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保溫杯」,剛剛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2020-08-05 兵器

5日,美國SpaceX公司又完成一個創舉:

龐大的「星際飛船」火箭,首次點燃自己的火箭發動機,飛到150米的空中!網友笑稱,「保溫杯」也可以飛上天了。

美國一個「保溫杯」,剛剛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該公司距離使用這一巨型飛船,運送人類到月球,乃至火星,又近了一步!

SpaceX公司在完成9年來美國第一次自行發射、返回2位太空人僅僅兩天之後,在德克薩斯州南部成功試驗了「星際飛船」這一未來深空火箭的原型。這一飛船,在自身動力下上升到150米高度,然後安全降落在地面。

這是SpaceX這一巨型飛船目前最大的測試原型,最為成功的一次試驗。雖然只有150米,但意味著該公司可以推進這一飛船的更深入測試工作。此前SpaceX完成的載人飛行任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私營企業自行完成的載人航天任務,備受關注。

美國一個「保溫杯」,剛剛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剛剛測試的飛船火箭原型,是SpaceX公司的「星際飛船」的關鍵性測試原型。該公司希望最終建造一種巨型的星際太空飛行器,將人們送往月球和火星等深空世界。據SpaceX公司稱,該飛船的最終版本將高近130米,寬10米,能夠將100多噸貨物,或者多名乘客送入近地軌道。

「星際飛船」的設計是將載人載貨部分,安裝在一個巨大的火箭助推器上,也就是所謂的SpaceX「超重型」火箭上。兩部分都將由SpaceX的最新型強大火箭發動機「猛禽」提供動力。

必須強調,這一最新的飛行原型,與「星際飛船」的最終形態還有很大差距。原型只有一個安裝在飛船底座上的「猛禽」發動機,將它送入了空中進行試飛。真正的「星際飛船」的最終版本,被設計為容納六個「猛禽」發動機。真正的「星際飛船」頂部會有一個流線型鼻錐,外觀像一枚火箭。而最新試飛的原型在它的頂部有一個尺寸很小的重物來模擬鼻錐的重量,整體看上去更像一個保溫杯。

未來「星際飛船」的一些猜想外觀

美國一個「保溫杯」,剛剛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最新的試驗成功標誌著SpaceX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過去一年,該公司的「星際飛船」測試一直運氣不佳。在這次測試之前,SpaceX公司之前的四艘「星際飛船」原型在真正飛行之前,要麼發生爆炸,要麼發生故障而停止試驗。最新試飛的原型,是第一個不僅能夠飛行,而且能夠在測試中安全返回地面的原型。

最新的試驗飛行任務,被稱為「跳躍」,目的是為了測試這一飛行器的控制起飛和降落能力,試驗已經圓滿到達這一目的。

「星際飛船」的設計目的是在其他星球登陸,包括利用飛船上的發動機減速,緩慢地降落到月球表面,也許有一天會降落到火星表面。這項技術構想,類似於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在發射衛星、飛船後可以自行降落著陸,以便重複使用。最新試飛中這一短暫的跳躍表明,在大小和形狀上與「星際飛船」相似的原型可以成功實現發射升空,然後安全降落,未來的試驗會不斷提高試飛高度。

美國一個「保溫杯」,剛剛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不到一年前,該公司將一個暱稱為「星際蚱蜢」的小尺寸原型飛行器,發射到150米空中空,然後再次著陸。但是那個原型的外形,與最終設計有很大不同。

此外,最新試飛的這艘原型,有可能在此後再次試驗飛行。不過,SpaceX公司已經製造出了第六架原型機。該公司也在迅速研發更多的「星際飛船」原型,預計每隔幾個月會進行一次測試。

