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醯輔酶A人工合成研究獲進展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生物製造是我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避免與民爭糧是生物製造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乙醯輔酶A既是絕大多數生物製造產品的前體,又是細胞生命中能量與物質代謝的樞紐,在生命代謝網絡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江會鋒團隊利用新酶設計技術創建了從甲醛到乙醯輔酶A合成的人工途徑,為開發新的生物製造原料提供了思路(圖1)。

自然生物從原料到乙醯輔酶A往往需要經過8-10步以上的反應。該研究基於化學合成原理,從頭設計了羥基乙醛合酶和乙醯磷酸合酶,創建了一條從甲醛經3步反應合成乙醯輔酶A的非天然途徑(Synthetic Acetyl-CoA pathway: SACA途徑),利用體外酶催化、體內同位素標記、細胞生長等實驗,證明SACA途徑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都可以有效地將一碳轉化成乙醯輔酶A,展示了合成生物學技術在突破自然進化限制方面的強大能力(圖2)。人工設計的SACA途徑突破了生物體固有代謝網絡限制,具有化學驅動力大、不需要能量輸入、與中心代謝正交和沒有碳損失等優點,是第一條乙醯輔酶A的人工生物合成途徑,也是迄今為止最短的乙醯輔酶A生物合成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得到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二氧化碳的人工生物轉化」以及科技部「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技項目的資助。相關結果3月26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題為Constructing a Synthetic Pathway for Acetyl-Coenzyme A from One-Carbon through Enzyme Design。天津工生所助理研究員逯曉雲、劉玉萬、博士研究生楊一群和上海科技大學王閃閃為該文共同第一作者。天津工生所研究員江會鋒、山東大學教授劉永軍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寅為共同通訊作者。

圖1 一碳生物轉化新思路

圖2 SACA途徑的設計、構建與測試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近期熱文

直接點擊文字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

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

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

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

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轉

12、每周兩半小時,任何形式的鍛鍊都可以使你更長壽

13、喝醉以後,你以為睡一覺就沒事兒了?!

14、仰臥起坐等或將成為延壽運動?

