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學的淘汰:中國古代統治者在社會背景和現實下做出的文化選擇

2020-12-03 騰訊網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要是說哲學思想的主要代表派別,大家肯定毫不猶豫的會選擇了儒家和道家,但是提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墨子、韓非子,甚至墨家和儒家是旗鼓相當的地位,一度在社會中被尊崇為主流思想。但實際上因為漢朝時期統治者採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成為了獨一份的社會主流思想學派。

而道家思想也是因為統治者的主導和推崇,發展成了一種從皇家走向民間的趨勢,從而成為了社會主流的思想學派。

而當時與其齊名的墨家學派,也是百家爭鳴中大放異彩的重要的一個派別,最終卻徹底在歷史上消失匿跡了,其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其最終也沒能擺脫了被隱匿的命運呢?

一、墨子和墨家:以自然科學為核心的思想被視為社會思想學派的異端

1."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墨家思想流派

墨子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個特殊的人物,首先其特殊之初在於,與其他思想學派主張的倡導者不同的是,墨子的本職是社會中相當著名的一個能工巧匠。

其技藝十分高超,甚至手藝在魯班之上,在諸子文人和思想家裡面,墨子也是唯一一個做工匠為生的。

其次是墨子的人生信條,尤其是在與諸子百家的鮮明對比中,別人都追求的榮華富貴,崇高的地位和被世人尊重的思想家。

而墨子則更傾向於吃苦耐勞的那種腳踏實地的"刻意找罪受"的那一類人,他一不怕吃苦,不畏艱險,而不怕死。

而由墨子一手創立起來的墨家學派,實際上在諸子百家思想學派中也是極其特殊的,首先當然像墨家學派這樣銷聲匿跡的有很多。

否則我們現在也不會只能想起來儒家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主要的流派了。然而墨學的特殊之初還在於它最初是起源於儒家思想。

最後中途站在了儒家的對立面上,其在社會中的文明程度曾經甚至威脅到儒家思想的生存與發展,引發了孟子與墨家思想的論辯。

而其發展速度和銷聲匿跡的速度都極為迅速,似乎只是短暫了在社會思想流派的前幾位列中發了一次光。

2.以科學思想而不是政治思想文明,成為"絕學"

要說到墨家思想的獨特之處,與諸子百家思想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思想學派表徵的核心思想內容。

可能是因為墨子最初是一個著名的工匠手工業者,所以墨家思想中關於自然科學部分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多。

根據相關歷史中的記載,墨子以及其後世的弟子都曾經系統的研究過幾何學,光學和力學等這些自然科學的學科。

就單從這一點來說,墨家思想的命運似乎就已經被定下來了。首先墨家思想在戰國百家爭鳴的時期憑藉著墨子的名氣在諸子百家思想中獲得了姓名。

後期又憑藉著戰亂頻發的戰國時期的大背景,這個精於研究器械製作的思想學派吸引了許多關注,亦或者是因為在諸侯爭霸的社會中,人們的包容性更強。

但是政治是一直存在的,這種科學思想在當時卻被認為是晦澀難懂的,不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和在社會上傳播,所以其最終在戰國時期興盛了一把之後,最終還是走向衰落了。

二、墨學的淘汰:中國古代統治者在社會背景和現實下做出的文化選擇

1.墨學的主張與統治者的政治理念不相符

準確的說,墨家思想流派的衰落和隱匿主要發生在秦漢時期這一社會階段,而這一時期統治者們大都是在致力於實現"大統一"的治國思想。

雖然他們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採取了不同的方式,甚至對於思想流派的選擇和對待的態度和方式也不盡相同。

例如秦朝時期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漢朝時期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因為兩朝社會中佔據上風的主流思想學說的觀念不同。

為什麼我們只說秦漢兩朝帝王的治國理念和統治思想呢?因為這一時期是戰國時期結束之後,諸子百家的思想漸漸開始進入實踐過程。

經歷了從統治者理念到民間思想洗禮的一個過程,代表的有儒家、法家、道家,顯然墨家思想在這一階段就已經被淘汰了。

而為什麼說墨子推崇的墨家思想在這兩個朝代都沒能得到傳播呢?

