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縣虹星橋鎮中心幼兒園支汝慧: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年代好...

2021-01-13 瀟湘晨報

推薦檔案:

支汝慧:80年代老師

推薦單位:長興縣虹星橋鎮中心幼兒園

推薦理由:該教師工作認真負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時還兼任年級組長與家長工作,充分發揮了帶頭作用,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積極參與黨組織的各類活動,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在業務上多次獲獎,在縣比賽中獲獎,縣論文二等獎、三等獎多次、縣課題二等獎一次、縣優質課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縣公開課三次、縣課件製作一、二、三等獎多次、輔導幼兒縣級七巧板、科幻畫多次獲獎,還被評為「縣事業家庭兼顧型」先進個人。

支汝慧,從教10年。2010年8月至2015年7月在長興縣中心幼兒園任教,2015年8月至今在長興縣虹星橋鎮中心幼兒園任教。從城市到農村,地域改變,但不變的是對幼教事業的熱愛。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的同時還擔任著年級組長的工作。在工作中,關心關愛每一名孩子,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團結同事,完成每一次的活動與領導布置的任務。在幼兒園是孩子們的「媽媽」,在家中是媽媽、妻子、女兒、媳婦的四重身份。

用愛心澆灌孩子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孩子們的歡樂,凝聚著您的付出與汗水,承載著您的愛與責任。

2007年,走近師範院校的我,選擇了學前教育這個專業,三年的大學生活賦予我的是充實與快樂。無數次憧憬著畢業後的工作場景,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嘻嘻哈哈,無憂無慮。

2010年,踏上幼兒教師崗位的我,了解到作為一名幼兒老師,不僅需要良好的心態,還需要紮實的功底。作為幼兒教師,除了每天和孩子一起的快樂時光,還有許多繁瑣的案頭工作。初為人師,我後悔過,我徘徊過,但我一次又一次說服我自己:既來之,則安之;我一次又一次警醒我自己:不做逃兵。

在10年的幼教生涯中,有過酸,有過苦,但收穫更多的是甜。10年裡,在教學與活動中更加有信心,與家長的溝通越來越得心應手。經驗的不斷累積與學習也讓我贏得了各方的好評。也使我對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感悟:愛與責任的並駕齊驅才造就了孩子們的快樂!猶如一株小小苔花,慢慢開放。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焦慮真實的原因是因為兒童習慣於母親那張親愛而又熟悉的面孔,而當陌生人出現後,他感到非常失望,於是就變成驚駭了」。對於像新入園的幼兒,焦慮情緒特別嚴重,就需要耐心細緻的教育,並付出更多的愛心。要讓孩子熟悉環境,覺得老師、小朋友可親可愛,幼兒園真好玩,然後尋找教育的契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讓她融入幼兒園大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

在第一個學期中,我主動與家長聯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孩子們特點的教育方案,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並為之提供方便;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來幫助孩子們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家長們也為此感到開心,同時也更新了教育觀念。

用責任扛起擔當

有一年,剛接手三年一輪的小班,小班的孩子開學初分離焦慮嚴重,情緒不穩定,每天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穩定幼兒的情緒,自理能力差,一切都像一張白紙,需要老師去一筆一筆描繪。作為班主任和小班年級組長,我和搭班老師、組內的老師一起合作,穩定幼兒情緒、培養常規、入園半日親子活動、家長會、中秋活動、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孩子們分離焦慮漸漸減少,與老師建立起了親密的依戀關係,家長們也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與老師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孩子們也愛上幼兒園,一切都步入正軌。

9月下旬的一天,一個消息打破了「正軌」,由於港口園區沈傑新老師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繼續上班,決定派我的搭班陳卓夏老師去港口小班帶班一學期,張晶霞老師來我們班,張老師還兼顧著食堂管理工作也非常的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我們兩個一下子都不能消化,在園長與我談話後,一走出園長辦公室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腦海裡浮現出許多問題:班裡以後只有我一個人,怎麼平衡許多工作?怎麼跟家長解釋陳老師去哪兒、去多久?這個學期怎麼樣獨自面對、克服一個個難題?在挑過這個重擔後的一個星期我的思緒一直很亂,每天要做什麼感覺無從下手又感覺什麼都沒有做好。面對天真活潑的孩子,每天嘰嘰喳喳地喜歡我和他們一起做遊戲、一起唱歌、一起做手指遊戲,孩子們不經意的「老師,我好喜歡你!」我的心中也慢慢平靜。每天晚上入睡關燈後都會回想一遍今天做的工作哪裡漏做了,明天需要做一些什麼工作,對於領導布置的工作一點一滴盡力完成,時間不夠就利用下班時間來加班加點完成。對於家長們的詢問,我們兩位老師配合默契安撫好家長情緒做好家長工作。在我的家庭中,兒子體質差經常生病,開學初還因為手術住了一星期院,剛出院一個星期又因為細菌感染轉為肺炎又住一個星期院,愛人在德清上班分居兩地,每天晚上照顧兒子,早上5點起床從德清趕到虹星橋上班,雖然累,但對家庭這份責任也是我的擔當。我還兼顧著年級組長、負責幼兒園家長工作,與年輕老師師徒結對,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在築夢新時代的徵程中,把擔當扛在肩上,把責任銘記於心,無論情況怎麼糟、環境多麼惡劣,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教育初心,只有踐行自己的初心,才能抵達自己渴望達到的目標。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猶如一朵如小米一樣小的花朵,不引人矚目,可是我仍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不枉我的教育初心,無悔我的10年的幼教生涯,相信有一天,小小苔花也會想像牡丹一樣花開遍地,芳香四溢。花開了,你會和孩子們一起聞風中瀰漫的花香嗎?樹綠了,你會和孩子一起尋找樹枝上的尖尖嫩芽嗎?鳥來了,你會和孩子一起欣賞那嘰嘰喳喳的鳥叫嗎?風來了?你會和孩子一起靜靜地聽它訴說春天的故事嗎?我會,因為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會用愛心串起千家萬戶,會用責任心啟迪顆顆童心,如應彩雲老師所說:在我的世界裡,天大地大孩子最大。我在孩子的天空裡,努力飛舞,努力成為孩子天空裡的雲……

