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洋種子可以論粒賣,而國產種子只能論斤賣?
因為洋種子在中國即將要進入種子壟斷階段了。以辣椒為例,一粒進口辣椒種子就要2毛錢,一畝地光種子的成本就要1000元以上。而且,農民高價買回來的種子包裝袋上面,還寫著醒目的警告語:不得留種,後果自負!
一、中國農民的困惑——俺種出來的糧食為啥不能留種?
根據新華社旗下的《瞭望》報導:目前有70多家國際種業巨頭已經成功大規模進入中國農業市場,並且深度滲透到了中國的田間。以玉米為例,美國先鋒公司20餘個玉米品種已全覆蓋我國糧食主產區東北、黃淮海地區,比如大名鼎鼎的先玉335。
國外種子公司進入中國種子市場的慣用套路是這樣的:
成立本土化農業科技公司,然後打著服務農民與農業的旗號,利誘農民試種洋種子,從免費到有償提供種子,而這些洋種子,要麼就是根本無法留種子,要麼就是留下來的種子,再種出來的農作物產量非常差。最後農民還得回來乖乖繼續買洋種子回去種。
不得不承認,這一招溫水煮青蛙確實厲害。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中國本土93%的原生種子已經消失了。
二、中國農業種子現實情況有多嚴峻?
2018年我國進口農作物種子7000多萬公斤,進口金額約5億美元,其中蔬菜種子進口金額約3億美元。中國國內目前大量種植的番茄、洋蔥、茄子、胡蘿蔔、辣椒、西藍花的種子都是高度依賴進口。
在主糧水稻與小麥方面,種子我們基本還能自足。但是在玉米,馬鈴薯方面,我們的依賴進口程度也比較高。比如,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種子"先玉335",已成為東北、華北玉米產區種植的主要品種。
除了植物種子,在動物種子方面,世界三大豬種集團壟斷了我國98%的種豬市場,除了種豬之外,種雞、種牛、種鴨都是依賴大量進口。
三、全球10大種子巨頭有多厲害?美國佔了4個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世界種業前十強跨國公司掌握著全球65%主要作物的商品種子,這十強公司沒有一家中國公司。美國在全球種業前10強中佔據了4家,剩下那幾家基本也都是美國盟友的公司。而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商業種子市場在2018年僅排名全球19位,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
目前,我國還沒有世界級種業巨頭,種業裡市值最大的大北農,市值才418億,2019年的淨利潤僅5億出頭,還不到國外巨頭的一個零頭。
目前全球排名靠前的種業巨頭有美國的杜邦、孟山都、道化工、Delta & Pine Land,瑞士的先正達,法國的利馬格蘭,墨西哥的聖尼斯,荷蘭的埃德瓦塔,德國的KWS AG,德國法國共有的Aventis。
其中,杜邦是全球最大的種業公司,其玉米種子佔全球雜交玉米市場40%以上;孟山都在棉花、大豆、玉米的種子上面,有巨大的領先優勢;利馬格蘭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種子公司之一。
我們中國化工集團,在2017年耗資430億美元收購了瑞士的先正達,這家世界排名第三種子農化高科技公司之後,我們才發現我們跟世界種業巨頭之間的差距。
四、中國種源被掐脖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一,與高大尚的晶片相比,毫不起眼的農業種子習慣性被忽視了。這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沒有多少人平常會關注。在很多中國人的眼裡,農業沒啥地位,農民也沒啥地位,農業還需要國家大量補貼,跟工業製造比起來,農業差不多接近可有可無的程度了。
第二,農業我們更關注的是,耕地還夠不夠,每年的糧食產量又是多少了。我們的農業科技者忽視了種子的研發工作。買買買的思維助長了我們的惰性,既然國外的高產種子輕而易舉就可以買到了,誰還會去費老大勁去研發啊。
一個可怕的數據,那就是我國50強種業企業在種子研發上的總投資僅為15億,只有美國一家公司的研發投入的七分之一。
五、面對農業種子掐脖子,中國如何破局?
今年的高層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了: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其中有四點都涉及到了增強我國經濟的自主性,擺脫對外國科技、種子和原材料上的依賴,維好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擴大內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中國想要破局,有四個關鍵點必須要做到才行。
第一,重視農業,要實現中國農業的第二次工業化反哺;
農業不是工業化的累贅,而應該是工業的核心基礎。
第二,重視農業技術,重視農業人才;
大家看看現在有多少大學生選擇去讀農業方面的專業,農科院畢業的學生,又有多少畢業是真正從事農業技術研發的;
第三,重視農業種子就是農業的晶片的自研發,減少進口;
設立種子保護中心,保護種子多樣性,建立現代化的種子培育基地;
第四,要重點加大對國產種子產業鏈的扶持;
六、寫給中國愛國者的寄願結語
到底是晶片重要,還是糧食種子重要?我覺得都重要,只不過一個要錢,一個要命罷了!曾經的巴西,阿根廷,皆因種子問題慢慢步入四大糧商的陷阱,今天我們中國決定不能步其後塵。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控制石油,那就控制了所有國家,控制糧食,那就控制了全人類。」列寧也說過:「糧食是一切問題的基礎」。
美國現在把中國當成了21世紀的競爭對手,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安全基石。全力控制中國的糧食,一直是列強們的美好夢想。對於他們的野心與各種滲透的手段,我們需要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年代,21世紀的新殖民化控制,就是對經濟的控制與金融財富的掠奪。種子控制,往往是糧食戰爭的第一步,而糧食戰爭,往往又是金融戰爭的探路石。
2019年9月9日金融大鱷索羅斯在《華爾街日報》發布專欄文章:「作為開放社會基金會的創始人,我對打敗當下中國的興趣,超過了對美國的國家利益的關心。」
索羅斯又是誰?美國對外發動金融戰的急先鋒,在中國早已兇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