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壽命已經超過了同為英語國家的美國和英國.

2021-01-14 今日澳洲

1澳元=5.029人民幣

1人民幣=0.1988澳元



研究顯示,澳洲人現在的壽命已經超過了同為英語國家的美國和英國。周四,英國醫學期刊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澳洲人的平均壽命在繼續延長,英美國家公民的壽命卻在下降。



現在澳人壽命已經超過了同為英語國家的美國和英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南加州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2016年,澳洲女性的平均壽命為85.5歲,男性的平均壽命為81.5歲,均比2010年延長了一歲多。


而相比之下,英國女性的平均壽命卻下降至82.7歲,男性平均壽命下降至79歲。美國也出現類似情形,女性壽命降至81.4歲,男性76.4歲。


研究者表示,自從2010年以來,澳洲人的平均壽命就一直在延長,但18個亞太經合組織國家中,有12個國家的人口壽命卻在2014-15財年出現下滑。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富裕國家,同時出現不正常的人口壽命下滑。


研究者將壽命下滑的原因歸咎於流感大暴發。壽命下滑的這些國家中,大部分在來年就恢復了正常,但是英國和美國卻沒有。


研究者認為,美國廣泛使用鴉片類鎮痛劑,可能是導致人口壽命下滑的原因。而英國是因為65歲以上的人死亡率較高,而拖累了整體。


世界上女性壽命最長的是日本女性,平均壽命87.2歲;男性壽命最長的是瑞士男性,平均81.6歲。


世界前5個壽命最長的國家


女性


1. 日本:87.2歲

2. 西班牙:85.8歲

3. 瑞士:85.4歲

4. 法國:85.5歲

5. 澳洲:85.46歲


男性


1. 瑞士:81.6歲

2. 澳洲:81.5歲

3. 日本:81.01歲

4. 挪威:80.61歲

5. 瑞典:80.57歲





相關焦點

  • 九成詞彙來自英語,英國人卻讀不懂?「方言」版英語是如何產生的
    但事實上,在英、美、加、澳等英語國家之外的廣大地區,特別是其中的非洲、加勒比地區和太平洋群島,流行的卻是一種帶有鮮明的當地地方色彩的「混雜英語」。不論在蓋亞那茂密的種植園、巴基斯坦喧鬧的集市,還是在南非豪華的板球場、肯亞擁擠的海濱浴場,甚至在英、美本土的大都市的大街小巷地段、少數族裔聚居或邊遠地區,都可聽到這類不倫不類、令人稱奇的「混雜英語」。
  • 科普|英國人和美國人已經為誰是football掐的不亦樂乎了
    即使我們應對地還不錯,但這對我們和熱刺來說都很難受。希望以後熱刺能協調好場地安排。」很顯然,他對這樣的比賽條件很不滿意。除了比賽的場地之外,英國人和美國人近幾年固定的正統英語掐架模式也在持續上演著。雙方再次為英語中到底足球和橄欖球哪個才是「football」掐了起來。那麼,在英語裡,足球和橄欖球是怎麼區分football和soccer的呢?
  • 英裔僅佔美國人口比例的12%,為何美國卻是個地道的英語國家
    就這樣,大批的德國人、愛爾蘭、法國人、義大利人、波蘭人、荷蘭人等等各大民族的移民來到美國。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德國人和愛爾蘭人,這兩個民族的人口呈現爆炸式增長。1680年最早一批大規模德裔移民抵達今天的紐約和賓夕法尼亞,隨後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湧入美國。在持續300年的歷程中,共有大約800萬德國移民來到美國,發展到現在德裔人口已經超過5000萬人,是美國人口最多的族裔。
  • 只有51%歐盟人會英語,而62%英國人卻只會英語!
    根據British Council調查顯示:有62%的英國人只會說英語,而歐盟國家有51%的人可以流利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要知道英語對於大部分歐盟國家來說是第二語言。其中荷蘭,瑞典,丹麥有超過80%的人除了本國語言以外還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語,德國奧地利希臘緊隨其後。
  • 第一語言都是英語,五眼聯盟是哪五個國家?
    很簡單啊,他們是同根同源的親兄弟,母語都是英語。美國是以白人為主,但佔美國主流的還是講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或譯薩克遜)人,即使美國總統來自其他族裔,也不會影響盎格魯-撒克遜對美國的主導地位。美國的「母國」是英國,同時也是全世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母國」。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後來衰落了,其地位被美國取代。
  • 英國人用英語懟起人來,隱蔽得連美國人都Get不到!
    英國這個國家,除了喜歡「腐」、「土豆」和「炸魚」之外,還喜歡日常「懟人」尤其是對美國這個「前殖民地」……在很多英國人的眼中,美國人真是又土又沒見過世面,簡直就是地主家的傻兒子!最近一個調查顯示: 即使英國人當著美國人的面罵他們白痴,一半美國人都反應不過來啊!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表示,自2003年前期籌備工作開始至今,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為主線,200多家科研單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圍繞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共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終於託舉起這座世界級工程。  目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全線貫通。
  • 新航繼澳航後停飛A380 同因發動機出現油漬
    謹慎起見,新航決定採納發動機製造商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建議,為這3架客機更換發動機。  乘客轉至其他航班  「這是預防性舉措,旨在查明出現油漬的原因。」新航另一名發言人布裡尼·鄧肯-史密斯說,「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建議對發動機展開細緻檢查。」  這3架客機分別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雪梨和英國倫敦。
