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3億,國產化半導體蝕刻材料新突破 預計9月份完工

2021-01-19 今日半導體


  項目施工現場

  廠房全景


  在位於胡處工業區的新材料產業園內,一片藍色的建築物從地面緩緩升起,這是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微電子蝕刻材料項目建設現場。自2018年6月開工建設到如今一期工程進入尾聲,已經歷時整整一年又2個月,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下預計9月份完工。屆時將崛起一支尖端製造業新軍,為我縣新材料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轉型發展

  年銷售額可達30億元

  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浙江森美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由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森田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共同投資成立的中日合資企業。16年來公司一直專注生產經營無水氟化氫產品,年生產能力2萬噸,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2.64億元。


  借力於三美化工的產業技術優勢,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十幾年來發展穩健,產品銷售每年都在同比增長,但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法祥意識到,公司產品結構單一,未來的發展空間受限。為做大做強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森田新材料努力開拓高附加值的下遊產品和市場,並根據當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指引,將目標轉向了半導體行業。


  2017年11月,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與縣政府籤訂微電子蝕刻材料項目合作協議,2018年3月入駐新材料產業園,同年6月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3億元,新建微電子材料項目生產廠房及生產線,佔地總面積10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完成。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形成銷售約30億元,新增稅收超億元。該項目一期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現已完成辦公輔樓、分析樓、自動化倉庫、鍋爐房、配電室等項目工程的建設,生產車間引進的國外先進設備設施已基本到位,順利進入安裝階段,總投資2000萬元的雨汙分流與環保處理設施工程目前也已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整體項目建成後,我們將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生產工藝體系、質量控制體系、營銷服務體系和信息採集體系,努力成為一家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胡法祥表示,公司不會止步於吸收進口技術,而是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技術、豐富產品,為我縣新材料產業培育更多人才。


  關鍵材料不怕「卡脖子」


  微電子蝕刻材料項目的落地不僅為我縣新材料產業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還將為全國化工市場輸送一支優質的產業新軍。


  前不久,全球化工市場出了個新聞,日本宣布將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包括用於半導體蝕刻的氟化氫等。據媒體報導,此舉使韓國集成電路製造業遭遇「卡脖子」,或將造成尖端製造行業重創。


  集成電路就是俗稱的晶片,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石。胡法祥告訴記者,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並且需求還在持續增長。半導體晶片是國內最大進口產品,僅2017年中國晶片進口額就達到了2601億美元。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推進綱要》,將集成電路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在這一市場背景下,森田新材料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決定實施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生產PPT級半導體用氫氟酸系列產品。


  製造晶片可以形象地比喻為在微小的場地上「修路搭橋」,往往指甲蓋大的一小塊晶片裡有幾億個電晶體、近萬米金屬線,這個「施工」過程離不開各種蝕刻材料。胡法祥說,氫氟酸產品主要用作晶片的清洗、蝕刻等用途,應用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生產過程,是集成電路(IC)製造的關鍵性基礎化工材料之一。公司採購普通的化工材料,運用先進的裝備及工藝進行提純,剔除各項金屬雜質,讓產品品質達到晶片生產所需要的PPT級別,PPT相當於萬億分之一單位,意味著純度相當高。


  我國晶片研發起步較晚,技術相對落後。過去,這一高度提純的技術為日本長期持有,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個將該類進口技術材料國產化的企業,而微電子蝕刻材料一期項目也入選了2018年第二批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一方面能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延長氟化工的產品鏈,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新產品還可替代進口產品,補齊中國集成電路應用材料的產品鏈,助力我國尖端製造產業的發展,打破目前國內12英寸晶片所需關鍵材料全部依靠進口的局面。」胡法祥說。



內容聲明:內容來源武義新聞網,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今日半導體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半導體立場,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本部刪除!手機微信同號15800497114

