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取代CF-18「大黃蜂」戰鬥機的角色:無人戰鬥機還是聯合打擊戰鬥機?
「[我們必須]要按照全新的戰略與科技環境來發展我們的軍隊。」
– 約翰·麥卡勒姆 2003-2004《計劃與優先項目報告》
選項:
2001年5月,前國防部長阿特·艾格爾頓公布了加軍一項價值12億美元的CF-18戰鬥機航電設備升級項目,從而將其服役時間延長至2017年至2020年。
這項決議大大的緩解了加軍戰鬥機替換所面臨的一系列困難。
根據加拿大商業報編輯賈森·科比所述:「根據國防部內部人士透露,這並不是加拿大將採購何種戰鬥機的問題,而是加拿大想要在世界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的問題。它將致力於戰爭還是維護和平?」 政府是否將考慮採購另外一種戰鬥機,比如「聯合打擊戰鬥機」(JSF)來替換現有的CF-18戰鬥機,還是另做打算?是否隨著美國不斷的將其霸權擴展到整個北美大陸,加拿大政府還是唯美國馬首是瞻來保證美國對其的保護?加拿大是否將投資研製一種性價比較高並採用了新式科技的「無人戰鬥機」(UCAV)?
2003年6月,國防部分析員泰尼·貢古拉在其所著的一篇文章中列舉了大量政府可能選擇的方式來解決其CF-18戰鬥機的替換問題。貢古拉認為其不並能保證後續的系統是否是另外一種多功能戰鬥機,或者採用一種有人駕駛的多功能戰鬥機並將其作為唯一的選擇。艾莉·斯隆在一項報告中指出,空軍最好能夠選擇一種能夠完成目前由戰術空軍執行的大部分任務的隱形無人戰鬥機。同時,明確的一點是,加拿大的主權、政府對國防所作出的努力、世界地位的保持以及現有的選擇與資源等因素都將決定此項決議的最終內容。
在2003年度至2004年度的《國防計劃與優先項目報告》中,國防部長約翰·麥卡勒姆指出:「我們不能夠再採用同過去一樣的方式來指導我們的計劃的執行。」他強調道:
「我們需要根據當前的戰略與科技環境來決定我們所選擇的戰鬥機必須要擁有的性能,並在同時決定採用何種戰鬥機」
在實現目標的同時,政府需要鼓勵那些能夠提高政府的國防投資回報率的新技術研究。雖然學術界對CF-18戰鬥機的替換問題保持沉默,但是現在正是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無法確定在2017年至2020年間,CF-18戰鬥機根據計劃不斷的退役後,在無人戰鬥機技術達到成熟階段並更具有競爭力的情況下,政府是否將仍然採用另外一種戰鬥機,如JSF「聯合打擊戰鬥機」來更新其現有的CF-18戰鬥機機隊。本文除了提出對新式戰鬥機的作戰性能方面的要求,還將就三個可能成為下面討論的核心的選項進行分析。在第一個選項中,政府將同美國籤訂一項協議來確保目前CF-18戰鬥機所執行的防空任務將會由美國完成,並且同時保證加拿大領空的安全。第二個選項是開發一種新技術,如無人戰鬥機技術。第三個選項是採購另外一種常規的有人駕駛的戰鬥機來替換當前的CF-18戰鬥機。最終,本文將主要就我們可能選擇的JSF「聯合打擊戰鬥機」與UCAV「無人戰鬥機」進行比較。
對空戰性能的要求
我們需要戰鬥機擁有何種空戰性能?為什麼需要這種空戰性能?首先,一架戰鬥機(如CF-18戰鬥機)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國家的領空不被外國侵略。同樣,作為加拿大外交政策的見證,維持世界安全與穩定是國家的成長與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根據1994年的《國防白皮書》述,任何國家都不能忽視現代化武裝部隊所擁有的空戰能力。因此政府需要考慮保持其多用途軍隊的戰備率。2001年在美國發生的9·11恐怖襲擊向我們顯示了未知的威脅以及維持一支能夠保衛國家利益與國際利益的空軍的重要性。我們不能質疑這種能力,並且加拿大政府將毫不猶豫的維持這樣的一支空軍。其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完成這支軍隊的換裝。在CF-18戰鬥機的換裝問題上,我們是否採購一種傳統戰鬥機,還是尋求一種性價比更高的解決途徑?