  • 《同一個世界》大洋洲--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國旗澳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君主制。主要政黨有自由黨、國家黨、澳大利亞工黨(澳最大政黨)等。全國劃分為6個州和兩個地區。分別是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兩個地區分別是北領地地區和首都地區。總人口約2486萬人,由140多個名族組成,其中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人佔2.7%,其他民族佔18.3%。官方語言為英語,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
  • 全世界對英國設限之際,有兩個不怕死的國家,其中就有澳大利亞
    現在英國的變異毒株已經失控,數十萬倫敦民眾趕在最嚴「封城令」之前紛紛逃離倫敦,在全世界引起了又一波新的恐慌,眾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宣布與英國斷航,但有兩個不怕死的國家,表現得非常淡定。其中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則是澳大利亞。
  • 同為美國跟班,為何澳大利亞「無腦」,日本卻能管控與中國的危機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要求中國正式道歉,理由是中方「發布和偽造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割喉兒童的宣傳圖」。而莫裡森這一發聲,立即迎來了一群「站隊」的。近日,對於中澳之間的矛盾,紐西蘭,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紛紛跳出來,發表「站隊澳洲」的言論。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其中,主體工程項目全長約29.6公裡,概算投資480.68億元,採用了橋島隧組合方案,22.9公裡為橋梁,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約6.7公裡為島隧組合。2、15年回顧港珠澳大橋前期籌建經驗及建造過程,從方案提出、前期工作、設計實施等至今已超過15年。
  • 英國「走」了,給歐盟留下了英語
    因為雖然英國離開了,但歐盟成員中將英語作為交際語言的成員並沒有離開。有人感嘆地說,雖然英國不是歐盟的創始國,而且戴高樂曾經三次拒絕接納英國加入歐盟的前身「歐共體」,但歐洲人與英國人畢竟已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了47年,英語留下的印記太深了。歐委會首席發言人、法國人艾萊克·馬梅爾不久前也坦言,「脫歐」不會動搖英語目前在歐盟「第一語言」的地位。法語欲「上位」是不現實的。
  • 法媒: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能將超過美國
    法國Atlantico新聞網1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或將超過美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負責人羅伯特·安德森的假設,2020年因為暴發新冠疫情,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會下降2至3歲,可能被中國超越(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美國為78.8歲,中國為77.3歲——編者注)。
  • 澳大利亞國家概況
    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人佔2.7%,其他民族佔18.3%。官方語言為英語。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佔30.2%。  【首都】 坎培拉(Canberra)  【國家元首】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任命總督為其代表,任期5年。
  • 英語出自哪個國家?現在有哪些國家使用英語?
    英語顧名思義是英國人說的語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間經過英國若干年的殖民擴張和新大陸的發現,英語已經成為一門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全世界有多少人在說英語?在說英語的人中,有的人是母語者,有的人是當作外語來學習的,於是,1982年Braj Kachru教授建立了一個模型,將說英語國家分成了三個圈。
  • 美國已超過中國!成為世界新冠確診數最多國家!
    惠州水口社區公眾號商務合作請加微信:hzliuanbang (水口仔劉老師)轉載說明信息來源:南方都市報、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逢治 劉驍騫原標題:連續4天破萬,美國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7日5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人數達523163例,累計死亡病例達23639例。確診人數同25日1時30分數據(407485例)相比增加了超過11萬例。
  • 「史密斯」為英語國家最常見姓氏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一份的「姓名地圖」列出了世界上每個國家中最常見的姓氏,其中「史密斯」是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在內的英語國家最常見姓氏。  英語國家最常見姓氏「史密斯」起源據報導,借貸公司NetCredit最新報告中,通過在一系列地圖中標記的使用情況,介紹了世界各國最常見的姓氏,及每個名字的詞源。研究顯示,人們的姓氏一般有五種可能的起源,即職業、個人描述、地點名稱、祖先名稱或者是表示與恩人的連結等。迄今為止,「史密斯」這一姓氏仍然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些英語母語國家最多見的。
  • 英語已經盛極而衰?外國網友有話說 - 觀察者網
    很顯然,作為語言工具,英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具有國際視野的人們的第一選擇,而且這種選擇與其對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的政治態度之間不存在任何關係。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遠遠超過了當年大英帝國的勢力圈或美國後院的範圍),對英語全球通用語言地位的廣泛認可距今不過才一個世紀。
  • 帝國理工、日本早稻田、首爾大學……澳大居然有這麼多名校交流項目
    目前,澳門大學已與超過33個國家和地區261所高等院校籤訂合作協議,學生可以選擇到全球168所高等院校交流和學習,體驗不同文化的生活。除交流活動外,澳大也為學生提供本地和海外的實習機會,從而提升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