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制氧,氫氣發電,海水補氧氣?潛艇主要用什麼空氣循環系統?

2020-12-06 雷姐的機械空間

眾所周知,潛艇在水下活動時不能從外界獲取新鮮的空氣。而潛艇本身的空間極小,在狹小的空間內卻需要保證足夠數十天作戰活動的食物、戰損維修的工具、零件等等。艙室裡不光是艇員的作戰空間,還是生活空間。

當然了,潛艇內的環境是相當惡劣的。但最重要的一點不能忽視:供氧。氧氣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當一定空間內氧氣含量下降到16%時,人員呼吸便會感到侷促甚至出現缺氧。在含氧量達到10%時,大部分人已經缺氧,甚至會出現幻覺,這已經相當於喪失了正產工作的能力。

對於艇員來說,可能潛艇上的輪班工作制度會讓人記憶猶新:即便艇員不處於值班狀態、無需工作,但按照流程仍然需要躺在鋪位上休息,哪怕艇員壓根睡不著。這樣的用意是讓艇員儘量避免來回走動妨礙到值班人員的行動,但更重要的是儘可能減少氧氣損耗——人類在睡眠狀態下的氧氣損耗是最小的。

當然了,一、二戰時期的潛艇當然沒有現代化化學制氧的手段,因此大多採用通氣管補充。在需要補充氧氣時,潛艇需要上升至通氣管高度,通過通氣管進行物理換氣。這樣雖然保證了空氣的新鮮程度,但極容易被發現,因此二戰後的潛艇基本已經完全取消了這樣的空氣循環。

二戰時期的潛艇技術已經有了進步,但在供氧方面顯然仍然是一個無可避免的難題。化學制氧手段並未完全實用話,因此這個時期的潛艇大多採用物理供氧:壓縮氣瓶。在開啟低頻噪音較大的柴油機為蓄電池充電時,冗餘的電力也會用於對氧氣壓縮機進行充氣。在結束上浮後,潛艇內部的空氣是完全足夠艇員呼吸一整天的,除非被幾艘驅逐艦輪番攻擊且甩不掉——這時,壓縮氣瓶就派上了用場。潛艇都會選擇在特定的時間段上浮充電、更換氧氣。

在二戰後,化學制氧手段開始普及:一,再生藥板制氧;二,氧燭制氧;三,電解水制氧。再生藥板制氧,便是通過再生藥板進行化學反應。再生藥板實質上是一種過氧化物,需要於二氧化碳反應,再產生氧氣。再生藥板的體積小、便於儲存,但不僅可以釋放出大量的氧氣,還可以吸收艇員呼吸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只是在反應時需要專門的反應器,相對來說使用方便。再生藥板的大量使用讓潛艇在水下的持續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因而在二戰結束後是常規潛艇極普遍的制氧手段。

氧燭制氧,是指氧燭在燃燒時產生氧氣。氧燭的主要成分是NaClO3,在燃燒時會釋放出少許氧氣,還能滿足光照條件的不足,作為輔助光源使用。但是氧燭的制氧效率有限,單單使用氧燭並不能完全替代再生藥板,因此只作為一個輔助制氧手段使用;在現代核潛艇上雖然已經沒有再生藥板的位置,但氧燭作為應急的備份物品還是會保留。

而最後一個電解水制氧,便是直接通過電解海水分解氧氣。當然了,這對於常規潛艇來說還是相當奢侈的:目前為止,只有採用AIP技術的常規潛艇和核潛艇能夠使用。相比其他常規潛艇,這兩種潛艇的電力供應絕對堪稱豪華,尤其是核動力潛艇——電力供應絕對是管夠,因此直接採用電解水分解氧氣。這樣一來,再生藥板也不需儲存不說,還相當於間接在水下獲得氧氣。