第一個選項:將加拿大的空中安全託付給美國。
這個選項需要加拿大同美國籤訂有關協議,將CF-18戰鬥機所執行的任務託付給美國。一個國家可能同其他國家在共同利益方面進行合作並籤訂相關協議,如北美防空司令部(NOARD)就在美國與加拿大在1958年籤署協議後成為了加拿大抵禦敵人對其領空侵略的核心力量。這項決策將會最大化的利用美國的空軍基地與空軍資源,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相應的,加拿大政府在防空上的花費也將降低,這也是加政府所期望的。但是,這種途徑將無法滿足我們維護國家法規嚴肅性的需要並且我們將喪失國家對領空的控制權。更重要的是,在將領空的保衛任務託付給其他國家的同時,我們無法避免的需要面對國家主權的問題。如皇家軍事學院院長保羅·布萊克上校所述,加拿大保衛其領土與國家利益的方式將會是加拿大同其他國家的國家關係中重要的一環。一個擁有強大軍隊的加拿大將會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而1994年的《國防白皮書》也指出,加拿大無論如何都不能將其保衛領土與國家利益的權利交到其他國家的手中。而對軍事革命(RMA)在2010年對加拿大的影響進行研究的研究小組也指出武裝部隊是一國保衛其本土利益與國外利益的終極武器。因此他們必須要在需要的時候維持強大的戰鬥能力。同樣,國防部在2001年秋季所作的一次調查也顯示,93%的加拿大公民投票贊同保衛加拿大主權的重要性,並且有83%的公民認為政府應該在北約組織之外維持一支作戰部隊來保證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將加拿大的保衛工作交到美國人的手中是不可行的,因為這將導致我國國家主權的分裂,並且這並不是加拿大政府與公民想要見到的。此外,在2002年8月28日,國防部長麥卡勒姆重申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我們的底線是我們仍然是一個主權國家,並且在未來也將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不需要吞併,並且我們也不需要將我國士兵的指揮權交到美國人的手中。」所以我們所採購的新式戰鬥機的首要任務將是保衛加拿大的領空,並且我們不應該在這個方面依賴美國人。因此,這個選項將不會在JSF與UCAV的比較中出現。
第二個選項:無人戰鬥機
加拿大政府可以考慮採購一種無人戰鬥機來替換其現有的CF-18戰鬥機。無人戰鬥機主要由地面的操作者進行控制,或者在執行任務之前進行任務編程,並將指令預先輸入無人機機載處理系統之中。這種新式遙控飛機技術到目前為止已經為各國所採用。到2001年為止,大約有80種不同的遙控飛機在超過55個國家的軍隊中服役。而對於目前的科技來說,武裝遙控飛機(UCAV)的概念才是最大的挑戰。而目前最接近我們對無人戰鬥機(UCAV)的性能需求的是美國的「捕食者」無人機。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種飛行器並不能同常規的戰鬥機一樣扮演相同的角色並執行相同的任務。在這個問題上,華盛頓的防務顧問查爾斯·巴裡中校(已退休)與海軍研究局的伊萊休·澤米特認為無人戰鬥機技術將會帶來從維和行動到地區戰爭之中的常規軍事行動的變革。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艾莉·斯隆的研究),許多軍事專家都認為從有人駕駛戰鬥機至無人戰鬥機的長期變革潮流將會出現在不久的將來。
