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演繹和歸納的方法嗎?

2021-01-08 初中化學大師

首先說演繹。所謂演繹法,就是,

「把在整體當中成立的理論,應用到部分當中去。」

比如說:

「太陽肯定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因此,今天的太陽也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

這就是演繹法的思考方法。

再舉個例子,「n角形的內角相加,和為(n-2)×180°。故而,7角形的內角相加,和為(7-2)×180°=900°。」

這也是演繹法的思考方式。

單單是從「演繹」這個詞的字面上去理解,可能你會覺得很難。實際上,演繹的這種思考方式,是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時常用到的。比如說,某一天的早上,外面下起雨了。這時候你就會想到,

「下雨天,路上容易出現交通堵塞。」

於是從理論(這個地方則是經驗)出發,你自然而然的會想到:

「今天路上會比較堵,還是早點回去吧。」

這就是演繹法的思考方式。

歸納法指的又是什麼呢?

「把在部分當中適用的理論,推及到整體當中去。」

比如說,「香蕉是甜的,蜜橘是甜的,葡萄是甜的,草莓是甜的……」

通過這些個例,我們可以推出整體的理論,這就是歸納法。

讓我們再舉一個例子:

1、1、2、3、5、8、13、21、34……

如上數字排列(數列),乍一看上去就好像是胡亂排列的一樣,實際上它們是遵循了「前兩個數字相加,等於第三個數字」的規律。第3個數字「2」,是第1個數字「1」與第2個數字「1」相加的和。第7個數字「13」,則是第5個數字「5」與第6個數字「8」相加的和(這是一個著名的數列,被稱之為裴波那契數列)。

在這裡,假設第n個數字為a n 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用:

a n +a n+1 =a n+2

來表示這個規律(這裡就體現出了算式的作用)。同樣,這也是歸納法。

規律性

演繹法和歸納法,是推論當中最基本的兩種思考方法。無論是演繹法還是歸納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適用於整體的理論」,也就是規律性的理論。並且,我們要把這種規律性的理論與未知數的運用相結合。之前所說的裴波那契數列,「前兩個數字相加,等於第三個數字」,就具有這種規律性,同時也運用到了未知數。

a n +a n+1 =a n+2

再比方說,我們把奇數都給羅列出來:

1、3、5、7、9、11、13、15、17、19、21、23、25、27……

無論你怎樣奮筆疾書,也只能寫出一小部分來。然而,任意一個奇數除以2,得出的餘數都為1,這在奇數當中具有規律性。由此,我們可以使用未知數來對奇數進行表示(n為整數):

2n+1

只要在n當中代入整數,那麼這一個算式就可以代表所有的奇數。這就是未知數運用的趣味性所在。

話雖如此,但如果只是說「含有未知數的算式具有相應的規律性」的話,那麼,這個「規律性」到底是什麼,我們仍然很難把握。

我們先把數學放在一邊,來談一談什麼是規律性。

比如說,你失戀了,感到特別傷心,特別難受。然而,從失戀當中就不能學到點什麼東西嗎?因為你的某些言行和性格,導致你這一次被對象給甩了。是不是可以得出,如果你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即使換了別人,也會跟你分手。當你注意到這一點之後,我想你一定會努力改掉這些缺點。

