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配體---三苯基膦

2021-01-21 有機化學網

三苯基膦是一種相當常用的還原劑。在大多數情況下,反應都是由生成三苯基膦氧化物(一個熱力學有利的反應)驅動的。另外,三苯基膦廣泛用作金屬催化劑的配體。

脫氧反應 三苯基膦廣泛地應用於過氧化氫或過氧化物的還原反應,生成醇、羰基化合物或環氧化物。這類反應的主要驅動力是三苯基膦與相對較弱的O-O鍵(188-209 kJ/mol)能形成較強的P=O鍵。例如:利用三苯基膦可以還原分解臭氧化物、選擇性製備酮和醛(式1)[1]。

與疊氮化物的反應 三苯基膦與有機疊氮化合物反應生成亞氨基膦烷(式2)[2]。

亞氨基膦烷是一種較活潑的親核試劑,易與親電試劑反應。例如:與醛和酮反應生成亞胺和三苯基膦氧化物。這個反應與 Wittig 反應相似,稱作aza-Wittig反應,這個反應的驅動力也是由於三苯基氧膦的生成(式3)[3]

與有機硫化物的反應 在室溫下,三苯基膦可以將環硫化合物轉變成為烯烴(式4)[4]。

脫滷反應 α-溴代酮與三苯基膦反應生成酮(式5)[5]。

與有機環氧化物的反應 在水和丙酮溶劑中回流,三苯基膦可以將環氧化合物在疊氮化鈉參與下轉變為環胺化合物(式6)[6]。

取代吡咯的製備 苯胺、呋喃二酮與三苯基膦反應生成1-苯基-2,5-吡咯二酮(式7)[7]。

用作金屬催化劑的配體 三苯基膦可以作為配體與許多過渡金屬組成金屬催化劑。例如:Pd(PPh3)4就是一種重要的催化劑[8],常用於催化偶聯反應。這些偶聯反應是構建碳-碳鍵的重要方法,其特點是催化條件溫和。又例如:在 Pd(PPh3)4 和Ag2O的共同作用下,苯硼酸與芳香滷代烴直接反應生成聯苯類化合物,該反應的產率可達 90 % ( 式8)[9,10]。除了苯硼酸和滷代物以外,鎂試劑[11]、鋅試劑[12]、錫試劑[13]、矽化合物[14]等均可作為偶聯反應的底物。

參考文獻

1. Trost, B. M.; Machacek,M. R.; Tsui, H. C.J. Am. Chem. Soc. 2005,127, 7014.

2. Gololobov, Y. G.; 23imurova, I. N.; Kasukhin, L. F. Tetrahedron 1981,37,437.

3. Jean-Louis, C.; Jean-Pierre, F.; Claudine, F.; Paul, T. Org. Bioorg. Chem. 2003,1, 1591.

4. Josemon, J.; James, H. E. Chem. Commun. 1999,1003.

5. Naoshi, K.; Hiroshi, T.; Yasutaka, I. Chem. Lett. 1992,293.

6. Dalili, S.; Yudin, A. K. Org. Lett. 2005, 7, 1161.

7. Pal, B.; Pradhan, P. K.; Jaisankar, P.; Giri, V. S. Synthesis 2003,10, 1549.

8. 綜述文獻見:(a) Suzuki, A. J. Org. Chem. 1999, 64, 147. (b) Jwanro, H.; Marc, S.; Christel, G.;

Emmanuelle, S.; Marc, L. Chem. Rev. 2002,102,1359.

