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神舟載人6次,NASA爆炸2次

2021-01-09 騰訊網

還記得人類第一次上太空嗎?

那是一個跨時代的進步,是人類探索太空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人"出現,他們在太空探索中,踏出了勇敢的一步。

這一期內容,我為你盤點曾經載人上過太空的飛船,回顧一下他們立下的汗馬功勞。

1. 蘇聯---沃斯託克(Vostok)又名東方號

第一個上太空的人,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就是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他於1961年4月12日在沃斯託克號太空艙升空。

沃斯託克主要在頭頂的球形艙中搭載太空人,這個球形艙位於一個維持生命所需空氣的設備上面,在重新進入大氣層之前,這個設備艙被拋棄了。

另外由於這個球形艙沒有著陸裝置,所以加加林在降落的時候是被彈射出去的,雖然蘇聯並沒有透露這一個消息,但是不免讓人們認為這不是一次真正的太空任務。

在1961年-1963年期間,一共有6名太空人通過沃斯託克上了太空,最後一次搭載的是瓦倫蒂娜捷列什科娃,她成功地成為上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太空人。

2. 美國—水星計劃(Mercury)

在太空競賽期間,美國當然不願意落後於蘇聯,所以急著在蘇聯發射的三個星期之後就立馬發射了水星計劃的自由7號,把艾倫謝波德送上了地球亞軌道,這也被蘇聯笑稱這不是真正的上太空。

所以直到1962年2月,美國才真正用自由7號搭載約翰格倫送上了軌道。

自由7號整體呈圓錐形,在地面上的時候,圓錐體是直立的,約翰格倫只能仰臥在靠近底部的位置,在軌道上的時候,約翰格倫可以坐起來,從窗戶看到太空。

而後美國又用自由鐘7號、西格瑪7號和極光7號依次把人送上太空,最後一個水星太空艙也是在1963年被發射上太空。

3. 蘇聯—沃斯霍德(Voskhod)又名上升號

這是基於沃斯託克號進行改進的一個太空船,這是蘇聯為了能使太空人能夠實現太空行走所設計的,並且還要將多名太空人一起塞進去,所以飛船製造工程師們直接拋棄了彈射座椅,配備了穩定的座椅以及著陸系統。

在1964年,它成功地把三名人員送入太空,一名太空人、一名醫生和一名飛船製造工程師。(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獨到,直接讓工程師和醫生也體驗,更能夠知道太空人在太空會產生什麼樣的需求以及身體反應)

4. 美國—雙子座(Gemini)

不甘落後的美國,又一次製作並發射了同樣能夠運載不止一名太空人的飛船,雙子座。

其實雙子座也是水星計劃的升級版,而美國是把它當做著陸月球的一個實驗品。

一直到1966年11月雙子座12號發射升空後,NASA覺得美國需要完成載人登月任務了。

5. 蘇聯/俄羅斯---聯盟號(Soyuz)

聯盟號是現如今依然將太空人送入太空的飛船,在沃斯霍德退役不久後它就頂上了,第一次發射於1967年,隨它升空的太空人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因為降落傘故障喪生。

本來也是為了登月計劃所設計的飛船,但是後來蘇聯取消了登月計劃後,它就一直為太空與地球之間提供運輸,包括空間站,共計完成了150次的載人飛行。

後來美國太空梭退役後,NASA太空人也曾通過聯盟號進行空間站往返。

6. 美國---阿波羅號登月艙

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爭議最大的飛船。

阿波羅計劃歷時11年,累計共6次運送太空人進行登月,耗資255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阿波羅13號的飛行任務中飛船發生爆炸,三名太空人立即進入救生艙飛回了地球。

直到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7. 美國---太空梭

阿波羅計劃結束後,NASA花了近10年時間,在1981年折騰出第一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美國歷史上共製造過5架獨立的太空梭,在1981年-2011年完成了135次載人飛行任務。