相關焦點

  • 美國一個"保溫杯",剛剛完成航天創舉!最終目的地是火星
    此前,美國宇航局商業載人航空計劃中用於載人的試航首次發射成功,飛船成功的與空間站完成對接。他們的未來願景就是可以將人類送上火星,成為太陽系中最受歡迎的空中運輸公司。剛剛完成航天創舉雖然經濟的發展一直很迅速,但是卻一直填補不了關於航天技術的發展的可支配資金的空缺
  • 美國完成航天壯舉,將「保溫杯」送上太空?火星才是它最終目的地
    之前該公司就曾表示,將會成組建自己航天部,對航天事業進行發展,想要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私人公司。「保溫杯」完成航天創舉根據海外網報導,在5日,美國Space公司自行研製的航天飛行器首次通過飛上150米高空,並且進行安穩著陸。
  • SpaceX完成航天創舉,火星或才是它的最終目的地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SpaceX是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成功發射新型火箭Falcon 9 FT以及全世界運載能力最強的超級火箭——&34;。據澎湃新聞8月5日報導,SpaceX剛剛完成航天創舉。SpaceX公司希望建造一個巨型的星際太空飛行器,火星或是月球才是它的最終目的地。&34;原型機SN5細看像一枚火箭,整體看像是保溫杯,網友調侃:美國的一個&34;上空了。在此之前,&34;測試效果不佳,不是因為天氣原因無法如期執行,就是因為技術方面的問題發生爆炸,或者是發生故障而停止試驗。此次的測試任務圓滿完成,不僅能飛行還能安全返回地面,是SpaceX公司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 太空人才返回地球2天,美國又完成一個創舉,星際飛船點火升空
    西方媒體報導稱「美國要重新奪回航天第一強國的地位」,曾在阿波羅登月時代領先世界的美國宇航局,因為2011年突然暫停自行研製飛船並依賴於俄羅斯的聯盟號發射,使之在航天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有所鬆動。沉寂9年後,美國航天再次發力,美國宇航局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合作的龍飛船成功實現載人航天往返任務,並且基於該項目的可回收商業優勢,美國又一次領先了世界。
  • 馬斯克的「保溫杯」再度跳躍,移民火星更進一步,技術遠超中俄
    接下來,「星際飛船」將應用缺少的襟翼並嘗試高空測試,最終能夠讓其在一天之內多次飛行。橫在人類與火星之間最可怕的是距離,會有高昂的運輸成本。馬斯克認為通過發明可回收的運載火箭和可以使用20年之久的碳纖維宇飛船,最終能把成本降到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地步。火星移民計劃的兩個主力:巨型不鏽鋼火箭和能夠載重100-200人的宇宙飛船。看起來像「保溫杯」的巨型火箭負責把宇宙飛船送入太空,然後重返地球,飛船則負責把人員送到火星。
  • 火星,我們來了!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並不容易,在完成發射之前,已經籌備了4年時間裡,期間出現多個變數。2017年,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發射失敗,一度給火星探測項目的推進蒙上了巨大的陰影,但功夫不可有心人,在我國航天人員的努力下,2019年12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
  • 剛剛!我國又一創舉,「天問一號」開始了火星之旅
    「天問一號」就在剛剛7月23日(中午)已經成功發射!先讓我們來了解下「天問一號」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消息,2016年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批准立項,計劃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即2020年首次獨立自主開展火星探測。中國火星探測器和用於發射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和一院抓總研製 。「天問一號」多久才能到達火星呢?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就在剛剛,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在椰林深處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四 1000 多噸的推力下,以十幾分鐘翻越 220 多座珠穆朗姆峰的速度,衝破大氣層,奔向距離地球超過 6000 萬公裡的紅色星球。
  • 世界航天與中國航天新看點系列之「競逐火星」
    4月24日,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和圖形標識正式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Tianwen-1),後續行星探測任務依次編號。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來自:火星小土豆火星學會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2020年對於航天業(以及所有行業)來說都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充滿挑戰的,一系列將於2021年發射或抵達目的地的令人興奮的任務仍在繼續推進。火星學會#2020每個人都了不起,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2020即將再見,也許烏雲密布,但終究會看到太陽。
  • 目的地,火星