相關焦點

  • 水解制氧,氫氣發電,海水補氧氣,潛艇主要用什麼空氣循環系統?
    在需要補充氧氣時,潛艇需要上升至通氣管高度,通過通氣管進行物理換氣。這樣雖然保證了空氣的新鮮程度,但極容易被發現,因此二戰後的潛艇基本已經完全取消了這樣的空氣循環。化學制氧手段並未完全實用化,因此這個時期的潛艇大多採用物理供氧:壓縮氣瓶。在開啟低頻噪音較大的柴油機為蓄電池充電時,冗餘的電力也會用於對氧氣壓縮機進行充氣。在結束上浮後,潛艇內部的空氣是完全足夠艇員呼吸一整天的,除非被幾艘驅逐艦輪番攻擊且甩不掉——這時,壓縮氣瓶就派上了用場。潛艇都會選擇在特定的時間段上浮充電、更換氧氣。
  • 潛艇在水下,那裡面的氧氣是怎麼來的?看完之後向我國的軍人致敬
    潛艇上空間狹小,一旦潛艇潛入水下航行,潛艇空間即完全封閉了。潛艇上艇員日常呼吸需要顯得非常重要。潛艇一般具有獨立的空氣調節系統,來保障潛艇狹小空間裡的氧氣濃度,空氣品質。潛艇空氣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氣等氣體濃度,氣體中異味,經過空氣調節系統得以清除或改善。
  • 潛艇在水裡潛行時,怎麼能夠讓氧氣夠用呢?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因此潛艇要想正常工作,第一步就是制氧來維持潛艇內正常的氧氣含量,以及保證氧氣的供應。早期人們會攜帶制氧劑放置在潛艇內可以進行氧氣製取,但治標不治本。要想更加高效制氧,還需要有更先進的方法。德國人就提出了裡程碑一般的通氣系統來解決空氣的流通問題。
  • 《缺氧》選人發電制氧與淨水技巧 新手實用技巧
    《缺氧》遊戲難度可謂非常高,新手玩家們都處於不斷摸索開荒階段,有許多小技巧適合大家,今天小編帶來「zx666418」分享的《缺氧》選人發電制氧與淨水技巧,幫大家少走彎路。 1.很多人糾結開局地圖,重開N次就為了刷個好圖,但事實證明,並沒有什麼卵用!
  • 潛水艇潛在水下,那裡面的空氣是從哪裡來的?
    人類可以在地球活下去的根基就是氧氣,沒了氧氣人類離死亡就不遠了,我們生活在大地上,空氣中有足夠的氧氣供人類呼吸使用。但是在神秘大海裡是沒有氧氣的,而人們深入大海的唯一途徑就是潛水艇了,那麼體積有限的潛水艇是從哪裡獲取氧氣的呢?
  • 《缺氧》怎麼制氧?電解制氧教程
    缺氧怎麼制氧?
  • 潛艇長時間待在水下,船員是如何呼吸的?方法還真不少
    由於潛艇作戰方式的特殊性,因此就需要在水下長時間的潛行,這是對潛艇的安全和質量的一個重大考驗,尤其是潛艇內部的氧氣來源,更是關乎到士兵的生命。世界上就曾經發生過一起因為缺氧而導致士兵喪生的事故。當時有一艘載有70名海軍的潛艇在浮出海面進行換氣時,由於事發海域風浪較大,許多海水倒灌進潛艇的通氣口導致排氣系統自動關閉,由於該潛艇設備落後因此船員們並沒有發現異常,而潛艇內的氧氣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被全部耗光,這70名船員就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犧牲了。此次事故也再一次給世界敲響了警鐘,很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潛艇制氧技術。
  • 潛艇水下航行時發動機是不是都需要空氣?這一技術由德國人首創!
    並不是所有潛艇的發動機工作都需要空氣!潛艇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核動力潛艇,另一種是常規動力潛艇。核動力潛艇的主要動力裝置是核反應堆加蒸汽輪機,而核反應堆主要依靠原子裂變產生熱能從而給鍋爐增溫產生蒸汽驅動螺旋槳,全程無需氧氣參與,因此核潛艇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呆在水下巡航或者沉底伏擊,並不需要上浮換氣。
  • 海水溫差發電是什麼?
    答:海水溫差發電法(英語:OceanThermalEnergyConversion,縮寫:OTEC)是一種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利用表層海水與深層海水的溫度不同來進行發電。  目前有封閉式循環系統、開放式循環系統、混合式循環系統等,其中以封閉式循環系統技術較成熟。
  • 艾爾文制氧鮮風制氧原理到底是什麼?有沒有危害?
    艾爾文制氧鮮風自從推出以來,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艾爾文制氧鮮風系統既保利了新風的全部功能,又能有效提高室內的氧氣濃度和負氧離子濃度,是新風系統的升級方案。那麼艾爾文制氧鮮風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就來看看說一說。艾爾文制氧鮮風主要分為室內機組和室外機組,室內機組主要用與空氣淨化和負氧離子發生。
