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潛艇仍然失聯 潛艇內氧氣理論上已經耗盡

2021-01-10 騰訊網

2017年11月20日消息,一艘載有44名船員的阿根廷海軍潛艇「聖胡安號」,自上周三(15日)與國防部失聯後,時隔3日,當局在18日中午收到潛艇發出的求救訊號。(資料圖)

阿根廷潛艇仍然失聯 潛艇內氧氣理論上已經耗盡

多次燃起的希望被澆滅後,搜救阿根廷海軍失聯潛艇「聖胡安」號的行動繼續緊張進行。根據媒體報導,潛艇艙內的氧氣22日凌晨理論上已經耗盡。

2017年11月20日,一艘載有44名船員的阿根廷海軍潛艇「聖胡安號」與國防部失聯。

當地時間15日,「聖胡安」號在距離阿根廷瓦爾德斯半島大約430公裡的南大西洋海域失聯。法新社報導,潛艇艙內氧氣理論上於格林尼治時間22日7時30分(北京時間22日15時30分)耗盡。

雖然這艘潛艇攜帶的食品可供44名艇員維持大約90天,但是,如果潛艇一直待在水底下,氧氣理論上只夠7天之用。

馬德普拉塔海軍基地司令加布裡埃爾·加萊亞齊21日在記者會上說:「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氧氣供應。每過去一天,情況就愈發危急。」

阿根廷海軍說,「聖胡安」號完成例行任務後,從南美大陸最南端附近的阿根廷烏斯懷亞市北上,原定20日抵達馬德普拉塔基地。途中,潛艇報告供電系統故障,隨即受命以最短路線返航,卻從此失去聯絡。

美國、英國、法國、巴西、智利等9個國家出動人力物力,協助阿根廷開展大規模搜救,投入10多架飛機和10多艘艦船。

搜救行動中,曾探測到衛星通信信號和海底雜音,但是最終證實並非來自「聖胡安」號。21日早些時候,搜救人員發現一個救生筏,但是最終確認也不屬於「聖胡安」號。搜救人員還看見遠處海面有閃光彈發出的白光,但是「聖胡安」攜帶的閃光彈只有紅色和綠色,沒有白色。白色閃光彈的來源暫時不明。

另外,阿根廷兩家媒體當天報導,一家美國海軍飛機探測到水面下大約70米的海床上有一個物體,一艘微型潛艇已經被派往這一地點勘查。不過,阿根廷海軍沒有證實這一報導的內容。

儘管阿根廷海軍表示,潛艇的氧氣供應實際上可能支持更長時間,但是艇員家屬擔心親人生還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他們的精神狀態非常差,」海軍心理專家維克託·胡戈·迪加說。

