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女兒的天平
前段時間,女兒學校舉行科技節活動。郝冉躍躍欲試,放學回家的路上都在構思如何製作。她想了很多方案,最終決定就地取材,計劃做個實用的小天平。
回家後,她飯顧不上吃,就馬不停蹄開工,找來剪刀、尺子、彩筆、彩紙等,先從一個布娃娃身上取了支撐的小支架、又嘗試用各種材質的小棍當作天平的橫杆,最終因長寬度的關係,選用紙殼裁剪成一個橫杆,用彩紙包裝後劃上刻度,裁剪了兩個小紙杯當作物品託,然後用線捆綁吊掛在橫杆上。大功告成後,用兩塊橡皮放在物品託上試了試天平的質量,感覺不錯。
後來又發現天平底座有點小,把還沒有吃完糖果的包裝盒貢獻出來,做了天平底座。睡覺前又擺弄修飾了一番後才上床。
第二天早上,她興奮地把這個科技小製作——小天平帶到學校。
上午10點多,我看到老師在班級群裡說明有隻有八個小朋友沒有交手工作業,其中就包括郝冉。我納悶了,明明看到她將「小天平」帶到學校了,怎麼會沒有交呢?
中午放學回家後,我就大聲質問她什麼原因沒有交手工作業。她哭著告訴我,感覺自己做的太醜了,看到同學們花花綠綠的手工作業,非常的漂亮,和他們比起來,小天平就是只「醜小鴨」,所以,就沒好意思拿出來。我心頭一驚,孩子平時就比較敏感,我該如何和她溝通呢?
吃飯的時候,我就裝作隨意問她:「郝冉,你知道《三隻小板凳》的故事嗎?」她說:「知道。那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故事,愛因斯坦小的時候,老師布置手工作業」……
我說:「那故事裡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小板凳,可不比咱們家郝冉的天平漂亮吧。雖然愛因斯坦的小板凳不漂亮,但同學們都佩服他,那為什麼呢?是不是愛因斯坦的那種自信、堅忍不拔的精神徵服了同學們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就像花兒一樣,不能只看到玫瑰莖的刺,而不去欣賞玫瑰花的美;百花園裡也是各有各的美,不要只看沿途雍容華貴的牡丹、純潔的荷花和迎霜傲骨的梅花,卻忽略其他的美好。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然後我又問她:「你是不是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呀?」她說:「我要交上我的小手工,並且和老師道歉。」當小手工交給老師時候,蘇老師鄭重地告訴她:「不管你做成什麼樣,我覺得都很好。只要用心去做,就是最美的。」
感謝老師這溫暖的話語,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幸好有您相伴。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雖然我們已為人父母,但在教育路上我們依然是個學生,學無止境,任重而道遠。(浩然媽媽)
原因分析:缺乏自信心
女兒的天平已經做好,而且滿懷希望,因為覺得比不上同學們做的華麗,所以就不敢上交作業了。在勇敢、自信和膽怯、退縮之間,女兒的天平傾斜了,滑到了退縮這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缺乏亮醜的勇氣。在父母引導之下,女兒換來了寬慰。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教師的教育影響力。倘若,教師武斷地予以指責,那麼孩子就會更加不自信,更加鬱悶,以後也不敢再興致勃勃地動手創作了。
那麼,遇到類似問題該怎麼引導呢?
一要讓孩子認識到勞動、創作本身就是最美的,這項成果是自己智慧的勤勞的結晶。在評比活動中,本身就會有高低、優劣之分,但不能過分看重,重要的是一次比一次努力。
二要省查自己,知道家庭和周圍的人的自信心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孩子。三是不要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在學校擔任校長期間,開展了一系列「培養孩子自信心」為主題的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講座現場能容納七八百人,座無虛席,贏得了家長高度稱讚。通過不同生動的案例展示,有趣的情景再現,積極的現場互動模式等獲得了家長們的強烈反響。
可見,家長們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很感興趣,認識也是很到位的。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如果您覺得這這兩項建議不好操作,參加家長會又佔用工作時間,那可以選擇關於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書籍來讀一讀,從書中汲取方法和技巧。
讀一本可能不過癮,您可以選擇成套的書來讀,這樣系統性強,價格便宜,便於深度理解。讀就讀大師作品,讀名著。比如《我做得到》這套書。
該書是凱特·格林威大獎提名、諾丁漢年度童書獎得主作品。幫助3-6歲兒童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風趣、爆笑的故事和明快的畫風傳達給孩子:只要勇於嘗試和改變,什麼都做得到!非常適合像明月媽媽這樣的家長閱讀。
信心是學習的基礎,是成功的基石。培養自信心從小開始,越早越好,是片刻也耽誤不得的。
讀書不讀書,效果大不同。現在國家支持生育二孩,那麼家長多學習關於教育孩子自信心培養的方法是十分迫切的。投資孩子教育,是明智的選擇。因為您的一點投入,孩子獲得好的發展,全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