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餘義勳課題組在矮牽牛花色素苷代謝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1-02-23 植物科學最前沿


細胞質乙醯CoA是合成許多次生代謝物的中間產物,也是蛋白質乙醯化修飾的乙醯基來源。細胞質乙醯CoA由ATP-檸檬酸裂解酶(ACL)催化檸檬酸獲的。然而,ACL在次生代謝物合成和蛋白質乙醯化修飾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餘義勳教題組題為「PaACL silencing accelerates flower senescence and changes proteome to maintain metabolic homeostasis」 的研究論文,探究了ATP-檸檬酸裂解酶(ACL)在矮牽牛花瓣次生代謝中的作用。該研究鑑定了編碼矮牽牛ACL的ACLA和ACLB兩個亞基的4個基因並獲得了兩個亞基分別抑制的矮牽牛植株。PaACL沉默導致葉片和花發育不正常、花色素苷減少和花衰老加速,特別引人關注的是,PaACL沉默後許多乙醯輔酶A下遊代謝物含量不是減少,反而增加。進一步研究發現:PaACL沉默引起的乙醯輔酶A的減少會導致植物體內「代謝脅迫(metabolic stress)」,該脅迫又引起蛋白質組和乙醯化組的整體和特異性變化,從而引起許多代謝產物含量增加,以維持新的代謝平衡。圖 矮牽牛乙醯CoA代謝及PaACLB1-B2沉默誘導代謝脅迫的調控路徑。
該文第一作者為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生趙繪娜鍾詩蔚,通訊作者為餘義勳教授。該研究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的支持。https://academic.oup.com/jxb/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jxb/eraa208/5828595?redirectedFrom=fulltext

植物科學最前沿,專注於植物科學前沿進展、資訊、招聘信息的發布及方法軟體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請後臺回復「投稿」,均為無償;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ID:zwkxqy ;

相關焦點

  • R2R3-MYB轉錄因子GhMYB1a參與調控非洲菊花色素苷和黃酮醇的積累
    該文以多年生觀賞花卉非洲菊(Gerbera hybrida)為研究材料,鑑定了一個R2R3-MYB轉錄因子GhMYB1a。研究發現GhMYB1a同時參與調控非洲菊花色素苷和黃酮醇的積累。在非洲菊和菸草過量表達GhMYB1a 可導致花色素苷的積累顯著下降,而黃酮醇的積累明顯增加,二者變化趨勢呈負相關。
  • 青島農大參加第九屆花色素苷國際學術研討會
    Linsay Brown提出含有花色素苷的功能食品除了給人體提供營養以外,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綜合症有一定作用。尤其是來自紫玉米、北美沙果、紫李的花色素苷對代謝性綜合症的效果堪比亞麻酸和熱帶海帶纖維。建議在食品中添加漿果類花色素苷有助於減輕代謝綜合症,從而降低心血管紊亂和代謝紊亂的發生。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Prof.
  • 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在動物能量代謝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高溫熱浪天氣會顯著抑制小型哺乳動物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乃至繁殖成功率。高溫顯著抑制了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圖:高溫顯著抑制了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小型哺乳動物能量代謝的生理生態學特徵
  • 安徽農業大學趙劍課題組在大豆和茶樹代謝生物學領域取得系列成果
    但古四倍體大豆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難度大,進展緩慢。安徽農業大學趙劍團隊一方面開展茶樹黃酮類等特徵性次生代謝研究,也在國家重點研發和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繼續支持下,開展與大豆營養品質形成機理相關的大豆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並在近2年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先後發表1篇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1篇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3篇Plant Journal, 和1篇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火龍果研究團隊在甜菜素合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火龍果研究團隊在甜菜素合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浙江大學滕元文課題組揭示乙烯抑制紅梨花青苷合成的分子機制
    ,果實中花青苷的含量很大程度上決定其色澤、營養、抗氧化性等品質。乙烯調控花青苷合成具有種屬特異性:在蘋果等植物中,乙烯能誘導果皮的花青苷合成;而滕元文教授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乙烯抑制紅梨花青苷合成【1】。
  • Autophagy | 華南農業大學陳金頂教授團隊在豬瘟免疫代謝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和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陳金頂教授團隊在期刊Autophagy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題為「LDHB inhibition
  • 華中農業大學在番茄果實顏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在New Phytologist發表題為「GREEN STRIPE, encoding methylated TOMATO AGAMOUS‐LIKE 1, regulates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and chlorophyll synthesis
  • 青島農業大學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非金屬礦領域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申報開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鐵礦物表面的錳氧化還原循環與天然有機物分解的耦合過程,證實了土壤和沉積物中的高價錳礦物對天然有機物的非生物氧化可能是一種重要的天然有機物分解途徑。
  • 華中農業大學牛病研究團隊在牛支原體致病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刊登了華中農業大學牛病研究團隊題為「An emerging role for cyclic di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 and nanoRNase activities inMycoplasma bovis: Securing survival in
  •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年6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任華中
  • The Plant Cell |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Ectopic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 華南農業大學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創製水稻高光效新種質
    Mol Plant | 華南農業大學彭新湘課題組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創製水稻高光效新種質>編輯 | 王一近日,華南農業大學2019年該課題組在水稻中成功報導一條光呼吸代謝支路GOC支路(點擊查看:專家點評 | 新型光呼吸支路,增產高達27%!華南農大彭新湘團隊創建高光效水稻新種質),顯著提高了水稻的光合效率、生物量和產量。
  • 華中農業大學在納米酶介導的生物固氮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韓鶴友教授課題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發表題為「Cobalt Ferrite Nanozyme for Efficient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via Regulating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
  • J HAZARD MATER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雅林教授現代藥物研發團隊在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
    博士研究生李一帆、孫紅和揚州大學田振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劉吉元副研究員和張雅林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由於小菜蛾在田間的抗藥性極為嚴重,造成了殺蟲劑在田間不合理的頻繁使用,導致了嚴重的農業健康和環境安全問題。擬除蟲菊酯是一類防治小菜蛾方面廣泛使用的殺蟲劑,但小菜蛾對該類殺蟲劑產生了嚴重的抗藥性,並且擬除蟲菊酯在土壤中的殘留會造成環境安全問題,探索小菜蛾對擬除蟲菊酯的解毒代謝十分重要。
  •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與長江大學在水稻形態構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李建雄研究員課題組與長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田志宏教授課題組揭示了
  • 張先正課題組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據武漢大學消息,該校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張先正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高分子材料在生物醫用領域的研究。基於此思路,該課題組近期在生物醫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和《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 《青海雲杉矮槲寄生成災主因及生態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取得...
    由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青海省森防總站、青海省林科所共同承擔的國家林業局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青海雲杉矮槲寄生成災主因及生態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課題》自2012年年初啟動以來,經過課題研究組近一年的艱苦努力、協同攻關,取得了階段性研究進展。  一是生態學規律研究取得基礎數據。
  • 我國光受體蛋白研究取得新突破
    新華社福州10月21日電(記者劉娟)10月21日,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科學》在線發表福建農林大學林辰濤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擬南芥藍光受體蛋白——隱花色素2的光激活與失活機制」,標誌著我國在光受體蛋白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 觀賞植物轉基因研究進展
    由於花卉產業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育種者希望通過轉基因將具有商業價值的性狀導入觀賞植物中,用以定向改良花形、花色、花期、花香、貨架期及生物/非生物抗性等性狀。作者通過文獻檢索及歸納,發現至少有50種觀賞植物已被遺傳轉化,主要種類包括月季(Rosa hybrida)、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矮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