不過,一些家屬表示不放棄希望。「我的信心沒有動搖,仍然樂觀,」一名艇員的父親在馬德普拉塔海軍基地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我不會離開這裡,直到他們回來。」(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阿根廷失聯潛艇或已耗盡氧氣 專家稱軍費不足早晚要出事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法新社11月22日報導稱,阿根廷海軍今天說,正調查在南大西洋監測到的一個聲音。在監測到該聲音的幾小時前,阿根廷海軍與其失蹤的一艘潛艇有過最後一次聯絡。潛艇上有44名艇員。海軍發言人恩裡克·巴爾維對記者說,海軍方面本月15日與「聖胡安」號柴電潛艇進行了最後一次聯絡,近三小時後,在海洋中監測到了「水聲異常」,位於該潛艇的最後公開位置以北48公裡處。當被問及該聲音是否有可能是爆炸時,發言人拒絕做出推測。阿根廷官員說,「聖胡安」號在最後一次聯絡後,潛艇上的氧氣夠艇員在南大西洋的水下生存7天。
  • 阿根廷海軍稱通過聲吶偵測到失聯潛艇聲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戰濤】阿根廷載有44名船員的聖胡安號潛艇自當地時間15日起失聯,搜尋工作仍在進行當中。據法國媒體11月20日報導,阿根廷海軍當日稱,在大西洋南部海域搜尋的過程中,已通過聲吶偵測到該潛艇聲音,可能是發自潛艇上的官兵。
  • 釋新聞|潛艇被困水下可撐多久?除氧氣外,還有兩因素是關鍵
    沒人希望這一悲劇會在阿根廷的潛艇上重演,但對於一艘喪失動力、坐沉水下的潛艇來說,除了氧氣、補給、溫度這些艇員維持生存必不可缺的條件外,最重要的就是時間。25,樂觀的數字從上周三失聯至21日,載有44名艇員的阿根廷海軍潛艇「聖胡安」號已經失蹤了近7天。
  • 聖胡安號潛艇失蹤的真正原因?艇中搭載一名身份特殊女性
    資料圖:阿根廷潛艇最近,有一則災難性事故讓大家的心到現在還懸著,阿根廷潛艇失蹤10多天仍然下落不明,44條活生生的生命到底是死是活是個謎團?但其中有一名女性,這名女人叫埃裡亞娜瑪麗亞克勞切克在阿根廷海軍史上十分特殊,是第1名潛艇女軍官。
  • 阿根廷潛艇失聯已超13天 疑似爆炸或是高濃度氫氣惹禍
    阿根廷海軍柴電潛艇「聖胡安號」(ARA San Juan)於本月15日失蹤,之後雖然有多國聯合搜尋,但直到目前仍然沒有下落。最早曾傳潛艇有信號傳出,但最終證明該信號並不屬於「聖胡安號」。此後,阿海軍又爆料稱,事發後曾監測到「聖胡安號」內部傳出與爆炸聲音相似聲音,判定其應該已經因爆炸而墜入3000米深海。  阿根廷海軍發言人巴比(Enrique Balbi)表示,有關於爆炸的消息,由於失蹤的「聖胡安」號上並無魚雷,所以爆炸不可能是魚雷造成的,因此據推測很可能與高濃度的氫氣有關,不過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原因目前尚未查明。
  • 水解制氧,氫氣發電,海水補氧氣,潛艇主要用什麼空氣循環系統?
    氧氣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當一定空間內氧氣含量下降到16%時,人員呼吸便會感到侷促甚至出現缺氧。在含氧量達到10%時,大部分人已經缺氧,甚至會出現幻覺,這已經相當於喪失了正產工作的能力。 對於艇員來說,可能潛艇上的輪班工作制度會讓人記憶猶新:即便艇員不處於值班狀態、無需工作,但按照流程仍然需要躺在鋪位上休息
  • 水解制氧,氫氣發電,海水補氧氣?潛艇主要用什麼空氣循環系統?
    眾所周知,潛艇在水下活動時不能從外界獲取新鮮的空氣。而潛艇本身的空間極小,在狹小的空間內卻需要保證足夠數十天作戰活動的食物、戰損維修的工具、零件等等。艙室裡不光是艇員的作戰空間,還是生活空間。當然了,潛艇內的環境是相當惡劣的。
  • 潛艇是如何控制上浮和下潛的,裡面的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
    ,所以很多人就會好奇,潛艇到底是怎麼在海洋中上升和下潛的,氧氣從從哪裡來,最久能潛伏多長時間等問題。潛艇中氧氣從哪裡來‍潛艇長時間在水中航行,這就需要能夠持續給在密閉潛艇內工作的艦員供氧,那麼這些氧氣是從哪裡來的呢。
  • 潛艇在水裡潛行時,怎麼能夠讓氧氣夠用呢?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應用於廣闊海洋的潛艇。國家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和物資進行研製升級。從概念到實操,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眾多且必要,諸如在水中潛行怎麼保持艇內的空氣水平。畢竟人是必須生活在空氣之中。保持穩定的空氣水平,是因為人類需要每時每刻保持進行氧氣的吸收,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 潛艇在水下潛好幾個月,氧氣不夠用怎麼辦?還好有很多辦法
    隨著科技發展,戰爭上使用的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人類模仿鳥兒發明了飛機,如今,戰鬥機成為空戰的主力裝備。在海戰中,有一款武器裝備能夠像魚一樣潛到水下工作,這款武器裝備就是潛艇。一戰之後,各國都開始將潛艇投入到戰爭中。
  • 潛艇在水下,那裡面的氧氣是怎麼來的?看完之後向我國的軍人致敬
    潛艇上空間狹小,一旦潛艇潛入水下航行,潛艇空間即完全封閉了。潛艇上艇員日常呼吸需要顯得非常重要。潛艇一般具有獨立的空氣調節系統,來保障潛艇狹小空間裡的氧氣濃度,空氣品質。潛艇空氣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氣等氣體濃度,氣體中異味,經過空氣調節系統得以清除或改善。
