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保守的科學家,卻革了物理學的命,普朗克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04 科學塢

在我昨天的文章《一文讀懂熵的物理意義,物理小白進階,請收好》中提到了普朗克,他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思想,用一個數學公式把熵清晰地表達了出來。普朗克的這個公式其實都是玻爾茲曼的思想,他的一輩子都是一個保守的物理學家,只是他在不經意間,把物理學帶進了量子力學的港灣。本文就與您談談,這段有趣的科學歷程。

一、緣起大煉鋼鐵

19、20世紀之交那個年代的德國,正處在一場工業化的革命當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鋼鐵工業的快速崛起,在鋼鐵冶煉過程中很自然會提出一個生產技術性問題——如何測量鐵水或者是鋼水的溫度?

關於爐火的溫度我也曾經在文章《成語「爐火純青」中蘊含的科學原理》中提到過。跟我們的老祖先們的方法是一樣的,也是看鐵水的顏色來判斷,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開看一看。

只不過,經典物理學在20世紀初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甚至開爾文爵士聲稱,物理學的大廈已經修建完畢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裝修的活了。所以人們當然不能滿足於粗略的判斷,這就產生了,對鐵水溫度進行精確測量的需求。

二、經典物理學的解決方案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讓物理學家們研究如何測量溫度的話方法其實很簡單,這個時候物理學家已經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不同顏色的光對應不同的波長,所以只要測定鐵水發出光的波長就可以得到對應的溫度

當時德國的物理學家維恩認為,決定鐵水顏色的最主要的光的波長與鐵水的溫度成反比,他在此基礎上得到了一個經驗公式,即維恩位移定理。只不過,維恩當時並不知道這個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

有很多物理學家參與到了這項工作中來,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普朗克的老師玻爾茲曼。這個時候物理學家門給鋼水建立了一個稱作「黑體」的物理模型。

高溫鋼水發出的光被稱為黑體輻射,這個輻射有一個總功率,玻爾茲曼通過實驗發現,這個總功率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這個叫做斯特藩——玻爾茲曼定理。

三、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說

由於跟隨著自己的老師玻爾茲曼,所以普朗克也加入到黑體輻射的研究隊伍中來。只不過,跟其他的物理學家們不同,普朗克是以熵的公式起家的,所以他思考物理問題的時候,不僅僅從能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會從熵的角度進行分析。

維恩近似在短波範圍內和實驗數據相當符合,但在長波範圍內偏差較大;而瑞利-金斯公式則正好相反,在長波處於試驗數據相符合,而短波處偏差較大。

普朗克看到這個情況,決定對這兩個公式做一下整合。這種方法其實我們一般人也都會,就是「內插法」。比如我們要計算一個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可以分別計算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然後整合起來得到一個新的平均數。

普朗克就是利用這個純數學的方法,得到了一個簡單的微分方程,積分後得到的就是普朗克黑體輻射方程。跟普朗克的前輩們一樣,這個方程發表的時候,他同樣不曉得這個方程的物理意義。實驗物理學家們發現,普朗克得到的公式在全波段範圍內都和實驗結果符合得相當好。

在推導過程中,普朗克考慮將電磁場的能量按照物質中帶電振子的不同振動模式分布。得到普朗克公式的前提假設是這些振子的能量只能取某些基本能量單位的整數倍,這些基本能量單位只與電磁波的頻率有關,並且和頻率成正比。

——這即是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說。

結束語

對於普朗克來說,雖然他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但他認為,這種量子化只是原子內的微小振子來說的,用半經典的語言來說就是束縛態必然導出量子化。直到5年之後,愛因斯坦為了解釋光電效應,提出了光子的概念。這使得普朗克的量子假說與愛因斯坦的光子假說一道成為了量子力學的基石。