像這種把一次失戀的經驗當作以後戀愛警示的行為,就具有規律性。這樣,即使失敗了,我們也可以找出失敗的原因,從中得出規律,在未知的將來,我們可以以此為警示,這將是一種人生的成長。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
    什麼叫做決定性地支持?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A5(1)所有哲學家都是瘋子。(2)蘇格拉底是哲學家。(3)因此,蘇格拉底是瘋子。 在論證A4中,命題(1)和(2)是前提,命題(3)是結論。這兩個前提對結論給出了怎樣的支持呢?
  • 學點心理學: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所有這些觀察資料使得你相信,這家飯店可能會接受你的信用卡。歸納推理——利用可獲得的證據,產生可能卻並不確定的結論。人們利用以圖式的形式儲存起來的信息來產生些關於目前和將來的期望。例如,如果你根據空氣中的某種氣味來推斷某人正在做爆米花。歸納推理的使用情景在現實生活環境中,你的很多問題解決的能力都依賴於歸納推理。比如:你不小心把自己鎖到住宅、房間或汽車外面。
  • 什麼是歸納和演繹邏輯,如何綜合運用它們進行有效表達?
    什麼是歸納和演繹邏輯一、演繹邏輯順序演繹邏輯順序是按照"問題/現狀—原因—對策"思路進行,通常用於受眾需要知道"為什麼"的場合。主要用於證明論點合理性。例如:你對別人自我介紹,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來介紹,可以按照哪一年到哪年在什麼單位工作來介紹自己。時間順序框架不僅用於時間順序排列,還可以用於動作順序排列。比如早上先刷牙,再洗臉,然後再吃早餐。2.按照結構順序框架分組。主要有具體實物的構成、地理位置的構成、抽象概念的構成;按照一定順序,如順時針、逆時針、自上而下、自東往西等。
  • 論證的兩大種類:演繹和歸納——邏輯學筆記(7)
    論證的過程有不同的組織方式,透過這種組織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把論證分為兩大類: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演繹論證:演繹論證的特點是:它斷言其前提決定性的支持結論。相反,歸納論證則沒有這種斷言。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知道,有效性這個問題,只能針對演繹論證,對於歸納論證則不適用。同時,一個演繹論證,它要麼就是有效的,要麼就是無效的,沒有中間地帶。區分有效論證和無效論證,是演繹邏輯的核心任務。而不同的區分方法,則導致了古典邏輯和現代符號邏輯(數理邏輯)的分化。
  • 屈道秋|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
    推理是精神活動,推理分為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兩個過程。通過這兩個過程,我們能將許多獨立的例證相互比較,從而總結出引發它們的共同原因,並據此對其他事物作出判斷。春天花開,夏天結果,秋天落葉,冬天飄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酸鹼中和,供需互補。
  • 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
    演繹論證和歸納論證演繹論證是從一般到個別,歸納論證是從個別到一般。演繹論證得出的是必然性結論,歸納論證得出的是可能性結論。演繹論證從一個大前提開始,這個大前提通常是全稱命題,並且為真,通過小前提得到結論,該結論是原始命題背後隱含的規律,典型的就是三段論。
  • 論證類型 | 演繹與歸納
    論證類型 | 演繹與歸納演繹與歸納是論證的兩大基礎類型,除了這兩個,還有1類論證的身份是特殊而有爭議的,叫溯因推理,或者叫最佳解釋推斷
  • 「數學思維繫列」談談歸納與演繹思維
    歸納的主要思路是通過大量的有共性的案例總結出一般的規律,是經驗總結提煉的過程。演繹法跟歸納法是剛好相反的過程(《你可能不知道的數字2》中講到了2在宇宙中獨特的地位,歸納和演繹也是這種二元對立統一很好的例證),它是從幾個被驗證是正確的論斷(或者是與現實生活沒有任何衝突的假設)出發,在特定場景下,用這些論斷推導出新的適合該場景的結論。
  • 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如何讓自己更有說服力?
    而提到邏輯推理,就不得不提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個經典的推理方法。這篇文章來源於Farnam Street,原標題是Deductive vs Inductive Reasoning: Make Smarter Arguments, Better Decisions, and Stronger Conclusions。文章主要對比講述了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這兩種推理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學會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法,練就芭芭拉的脫口秀口才
    技巧之一,便是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的應用。在金字塔原理中,金字塔的思想以三種方式互相關聯--向上,向下和橫向。位於同一組思想的上一個層次的思想是對這個思想的概括,這一組思想則是對其上一層思想的解釋和支持。同一組中的思想之間存在邏輯順序,具體的順序取決於該組思想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這兩種邏輯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邏輯關係僅有的兩種模式。