    這些巖石將成為火星返回的第一個樣本。在地球上,古老的碳酸鹽巖石保存著一些最古老的生命證據,因此,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傑澤羅的碳酸鹽巖就是尋找它的好地方。這將是該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該機構僱用了主要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美國合作者來指導該過程,該探測器的建造大部分在美國進行,有75名阿聯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
  • 浦江創新論壇《平行未來的N次元》對話航天八院陸希:「你好,火星」
    環繞器在整個飛行過程當中有不同的角色,一方面從地球到火星我們叫地火轉移端過程當中它充當的是飛行器,承載著我們的著陸巡視器一塊到達火星。到達火星之後我們還會進一步轉變我們的角色,變成一個中繼通信器,為著陸到火星上的火星車進行中繼通信。完成這項任務以後還會進一步調整軌道進入科學探測軌道,這又變成了一個探測器,開展對火星全球性的普查以及區域的詳查工作,這就是我們研製的環繞器的主要工作內容。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飛往火星,這對我國航天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2020年你說它不平凡,它還真的是一點都不簡單,有喜有憂。在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多少也受到了影響。 美國在高端晶片上針對華為的制裁更是牽動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這一點目前來說尤其讓我們憂心,但是我國的航天事業在今年依舊穩步向前,這是值得我們歡喜的事情。
  • 第一架星際直升機由美國發明,目的地又是火星,能成功飛起來嗎?
    儘管目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都在尋找地外生命,以及能夠承載地球生命的第二個星球,但宇宙中的行星數量不計其數,而我們人類目前能夠確認其存在的部分卻只有寥寥數千個,並且,它們中沒有一個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更不要說什麼地外文明。所以,現在大家對地外世界的探尋,不僅將搜尋目標擴大到了太陽系之外,同時也沒有停下對太陽系內行星的探索,比如近來成為多國地外世界探索目的地的火星!
  • 地球不是最終目的地 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靠近冥王星
    「我們十分看重,也十分需要西班牙在此方面做出的貢獻,不僅是在太空交流方面的貢獻,還有在生產『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的機器裝置、零件方面,當然了,還有近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委託給它的一些關於探測火星任務方面。」尤尼斯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中指出。以下便是尤尼斯先生的採訪。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被放在月球,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2021年發射或抵達目的地的令人興奮的任務仍在繼續推進。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它將把火星樣本儲存在地球上供最終分析,並測試有史以來第一架名為「機智號」(ingenious)的火星直升機。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
  • 首次火星探測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完成「繞、落、巡」三大探測任務,這是世界航天史上從未有過的。據了解,美國海盜1號、海盜2號火星探測器也僅僅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了環繞、著陸兩種探測目標。為此,天問一號集成了一個「三套餐」組合。包括火星軌道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火星車),將分別實現「火星環繞」、「火星表面降落」、「巡視探測」三項探測任務。
  • 剛剛,馬斯克火星夢又近一程!星艦先鋒 SN8 上演高空雜技「雖炸猶榮...
    業界人士認為,飛行高度的降低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航空管制有關。而試飛時間的推遲其實也並不罕見。馬斯克曾對《矽谷鋼鐵俠》作者、外媒記者 Ashlee Vance 說:航天業中延遲現象司空見慣。但無疑,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反映出測試的難度並不低,畢竟 Elon Musk 曾兩次公開表示 SN8 完成所有目標的機率僅三成。
  • 冷戰制高點「火星探測」,蘇聯航天的滑鐵盧,如今美國一家獨大
    談到火星探測,不得不提前蘇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同時也是沒有取得一次成功的國家。火星探測,是蘇聯航天的滑鐵盧。冷戰中,航天競爭曾經是美蘇兩國的主要競技場。身大力不虧的蘇聯人,憑藉過硬的飛彈技術和一票優秀的科學家隊伍,一度用傲人的航天成績把美國人壓的抬不起頭來。
  • 剛剛,馬斯克火星夢又近一程!星艦先鋒 SN8 上演高空雜技「雖炸猶榮」
    業界人士認為,飛行高度的降低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航空管制有關。而試飛時間的推遲其實也並不罕見。馬斯克曾對《矽谷鋼鐵俠》作者、外媒記者 Ashlee Vance 說:航天業中延遲現象司空見慣。(它比前輩們更有魅力。)外形上,此前原型機常被網友調侃為「茅臺」、「南孚電池」、「不鏽鋼保溫杯」等等,而 SN8 相比「前輩」們多了一個頭錐。2020 年 10 月 22 日,SN8 頭錐完成吊裝,看上去立馬就有穿透大氣層的太空火箭內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