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近日回復池州一中高二六班師生發現的教材上的錯誤

2021-01-18 學生自主創新實驗
  

寧夏 梁靜茹

                     (圖片來自網絡)

       筆者和所授班級學生在5月底向人教社發了一封郵件,對課本上的一組數據提出了質疑,昨日傍晚時分,獲得人教社的鄭重回復,詳細經過如下。


一、我們質疑在教材中的位置


二、我們給人教社的郵件正文

人教社編輯部同志

         您好!

         本人在教學中和本班學生一起發現了教材中一個疑點,請商榷。

        情況如下:我們對高中物理選修3-3第八章第四節(2010年4月第3版)「科學漫步」欄目中,關於「600K時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的平均速率分別為2.58km/s和0.67km/s表示懷疑」,理由如下:

        (1)學生根據「氣體溫度的微觀意義」中所列公式,

溫度相同時則

        學生認為氫氣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可能是2.68km/s,這樣與氧氣分子平均速率之比就恰好為4。由於沒有查到可靠數據,故無法定論。


         (2

)筆者根據分子平均平動動能計算式則有

這樣計算,得到氫氣分子的平均速率有是2.74km/s,又比2.68km/s略大,故也無法定論。鑑於上述分析,我們特以此郵件請教編輯部的同志,希望能獲得給出權威的回覆解釋,謝謝! 

        此致

敬禮!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學 物理教研組 詹善生(及所授班級全體同學)

 2019年5月31日星期五  

          大氣層基本情況(來自網絡)


三、人教社的回信

您好:

      來信收到。經核實,教材中的表述確實有些問題:

      書中所謂「平均速率」,嚴格講應該是「方均根速率」,方均根速率代表了分子動能的大小,而逃逸速度代表了星球引力勢能的大小,二者之比表示「二者在抗衡中誰佔先」,更有意義。但在中學階段,可以不必過分強調平均速率與方均根速率的區別,稱作「平均速率」也可接受。

      無論是按照方均根或平均速度計算,文中給出的2.58 km/s、0.67 km/s均有問題。正確值為:2.73 km/s, 0.68km/s (方均根);2.52 km/s,0.63 km/s (平均值)。建議在教學時使用前者的數據。

     我們會在下次教材修訂之際對此問題進行修訂,再次感謝您對人教版教材的關心和愛護!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編輯室


郵件截圖:



四、分享

         當天晚上有筆者晚自習,筆者向同學們匯報了上述回復。我對他們說:你們的弟弟妹妹用的物理教材修訂後記裡,可能就會寫出你們的這點貢獻。我們這種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真理的精神將感動我們自己,指引我們在求知的道路上向前去!