【來源:湖州市教育工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些花不像牡丹月季那樣花大色豔,但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春天。想起清代詩人袁枚的詩《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最近在整理以前的照片,發現了一組小花的照片,感覺拍得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嶽陽縣殘疾人自強不息受關懷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嶽陽縣殘疾人自強不息受關懷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3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彭新華)「蒼蒼來暮雨,淼淼逐寒流。」「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復工復產的號角催人,散布在嶽陽縣榮家灣鎮大街小巷地小門店「無話可說洗車行」、「聾人補鞋配鑰匙」、「聾啞人扎花環」等紛紛營業,這是殘疾人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營生之所。他們復工的情況怎麼樣,有沒有困難?嶽陽縣殘聯理事長劉三軍帶著班子成員和幹部,逐一登門看望。
  • 陳國廠: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一、常思從善心,樂為扶貧人「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它充分的展示了陳國廠26年來的鄉村醫生生活。然而,陳國廠的所作所為在一些人眼裡覺得他痴了、傻了,做公益大家越說他好,他就越有勁做公益,但對自己的家庭很摳門。到如今家裡最值錢的東西就是電冰箱、洗衣機,避暑用的是電風扇,幾間平房因房頂漏雨室內牆壁上出現多處發黴的痕跡。
  • 學習強國刊發6分鐘視頻丨法官葛娟: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學習強國刊發6分鐘視頻丨法官葛娟: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2020-11-3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沉寂了300年的詩句因何一夜爆紅?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就是這首詩歌的意義。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們也一樣找到生命的價值,等待綻放出來的時刻。我覺得這個比我們的外表重要。」「我們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烏蒙山不能教他們一輩子起碼要讓孩子們想我的時候能夠唱出這首詩」梁俊老師懷揣著這一信念為大山中的孩子們譜寫了一本最棒的教材正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所說因為有了梁俊老師這些孩子們才能如牡丹一般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辭官後,我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太陽照不到的背陰處,依然有小小的苔蘚肆意地萌動。別看那不起眼的苔花如米粒般大小,它卻像牡丹一樣,熱烈地綻放著生命。袁枚的一生,正如他的這首詩一樣,以苔花的姿態活成了牡丹。幼年的袁枚家境貧困,好在他聰明好學,沒有辜負家人的殷切希望。於乾隆四年,他便中了進士,入了翰林院。乾隆七年,做過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的知縣。輾轉幾年,他的仕途之路走得並不順暢。或許是發現仕途這條路並不適合自己。
  • 「詩詞鑑賞」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古詩詞裡的苔蘚!
    苔雖然在陽光不能照到的地方, 又那麼渺小,悄然的開著,不引人注目,更無人喝彩。但是它仍然那麼執著的開放,毫不自慚形穢,在逆境中有勇氣實現自己的價值,充滿自信,認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給了這個世界。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物業英雄》觀後感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新春伊始的一場疫情,讓物業人這個行業再一次走進大眾的視線。物業人員也許是默默無聞的,沒有什麼驚天動地之舉,甚至被人理解為微不足道,可有可無。他們可能雖然花如米粒般細小,生長在太陽也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能憑自身的力量開花結果。他們平時默默無聞,但卻平凡而勇敢,非常時期逆流而行,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不離不棄,築牢我們生活中的「第一道防線」!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第一次知道這首詩是在CCTV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上,雖然當時並沒有完全理解詩句的意思,但還是被簡潔中透著一股清新的詩句吸引了。300年前的一首小詩也感動了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也反映了許多人共同的成長經歷,在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人群中,默默無聞,卻仍然像牡丹一樣綻放自己的風採。整首詩沒有晦澀難懂詞語,「青春」二字是指青青的綠意和春天的味道。苔蘚是低等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溼之處。詩人借寫青苔花朵雖如米粒一樣渺小,卻毫不自慚形穢,更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充滿自信,綻放自己的青春,像富貴美麗的牡丹花開一樣,綻放在不起眼的小小角落裡。