而一生都保守的物理學革命者——普朗克,則成為了那個將經典物理的航船帶入量子力學港灣的英雄船長。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學:從普朗克到東方哲學
    量子一詞的現代用法起源於普朗克,他給量子物理學起了這個名字。在19世紀,普朗克和其他科學家研究了黑體輻射,這個術語指在物體內與周圍環境處於熱力學平衡狀態時的熱電磁輻射。它解釋了鐵為何在加熱到高溫時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實驗是科學對自然提出的一個問題,而測量則是對自然答案的記錄。」 普朗克如是說。
  • 普朗克衛星承載「新物理學」使命
    科學團隊將普朗克衛星數據和其它天文學觀測的數據進行比較,他們發現了需要進一步分析的幾種偏離現象,「異常現象」也許來源於測量的不確定性、或來源於未曾發現的物理特性。如果異常現象得到了合理解釋,那麼「不可動搖」的愛因斯坦引力理論可能受到挑戰,科學團隊相信,未來更加先進的衛星使命和對普朗克衛星數據分析讀將產生「新物理學」研究的主要動力。
  • 從普朗克到普朗克
    1900年,普朗克發表黑體輻射公式,假設能量只能以離散的「量子」形式釋放,標誌了量子物理學的開端。為了表彰普朗克對這一新的物理領域的奠基性貢獻,他被授予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對黑體輻射問題的研究中,普朗克引入了一個關鍵的數值。
  • 從普朗克到普朗克
    在對黑體輻射問題的研究中,普朗克引入了一個關鍵的數值。這個物理常量將人們的目光拉到了物理學極限尺度的邊緣,深刻地影響了量子物理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亞原子世界的探索。從玻爾的原子模型,到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從架起波粒二象性的橋梁,到精準定量「千克」單位,現在,普朗克常量已經成為量子力學,甚至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數值之一。由普朗克常量進一步發展出的一系列物理量,也成了指引科學家探索極限的路標。
  • ​現代物理學革命(慕課講稿)
    就是說,一開始就應該有一種想要搞得明明白白的意向——既然是革命,那麼是革了什麼東西的命,革成了什麼,科學革命和科學發展有什麼不同,這場革命的由來和影響是什麼,等等。希望大家在學習之後能感覺自己對這些問題已經很清楚了。事實上,學習這段內容,不僅是增加科學史知識,對深入思考科學究竟是什麼、什麼是科學發展,都很有助益。
  • 華裔科學家挑戰普朗克定律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7月30日消息,該校機械工程學院華裔教授陳剛與他的納米工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打破了百年量子物理學基本定律——「普朗克定律」(黑體輻射定律)。陳剛團隊的這一發現不僅改寫了納米尺度下的基本物理定律,還可能為硬碟存儲技術帶來新一輪革命。
  • 普朗克時間
    普朗克時間就是微觀方面的一種測量方式。它以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普朗克是量子理論奠基者,一個普朗克時間單位是光在真空中飛行一個普朗克長度單位所需的時間。二者都是較大的自然單位制體系——普朗克單位的一部分。它由普朗克在 1899 年最早提出,是專門為五個常見物理學常數制訂的計量單位之一。
  • 物理學的第二朵「烏雲」讓普朗克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今天給大家帶了的是近代物理學中的第二朵「烏雲」。在十九世紀末,歐洲的許多物理學家就聚在一起。由於當時在力學方面的都能從經典力學中得到解決;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對電磁場進行了統一;在熱學方面也形成了理論體系。開爾文就很自信說到,物理的大廈已經落成,剩下的就是小補小修的工作。但它晴朗的天空飄來了兩朵烏雲,其中一朵烏雲就讓普朗克悄悄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 絕對零度和普朗克溫度是怎麼測出來的?
    另一方面,理論上最高的溫度非常高,那就是高達1.4億億億億度的普朗克溫度。那麼,為什麼理論最低溫和理論最高溫相差如此之大呢?這兩個溫度又是怎麼測出來的呢?溫度的由來不過,粒子的熱運動是永不停歇的,這意味著絕對零度只是一個理論極限,現實中無法達到。因為一旦粒子停止運動,其位置和速度就變成了一個確定的值,這與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相矛盾。既然絕對零度是一個理論數值,它的大小又是怎樣測出來的。
  • 物體熱輻射的規律,普朗克常數,普朗克常數
    為此,普朗克還引入了一個新的自然常數 h = 6.55 ×10-27 erg·s。這一假設後來被稱為能量量子化假設,其中最小能量元被稱為能量量子,而常數 h 被稱為普朗克常數②。          於是,在一次普通的物理學會議上,在與會者們的不經意間,普朗克首次指出了熱輻射過程中能量變化的非連續性。
