是患者身心體驗又十分痛苦,導致反覆就醫。這時候,就要考慮到精神科去排除是不是由於一些心理問題造成的。可以在常規門診檢查以外,可以讓醫生轉診醫院的精神科門診進行篩查。
3、 老年人和孩子的精神類問題。
老年人和孩子會發生很多典型的身心問題。比如老年人的老年痴呆、老年抑鬱,孩子的多動症、自閉症等等。這些問題都比較特殊而具體。與特定的年齡和發育特點相關。最好到有這類專業門診的專業精神科醫院就醫。三甲以上的綜合醫院精神科雖然也具備診斷能力,但這類專業問題在專門的精神科醫院會有更多臨床的治療經驗。
4、 心理問題嚴重幹擾現實生活。
有些心理問題並沒有嚴重到診斷為精神類疾病。(在科普文誰需要看心理醫生中曾經講過心理問題和精神類疾病的區別。)但是,這個心理問題,比如焦慮的狀態,讓你坐立不安,比如神經衰弱導致你失眠嚴重。影響了你的現實生活和現實問題的解決。比如可能你正在面臨考試、需要公關一項工作、需要照顧孩子又沒人搭手。這時候,你可能需要用一些抗焦慮、安定類藥物讓自己的情緒儘快穩定下來。由於心理醫生沒有處方權,你也需要到精神科去診斷、開藥。
5、 心理危機的幹預。
遇到重大的危機事件,導致急性心理崩潰。以及有自殺、自傷傾向的人。也需要及時到精神科就診。服用藥物、保證生命安全。
心理醫生在以上情況下,會要求你出示精神科診斷才會開始你的心理治療。而精神科的藥物治療,要輔助心理治療才會產生更好的預後。門診的精神科醫生目前都在接受心理治療訓練,一方面是拓展精神科醫生理解症狀背後的心理動機的視角,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更多的患者在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的同時,能夠得到更多的心理指導。但精神科治療和心理治療,不可以在同一個醫生處進行。
當你遇到棘手的困難,需要同時得到兩個醫生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