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是鹽城發展最大的優勢和潛力所在。今年以來,鹽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生態立市」戰略,深入推進「綠色轉型、綠色跨越」,夯實自然資源和規劃的管理基礎,進一步釐清全市自然資源「家底」,製作自然資源管理「全景圖」,使其管理更科學、更有效率,做美經濟、生態「雙面繡」,未來可持續發展路徑更加清晰。
摸清自然資源「家底帳」
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服務「兩海兩綠」路徑、推進「四新鹽城」建設的神聖職責。
為給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撐,鹽城市高效推進「三調」工作,在全省率先查清各類自然資源的空間位置、範圍和面積。全面提升基礎測繪水平,深入開展1:500和1:1000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穩步實施地質調查,市政府與省自然資源廳籤署城市地質調查協議,先鋒島地質勘察成果投入應用。加快修測海岸線,已完成現場踏勘和外業測量工作。同時有序推進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已覆蓋85個鄉鎮。
在加快實施統一確權登記方面,鹽城市制定出臺全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和年度實施方案,啟動實施一批自然保護地、跨縣(市、區)河流湖泊等重要自然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有序開展溼地、森林等統一確權登記,配合省自然資源廳完成我市境內麋鹿保護區、黃海森林公園、通榆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入海水道等統一確權登記。
值得期待的是,鹽城市正全力建設生態廊道,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繼續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年內新造成片林8.8萬畝,改造提升現有林9.5萬畝,新建森林村莊90個。圍繞「中」字型生態空間,加快建設環市區高速圈生態廊道,串起沿線的綠地、水面、林地和基本農田,形成城市生態保護圈。全力爭創國際溼地城市,深入實施溼地保護修復兩年行動計劃,力爭高分通過國際溼地城市認證組織現場評審。
繪就國土空間「規劃圖」
高質量保護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要任務,而編制好、實施好國土空間規劃,是最為重要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之一。
事實上,今年鹽城市不僅按時完成市、縣兩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而且深入實施沿海區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試點。2019年至今年4月底,共辦結農用地轉用、城鄉掛鈎和工礦廢棄地建新方案等170批次、3.99萬畝,辦結用海項目1.85萬畝,為鹽豐一體化快速道路、SK動力電池、濱海港碼頭等一批重點項目,提供了落地空間和用地用海指標。
快速辦結項目的背後,關鍵是化繁就簡。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新變化,圍繞「六穩」「六保」提出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順應社會期待,回應群眾關切。圍繞如何努力交出「雙勝利」大考的合格答卷,市委、市政府在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率領鹽城人民迅速行動,抓「六穩」促「六保」,全面打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鬥,築牢「穩」的基礎,守住「保」的底線。
不僅如此,鹽城市還編制一批重要空間規劃。濱海港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港城總體城市設計和旅遊、防洪等專項規劃形成初步成果。環市區高速圈生態廊道、通榆河生態廊道、新洋港生態廊道、建軍路商圈提升等專項規劃落地實施。同時,實施一批重點民生實事。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的意見》等10多項政策文件,完善11個縣(市、區)鎮村布局規劃,編制村級土地利用規劃133個,落實規劃空間1.9萬畝,爭取流量指標6500多畝,籌集建設資金31.6億元。
激活改革發展「一盤棋」
今年江蘇省明確了「全力精準保障、全面從嚴管理」自然資源的總目標,鹽城市委、市政府發出「堅定『兩海兩綠』、建設『四新鹽城』」的動員令。相關部門緊緊圍繞省、市決策部署,以機構改革為主軸,以突出自然資源中心工作為主體,以高標準高質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為主題,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奮力開拓發展新局面。
一套任務「分解圖」,劃定出清晰的自然資源和規劃事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對標建設產業新鹽城,聚焦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效農業等重大產業項目、重點產業園區、重要產業載體,進一步優化用地、用海、用林等資源配置機制,提高項目建設、不動產登記等審批服務效率,為轉型升級盤活更多「轉」的空間、拓展更多「升」的渠道。
對標建設開放新鹽城,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戰略機遇,以接軌上海、走向國際的理念,高標準謀劃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高起點研究編制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高水平健全完善控制性詳細規劃、總體城市設計等有關專項規劃,優化城鄉統籌發展布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打造「長三角的鹽城」「中國的鹽城」乃至「世界的鹽城」提供前瞻性、引領性的規劃支撐。
對標建設生態新鹽城,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統籌推進耕地、林地、溼地和海域等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重點抓好國際溼地城市創建和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不斷增創生態優勢、厚植綠色家底。
對標建設幸福新鹽城,圍繞加快改善蘇北農民住房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合運用鎮村布局規劃、土地指標交易等政策措施,優化布局、落實空間、籌集資金;圍繞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統籌做好規劃紅線、設計要點、土地儲備、掛牌出讓等工作;圍繞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合理布局商貿、醫療、教育、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鹽阜大眾報
作者: 丁中明 趙亮 許虎 張超
作者單位: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