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算了,因為墨家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本就是反對儒家思想而新創立起來的學派,情有可原。

但秦始皇時期可是焚書坑儒,大有要完全掃除儒家思想的意思,這個時候看起來應該是墨家思想最有利的發展機會了。

但是墨家思想中提倡的"兼愛、非攻、尚賢"的理念,與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政治行為以及其要實現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理想是完全相悖的。

墨家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完全否認了通過戰爭和屠殺來奴役他人以實現自己目標的意思,而秦始皇就是通過戰爭勝利而統一的。

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的王國。因而,秦始皇選擇了推崇法學思想來穩固自己的統治,墨家思想本就和他的政治理念是站在對立面上的。

2.創建之初就立足於現實,立志改造現實:墨家思想的推崇者多是社會下層

墨子在創立墨家學派之前,一直是忠實的儒家思想的擁護者,就是因為他深入學習之後發現儒家思想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服務。

因而墨子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儒家學派的大家庭,自己創建了新的思想學派,就是後來的墨家。

《禮記·表記》中有關於墨子思想主張基本傾向的主張,"為天下興利除害,重質棄文,立足下層,講求實效,反對奢華。"

因而我們所說的墨家思想從創立之初就是站在現實的角度,為百姓謀福利的一個思想學派的主張,而為什麼也沒能夠得到民眾的擁護呢?

首先,我們說墨子從小就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家庭中的,甚至他後來成為了社會中數一數二的技藝高超的工匠,也是隱於市井之中,並沒有謀求榮華富貴和尊貴地位的想法。

所以可以說墨子他的一生都是圍繞著底層人士的現實生活展開的,因此他的一些思想主張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民眾利益"的代表。

但是問題是底層人士根本沒有接觸到這些哲學思想的機會,如果真的有,那也是少數人,因而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孔子與墨子的不同以及之後的命運了。

孔子一直都是社會貴族階層,所以他的思想更多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來為百姓考慮的,加上孔子的交際圈和身份地位,其思想的確更容易受到推崇和傳播。

再有就是決定社會主流思想的權力最終還是掌握在統治者手中,而墨子的思想那大都是在勸阻統治者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

墨家思想一方面迎合不了這些原本就不知人間疾苦的上層統治者的想法,另一方面只有社會底層人士的堅持,沒有統治者或者說是社會勢力的助力,其最終的隱匿是完全可以想見的。

三、組織嚴明,等級分明:墨子意圖建立一個和善的理想社會

許多歷史學專家認為墨子的思想核心最終是想要建立一個只有善沒有惡的完美社會,這種理想社會的建立對於統治者和人民的要求都太高,雙方都不配合。

墨家思想最終就成為了炮灰,這是後話。除了上述我們所列舉的墨子和墨家思想在諸子百家思想中的獨特之初以外,其最出名的就是別的思想流派都不曾建立的制度,其組織不僅有嚴明的紀律,甚至還分為了明確的等級。

當然不同於封建社會中那樣政治上的官員等級,而是一種師門制度。先秦諸子百家大都沒有明確的組織。

一般都是因為對同一種思想學派的認可和推崇而互相交流聯繫在一起的,而墨家依靠一種強有力的紀律性成為了諸子百家思想中唯一具有軍事化色彩的思想流派。

而這種嚴明的紀律性對於思想的傳播和思維的發散顯然就不如其他學派的思想,實際上他們十分分明。

墨家的思想學說更偏重與實際應用的冷思想,像自然科學和數學這些學科,而儒家和道家思想則更能夠進入人們的內心,傳播速度更快,也更容易發揚和傳播。

四、結論

綜上所述,墨家思想學派消失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是註定的和有跡可循的。

因為墨家思想雖有許多先進的現代社會需要的思想,但並不符合當時社會的發展規律,尤其是不能迎合統治者的治國理念和百姓的思想追求。

參考文獻:

