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韋氏詞典將修改「種族主義」一詞定義
海外網6月10日消息,在美國抗議示威活動持續蔓延之時,一位22歲的大學畢業生致信出版著名韋氏詞典系列的梅裡厄姆·韋伯斯特公司,要求對方修改「種族主義」(racism)一詞的定義。在經過幾番交流後,公司最終同意了這一要求。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郵報》等美媒報導,這位名叫甘迺迪·米查姆的密蘇裡州女子在弗洛伊德案後聯繫了出版公司。
-
美國疫情蔓延凸顯種族不平等問題(深度觀察)
核心閱讀根據美國各地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數據,美國不同族裔之間存在一道「健康鴻溝」,少數族裔群體呈現出更高的感染率和病亡率,與其人口佔比並不相稱。專家指出,這一現象背後的根源是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不平等問題。
-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被指種族主義和歧視 館長被迫辭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6日,位於加拿大馬尼託巴省首府溫尼伯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的館長和執行長約翰·楊格(John Young)宣布辭職。△位於溫尼伯的人權博物館 近來,這個人權博物館被多次公開指責存在種族主義、歧視少數族裔、對女性性騷擾等現象。楊格迫於壓力,表示自己將在8月份辭職。但是6月25日晚,博物館託管董事會發表的一份聲明表示,約翰·楊格立即辭職更符合博物館的利益。
-
你可能還不知道,美國的種族主義,曾被德國納粹奉為榜樣!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 )在接受採訪時用 「Human Capital Stoke」形容美國工人,因為 「Stoke」一詞本身有「牲口」的含義,所以不少美國網友表示用這樣的詞是在非人化工人,把他們比作牲口。 甚至有網友把美國政府比喻成了曾掌管納粹集中勞動營的前納粹戰犯阿爾伯特·斯佩爾。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門前總統紀念碑難逃一倒:黑命貴衝擊歷史記憶
、總統紀念碑、種族平等,這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要求移走的雕像是美國第26屆總統(任期1901-1909)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紀念碑(註:不是二戰總統 富蘭克林·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兩任總統在位期間政績顯赫,宣揚:所有最偉大的比賽都是戰鬥。卸任後,先後在非洲和南美進行大規模探險,並帶有上萬件動物標本回美國,這些標本僅裝車就用了一年。探險的隊伍中也有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博物館專設有羅斯福展廳。
-
種族主義的幽魂從未離開美國
從運動的派別而言,也主要有三類:殖民派、逐步解放派和立即解放派。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改革家認為奴隸制的存在對自己和國家的尊嚴實為奇恥大辱;人道主義者無法容忍的是奴隸主對黑奴的鞭笞和黑人家庭的支離破碎;民主黨人則抗議對奴隸政治權利和民權的徹底剝奪;所有的完美主義者對奴隸根本沒有機會改善自己感到悲哀和絕望。19世紀20年代,很多人認為,不通過革命,在美國廢除奴隸制絕無可能。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的觀察與思考
「政治正確」的用法後來變得多樣複雜,但多少都有貶義和諷刺的傾向。圍繞政治正確的爭論是西方(尤其是美國)「文化戰爭」的一部分。在被貼上「政治正確」標籤的思想言論當中,有許多是在致力於進步主義的事業,要求人們以更敏感的尊重意識來對待受到歧視的特定人群和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反思和改變歷史遺留的、當下仍然存在的各種刻板印象和歧視現象,這產生了新的文化態度。
-
《科學》:美國總統科學顧問的問與答
,總統科學顧問John Holdren在上任3周以來已經在歐巴馬政府面臨的諸多問題前清楚地擺正了自己的位置。4月8日早晨,Holdren在美國《科學》雜誌的政策博客——《科學線人》——中解釋了他為什麼認為美國不再需要新的核武器。
-
英國財經作家:美國的不平等為何高於歐洲
民粹主義、種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的呼聲持續高漲。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了大規模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M)抗議活動和種族衝突,一度蔓延至50州的200餘座城市,社會的撕裂和對立到了危險的邊緣,致使當選總統拜登將推動美國種族平等列入核心經濟議題,以彌補不同種族之間的財富差距。
-
美示威愈演愈烈,聯合國官員再發聲:「結構性種族主義」導致爆發...