  • 揭秘潛艇兵的生活:在海底不見天日,潛艇兵如何堅持數月的?
    其實除了飛行員之外,還有一個兵種的待遇也是比較好的,這個兵種就是潛艇兵。不過,在工作的辛苦程度上來看,潛艇兵是要遠遠超過飛行員的。原因無他,潛艇光是內部狹小的空間就已經足夠讓人難受了。現在的潛艇改善很多了,內部空間大了很多,布局也更合理了,不會給人很亂很壓抑的感覺。
  • 央視曝光中國AIP潛艇內部畫面,十年前就已經媲美德國212潛艇
    央視曝光中國潛艇AIP艙室內況,乾淨整潔媲美德國212潛艇世界最強常規潛艇當然屬德國。早在今年泰國海軍的招標說明大會上,就有一張世界主要常規潛艇性能排名表,德國潛艇高居第一名,元級潛艇外貿版排第二名,這也說明中國近年在潛艇技術上發展不錯,進步巨大。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潛艇兵在海上執勤時一般都是出航幾十天,因為在全封閉的潛艇中無法區分晝夜,潛艇一旦入水後,海員的生活就開始以18個小時為周期,這18個小時被切割成三個6小時,分別用來睡覺、值班和休閒,因此要成為潛水艇上的艇員,申請者要通過一系列殘酷的測試、心裡評價和高強度的訓練,但這都比不上登艇之後生活的艱苦。
  • 潛艇長時間待在水下,船員是如何呼吸的?方法還真不少
    由於潛艇作戰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就需要在水下長時間的潛行,這是對潛艇的安全和質量的一個重大考驗,尤其是潛艇內部的氧氣來源,更是關乎到士兵的生命。世界上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因為缺氧而導致士兵喪生的事故。當時有一艘載有70名海軍的潛艇在浮出海面進行換氣時,由於事發海域風浪較大,許多海水倒灌進潛艇的通氣口導致排氣系統自動關閉,由於該潛艇設備落後因此船員們並沒有發現異常,而潛艇內的氧氣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被全部耗光,這70名船員就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犧牲了。此次事故也再一次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很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潛艇制氧技術。
  • 16年前,漁民發現一潛艇,裡面是70名長眠的海軍勇士
    本來這件事只是一個飯後談資,大家說上幾天也就過去了,但誰也沒想到的是,當那條漁船在幾天後再次出海捕魚時,又一次發現了潛艇。不但如此,由於那艘潛艇一直在原地不動,幾天都沒有變過位置,這讓漁民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因此,他們立即將此事報告給了附近的海軍基地。
  • 潛艇是最佳反潛武器嗎?潛艇與潛艇間是如何作戰的?
    相對來說,水面艦艇裝備的反潛武器和設備更多更強,尤其反潛直升機更是潛艇最大的剋星。但潛艇本身有一個巨大優點,就是能在垂直方向上自由升沉,對深海環境的感知能力更好,從而使潛艇成為反潛不可或缺的武器。具體到潛艇對抗,又分成搜索發現、定位攻擊和脫離三個階段。整個過程沒有固定教條,不能紙上談條;要時刻保持鎮定、快速計算,利用各種條件搶佔陣位迴避劣勢;要站在對手角度上思考問題,以最大耐心不斷重複直到取得勝利。這其中,有幾個要熟知的重要朋友:朋友1:各種躍變層。
  • 世界上最先進的潛艇推進方式:潛艇泵噴推進器
    >噪聲是潛艇的大敵,世界先進的國家紛紛採用泵噴推進器,圖為澳大利亞新一代常規動力潛艇,將採用法國技術,使用泵噴推進器。螺旋槳推進的潛水艇,螺旋槳是裸露在船體外部的;而泵噴推動的潛水艇,就是把螺旋槳放到一個圓筒內密封起來,運轉時水流從後部噴射而出跟水泵差不多。
  • 中國潛艇又一技術領先世界:潛艇技術哪家強!要來中國問……
    AIP潛艇因具有續航時間長、隱蔽性好、靜音性優、打擊威力強等優點,被譽為世界潛艇發展史上一大技術突破。1995年,瑞典「哥特蘭」級潛艇下水,AIP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軍事專家李傑在採訪中又透露一個驚人消息,中國經過10多年的發展,常規潛艇AIP技術不輸其他國家,不輸其他國家意味著我國常規潛艇AIP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地位了。目前中國潛艇的動力推進系統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以馬偉明教授團隊研製的核潛無軸推進已經取得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讓中國潛艇的水下靜音程度遠超其它國家,大幅提高作戰能力和水平。
  • 搜索失聯客機縮至「最小範圍」 黑匣子電量已耗盡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韓超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馬航MH370客機已經失聯一月有餘,各國為此展開了「人類航空史上最艱難的搜救」。本月5日至10日,搜救團隊先後捕捉到5個脈衝信號,為定位失聯客機帶來了新的希望。10日,失聯客機的搜索範圍更是縮小至整個搜救任務開展以來的最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