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國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

2020-12-0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4月13日下午,美國專家詹姆斯·斯通受邀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講座並與聽眾互動交流。(社會主義學院供圖)

&nbsp&nbsp&nbsp&nbsp中國日報網4月14日電(孫曉宇)4月13日下午,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詹姆斯·斯通(James M.Stone)在北京表示,美國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現象愈演愈烈,且發展不平衡問題愈發突出。

&nbsp&nbsp&nbsp&nbsp他所作《美國經濟社會五個基本問題》一書提及,2000年來,70%以上美國人的收入基本停滯不前,而收入位居前10%的人的財富卻保持兩位數增長。

&nbsp&nbsp&nbsp&nbsp詹姆斯·斯通認為,跨國公司不斷擴張是導致財富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他說,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也是消費商品的主要提供者,但它導致了財富和資源的過度集中,也抑制了更精緻、更具創意的小企業成長。

&nbsp&nbsp&nbsp&nbsp加劇社會收入不平等的另一原因是技術與資本的媒合。詹姆斯·斯通表示,在傳統工業時代,高、低收入者之間的差距尚處於可接受範圍;可在新技術浪潮下,財富分配鴻溝呈幾何級擴張。因此,他認為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即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也可能加劇經濟不平等。

&nbsp&nbsp&nbsp&nbsp此外,他還提出了修改遺產稅和贈與稅、對消費和未變現利得徵稅等方式,扭轉財富流向失衡的問題。

&nbsp&nbsp&nbsp&nbsp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觀察者,詹姆斯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成為全球經濟重要參與者,並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全球經濟發展,為全球化進程提供了廣闊市場。