當地時間6月3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let)發布聲明表示,美國的「結構性種族主義」和「刺眼的不平等」是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的核心,現在是進行「深遠改革」的時候了。
-
美媒:加拿大人驚慌的看到,美國這個從前的保護者變得瘋狂和危險
當記者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呼籲用軍隊鎮壓抗議人群,而且為了去教堂拍個照,就讓軍警向和平示威者釋放催淚瓦斯,好讓他們讓開路,當記者問特魯多對此有何看法時,特魯多在講臺上尷尬地停頓了21秒,張口欲言,又閉上嘴,然後再次張口欲言,他輕輕嘆了口氣。 最後特魯多說:「我們都在恐懼和驚慌中看著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
-
《歷史評論》付成雙:白人種族主義幽靈並未遠去
英國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等人將進化論應用於人類社會研究,創造出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用優勝劣汰和適者生存的生物學原則解釋人類社會發展,認為人類社會出現人種差別、不平等現象和戰爭都是生物學原則作用的結果。隨後,社會達爾文主義逐漸作為一種政治思潮,為歐洲白人的殖民擴張和種族壓迫服務。
-
美專家:美國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
(社會主義學院供圖)    中國日報網4月14日電(孫曉宇)4月13日下午,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詹姆斯·斯通(James M.Stone)在北京表示,美國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且發展不平衡問題愈發突出。
-
選舉人團正式宣布: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
美國時間12月14日,美國50個州首府和華盛頓特區的總統選舉人星期一聚集在一起。就在發稿半小時前,舉團538名成員全部完成投票,加州的55張選舉人票使拜登超過了270張獲勝的門檻,拜登再次獲勝!從而也敲定了2020年的選舉程序。
-
2020·年度閱讀︱重審美國保守主義和種族隔離的思想淵源
對美國而言,2020年無疑是危機之年。新冠疫情、總統大選和種族危機這三起重大事件相互交織,給美國社會和政治帶來巨大的衝擊,美國的「共和試驗」似乎到了內戰之後的最危險時刻。這場危機無疑是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就思想層面而言,有兩個因素顯得格外突出,即保守主義的強勢興起和種族主義的靈魂不散。
-
花旗稱美國GDP因種族主義自2000年以來損失了16萬億美元
花旗稱 美國GDP因種族主義自2000年以來損失了16萬億 美元; ① 根據花旗集團的新研究,如果美國能夠立即結束針對非裔美國人最嚴重形式的經濟歧視,則可在未來五年內為 美國GDP增加5萬億美元。 ② 這家位於紐約的銀行著眼於工資損失、獲得住房和小企業貸款的機會減少,以及獲得高等教育機會有限等成本。
-
美國教授稱如果黑人像亞裔那樣優秀且守規矩,就不會存在種族主義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5日的報導,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中央佛羅裡達大學(UCF)的心理學教授查爾斯·內吉在其社交平臺上發表了關於「黑人特權」的種族主義言論,他聲稱美國白人和白人文化正在受到圍困,同時還對美國黑人進行了種族主義的定位。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我的一生沒白活」
但總有人生而不凡,在時代的舞臺之上綻放璀璨的華光,如果說一位華人女性能夠成為8任美國總統的顧問,或許有許多人會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這卻已成現實,而實現這一難事的人正是中國女人陳香梅。對於許多對政史感興趣的中國人而言,陳香梅這個名字或許並不陌生,她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作為前美國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她以華裔的身份成為了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此後更連續成為8任美國總統的顧問。
-
拜登在弗洛伊德葬禮上致辭,喬丹點讚並留言:這才是美國需要的總統
他表示理解弗洛伊德親友的痛苦,將以弗洛伊德之名,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拜登也呼籲人們不要再次忽視種族主義問題。 有報導稱,拜登承諾如果當選,將在上任100天內解決「制度性種族主義」問題,並成立一個警察監督機構。拜登還說,他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公布一項經濟計劃,重點是教育、住房、「融資」和投資方面,尤其針對少數族裔美國人。
-
騷亂四起,是什麼點燃了美國民眾的熊熊怒火?
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行為問題特別報告員曾指出,美國執法當局殺害和殘暴虐待非洲裔的情況嚴重,且很少受追究。相關數據顯示,非洲裔美國人更有可能被警察認定為是罪犯,並遭殘酷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