相關焦點

  • 全面推進——2018年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突破情況
    要聞 全面推進——2018年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突破情況 2018年7月21日 13:30:53
  •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今年4月,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布2019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額為521.2億美元,其中,晶圓製造材料的銷售額為328億美元,半導體封裝材料的銷售為192億美元。  SEMI報告還指出,分區域來看,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日本、北美、歐洲半導體銷售額分別為113.4億美元、88.3億美元、86.9億美元、77.0億美元、56.2億美元、38.9億美元,分別佔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份額的22%、17%、17%、15%、11%、17%。中國大陸是2019年各地區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規模位居第三。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額分布半導體材料可分為晶圓製造材料和封裝材料,晶圓製造材料是半導體材料市場的主力軍。根據 wind 數據,2018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規模為 51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7%,其中晶圓製造材料及封裝材料銷售額分別為 322 億美元和 19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9%和 3.1%。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揭秘在半導體行業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半導體材料和顯示材料的國產替代邏輯。如果想收藏本文的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可以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nc437」獲取。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額分布半導體材料可分為晶圓製造材料和封裝材料,晶圓製造材料是半導體材料市場的主力軍。根據 wind 數據,2018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銷售規模為 51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7%,其中晶圓製造材料及封裝材料銷售額分別為 322 億美元和 19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9%和 3.1%。
  •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 高純靶材企業迎機遇
    主流PVD鍍膜技術主要包括濺射鍍膜及真空蒸鍍,其中濺射鍍膜主要用於大面積基板材料鍍膜,蒸發鍍膜主要用於小尺寸基板材料鍍膜,靶材是實現PVD鍍膜的關鍵,並且靶材的純度直接決定了最終的電子器件或光學元器件的質量和性能,因此提純及純度控制是靶材製造的關鍵,一般要求高純度、高緻密度、成分與組織結構均勻、晶粒尺寸細小,目前濺射靶材產品純度一般4-6N。
  •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高純靶材企業迎機遇
    濺射靶材行業受益於下遊如平板顯示器、半導體、太陽能電池、光磁記錄媒體、光學元器件等快速發展,2016年全球濺射靶材市場規模約為113.6億美元,其中平板顯示(含觸控屏)用靶材為38.1億美元、半導體用靶材11.9億美元、太陽能電池用靶材23.4億美元、記錄媒體靶材33.5億美元;到2019年,全球濺射靶材市場規模將超過16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3%。
  • 中泰證券--雅克科技:擬定增擴產 新一代電子信息材料國產化項目...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事件: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浙江華飛電子基材有限公司新一代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專用材料國產化項目」、「年產12000噸電子級六氟化硫和年產2000噸半導體用電子級四氟化碳生產線技改項目」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我國又一項半導體核心裝備取得突破!
    超1600億晶片產投進駐上海臨港自貿區 6月29日,在2020年中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翁愷寧對外發布一則重磅數據:自2019年8月20日掛牌以來,臨港新片區已累計籤約各類產業項目289個,涉及總投資2528億元,其中晶片製造項目總投資超
  • 半導體國產化投資機會系列二:光刻膠,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
    上回,富途資訊和大家分享了《半導體國產化投資機會系列一:清洗設備》一篇文章,裡面內容曾提過,華為被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此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我們只有一家頂尖的科技公司,但相關配套的產業鏈設備沒有發展起來的話,最終是可能會被拖後腿的。」預計未來,我們會加大對半導體產業鏈的投入和研發,加快了我們國家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 應用材料公司選擇性材料技術帶來蝕刻工藝新突破
    應用材料公司近期取得了蝕刻技術的新突破,推出業內首款極致選擇性蝕刻工具Applied Producer®  Selectra™系統,通過引入全新的材料工程能力,助力3D邏輯晶片和存儲晶片的尺寸持續縮小。
  • 【晶片】半導體材料三個高景氣方向
    長江存儲一期項目於2020年擴產至5萬片/月以上,預計未來將達10萬片/月,二期土建已於2020年6月開工,兩期產能規劃共30萬片/月;華虹半導體(無錫)產能預計從2020年末2萬片/月擴張至2021年末4萬片/月,後續仍有4萬片/月擴產空間;合肥長鑫產能預計從2021年初4萬片/月擴張至2022-2023年的12.5萬片/月;中芯國際在北京即將新建10萬片/月新廠房。
  • 安集科技:CMP拋光液龍頭 揚帆半導體材料國產化
    安集科技核心產品CMP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是半導體製造的核心材料。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性價比等方面在國內已具備領先優勢,未來有機會成為國際級的中國半導體材料製造商。CMP化學機械拋光液:國產唯一供應商,將受益於半導體國產化趨勢和先進位程的拋光次數增加,未來三年年均複合增速24%。公司專研技術十五年,14納米拋光液全國領先。我們看好公司為中國半導體國產化趨勢下的拋光液材料首要受益者,此業務尚有5-10倍增長空間。
  • 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投資寶典(附59頁深度)
    其中,中國臺灣約佔全球晶圓的23%的產能,是全球產能最大的地區,半導體材料銷售額為114億美元,全球佔比為22%,位列第一,並且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材料消費地區。韓國約佔全球晶圓的20%的產能,半導體材料銷售額為87.2億美元,佔比為17%,位列第二名。中國大陸約佔全球13%的產能,半導體材料銷售額為84.4億美元,約佔全球的16%,位列第三名。
  • 【申萬宏源中小盤】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高純靶材企業迎機遇...
    濺射靶材行業受益於下遊如平板顯示器、半導體、太陽能電池、光磁記錄媒體、光學元器件等快速發展,2016年全球濺射靶材市場規模約為113.6億美元,其中平板顯示(含觸控屏)用靶材為38.1億美元、半導體用靶材11.9億美元、太陽能電池用靶材23.4億美元、記錄媒體靶材33.5億美元;到2019年,全球濺射靶材市場規模將超過16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3%。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電子氣體投資寶典
    其中,中國臺灣約佔全球晶圓的 23%的產能,是全球產能最大的地區,半導 體材料銷售額為 114 億美元,全球佔比為 22%,位列第一,並且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材料消費地區。韓國約 佔全球晶圓的 20%的產能,半導體材料銷售額為 87.2 億美元,佔比為 17%,位列第二名。中國大陸約佔全球 13%的產 能,半導體材料銷售額為 84.4 億美元,約佔全球的 16%,位列第三名。
  • 森田化學蝕刻試劑項目落戶浙江
    日本森田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半導體用高純度蝕刻試劑項目在浙江入園。該項目將由合資公司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實施,項目利用該合資公司無水氫氟酸作為原料製造高純度氟酸和BOE,產品將用於半導體的清洗和蝕刻。該項目一期投資超過30億日元,項目總佔地8.8萬平米。一期BHF與BOE產能各有2萬噸。
  • 半導體國產化:靶材(附深度)
    我們選取SEMI及面板行業龍頭公司等相對客觀的數據來源對全球半導體及平板顯示行業用靶材市場空間進行驗證,半導體靶材全球市場空間約為12-13億美元,平板顯示靶材市場規模約為27-36億美元,與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基本保持一致
  •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國產化
    好消息是,此刻正是中國投資半導體產業,進而調整中國半導體產業結構的好時機。半導體行業有一個被稱為「矽周期」的周期,每隔三到五年就會重複一次繁榮到蕭條。半導體市場目前正在繁榮波段。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2020年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較2019年會增長15%,增至549億美元(約人民幣38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力成全球首座面板級封裝製程量產基地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工 總投資...
    打開APP 力成全球首座面板級封裝製程量產基地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工 總投資達新臺幣500億元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9-26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