&nbsp&nbsp&nbsp&nbsp在互動交流環節中,有聽眾問,中國要繼續擴大開放,推動全球化,最大的挑戰來自哪裡?詹姆斯·斯通認為,貿易一直是國家之間談判的重點,但這個問題從來沒有解決,確實很棘手,但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回顧過去5年、10年或者15年,我們有了更多的自由貿易,這是很好的趨勢,而且從長遠來看,這個趨勢會繼續。」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為什麼人們更喜歡不平等的社會?
    諾頓和艾瑞利最近一項研究獲得了媒體極大的關注,這項研究顯示人們低估了我們社會中不平等的程度,並且跟現實相比,自認為生活在更加平等的社會裡。 作者們稱他們的研究測試了「關於財富分配不均最佳程度的不同意見」,並且發表了調查報告「驚人的一致:所有群體——甚至包括那些通常與財富分配不相關的共和黨人和富人等群體——都渴望一個比現在更加平等的財富分配體制。」
  • 朱富強:重新確立收入分配在經濟學中的中心地位
    從而引發了對現代主流經濟學體系缺陷的反思:由於缺乏合理的收入分配理論而無法解決現實社會經濟問題。 一、純粹市場機制無法解決分配正義 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一書中分析了自18世紀工業革命至今的財富分配數據,它表明,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導致了財富不平等的加劇,自由市場經濟並不能完全解決財富分配不平等的問題。
  • 美國不平等:經濟極化 中產階級日益萎縮
    隨著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一書的風行,這個問題廣受關注,但對美國不平等問題的深度討論依然匱乏。到底美國的不平等是怎樣一種狀況?在多大程度上威脅著社會?  圖1將美國高收入人群分類比較,從收入和財富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試圖從一個歷史的視角對這個現象進行深入認識。
  • 《2013年世界社會發展報告》關注不平等現象
    一個瑞典窮人的收入是一個剛果民主共和國窮人收入的200倍;在查德,一個富人家的孩子上小學的機會是窮人家孩子的7倍。這兩個數字展現了國家與國家之間和一個國家內部在經濟、社會上的不平等。這些不平等現象正是聯合國經社事務部雙年度旗艦出版物《世界社會發展報告》2013年版的關注重點。
  • 社會觀察 | 新的「蓋茨比曲線」? 現代城市中的不平等現象調查
    ,收入和機遇的不平等現象呈持續增長狀態。除此之外,這樣的不平等現象也顯著存在於對幸福及壓力的感受程度以及對未來的樂觀程度上。窮人更容易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也更有可能有感受到壓力和焦慮。比起更容易相信美國夢的富人,窮人更容易在對未來喪失信心。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些不平等現象之間存在何種聯繫?在多種觀點裡,最廣為人知的是由Alan Kreuger提出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該種觀點解釋了收入不平等之間和代際流動之間的聯繫。
  • 問道基尼:如何衡量不平等
    如果 A 為零,即基尼係數為 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等(紅線和綠線重疊);如果 B 為零,則係數為 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紅線和藍線重疊)。基尼係數衡量的,是社會的實際洛倫茲曲線距離分配絕對平等的直線有多遠。洛倫茲曲線和分配絕對平等線都被繪在同一幅圖上,然後計算兩條線構成的封閉圖形的面積。基尼係數是兩條線之間的面積除以直線下方的總面積。
  • 報告|聚焦亞洲的收入不平等——亞洲減貧報告(摘編3)
    收入不平等的加劇對減貧的主要影響在於,高度的收入不平等會加劇結構化的階層分化,阻斷階層流動的通道。由於收入不平等狀況的加劇,許多經濟高速增長的亞洲國家的減貧工作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1 亞洲的收入不平等 國家之間的財富分配不均等是經濟學家自學科起源以來就一直關注的領域。
  • 跨越不平等陷阱|不平等是宿命嗎?
    無論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過高的不平等都不利於其長期經濟社會發展。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不平等程度整體都是攀升,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不平等程度持續惡化,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不平等程度也不斷上升。那麼,是否有可能逆轉不平等上升的趨勢?
  • 中國人為什麼容忍社會不平等?
    於2010年發表專著《社會火山迷思:當代中國人對不平等和分配不公的感知》(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In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他基於2004年的社會調查數據得出一個重要發現:儘管大部分受訪者(約72%)認為收入差距在全國範圍內過大或相當大,他們卻對不平等持相對寬容的態度
  • 貨幣政策的傳導與不平等的社會效應
    (四)貨幣政策的不平等效應  不同勞動收入對貨幣政策衝擊反應的異質性,以及個人勞動收入來源的異質性,導致了貨幣政策的分配作用。  1)收入構成渠道(the income composition channel)。如果家庭持有不同的資產組合,有一些金融資產得到更多的通脹保護,貨幣政策可能通過通脹,引起財富再分配。
  • 經濟發展特徵、住房不平等與生活機會
    二、文獻綜述(一)社會結構與變遷視角:住房作為職業不平等的替代性指標住房不平等是社會結構的鏡像。從代際差異到族群差異,幾乎所有領域的分層現象都在住房領域有所體現(Flippen,2001;Friedman & Rosenbaum,2004)。
  • 中國社會習俗的不平等現象
    在農村,近幾年隨禮的花費增長速度遠遠超過收入增長的速度。僅這一周,王女士的花費就達到了350元,也就是差不多60美元,而這就相當於一個月的收入了。41歲,開朗坦率的她講到,這些錢她本來是想要用來買基本的家用電器的。她說,能買一個熱水器該多好啊,這樣的話,她的丈夫,公婆以及兩個孩子就不用再燒水洗澡了。要是能買一個電冰箱就太好了。然而,這些對他們來說都太奢侈了。
  • 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應糾正「五種偏向」
    筆者以為,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必須著力克服思想觀念的障礙,具體來說,應糾正「五種偏向」: 一要糾正「社會財富向政府集中度過高」的偏向,國家要減稅。有評論說,一個時期以來,我國社會財富向政府集中度過高,人們普遍感到稅負過重。以前有專家說, 自1995年到2007年的12年裡,政府財政稅收年均增長 1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長6.2%。
  • 報告|貧困與收入不平等之間有何關係?——亞洲減貧報告(摘編4)
    資源與收入分配必然涉及財富的初次分配與二次分配的平等問題,而減貧不僅與分配相關,也與可分配的收入有關,而可分配的收入最終取決於經濟發展的程度。本部分就收入不平等與經濟增長、以及經濟增長與減貧兩個方面的關係予以說明。
  • 黨報刊文解析社會分配不公根源 系四大因素造成
    這些被稱之為「灰色收入」、「隱性收入」的部分,往往難以統計,也難以納入收入調節範圍。還比如,違反分配政策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地方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不及時,與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不相符。一些企業不執行國家最低工資標準,不按規定給工人繳納各種社會保險,隨意壓低、剋扣工人工資,特別是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久治不絕。由於分配領域種種不公問題,導致我國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 機遇不平等:概念、機制與啟示
    社會環境對個體成長的影響則成了機遇不平等的來源。個體出生前的社會環境,比如出生地點、出生時的人口環境(與出生時間有關)是個體生命歷程的起點,不同的出生地點和出生時間可能奠定個體一生中完全不同的發展機會;個體出生後的社會環境影響是全方位的,既可能影響獲得社會結果的途徑、機會,也可能會直接影響收入、財富在內的經濟福利分配。個體在生命歷程中經歷的環境和事件不一樣,社會結果也會不同。
  • 美國用猴子做收入分配實驗,結果令人震撼
    取決於誰能給美國人帶來更大的財富,財富的分配誰做的更好,更合理,社會秩序更和諧,也包括競相拿中國說事。美國崇尚自由競爭,但社會低保是必須的,要不然就會發生佔領運動。美國的富豪比爾蓋茨、巴菲特等等也明白財富的道理,因此他們做慈善家,提倡裸捐!美國的雷鋒也就是志願者已達8000萬,也說明美國文化在倡導奉獻,文化才是強國的百年千年大計。
  • 全世界都存在男女工資不平等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消除
    例如,在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超過95%的人認為宗教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國家,女性的收入約為男性的46%。在瑞典和愛沙尼亞等只有不到20%的人認為宗教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國家,女性的平均工資約為男性的75%。
  • 英國財經作家:美國的不平等為何高於歐洲
    大規模刺激為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美國股市、債市、樓市均創下歷史新高。但同時,美聯儲9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受股市上漲等因素推動,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家庭財富淨值環比增長近7%,達119萬億美元,這些收益主要流向最富裕家庭,而另外還有許多民眾則收入縮水甚至失業。截至3月底,最富有的10%美國人擁有該國三分之二以上的財富,前1%的富人擁有全美國31%的財富。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不平等會殺人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不平等會殺人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逢治  2020-12-30 2019年12月,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社會學家德馬約(Fernando De Maio)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公共衛生領域數十年來的研究已有共識:不平等會殺人(In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