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十年,中國航天有哪些重大看點?-虎嗅網
載人登月和探測火星,必然意味著需要近地軌道運力150噸級的重載火箭,這就是規劃中的長徵九號,它的運力是目前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的6倍左右,目標劍指霸佔世界第一火箭位置長達50年的阿波羅登月土星五號。目前核心的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9.5米級直徑殼體結構等都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航天的2020:豐收之年
嫦娥奔月、天問探火、北鬥建成……對中國航天來說,2020 年是個豐收的年份。在新的一年開端之際,不妨來回顧一下過去一年裡,中國航天取得的成績。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中國探月工程走到「第二步」2020 年,中國航天最引人注目的成績,莫過於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看點一:如何一次性完成「繞、落、巡」當天發射圓滿成功,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但這只是「天問一號」一次性完成「繞、落、巡」系列任務的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的四大看點
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看點一:如何一次性完成「繞、落、巡」當天發射圓滿成功,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但這只是「天問一號」一次性完成「繞、落、巡」系列任務的第一步。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新時代大幕開啟:2021年人類航天五大看點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太空精釀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對於人類社會而言,是充滿挑戰、極其不平凡的一年;而對於人類航天而言,卻是百花齊放、孕育眾多機遇的一年。這一年,人類共計發射火箭114次,中美兩國分別發射了39次和44次,佔到了七成以上,兩股勢力引領世界航天的格局明顯。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文昌VR航天體驗館助力航天事業
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據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批准立項,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
走進航天新時代,與「天問一號」一起去火星
目標火星!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我們邁向火星的第一步,也是14億國人航天夢的新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夢之藍M6+與60位獲邀嘉賓在海南文昌見證了這一榮耀時刻。不僅如此,這次火星著陸點命名,由心懷夢想的你來決定!
-
2020年,世界航天很忙
回顧過往,航天領域的新力量不斷湧現,新技術層出不窮。展望未來,變革的種子已然萌動,長遠的謀劃即將開花。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世界航天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讓我們一起來梳理一番吧! 02 載人航天不再寂寞 2020年的載人航天也將有新成員的加入。經過多年的跳票,以及一系列試驗過程中的不順利之後,美國終於站在了恢復載人航天發射能力的門口。
-
中國載人航天專家揭秘《火星救援》中的航天科學
電影在中國上映之後,最獲得觀眾注意的,其實是當中的中國元素,在這場太空援救當中,中國航天的尖端科技,成為了拯救關鍵,中國捐出了自己的「太陽神」助推器,幫助NASA發射新的救援火箭。究竟助推器是個什麼東西?中國航天技術在世界上目前處於什麼地位?太空人又是怎樣甄選的?
-
火星-500十周年 品鑑飛亞達航天系列限定款腕錶
[腕錶之家腕錶品鑑]202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極其重要的一年,是標誌著中國航天走向更遙遠深空的工程裡程碑 ,不光有嫦娥五號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項目也於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
2020中國航天大年 除了火星探測 還有哪些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昨天我國成功發射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拉開了全球新一波「火星探測熱」,其實除此之外,我國在今年還有其它的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看看。火星探測 一舉實現 繞落巡7月23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 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 多國火星探測器進入軌道 去年7月,阿聯、中國和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先後發射升空,奔向火星。
-
飛亞達表航天系列「火星500」十周年紀念款,很有尊達風
這是中國行星探測宏大計劃的首次任務,也將是標誌中國航天走向更遙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 2020年,既是中國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關鍵年份,也是在全球火星探測活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火星-500」試驗項目啟動的第十周年。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經評選,「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躍佔世界第一」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美國重型獵鷹火箭首飛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18年是我國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一年。
-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2020年世界航天的這些高光時刻值得銘記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世界航天度過了頗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挑戰與機遇並存,苦痛與欣喜交織。一些新星破土而出,盡顯欣欣向榮之色;同時還有一些老將飽受挫折,甚至不得不黯然離場。不管怎樣,充滿了意想不到的 2020 年已然成為歷史。讓我們回看航天領域一年來的往事,從中汲取前行的經驗與力量。
-
隨著一道火蛇劃破天際,中國航天又有新突破!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文/山峰 隨著一道火蛇劃破天際,中國國產第一艘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通過長徵5號火箭發射成功升空,中國航天又有新突破了!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了,2011年曾和俄羅斯合作過一次但不幸的失敗。如今的天問一號是我國第一次獨立火星探測,這是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中國航天已經成功躋身世界第二。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50年前,中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太空時代!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
...2020年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徵程開啟 長城天賦助力航天精神
距離遠,環境新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有多厲害?此次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更為中國航天事業點燃了強大引擎。如果你不了解背後的故事,便不知道探測火星到底有多難。曾經賀蘭山東麓的荒地,如今已經變成一片片「葡萄綠洲」,如今紮根寧夏的長城天賦葡萄酒已經成為了東方風土特色的精品葡萄酒代表,被認為是中國「甘潤平衡型」葡萄酒的典型代表,並多次登上世界葡萄酒舞臺。新時代下,長城天賦又有了新的夢想,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酒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