墨家管理思想的歷史命運——隱匿於歷史深處的墨子與墨學

簡述墨家科學思想的歷史命運

墨家思想的核心內容

文/朱竟年

相關焦點

  • 古琴文化,古代文人情懷中「雅致」的體現和集中反映
    導語:中國傳統文人情懷之中有一個非常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詞語——雅致。作為上千年的文明古國,和長期以儒學為社會主流思想的古代中國,孕育發展了很多思想和文化。其中的古代傳統文人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而雅致二字又高度概括了中國古代文人的特點和風骨。
  • 頭髮=權力,法蘭克墨洛溫王族為何留髮,選擇頭髮做「代言人」?
    一、 為何頭髮是法蘭克墨洛溫王族的象徵符號?頭髮會成為象徵符號,除了法蘭克的內部族群自身的現象還與基督教有關,也與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交匯、衝突和磨合有關。在這種羅馬人作為文明一方為失敗者,而不同髮式的日耳曼人作為勝利者的背景下,法蘭克墨洛溫王族便將其獨特的頭髮作為標誌性的符號在歷史中長久的保存下來。二、 頭髮中蘊含的政治地位和文化交融結合上文總的來說,對於墨洛溫王族,頭髮的長短,其特別,帶給王族成員的是,有資格站在法蘭克國家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淺談中國古代水墨畫「墨色」審美及其文化意蘊
    在萬千變幻的「墨色」中,構成了一個個別具一格的「心象」和「墨象」同構的「墨境」世界,別有一番「墨韻」,具有高度的藝術審美意義和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蘊。黑色崇拜奠定了古代中國人對黑色的感知和運用基礎,把水墨運用和發展為一種繪畫材料,形成一種獨特的「墨色」審美傳統,也可以說是基於黑色崇拜的一種慧性的發掘,而這個「墨色」審美傳統的起源還要追溯到古代原始社會的採集、農耕文化和陰陽五行思想。
  • 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之一的墨家為何給人的印象非常神秘?
    墨家是一個學術團體是哲學派別,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儒家代表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道家代表人物)則歸墨(墨子)」等語,證明了墨家思想曾經在中國的影響力。墨家創始人為墨翟(墨子),其首領稱「巨子」,墨家跟其它兩家派別不一樣,墨家是一個紀律非常嚴密的組織團隊。有自己的門派教規。
  • 中國經濟學構建的近代探索與現實鏡鑑
    當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已成為學界共識。事實上,近代中國的社會科學界及經濟學界也曾有過學術中國化與中國經濟學構建的思潮,並被付諸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理論創新成果。回顧這段歷史,對於新時期中國經濟學構建的進一步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鏡鑑價值。
  • 中國文化名詞解釋
    這四次滅佛事件給佛教的發展以沉重打擊,但之後佛教都在統治者的支持下得以復興。「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衝突的一種反映,也是三教對立、鬥爭的一種表現。梨園:我國古代音樂舞蹈藝術的雅稱。諸子指前秦至漢初,建立獨立思想,樹立專門學說的代表人物,百家指各個學派,古代常混雜統稱。據《漢書》,所謂「百家」,實際上指有代表性的十家,即儒、道、墨、法、陰陽、農、名、兵、縱橫和雜家。二十四節氣:中國古代對黃道的一種劃分方法。古代曆法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所處的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把一年的十二個月分成二十四節氣,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氣溫、物候和雨量變化,有利於安排農業生產。
  • 劣幣驅逐良幣,古代人才逆淘汰現象
    在這種成熟的人才選拔體制下,就算出一兩個那麼不太成功的產品,也不會影響大局。以古代的科舉制度為例,經過了10年寒窗苦讀,經過了聖人的教育,即使不能成為人才,就算書生氣多一點,但至少讀了聖賢書,品行不會太壞。
  • 活在熱帶的大象,為何與元朝統治者「糾纏」,還生出「象文化」?
    「曹衝稱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學過,這是小學課本的一篇課文。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應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史料裡最早提到大象的文獻了。雖然說大象是一種熱帶動物,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大象生存的痕跡了。古代傳說中更是有關於古人馴服大象為耕作之用的故事。
  • "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墨學專家祝賀
    首顆量子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多年來一直堅持墨子文化研究和傳播的墨學專家歡欣鼓舞。  滕州墨研辦:作為墨子故裡的滕州人倍感自豪  16日上午,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召開全體人員會議,熱烈祝賀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成功,並進行座談交流。