如斯隆所述,在裝備無人戰鬥機之前,美國空軍已經裝備了一些擁有精確打擊能力的『捕食者』無人機來作為一種彌補空白的手段。2001年,「捕食者」無人機執行了多次對阿富汗的空對地攻擊任務,並且其表現近乎完美。而2002年11月4日,中情局在葉門也採用了同樣的無人機對蓋達組織的6名成員進行打擊。當時,這幾個蓋達組織成員都在執行未知的任務。在發現這些成員的車輛時,中情局的人員利用無人機向其發射了一枚「海爾法」飛彈並一舉將這六名恐怖分子擊斃。其中的一名是蓋達組織的高官阿爾·哈裡斯,其可能是2000年10月發生在葉門的美國海軍「科爾」號驅逐艦爆炸事件的主謀。從2003年開始,加拿大陸軍開始克服各種困難,裝備了一種遙控型「雀鷹」無人機來輔助其地面部隊在阿富汗的行動。而加拿大政府也可以將這款已經通過實戰檢驗「捕食者」無人機系統納入其考慮之中,因為這種無人機系統的性能已經超過了加拿大軍隊所預期。它能夠在海陸空三軍中擔任各種如監視、信息採集與偵查等任務,並且同時還擁有武裝攻擊能力。
而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以及其近期的重要投資,使其成為了無人機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領軍人物。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美國總統布希與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已經將無人戰鬥機項目列為美國國防轉型過程中的優先發展項目。根據巴裡與澤米特所述:「國會在2001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增加了一條條款,要求在10年內美國所有的縱深打擊戰鬥機中必須有三分之一是無人戰鬥機。」 2001年6月,美國空軍副總參謀長約翰·W·漢迪將軍也宣布:「我們將大力發展無人戰鬥機技術。我是一名飛行員,但是我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遏制無人戰鬥機的發展,因為它代表著一種更強大的戰鬥能力,並且我們應該致力於發掘其更多的作戰能力。」
波音公司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是最早開始無人戰鬥機項目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的「X-45」驗證機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的X-47「鉑加索斯」驗證機分別於2002年5月22日與2003年2月23進行了首飛。正如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的綜合作戰系統部副部長蓋瑞·歐文所述:「只有在政府即將出臺的聯合無人戰鬥機項目中利用」鉑加索斯「無人戰鬥機的設計成果來滿足空軍的性能需求,我們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毫無疑問的是無人戰鬥機具有大量的發展潛質。雖然其空對地打擊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其空對空作戰能力卻仍未通過實戰檢驗。不過其遠景卻是值得期待的。2003年6月,美國空軍中校凱特在一篇研究報告中總結道:「我們可以預期一種擁有空對空作戰能力新一代無人戰鬥機將會面世。它將能夠滿足所有空中優勢任務的要求,其中包括清除任務與護衛任務。」 但是,根據凱特所述,這款無人機的研製工作也面臨著眾多的挑戰,特別是在近距格鬥方面。巴裡與澤米特在其文章中也認為UCAV的研究工作將會在將來為我們提供各種性能卓越的空中優勢戰鬥機。
表一
根據波音公司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認為在加拿大在CF-18戰鬥機的替換問題上做出最終決定的時候,無人戰鬥機將已經成為一種實用的戰鬥機系統。政府應該因此準確的對這種系統進行評估,並將其作為替換其作戰飛機的選擇之一。
第三種選項:JSF「聯合打擊戰鬥機」