15、冥想、瑜伽、太極等不僅能夠改善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生化】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等在乙醯輔酶A人工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乙醯輔酶A既是絕大多數生物製造產品的前體,又是細胞生命中能量與物質代謝的樞紐,在生命代謝網絡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江會鋒研究員團隊利用新酶設計技術創建了從甲醛到乙醯輔酶A合成的人工途徑,為開發新的生物製造原料提供了思路。
  • Nat Comm亮點丨乙醯輔酶A實現人工合成,江會鋒/劉永軍/李寅合作...
    乙醯輔酶A是生命代謝的中樞物質。在自然生物中,從葡萄糖合成乙醯輔酶A,需要經過10步以上反應;從一氧化碳合成乙醯輔酶A,也需要經過6步以上反應。如何能更高效地合成乙醯輔酶A,是合成生物學家關注的焦點問題。
  • 利用不同碳源來高效供應乙醯輔酶A
    :乙醯輔酶A作為重要的代謝中間物,可作為乙醯基供體用於合成高附加值的乙醯類化合物。在大腸桿菌中,乙醯輔酶A可通過葡萄糖、乙酸及脂肪酸代謝途徑合成。而如何將以上碳源高效轉化為乙醯輔酶A並進一步用於生產N-乙醯穀氨酸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問題。
  • JBC:乙醯輔酶A羧化酶調節組蛋白乙醯化的機制
    乙醯輔酶A(acetyl-CoA)是乙醯基的活化形式,參與各種乙醯化反應,也是糖類、脂肪、胺基酸氧化時的重要中間產物。組蛋白的乙醯化作用依賴於中間代謝來提供乙醯輔酶A。然而,乙醯輔酶A也用於脂肪酸的從頭合成,在脂肪酸的從頭合成過程中,第一個反應同時也是一個限速步驟,即通過乙醯輔酶A羧化酶的催化作用,乙醯輔酶A羧化形成丙二醯輔酶A。所以組蛋白的乙醯化及脂肪酸合成競爭利用了相同的乙醯輔酶A存儲庫。
  • 陳根:研究解密衰老,「乙醯輔酶A」或能續充人類壽命
    這些營養素生物氧化後都會生成乙醯輔酶A(CoA),然後進入三羧酸循環進行降解,這個過程對維持呼吸和產生能量十分重要。在2019年,就有研究證實了乙醯輔酶A(CoA)和衰老之間的聯繫。一個研究團隊測試了一群衰老異常快的小鼠,並在9個月(即人類的中年後期)時令小鼠服用CMS121或J147(這兩種候選藥物都通過增加乙醯輔酶A (acetyl-coA)的水平來影響線粒體)。研究發現,在衰老過程中,這兩種化合物可以阻止與衰老相關的分子變化。這意味著,提高乙醯輔酶A水平有望逆轉大腦衰老。
  • 華山醫院普外科欽倫秀教授團隊率先揭示乙醯輔酶A代謝在肝癌轉移中...
    該研究證實了代謝酶醯基輔酶A硫脂酶12(ACOT12)的下調與肝癌轉移及肝癌患者更差的預後密切相關。研究顯示,ACOT12是調控肝癌細胞乙醯輔酶A代謝的關鍵酶,ACOT12的下調可引起肝癌細胞乙醯輔酶A水平和組蛋白乙醯化水平的提高,進而通過表觀激活TWIST2(腫瘤上皮間質轉化中的重要轉錄因子)基因的表達,促進肝癌上皮間質轉化(EMT)過程和肝癌的轉移。
  • Cell:乙醯輔酶A如何影響肝臟炎症和II型糖尿病?
    2015年2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期刊Cell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脂肪組織來源的乙醯輔酶A能夠調控胰島素介導的肝臟葡萄糖合成抑制,並且發現在高脂誘導的大鼠模型中,這一抑制現象會受到IL-6的影響。
  • 「乙醯輔酶A」或能續充人類壽命
    接著,研究人員從線粒體應激時主要的代謝變化入手,考察了重要的代謝通路的參與者「乙醯輔酶A」對這些代謝信號的影響以及與NuRD誘導的染色體重塑之間的關係。以上的結果引發了研究人員的思考,既然,乙醯輔酶A的變化會導致染色質重塑,NuRD複合物是由線粒體應激引起的染色質重塑所必需的。
  • AGING CELL:乙醯輔酶A轉運缺陷引起早衰
    導語:進入ER的乙醯輔酶A流量的不適當升高直接誘導自噬和亞細胞結構再循環的缺陷,並且乙醯輔酶A從胞質轉移到ER是早衰表型的原因。
  • 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梁斌課題組在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 華南農業大學餘義勳課題組在矮牽牛花色素苷代謝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CoA是合成許多次生代謝物的中間產物,也是蛋白質乙醯化修飾的乙醯基來源。細胞質乙醯CoA由ATP-檸檬酸裂解酶(ACL)催化檸檬酸獲的。然而,ACL在次生代謝物合成和蛋白質乙醯化修飾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該研究鑑定了編碼矮牽牛ACL的ACLA和ACLB兩個亞基的4個基因並獲得了兩個亞基分別抑制的矮牽牛植株。PaACL沉默導致葉片和花發育不正常、花色素苷減少和花衰老加速,特別引人關注的是,PaACL沉默後許多乙醯輔酶A下遊代謝物含量不是減少,反而增加。
  • 揚大93歲老教授自創《乙醯輔酶A脫氫轉能歌》
    這首長達5分鐘的《乙醯輔酶A脫氫轉能歌》是由揚大93歲退休老教授劉昌霈自己編曲填詞完成的。劉昌霈說,生物化學是一門非常難學的學科,很多很專業的名詞都比較難懂,同學們在學的時候難學難記。「我這樣編寫,是希望把枯燥無味的專業知識給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這首歌講的是新陳代謝,這對人體來說是很重要的過程。」
  • 脂肪酸的合成代謝
    當機體有充足的還原力(NADPH)和結構單元(比如二碳和三碳分子),就會加速合成代謝,用於生長和儲存。三碳片段合成糖、脂、蛋白或核酸都可以,但人體中的二碳片段(乙醯輔酶A)只能用來合成脂類,主要是酮體、脂肪酸和膽固醇。不論來自糖還是脂,乙醯輔酶A都是在線粒體中形成的,要合成脂肪酸或膽固醇都必須進入細胞質。
  • 代謝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甲硫氨酸前體O-乙醯高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目前,甲硫氨酸主要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進行生產。隨著能源和環境危機的日益嚴峻,利用環境友好的微生物發酵法合成L-甲硫氨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隨後該研究通過過表達胞內乙醯CoA合成途徑,調控胞內NADPH的合成,進一步提高OAH的合成能力。
  • 天津工生所微生物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微生物電合成(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是微生物利用電能作為還原力將CO2、葡萄糖或其它底物還原合成為各種化學品的過程,其系統包括陽極(對電極)、參比電極和陰極(工作電極)。
  • 腦科學日報:「乙醯輔酶A」可逆轉衰老;維生素D不能預防抑鬱症
    「乙醯輔酶A」或能續充人類壽命來源:生物探索圖註:膳食營養素影響線粒體應激誘導的壽命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名為「NuRD mediatesmitochondrial stress–induced longevity via chromatin
  • 糖酵解介導的乙醯輔酶A和組蛋白乙醯化的變化控制著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
    代謝和轉錄分析表明,多能細胞通過糖酵解產生乙醯輔酶A,並在分化過程中迅速喪失這一功能。重要的是,糖酵解的調節阻止了人類和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組蛋白的去乙醯化和分化。乙酸乙酯是乙醯輔酶A的前體,它以劑量依賴的方式延遲分化並阻斷組蛋白的早期脫乙醯化。乙醯輔酶A上遊的抑制劑誘導多能細胞分化,下遊的抑制劑延遲分化。
  • 2020頂刊鐵死亡研究進展與研究方法速遞,請籤收!
    △  此前,CELL 期刊在5月份對鐵死亡的研究新進展進行了總結(見圖1),相信這個總結可以幫助大家帶來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從環境和飲食來源中清除,並可以通過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的作用,從基本的乙醯輔酶A合成。 能量壓力和AMPK通過抑制ACC(橙色,左下角)抑制鐵死亡。 一旦PL-PUFAs被摻入膜環境中,鐵依賴的酶和活性鐵利用分子氧(O2)進行過氧化反應,產生PL-PUFA-OH(黃色途徑)。 鐵依賴酶包括脂氧合酶和細胞色素P450氧化還原酶(POR)。
  • BBA-Mol Cell Biol L: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梁斌課題組在脂肪酸合成途徑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但當前對於「識別不同脂肪酸碳鏈特定位置的不同去飽和酶是如何與相同或者完全不同的細胞色素b5還原酶和細胞色素b5組成電子傳遞複合物參與不飽和脂肪酸合成」的研究較為缺失。模式生物秀麗線蟲有7個去飽和酶,分別是FAT-1至FAT-7,參與合成如油酸(OA)、花生四烯酸(AA)、DHA和EPA等所有不飽和脂肪酸。因此,秀麗線蟲是研究不飽和脂肪酸合成和調控的極佳動物模型。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首頁 » 人物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來源: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