  • 中國經濟的韌性| 紅星美羚: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 題:中國經濟的韌性| 紅星美羚: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新華網 郭良 馮孔 曹晨 任禹西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盛夏時節,我們在陝西渭南富平縣見到了王寶印,當時他正在牧場看羊。幾十年養成的習慣,他很不願意在辦公室待著,每天最喜歡的就是來牧場散步,看羊。他說管理羊可比管理人容易的多,也更讓人覺得舒適。
  • 陳美榮: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就是人民教師⑦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校是鄉村的中心,教師是學校和鄉村的靈魂。今天的主角教師是貴州黔西南州普安縣的一名鄉村教師,她叫陳美榮。今天,要講述的是陳老師11年的鄉村教學經歷。有些調皮的孩子會嘲笑他,從幼兒園開始,小號就習慣於用拳頭去反擊那些嘲笑他的人。為了幫助小號融入班集體,陳老師多次私下給班裡的孩子們溝通,激勵大家要給小號更多的尊重和關心,平時帶著他做活動玩遊戲。經過一年的努力,小號愛打人的壞習慣改了不少,學習上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萌娃手繪漫畫,致敬「疫」線叔叔阿姨!
    正所謂「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王村礦小學學生張曉彤: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看到老師那麼關心我,我暗暗告誡自己,要好好學,絕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為宣傳抗疫,史老師指導下,我製做了一張手抄報。手抄報的題目是《白衣天使,加油!》 ,報上有醫生、針管和揮動的翅膀,是送給白衣天使的,角落還畫了一個小小的我向白衣天使致敬。還有顆大大的紅心,紅心上寫著 : "中國武漢加油!"。
  • 「優秀作品」全省愛心公益教育徵稿: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不管什麼年代,不管什麼崗位,我們都要立足本職,腳踏實地,用激情擁抱人生,用奮鬥創造幸福。
  • 中考生作文:《向一棵小草致敬》,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還有最後300米……200米……"口中疲憊地默數著,腳步已有些踉踉蹌蹌的虛浮,陽光也似乎變得虛虛晃晃起來。但我仍咬緊牙堅持住,只為了那曾經為體測滿分而定下的每日目標。一個信念,朝著終點,跑,跑,用勁地跑。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成職在校生愛心之舉暖人心
    成職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面前,有許多無私奉獻的急先鋒、逆行者,也有著無數個舍小家、護大家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們用堅守換來希望,用信念擊退疫情。也有像何敏這樣「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危難時刻貢獻出自己力量的人。
  •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家長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她想了很多方案,最終決定就地取材,計劃做個實用的小天平。回家後,她飯顧不上吃,就馬不停蹄開工,找來剪刀、尺子、彩筆、彩紙等,先從一個布娃娃身上取了支撐的小支架、又嘗試用各種材質的小棍當作天平的橫杆,最終因長寬度的關係,選用紙殼裁剪成一個橫杆,用彩紙包裝後劃上刻度,裁剪了兩個小紙杯當作物品託,然後用線捆綁吊掛在橫杆上。大功告成後,用兩塊橡皮放在物品託上試了試天平的質量,感覺不錯。
  •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山東臨沂市蘭山區十名「外鄉人...
    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10名「外鄉人」,在和村民們摸爬滾打中,逐漸體會到與最基層、與大時代的休戚相連、同頻共振。六件民生難事給了隊員們「下馬威」10名隊員、市區10個部門、平均年齡41歲,工作經驗、生活閱歷、思維模式、理論基礎和性格脾氣迥異。
  • 「中醫藥抗疫徵文優秀作品」苔花如米小 也如牡丹開
    接到通知後,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四名年輕的護士第一時間響應號召,離渝援鄂——苔花如米小 也如牡丹開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 鄧玉霞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不平凡的。妹妹還小,不知道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麼,懵懂地看著姐姐。媽媽好一陣沒說話,只是機械地用筷子撥弄著盤子裡的回鍋肉,好一會兒才抬起頭說,我不支持你。龔利正想解釋,話還沒出口,媽媽又補充了一句,也不反對你。知母莫如女,冰雪聰慧的龔利一下子就體會了媽媽內心強烈的矛盾和在小愛與大愛之間那種艱難的選擇。
  • 苔花如米學牡丹——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17)
    行動前,俄方工作人員要求大家作好嚴密防護。森林裡有一種兇猛的昆蟲,能夠沿著領袖口鑽進人體吸血,類似洞庭湖農田的螞蝗。但保護區工作人員要求,如果發現身上有這類昆蟲,只能驅趕、不能殺死它。「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蒼鷺的生命雖然普通;但是,它以頑強的生命力、長距離的遷徙,每年往返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它實際上也是文明的傳播者。相信若干年後,中俄兩國人民子孫後代將會明白中國鳥人的良苦用心,一起珍惜人和其他物種共同擁有的地球家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