第三種選項則主要是採購一種能夠滿足同樣的功能需求的現代化戰鬥機來替換CF-18戰鬥機。為了不擴大我們分析的範圍,我們主要就加拿大政府有購買意圖的美國制F-35 JSF「聯合打擊戰鬥機」進行討論。除了操作性能之外,戰鬥機的選擇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成本問題。雖然當前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5200萬美元每架的價格有點昂貴,但是其性價比卻是最高的。多倫多加拿大軍隊學院的研究主任保羅·米切爾認為,如果加拿大需要獲得一種攻擊型空戰能力的話,JSF戰鬥機將會成為其最佳選擇。
F-35戰鬥機有三種型號:一種主要用於空軍的陸基型、一種主要用於海軍航空母艦行動的艦載型以及一種用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短途垂直起降型。首架原型機的製造工作於2003年11月10日開始,而首架原型機的首飛預期將會2005年年底進行。表一向我們展示了三種不同型號的F-35戰鬥機的成本以及同其他戰鬥機的比較情況。美國與英國已經各自籤約採購3000架此型號戰鬥機,而其中的銷售額會高達2000億美元。根據一些消息來源,出口市場也將需要3000架此型戰鬥機。為了降低此型戰鬥機的總成本並吸引潛在客戶,五角大樓已經授權一些盟國參與此戰機的的開發與性能的改進工作。目前已經有八個國家(包括加拿大)向美國表達了其願意加入此項改進工作的意圖。英國已經承諾額外購買150架此型戰機。表二總結了此項目的其他潛在國際合作夥伴。此外,根據《空軍雜誌》的主編約翰·提爾帕克所述,約有35個國家目前擁有F-16戰鬥機、F/A-18戰鬥機或者AV-8B戰鬥機,並且這些國家都有可能在將來購買JSF戰鬥機。
作為三級合作夥伴,加拿大工業界能夠正式的對其所徵求的意見書進行回應、參與項目的所有階段或者同第三方籤訂轉包協議。重要的一點是加拿大並沒有在其籤訂的協議中承諾購買此型號戰鬥機。但是根據一些消息來源,政府在強大的壓力下可能不得不做出購買承諾。在潛在利益的驅使下,加拿大工業界將會成為這種壓力的首位施加者。滑鐵盧康拉德·格雷貝爾大學和平與戰爭研究學院的高級協調員肯·愛普斯推測認為參與此項目的加拿大航空工業界將不僅僅在考慮購買F-35戰機的問題上施加經濟壓力,他們還會向政府施壓,讓其優先採購F-35戰機。愛普斯也認為JSF項目為加拿大工業界所帶來的利潤----不考慮其最終的規模---可能已經迫使軍方制定相應的採購項目。其他的壓力將毫無疑問的來自於美國政府,因為其需要加拿大在北美大陸的防空體系中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在政治方面,2003年3月,位於渥太華的「加拿大聯合打擊戰鬥機項目」經理麥克·斯耐克在國防與退伍軍人事務常務委員會(SCONDVA)召開之前做出了最新的發言,並且似乎已經為委員會所知。另一方面,魁北克防務與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評論家克勞德·巴克漢德也對此項目提出了質疑。根據科爾比所述,巴克漢德對斯耐克說:「我只是想要警告你,我們我們將不會支持你購買JSF戰機,因為我們希望能夠投資購買無人機與無人戰鬥機。」雖然加拿大公司能夠在這個項目中獲得巨大的利潤,但是將來議會中的爭論也將愈演愈烈。
聯合打擊戰鬥機與無人戰鬥機的比較分析:
內閣更傾向於哪一種系統呢?UCAV還是JSF?其選擇將會根據幾項標準以及對這幾項標準的不同重視程度而決定。而根據加拿大的財政資源情況,幾項標準中系統的使用周期成本將會在最終的採購決定中其主導作用。此費用不僅包括系統的採購費用,同時還包括在有效的使用周期中的操作費用與維護費用。在美國空軍飛行了超過2500小時的飛行員威廉·K·劉易斯少校估計無人戰鬥機的操作費用與維護費用將明顯的比JSF「聯合打擊戰鬥機」低廉。後者的設計使用壽命是8000個飛行小時。根據歷史數據,這8000個小時的使用壽命中的95%將會被用於飛行員的訓練工作之中,而剩下的400小時才是用於執行任務的時間。無人戰鬥機的使用壽命將會是5000個飛行小時,如果將其50%用於執行任務的話,其時間也將達到2500飛行小時。