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技術的幫助下,我們人類已經可以走出地球,邁向太空。由於在宇宙中存在大量星球,所以踏上外星球,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由於不同的星球離我們地球的距離不同,登陸不同外星球的難度也不同。對於當前的科技水平來說,踏上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月球,還是可以實現的,因為早在50年前,我們人類就已經載人登陸月球了。
說起載人登陸月球,相信很多朋友都記得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飛船、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等。在整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中,也並不是完全的一帆風順,阿波羅13號飛船在奔赴月球之旅中甚至發生了爆炸,不過幸運的是太空人都順利返回了地球,創造了一個奇蹟。
在1970年4月11日,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3號飛船發射升空。當時火箭發射升空時,也出現了一些小故障,第二級火箭中間的5號推進器提前關閉了,導致其他4臺推進器必須延長燃燒時間。這個問題也是比較嚴重,足以把第二級火箭撕碎,不過,幸運的是,飛船最後還是順利發射升空,開啟了「奔月」之旅。
當阿波羅13號載人飛船離我們地球大約321860公裡時,服務艙的二號氧氣罐發生了爆炸,一號氧氣罐也受損,飛船在瞬間失去了2個氧氣罐中所有的氧氣。對於太空人來說,這是很致命的問題,因為氧氣是必不可少的物資,飛船的載荷有限,所以搭載的氧氣也是有限的,現在失去了兩個氧氣罐的氧氣,氧氣變得更加稀缺。在氧氣罐發生爆炸以後,指揮/服務艙供電系統的電力也所剩無幾,三名太空人被迫擠在登月艙內。
月球,離我們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為38萬公裡,從數據來看,阿波羅13號飛船已經即將到達月球了,在這個時候出現這些嚴重的故障,登月任務也被迫取消,最後飛船藉助月球引力掉頭返回地球。由於飛船受損嚴重,所以在飛回地球的路上也是充滿了驚險。在正常情況下,登月艙可以支持兩名太空人使用兩天,但是現在卻有3名太空人要靠它存活四天。漸漸地,登月艙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高,不過最後在地面指揮中心的指導下,太空人還是成功將登月艙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並成功返回地球。雖然阿波羅13號載人登月飛船出現故障,登月失敗,但是不影響後續幾個登月任務的實施,最後一個登月任務阿波羅17號在1972年12月7日發射升空,在1972年12月19日返回地球,為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畫上了一個句號。
時至今日,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我們人類並沒有再次踏上月球表面,難道月球已經不受我們人類的青睞了嗎?事實上,並非如此,雖然在過去近50年內我們人類沒有踏上月球,但是我們還是繼續發射了很多無人探測器對月球進行探索。畢竟,與載人飛船相比,無人探測器的風險、成本等方面都低得多,既然無人探測器可以完成探月任務,那我們就暫且不需要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去冒險。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成熟,我們人類可能很快又會踏上月球表面了。按照目前的計劃,NASA計劃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隨後在月球表面打造月球基地。除了NASA的載人登月計劃以外,還有很多國家也有打造月球基地、月球村的計劃。如果這些計劃順利實施,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又會看到太空人在月球表面工作、生活的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