        安靜了幾秒,掌聲雷動……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人教社:借鑑澳門經驗,啟動香港中小學教材研發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堅持「人教社」)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合編教材工作已取得新進展:官方近日披露,相關教材的英文版、葡文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目前,澳門中小學使用的合編教材包括《品德與公民》《歷史》《地理》。 據人教社官網9月30日消息,9月29日,由人教社舉辦的澳門教材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教材主要編者、學界專家就有關問題進行介紹和研討。
  • 人教社:教材中有專門介紹
    人教社: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今天(10月10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人教社稱,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兩漢科技與文化」一課中專門設計了活動,具體內容及要求如下:「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
  • 人教社課本現低級錯誤?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
    本文轉自【南方加客戶端】;南方加客戶端6月18日消息,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自讀課本中有關「愛因斯坦證明勾股定理」的內容疑似出現錯誤,此事引發網友關注,目前在社交平臺上發酵。網友上傳的課本圖片在這一節內容的最後,課本還指出「愛因斯坦的這個證明發表後,震驚了國際數學界,大家發現原來相對論有這麼大的威力,後來德國著名數學刊物Mathematische Annalen聘請愛因斯坦做了多年的主編。」 網友上傳的課本圖片此事引起網友的熱議,許多網友稱這是人教版課本的「低級錯誤」,並認為這個推算過程「太過荒謬」。
  • 人教社大事記(1981-1990)
    5月,國家教委、國家計委等七部門聯合通知,從1986年秋季起,人教社編輯出版的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實行統一定價,虧損由中央和地方財政負擔,實行稅前專款補貼。6月2日,課程所舉辦為期四周的中小學LOGO語言計算機教學講習班,邀請美國數學教育專家雷唐納教授等六位專家主講。
  • 人教社:教材中對張衡及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快訊 (記者王俊)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
  • 人教版初中教材「歷史」與「生物」說法不同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到底有多老?
  • 人教社回應 「假課文」:不再進教材
    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網發出《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表示教育部已編寫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事情要從3月6日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向本報爆料說起。「人教社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早在2009年就被我省3位較真的語文老師『打假』,他們認為這是一篇杜撰的假文。
  • 同為人教版教材,「歷史」「生物」說法竟不同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20萬年前的直立人。」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紙)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中小學全學段教材、教師用書電子版將近500種均可免費下載列印!
    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為大家準備了可下載版的中小學、中職教科書及教師用書,下面請各位老師查收!人教版教材資料免費獲取獲取網址:http://bp.pep.com.cn/jc/均可支持下載列印除了在線瀏覽,還增加了下載功能。
  • 同為人教版教材 歷史、生物書中表述相差20萬年 北京猿人生活時代...
    1月11日,北京的一位家長施女士向北京青年報記者反映,人教版歷史書上寫著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同為該社出版的生物書上則寫著:「他們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根據施女士提供的教材課本截圖顯示,教育部2016年審定、2020年7月第五次印刷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書上,在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1課》(第4頁)裡,寫著:「北京人遺址又相繼發掘出土4個頭蓋骨化石,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這些古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徵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 人教社70周年|專訪社長黃強:教育出版就是鑄魂育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黃強(攝影|任殿順)1950年,葉聖陶作為人教社首任社長,扛起了為新中國編寫中小學教材的大旗。六十六年後,黃強任職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為人教社歷史上的第九任社長。彼時是2016年,正值網際網路野蠻生長之際,紙質圖書終將被取代的聲音不絕於耳。
  • 合肥兩名高中生被北大預錄取 分別是一中高二年級陳懌陽、高三年級...
    :合肥晚報     【摘要】 ○程銳誠(左)、陳懌陽(右)近日,2019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暨第35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在湖北武漢落幕,合肥一中有6人進入安徽省代表隊,分別是
  • 人教社回應
    人民教育出版社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紅圈處)。受訪者供圖張衡地動儀模型。圖/視覺中國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 人教社否認歷史課本 刪除張衡地動儀內容
    圖/視覺中國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昨日,記者從人教社獲悉,統編教材中對張衡及其發明的地動儀有專門介紹。  新京報記者昨日採訪專業人士了解到,張衡地動儀實物和圖樣早已失傳,目前的複製品並不能正常監測地震。
  • 中國特殊教育教材走出國門
    ,此次合作主要涉及人教版特殊教育教材在馬來西亞出版發行等議題。 據悉,此次雙方的合作以人教社最新版的特教教材為基礎,包括盲、聾、培智三類。據悉,人教社截至目前共編寫出版了盲校16門學科163冊、聾校12門學科119冊、培智學校10門學科90冊,總計372冊特教教材。
  • 高二物理人教版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用筆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輪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通過數方格數計算出單分子油膜的面積為400cm2,則該油酸分子的直徑為________m.若發現痱子粉撒得過多,則實驗中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徑比油酸分子的真實直徑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14.在學習了「研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後,得出了動量守恆定律,反過來我們可以利用該實驗中的有關方案來驗證動量守恆定律
  • 蚌埠市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活動在蚌埠二中舉行
    為進一步提升蚌埠市高中生物學科教育教學水平,幫助高中生物教師更好地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使用新教材,11月3日,人教社高中生物新教材回訪組一行來到蚌埠市第二中學,開展新教材回訪活動。回訪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編輯室資深編輯吳成軍、教材事業部主管張楓、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生物學科教研員鍾能政、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和人員共7人組成。蚌埠市生物學科市縣區教研員及一線教師代表35人參加回訪。本次回訪內容包括聽課、評課及座談研討。回訪組首先聽取了蚌埠市第二中學老師的常態課《細胞膜結構與功能》。
  • 人教版課本被指出錯 評論:建議推出「找茬課」
    在此建議,正在用人教版語文書課本的小學,儘快開設一門課(課外班也行),起名乾脆就叫「找茬課」。這門課若有知識豐富、教學態度嚴謹的老師來引領學生,必對孩子們的中國歷史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和修養大有益處。甚至,會有不少學生對於語文課上沒能求到甚解也不願去求甚解的知識,重新產生濃厚的興趣。  為什麼有這樣的建議呢?個中緣由,自然與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分不開。
  • 人教社教材烏龍: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震驚數學界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這兩天,一本書上對於一個定理的表述火了。這個定理便是著名的勾股定理。書中提到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還震驚了數學界。尤其那個震驚世界的描述,有著濃濃的「民科」味道。
  • 華師教授給人教版教材挑錯 致信教育部長籲改正
    華南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周熾成隨手翻閱人教版中學教材,發現裡面有不少事實錯誤、邏輯錯誤和詞語、標點使用錯誤的情況。有感於這些錯誤對學生的危害,周熾成提筆致信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時隔數月,周熾成收到了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回信,信中答覆部分錯誤「已經修訂或者將會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