如果我們只考慮每架JSF「聯合打擊戰鬥機」5200萬美元的採購成本的話,每架無人戰鬥機的成本只有1800萬美元,並且JSF戰鬥機在作戰行動中每個飛行小時的成本為13萬美元,而無人戰鬥機只有比其低約18倍的7200美元。此外,無人戰鬥機將會在在和平時期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因為所有的無人戰鬥機控制人員的訓練都將通過模擬系統來完成,這將與JSF戰鬥機的實際駕機訓練有著巨大的不同。劉易斯少校估計一架無人戰鬥機的所有操作費用與維護費用將會是一架常規戰鬥機的十分之一。採購無人戰鬥機的話,我們的財政前景看上去還是很樂觀的。但是,當前使用周期成本中的潛在經濟效益使得我們更加傾向於採購無人戰鬥機系統。
可靠性。系統的可靠性從本質上講同財政因素有關。更高的可靠性與更少的飛行時間將意味著故障的減少、維修周期的變長、對配件需求的降低以及維持無人戰鬥機戰備率所需的支持人員數量的減少。系統越可靠,其用於執行任務的時間就越多。這就是說,雖然JSF戰鬥機的系統複雜程度很高,但是其可靠性應該同無人戰鬥機一樣的優秀。但是無人戰鬥機的構件數量比JSF戰鬥機低得多,因此其部件的故障率也低得多,雖然其沒有非常嚴格的製造標準。
「... 這種途徑將無法滿足我們維護國家法規嚴肅性的需要並且我們將喪失國家對空間的控制權」
系統的有效性。對軍事革命(RMA)在2010年對加拿大的影響進行研究的研究小組指出國防部、加拿大軍隊,甚至是加拿大國家的信用都和一支真實有效的軍隊的存在有著直接關係。在推出2020年戰略後,加拿大軍隊指出加拿大的盟國希望其能夠成為一名能夠在盟國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的競爭夥伴。為此目的,加拿大空軍必須擁有一種能夠對國家與國際行動做出巨大貢獻的有效戰鬥機系統。在這個方面,JSF戰鬥機與UCAV無人戰鬥機的價值是同等的。
工作能力。戰鬥機系統滿足空戰部隊的功能要求與任務要求的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標準。目前,我們不得不承認JSF戰鬥機領先於UCAV無人戰鬥機,其主要原因是無人戰鬥機的空對空作戰能力還沒有進行實際論證。但是劉易斯少校在其研究中指出:「空中優勢無人戰鬥機應該在2025年問世,並且能夠具有同有人駕駛型空中優勢戰鬥機一樣的效率與普及性。如果這個觀點屬實的話,2017年採購的無人戰鬥機系統將無法彌補加拿大空戰行動中的空白。如果不選擇一種過渡型戰鬥機的話,無人戰鬥機系統將會處在一個危險的狀態之中。在另一方面,無人戰鬥機的空戰性能可能會成熟的更早,因而這種危險可能因此而不會出現。總而言之,目前在空戰能力方面,JSF戰鬥機領先於UCAV無人戰鬥機。
「而加拿大政府也可以將這款已經通過實戰檢驗『捕食者』無人機系統納入其考慮之中,因為這種無人機系統的性能已經超過了加拿大軍隊的希望。」
協同工作能力。同盟國一起展開各種軍事行動的能力也將繼續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個方面,艾莉·斯隆同大多數的軍事專家的觀點相同,他們都認為新式軍隊將會變成一支聯合部隊。而阿爾伯達大學政治學教授安迪·萊特也抱有同樣的觀點:「協同工作能力使得軍隊能夠在花費加拿大政府與公民最少的費用的基礎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為了建設這樣的軍隊,加拿大軍隊所採用的戰鬥機系統必須要擁有協同工作能力。其首先需要的是同美國空軍的協同工作能力,然後是同北約組織中的其他盟國的協同工作能力。在這方面,JSF戰鬥機與UCAV戰鬥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因為它們都擁有傑出的協同工作能力。
在敵方戰場中的存活能力。
對加拿大軍隊來說,同樣重要的一點是其所採用的戰鬥機系統必須能夠在保證其武器系統不被敵方摧毀的前提下成功的執行任務。JSF戰鬥機與UCAV無人戰鬥機將能夠在作戰環境中存活,因為它們都將採用隱形設計,並且因此很難被敵方的防空系統所捕獲。我們可以在表三中發現兩者之間的比較結果。