但是有兩架太空梭在嚴重的事故中毀滅。

第一架在1986年1月的挑戰者號中發生異常,致使7名太空人死亡。

第二架在2003年2月,哥倫比亞號上爆炸,再一次致使7名太空人死亡。

8. 中國---神舟火箭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5號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在軌繞行地球14圈。

這一壯舉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大成功完成載人升空的大國。

之後我國在接下來的6艘神舟火箭成功完成6次載人飛行任務。

9. SpaceX---龍飛船(Crew dragon)

這是第一個私人公司做出來的載人太空飛船。

它在今年的11月16日成功把四名太空人送上國際空間站。

接下來如果還有載人太空船,大概率是維珍銀河或者是貝索斯的藍色起源能完成新的載人飛行任務了吧。

這幾十年走來,我們也一直看著人類在航天航空事業上的高速發展,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人類最終走向何方呢?

相關焦點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神舟二號」飛船2001年1月10日發射升空後,共在太空飛行6天18小時,繞地球飛行108圈,於2001年1月16日晚上7時22分成功返回預定主著陸場。此次「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向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 神舟載人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徵-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2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 天文歷史上的今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409毫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號發射陣地發射升空,返回時間為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38秒896毫秒,返回地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任務時間為33天(30天駐留+3天飛行),載人成員為2人。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十一號」是中國建造並發射的第11艘太空飛船,也是中國第6艘載人飛船,它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搭乘景海鵬和陳冬兩名男性航天員,將與上個月發射的「天宮二號」對接。 據了解,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是第三次飛赴太空,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神舟四號」飛船是第四艘無人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航天員將在太空生活33天
    TechWeb報導 10月17日消息,據央視報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今天早上7點30分發射,使用長徵二號F Y11運載火箭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了景海鵬和陳冬兩名男航天員,發射該飛船的目的是,進一步考核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特別是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3年和2005年,我國航天員楊利偉和費俊龍、聶海勝先後從這裡踏上徵程,開始太空之旅,兩度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飛行的歷史性突破。今天,我國航天員將第三次從這裡出徵,續寫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17時30分許,航天員出徵儀式在問天閣舉行。胡錦濤等來到這裡,親切看望執行這次飛行任務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為他們壯行。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共重達12噸。負責運載的長徵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據悉,「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高。該飛船上增加了「氣閘倉」功能,太空衣也必須考慮讓太空人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發射
    本報綜合消息 原定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升空。具體時間預計會在北京帕運會閉幕至「十一」國慶前。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神七」上天的3名航天員中,將有1人執行艙外行走任務,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經過幾代人艱辛探索和接續奮鬥,從曙光飛船到神舟飛船,從「714」工程到「921」工程,我國載人航天實現從無人試驗到載人飛天、從單船飛行到多器對接組合飛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取得重大任務16戰16捷的輝煌戰績,走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發展之路。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 交給毛澤東家鄉湖南韶山
    經過幾代人艱辛探索和接續奮鬥,從曙光飛船到神舟飛船,從「714」工程到「921」工程,我國載人航天實現從無人試驗到載人飛天、從單船飛行到多器對接組合飛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取得重大任務16戰16捷的輝煌戰績,走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發展之路。
  • 中國神舟11號載人飛船今年將發射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 浩瀚太空將在今年迎來不少中國的「客人」。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於6月13日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月20日10時,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了太空授課,演示了失重環境下一些獨特的物理現象,並進行了天地互動交流。6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自動撤離天宮一號。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背後的內蒙古牧民們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今日7時30分在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出徵。這是我國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翱翔30天,等你們平安歸來!
  • 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2020年將建成載人空間站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模擬資料圖)浩瀚太空將在今年迎來不少中國的「客人」。記者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飛船在太空都幹啥 盤點神舟飛船上的空間實驗
    神舟十號發射在即,我們盤點過去神舟飛船開展的實驗,了解它們在太空中的工作。  神舟一號:開啟「太空誘變育種」實驗  神舟一號共在太空中飛行了21個小時,其實驗內容以驗證載人航天技術為主。飛船共飛行了6天零18小時,其間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及技術試驗。  神舟二號共搭載64件科學實驗設備,均為首次上天的正式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