  • 「思考」丨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歸納與演繹
    理論和理論之間有哪些組合與交叉。這樣再基於基礎理論和推導出的方法來設計自己的營銷方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如果能有意識的去訓練運用這兩個方法,長期下來無論是在口頭表達、郵件寫作,還是PPT匯報當中,都會讓我們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更加出色。下面來詳細說一下歸納法和演繹法。
  • 數學,一個充滿演繹論證的學科,也需要觀察和實驗嗎?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個充滿推理演繹的學科,雖然通過演繹方法可以建立數學系統和結構,但它卻不是發現和創新的主要手段。對於數學新問題的探索,更多的是依賴於實驗、觀察、歸納、類比和聯想等思想方法。尤其實驗和觀察,也是數學獲取第一手經驗知識的主要途徑。
  • 學會演繹推理的這兩種方式,迅速提升你的說服能力
    在我們的推理當中,有常見的三種推理形式(演繹推理、類比推理、歸納推理),其中演繹推理如果運用的好,屬於邏輯上最為嚴謹的一種推理形式,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關於演繹推理的兩種形式,一種是標準式、另一種是常見式。那標準式是怎樣的、常見式又是怎樣的呢?標準式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 從複雜至簡單,悟性、歸納、溯因;拿簡單駕馭複雜,演繹推理!
    導出全新知識的途徑,說白了就只有三種,悟性、歸納、溯因。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啥缺少了演繹呢,演繹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為啥呢?演繹推理是一種蘊含性推理,啥是蘊含呢?為了形象地闡述啥是演繹性推理,從一個圈圈與一個點談起!看到了一個黑色圈圈嗎?在這個黑色圈圈裡有一個紅點。演繹推理就是證明了這個紅點在這個圈圈之中,因此它是一種必然性的推理,無法導出全新的知識。
  • 學習歸納推理,從學會分辨主觀和客觀開始
    在三種常用的推理方式中(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屬於非常常見的一種,所謂歸納,就是將一些個別事情,整理到一些非常通用的更大範圍,也可以理解為當你看到某個故事和文章、或者新聞,只要是素材,你能從中提煉出一個中心思想的主題,並且這個主題是具有一定普遍化指導意義的。
  • 歸納得出來的結論,如何通過演繹證偽呢?這涉及邏輯思考的全部!
    溫馨提醒:此文長度2336,三易其稿,從淺顯的例子來談「歸納推理、演繹推理,以及歸納與演繹的配合使用,以及如何通過演繹推理來證偽歸納得來出的結論。有人說,單單談歸納,能懂。拿歸納推理來說,根據歸納推理形式的要求,去創造出各個判斷A蘋果是圓形的B蘋果也是圓形的C蘋果也是圓形的凡是蘋果都是圓形。有人說,單單談演繹,也能懂,拿演繹推理來說,根據演繹推理形式的要求,去創造出各個判斷。人是會說話的小明是人小明會說話歸納推理跟演繹推理有啥關係呢,為啥歸納之後,要進行演繹,這就不懂了。關鍵是把歸納推理跟演繹推理應用到現實中就更不懂了。
  • 論證探討創作中的各種問題,運用判斷歸納比較概括演繹等方法創作
    1.我們獲取解讀社會,和周邊的信息。a·需要調動運用創作基礎知識,準確描述和闡釋社會,事物,事件,人物。2.我們討論論證,社會問題,創作問題,情感問題。a·需要獲取和解讀社會中的各種信息,獲取文本提供的信息。3.我們學會對各種有效的內容和價值的信息,並進行對其分析與整合。
  • 羅維鵬:歸納推理的說明論辯護
    最佳說明的推理對歸納推理涉及的兩個問題有重要的啟發:一個問題是,什麼原理使我們推出一個假說而不是另一個假說?這是歸納的描述性問題;另一個問題是,我們是否有理由相信這些使我們接受正確假說而拒絕錯誤假說的原理是好的?這是歸納的確證性問題。對此,利普頓詳細比較了傳統描述和確證歸納推理的各種理論,認為這些理論或是過於嚴格或是過於寬泛,不能為歸納推理提供好的描述和確證。
  • 傳遞性、三段論、歸納法——初中數學演繹推理三大基本方法
    初中數學注重採用演繹推理進行證明,演繹推理常用有三種模式。1、傳遞性推理模式傳遞性推理模式的表現形式為:A→B,B→C, 則A→C在初中數學中,最典型的傳遞性推理模式就是平行的傳遞了。直線A和直線B平行,即A//B; 直線B和直線C平行,即B//C;則可推知:直線A和直線C平行,即A//C。傳遞性推理模式應用很多,包括:運算符的傳遞:大於、小於、等於等;幾何全等的傳遞;幾何相似的傳遞;等等......
  • 祛魅「演繹」|愛因斯坦關於「演繹」的觀點並非一以貫之,而是前後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何者可靠、可信?
    也即是說,事物的規律或者說科學理論的誕生並非是「演繹」推導出來的,而是「歸納」總結出來的。我們知道英國向來是以「經驗主義哲學」為傳統的,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傳統的一個代表人物。培根著述了《新工具》一書,其「新」是相對於古希臘而言的,培根嚴厲批判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式的演繹邏輯,認為其並不能讓人們獲得關於自然的(新)知識,從而提出了自己的「工具」即歸納邏輯——科學歸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