如果我們考慮所有評估標準的相對重要性的話,UCAV無人戰鬥機的發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此外,根據米切爾的觀點,在加拿大需要監視的領空範圍中,能夠在崗位上執行長期監視行動的飛機是最重要的。而持久性必將是UCAV無人戰鬥機的優越性能之一。另外,如果需要將對目標區域進行的分析考慮在內的話,正如《環球防務觀察》所述,未來的戰鬥機將不可避免的變革為無人戰鬥機。《國際航空》雜誌的編輯提姆·羅賓遜也認為在無人戰鬥機(UCAV)或者武裝智能戰鬥機崛起的情況下,JSF戰鬥機可能將成為迄今為止製造的最後一種有人駕駛戰鬥機。此外,除高昂的使用周期成本不談,JSF戰鬥機的確具有足夠的性能來滿足加拿大對戰鬥機空戰性能的需求。決策者也需要考慮無人戰鬥機的優點。艾莉·斯隆認為無人戰鬥機具有更大的優勢,因為其成本低廉、並且能夠避免飛行員傷亡,同時還能夠在某些特定場合比有人駕駛的戰鬥機做得更好。而這篇文章中所作的分析傾向於斯隆的觀點。最終,根據巴裡與澤米特所述,盟國應該發展聯盟綜合行動所需的科技來增強其緊密協作能力,其中就包括UCAV無人戰鬥機項目。就眼前來說,有關UCAV無人戰鬥機與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爭論也將令人頭痛。華盛頓《全國日報》的編輯喬治·威爾森對加拿大在來年就這個問題可能發生的爭論進行了有趣的總結:「這種情況可能因為持不同意見者的喋喋不休的爭論而持續到2010年,而到那個時候,JSF戰鬥機與UCAV無人戰鬥機已經能夠在天空中飛翔,並展示其各自的優點與缺陷。」
結論
加拿大政府在1982年採購的CF-18戰鬥機已經服役了20幾個年頭。雖然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其也不可避免的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完全退役。加拿大內閣將會採用何種戰鬥機來替換當前的CF-18戰鬥機,並能夠提供同其一樣的功能呢?根據分析,政府可能有三種選擇:一是不替換當前的CF-18戰鬥機,而將加拿大的防空任務委託給美國;二是採購另外一種戰鬥機,如JSF戰鬥機;三是投資新式UCAV無人戰鬥機技術。根據最終的分析結果,加拿大將會採用JSF戰鬥機來替換當前的戰鬥機隊伍,因為到目前為止,無人戰鬥機技術還沒有進入完全取代有人駕駛戰鬥機並滿足當前需求的技術發展時期。
但是,因最終決定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在政府做出不可逆轉的決定之前進行更加詳盡的研究並對所有的選項進行深度分析。泰尼·貢古拉所要求的選項可以作為隨後分析的一個不錯的出發點。如果採用UCAV無人戰鬥機概念的話,加拿大的飛行員將有什麼樣的態度呢?無人戰鬥機將會在何時獲得空戰能力並達到當前加拿大所裝備的CF-18戰鬥機的效率水平呢?JSF戰鬥機與UCAV無人戰鬥機的真實成本是否將於預期的成本不同?此外,如果渥太華決定不採購JSF戰鬥機的話,參與JSF項目的加拿大工業界將會有何種反應呢?要想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要對政治經濟進行研究。
同樣, UCAV無人戰鬥機與JSF戰鬥機的將來也難以預測。而有關CF-18戰鬥機的替換問題的爭論也將會愈演愈烈。在加拿大做出最終決定的時候,JSF「聯合打擊戰鬥機」與UCAV「無人戰鬥機」都可能已經在天空中飛翔,並展示其各自的優點與缺陷,但是加政府有關CF-18戰鬥機替換的決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者:卡爾·多雍中校
編譯:知遠/亦秋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