  • 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誰能想到,其中的一朵竟引發了一場顛覆經典物理學的量子革命。在這場至今仍未完成的革命中,多少英雄前僕後繼,為量子大廈夯實根基、添磚加瓦……從去年11月開始,「賽先生」特邀美國理論物理博士、科普作家張天蓉,開設「量子群英傳」專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人物故事,將量子物理的百年歷史娓娓道來。本文為「開天闢地」的第一回: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 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的力挽狂瀾
    那時候的物理學家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他們是非常自大的,他們曾經驕傲的宣布物理學將在半年之內完結。那紫外災難是怎麼出現的呢?有些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當他們燒一塊鐵時,溫度高,鐵就會發光,而且在不同溫度時發光的顏色有所不同,從物理角度上看就是溫度不同時鐵塊發出的光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不同,針對此現象,科學家測量了頻率和強度的關係
  • 科技日曆丨與愛因斯坦齊名、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誕辰161周年
    科技日曆丨與愛因斯坦齊名、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誕辰161周年  Emma Chou • 2019-04-23 13:47:
  •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在世界物理學發展史上,可以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物理學顛覆了整個世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整個現代物理學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人類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量子論這個概念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來的。普朗克少年時就酷愛科學和藝術,中學畢業後,對於本活道路的選擇舉棋不定,究竟是為物理學奮鬥終身呢,還是獻身於音樂王國?
  • 普朗克常數簡史
    1900年10月7日的夜晚,一個天才的想法在馬克斯·普朗克的頭腦中閃過,他設法解釋了熱物體輻射能量的方式。在19世紀整個後半葉,熱體發出的光的波長分布與其溫度的關係,始終是物理學的謎題之一。每個熱體發出光,並且當溫度增加時光的特性改變。
  • 馬克思 普朗克,著名的物理學家,還是一個超級音樂迷!
    馬克思.普朗克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一生發表了215篇研究論文和七部著作,其中包括1959年所著的《物理學中的哲學》。普朗克非常喜歡音樂,是一個超級樂迷,經常在家裡舉辦小型音樂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和普朗克在一起生活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愛因斯坦常常和普朗克一起演奏貝多芬的作品,愛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彈鋼琴,二人真可謂琴瑟和諧,是物理學界的一段佳話。
  • 愛因斯坦的老師普朗克,一生的研究詮釋了色即是空!
    大衛·霍金斯:人類意識的能級水平 基於普朗克的發現,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花了30多年研究,發現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的隱藏的圖表:一個有關人類所有意識的能級水平的圖表。
  • 普朗克常數
    當我們談到物理學的時候,就不得不提到三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普朗克、霍金、愛因斯坦。普朗克的量子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統一了兩種理論的霍金。它是20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大飛躍。從德國物理學家維恩通過熱輻射能譜的測量發現的熱輻射定理開始,到普朗克為了解釋熱輻射能譜提出了一個「在熱輻射的產生與吸收過程中能量是以hv(頻率為V的光子的能量)為最小單位,一份一份交換」的假設,再到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說,玻爾的原子量子理論。人們逐漸意識到除了經典物理理論,世界上還有量子力學理論。這是人類從未踏足過的領域。
  • 普朗克和愛因斯坦告訴你
    普朗克向愛因斯坦頒獎(來源:物理學網)這些話,沒有一句是應酬之語。普朗克和愛因斯坦亦師亦友,交情匪淺,在科學界傳下佳話。他們都是有科學創見且懂藝術的頂級科學家,也是物理學的代名詞。他們的相交故事,要從「愛因斯坦年」(1905年)的一次聚會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