  • 《缺氧》高壓制氧圖文教程 怎麼高壓制氧
    什麼是高壓制氧? ... 《缺氧》遊戲中在氣壓過高的情況下,制氧機一般是不工作的,但通過特殊技巧可打破這一規律,今天小編帶來「PromiseFXX」分享的《缺氧》高壓制氧圖文教程,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布局。 什麼是高壓制氧?
  • 缺氧高壓制氧方法介紹 缺氧超簡潔版高壓制氧教程
    導 讀 大家知道缺氧高壓制氧方法是什麼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缺氧高壓制氧方法介紹,下面一起來看看缺氧超簡潔版高壓制氧教程吧!
  • 我國水解臭氧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修正氧趣臭氧油問世
    其核心產品修正氧趣臭氧油(http://www.ozonfun.com)以「只殺菌,不傷人」的卓越口碑,如今在臭氧應用技術領域為人熟知,被消費者譽為「臭氧科技應用領域的標杆」。    修正氧趣臭氧油應用低壓直流電(3-5V)電解純水,使水在特製的陽極產生臭氧,陰極產生氫氣,臭氧和氫氣比例約為1:3,且產物中無有害的氮氧化物,優勢顯而易見,形勢一片大好,人類似乎可以舉杯歡慶了。
  • 為什麼水不能變成氫氣和氧氣做燃料?
    水當然可以變成氫氣和氧氣做燃料,而且氫作為人類第一公認的最清潔燃料,燃燒的產物只有水,又可以用水來提純,不斷利用,地球什麼最多,水唄,但是有些東西想簡單了。通過水電解,也就是讓直流電通過水,確實可以使水轉換氧氣和氫氣。
  • 空氣從哪裡來
    如今各國都在馬不停蹄地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發展軍事自然也就離不開各種武器,比如說天上的偵察機、戰鬥機,地上的裝甲車、坦克,還有各種遠中近程的飛彈,要是說起海軍的裝備的話,自然 也就離不開航母和潛艇了,核潛艇是以核反應堆對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是一個國家軍事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不可輕視的戰略力量
  • 潛艇在水下潛好幾個月,氧氣不夠用怎麼辦?還好有很多辦法
    在海戰中,有一款武器裝備能夠像魚一樣潛到水下工作,這款武器裝備就是潛艇。一戰之後,各國都開始將潛艇投入到戰爭中。潛艇隱蔽性良好,因此能夠執行近岸保護、破除封鎖等海上任務。如今,潛艇種類很多,大一些的潛艇能夠帶數百號人在水下工作。俄羅斯的颱風級核潛艇能夠在水下潛航半年,萬一氧氣不夠用怎麼辦?
  • 中國AIP潛艇的動力源泉,詳細解讀斯特林發動機系統
    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AIP)的英文全稱是「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是指潛艇在水下不依賴外界的空氣也能提供推進動力和其他動力的能源系統。AIP系統主要利用自身攜帶的氧氣,為熱機或電化學發電裝置提供燃燒條件,完成能量轉換,提供水下航行所需的推進動力。AIP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常規潛艇的潛航時間由幾天增加到幾周,提高了它的隱蔽能力和水下續航能力。
  • 潛艇是如何控制上浮和下潛的,裡面的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
    ,所以很多人就會好奇,潛艇到底是怎麼在海洋中上升和下潛的,氧氣從從哪裡來,最久能潛伏多長時間等問題。潛艇的發展歷史‍潛艇的出現可以最早追溯到十六世紀,其被稱之為「可以潛水的船」,但當時這種具有很強隱蔽性的艦艇並不被人接受,主要還是覺得不夠紳士
  • 《缺氧》怎麼高壓制氧 蘿蔔高壓制氧BUG用法
    導 讀 第1頁: 展開 《缺氧》遊戲中實現高壓制氧的方法有很多,利用蘿蔔特性也可達到目的,今天小編帶來「萌神」分享的《缺氧》蘿蔔高壓制氧BUG用法,具體原理我們一起來看吧
  • 用空氣發電 日本研發大容量空氣鎂電池
    【PConline 資訊】空氣除了可供我們呼吸之外,還可以用來發電。日本正在推進空氣鎂電池的大容量化研究,該電池的工作原理為通過空氣中的氧氣和金屬鎂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電能。參與的機構包括古河電池、尼康、日產汽車、日本東北大學、宮城縣日向市等產業界、學界、政府方面的11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