  • 古代社會人紋身之路
    今天咱們說說古代人紋身那事,現代人問社會人的標配是啥?答案一定是大金鍊子、大金表、大墨鏡和大花臂,這四件套打我出生以來就沒變過。在古代紋身可是有很多說法的,紋的好,你可以走在時尚的最前沿,帶起一波時尚的風潮,紋的不好,就是恥辱的標杆了。
  • 「溫馴忠厚」的羊,為何成了古代「祭祀犧牲」的代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中國古代,自然經濟佔主導的經濟狀況下,統治者推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在此背景下,以羊作為祭祀犧牲似乎又升華到了政治層面的作用。在《列子》中,楊朱覲見梁惠王,與其談論治理國家的方法。梁惠王問:「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畝之園而不能耘,言治天下,何也?」楊朱這樣回答:「君見夫牧羊者乎?百羊為群,使五尺童子荷墓而隨之,欲東欲東,欲西欲西。」
  • 從老子和蘇格拉底相比,看中國文化相比西方的優勢
    在他70歲的時候,由於長期與傳統思想激烈地衝突,引起統治者和很多民眾的憤怒,雅典法庭以藐視傳統宗教、腐化青年思想的罪名處死了他。蘇格拉底的這種寧可死亡也要促進雅典進步的精神,確實是高尚的。但象老子這樣為國家做出貢獻後,自己同時得以善終是更高的智慧。因為蘇格拉底傳播的思想,引起了統治者和很多民眾的極大憤怒。
  • 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態度!
    這種現象在古代封建主義社會是根本不會出現的,各民族之間文化交流與傳播到後面的互相通婚、融合血緣關係,這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以維護自己的安穩統治為訴求的皇權統治者的統治下,上層貴族與底層的漢族老百姓們對於其他少數民族的態度又是如何的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古代漢人對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態度。
  • 煙雨江湖墨學學習方法 墨學效果一覽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煙雨江湖墨學學習方法 墨學效果一覽,很多的玩家朋友最近在問煙雨江湖的遊戲中墨學怎麼才能學習呢?墨學的效果是什麼呢?相信不少的玩家朋友都有此疑問,小編也是特地幫大家整理匯總了這篇攻略來幫助大家解決煩惱,感興趣的話,快來往下看看吧!一定會幫到你的!
  • 沃爾特·沙伊德爾 編《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
    沃爾特·沙伊德爾(Walter Scheidel)美國史丹福大學人文學科迪卡森講席教授、古典學和歷史學教授,古羅馬研究領域當前最重要、最活躍的學者之一。所涉領域主要包括古代社會和經濟史,前現代歷史人口學以及世界歷史的比較和跨學科研究。
  • 牛鈴悠悠:中國古代社會的牛
    牛鈴悠悠:中國古代社會的牛 2019年06月14日 09:1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呂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韋伯方法論視域下的「中國社會學本土化」
    例如,江村是個中國獨有的地方,費孝通研究江村,其意義按照馬林諾夫斯基的說法,《江村經濟》一書開創了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發展的裡程碑,因為它「離開對所謂未開化狀態的研究,而進入世界上為數眾多的、在經濟和政治上佔重要地位的民族的較先進文化的研究……研究文化變遷文化接觸的現象,現代文化的傳播」。
  • 文化漫談丨中國古代神話知多少?從盤古到黃帝
    筆者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談到,中國古代神話是華夏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表達了華夏先民對自身以及周圍環境的理解。中國上古神話的內容相當廣泛,涉及自然環境人生際遇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地聊一聊中國神話的幾種類型。
  • 中國古代特殊的朝代,面對內憂外患,他們選擇攘外再安內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而且由於當時那個時代的政治和社會的問題,出現的很頻繁的政權交替問題,而且在這期間也有很多的朝代形成,畢竟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是一個封建主義社會。那個時候並不是一個像現在這樣平等的社會,古代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就是當時的皇帝,他們可以說是掌握了國家的一切,當然,那個時代也是有很多的弊端的,首先就是他們的國家十分的不穩定,隨時都可以發生叛亂。另一點就是他們和其他國家的交戰不斷,特別是和當時匈奴的交戰,大家都知道,匈奴可以說在古代社會中並沒有把話說到我國的範圍之內,而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範圍領土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小的。
  • 新時期新世紀中國社會文化的結構、特點和發展方向
    「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對推進當時文化思想的進步起到了歷史性的革新作用。 數千年的中國歷史創造了先進的文明和輝煌的科技成就,引領並推動了中國社會歷史以及世界歷史的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