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五臟,肝臟為「賊」。
《知醫必辯》記載:「惟肝一病則延及它髒」。肝病總是「不知不覺」間發生、惡化,像「賊」一樣悄悄偷走我們的健康。
這是因為肝臟內沒有痛感神經分布,從而賦予它發病隱匿的特點,其病變後易被患者忽視,進而導致病情惡化。
案例:
43歲的韓先生被肩膀疼折磨已有半年之久,疼起來感覺胳膊使不上勁,但疼痛時有時無,他感覺並不嚴重,也沒重視。
上個月開始,病情有了變化,讓韓先生心中不安的是肩膀疼起來就一陣陣地犯噁心,四十多歲的年紀,最怕查出大病,諱疾忌醫,也不敢去檢查。
後來還是妻子逼著他去了醫院。
結果怕什麼來什麼,韓先生體檢結果顯示肝區存在異常佔位,急查甲胎蛋白,數值為610ug/L,確診肝癌。
所幸情況還算良好,配合治療有很大治癒可能。
韓先生非常疑惑:肩膀疼怎麼跟肝癌扯上了關係?
醫生耐心解釋道:肝臟和肩膀相隔甚遠,但有一種肩膀疼是很多肝癌患者的首發症狀。
癌變後的肝臟,會對橫膈肌、肺下神經造成壓迫,進而向上「放射」疼痛至肩膀,從而造成肩膀疼痛。
此外,肝癌晚期時,癌細胞還易發生骨轉移,這也可能造成肩膀疼痛。
我們應該怎麼區分肩膀疼痛是肩周炎還是肝癌引起的?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凱主任:肩周炎和肝癌造成的肩膀疼痛有質的不同,二者很容易區分。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組織炎症、病變造成的,有具體的痛點,發病時會影響活動,常見於病人難以將雙手舉起;
而後者是「放射痛」,病灶在肝,肩膀周圍沒有明確痛點,先出現乏力感後有疼痛,且一般不會影響肢體活動。
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肝臟?
我們知道,肝為「嬌髒」,是一個非常脆弱、易受傷的臟器,所以我們要生活習慣的改變,點滴之間保護肝臟。
保護肝臟,牢記「一動一靜」、「一多一少」
一「動」——多運動
運動對肝臟健康很有幫助。
一方面,運動可以幫助肝臟代謝、消耗脂肪,減少肝內脂肪含量,避免脂肪變性、聚集損傷肝臟;
另一方面,經常運動能提高肝臟細胞的活性,可以更好地將代謝毒素排出體外,還能增強對有害物質的抵抗能力。
一「靜」——睡眠充足、優質
充足而優質的睡眠能幫助肝臟更好地修復損傷。
肝臟自我修復的能力很強,夜間熟睡,身體耗血減少,作為儲血器官,肝臟能儲存更多回流的血液。
供血充足,肝臟新陳代謝能力得到提升,細胞分裂、再生可以更好地修復肝臟損傷。
一「多」——多喝水
水被稱為「生命之源」,及時補充水分可以滋養肝臟,還能很好地促進肝臟的排毒。
水裡泡上雲臺冰菊,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本草經》中關於菊花記載道:舒肝氣、通肝鬱、平肝利膽之株。
雲臺冰菊產於著名的懷菊之鄉——河南焦作,它被稱為「菊中之王」,所含的胺基酸、菊甙以及生物鹼類是一般菊花無法媲美的。
成分分析:
胺基酸:親和脂肪、滅活自由基,有效降低脂肪聚集、自由基增多損傷肝臟的風險;
菊甙、生物鹼類:促進肝損修復,抑制代謝毒素的沉澱和聚集,還能幫助肝臟提高對病菌的抵抗能力。
熱水衝泡更利於人體獲取,每日一杯,肝臟更「輕鬆」。
一「少」——少喝酒
大量喝酒有害肝臟健康是人們的共識。
酒類中含有的酒精需要肝臟進行代謝,這個過程中會有乙酸、乙醛等中間產物生成。
其中乙醛是肝臟健康「大敵」,雖說人體可以將其代謝、分解,但飲酒過多,生成的乙醛來不及被分解,便會堆積在肝臟,進而造成肝臟損傷甚至誘發肝臟疾病。
小知識:
肝臟發病隱匿,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肝病早期一般沒有典型症狀,也無痛感,定期檢查是發現肝病最快捷的辦法。
尤其是肝病高危人群,比如:經常喝酒、熬夜、勞累的人,以及50歲以上的人群和有家族病史的人,2-3年檢查一次較為合適。
參考文獻:
[1]韓先.原發性肝癌的發展過程及外在表現[N].健康園地,2019-8-12.
[2]張凱.《如何區分肩周炎和肝癌放射痛》[J].中山大學醫學報,2018-4-15(2).
[3]《肝病高發,預防迫在眉睫,這些習慣請你改掉》[N].醫學分享,20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