9. Korenaga, T.; Kosaki, T.; Fukumura, R.; Ema, T.; Sakai, T. Org. Lett. 2005, 7,4915.

10. Flaherty, A.; Trunkfield, A.; Barton, W. Org. Lett. 2005, 7,4975.

11. Uemura, M.; Takayama, Y.; Sato, F. Org. Lett. 2004, 6,5001.

12. Pei, J.;Ni, J.; Zhou, X.-H.; Cao, X.-Y.; Lai, Y.-H. J. Org. Chem. 2002, 67,4924.

13. Shirakawa, E.; Yoshida, H.; Nakao, Y.; Hiyama, T. J. Am. Chem. Soc. 1999,121,4290.

14. Mowery, M. E.; DeShong, P. J. Org. Chem. 1999, 64, 1684.

相關焦點

  • 常用配體---三丁基膦、三苯基膦、三叔丁基膦
    三苯基膦是一種相當常用的還原劑。在大多數情況下,反應都是由生成三苯基膦氧化物(一個熱力學有利的反應)驅動的。另外,三苯基膦廣泛用作金屬催化劑的配體。脫氧反應 三苯基膦廣泛地應用於過氧化氫或過氧化物的還原反應,生成醇、羰基化合物或環氧化物。
  • 常用催化劑----環戊二烯基雙三苯基膦合鈷(I)
    【製備和商品】該試劑是環己二烯基鈉與氯化雙三苯基膦合鈷(I)直接加成而製得。在實驗室也可以由環戊二烯基三苯基膦二碘合鈷與三苯基膦反應製備[1]。【注意事項】該試劑對空氣敏感,應保存在惰性氣體中。-環戊二烯基雙三苯基膦合鈷(I)在化學反應中常作為炔烴環化或炔烴與氰化物、烯烴和雜累接雙鍵化合物環化的催化劑,也可用於噻吩、吡咯的合成, 還可以與硝基、富勒烯等反應製備配合物。
  • 配體控制Suzuki偶聯反應位點的選擇性
    在芳(雜)環上引入多個芳基時,我們往往利用滷素(或類滷素)活性的差異來先後次序引入,如果要是能通過控制配體可以來回切換引入的順序就非常完美了,這樣可以增加合成的簡潔性,也可以增加分子的多樣性。Pd催化的交叉偶聯在反應的後期將芳基取代基安裝到完全組裝的吡唑上的有用方法之一。
  • 由32個金原子組成的配體保護納米糰
    正如科學家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上那樣,這個團簇的異常穩定性是由於其表面與氨基和膦配體的電子相互作用造成。一些金屬原子的聚集體,稱為團簇,越來越多地用於催化、生物科學和納米技術。自從20個金原子組成的金字塔結構被發現以來,「金籠」已經成為一類具有不同尋常結構性質的新簇。
  • 常用催化劑----乙醯丙酮鎳(II)
    乙醯丙酮鎳Ni(acac)2 能夠實現烯烴的低聚、偶聯等反應,但它本身並不具有很強的催化活性,通常需要加入路易斯酸以及合適配體才能獲得高活性的催化體系。加入的路易斯酸包括烷基鋁、丁基鋰和硼氫化鈉等,主要用於還原Ni(II) 鹽,通過β-H消除過程原位形成活性前體Ni-H 鍵。
  • JACS:一種不常用的配體,改變硼化反應的命運
    該類反應通常將聯吡啶類配體與Ir預催化劑結合,在相對溫和的反應條件下可實現一系列芳香烴及雜芳香烴的區域選擇性C(sp2)-H鍵硼化。相比之下,Ir催化脂肪烴的 C(sp3)-H 鍵硼化則較為困難,反應通常需要在高溫、無溶劑等苛刻的條件下進行,轉化效率也不夠理想。
  • 告別孤獨:新技術為蛋白尋找小分子配體
    這一期的《細胞》雜誌發表一篇化學生物學大牛Cravatt及合作者發表的一篇為蛋白尋找小分子配體的文章。這個研究使用兩個關鍵技術,只篩選了14個分子片段就為一千多個以前沒有已知小分子配體的蛋白找到配體。利用這兩個技術和只有450個片段的小化合物庫他們還找到一個控制脂肪合成的關鍵靶點。
  • AEnM:多齒配體鈍化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而常用空穴傳輸材料(spiro-OMeTAD)的最高佔據分子軌道(HOMO)在5.2 eV左右。兩者之間能級差為0.57 eV。實驗表明,多齒配體鈍化處理以後,兩者之間的能級差降至0.17 eV,這將更有利於提高界面處的空穴萃取效率。
  • 通過小分子「夾住」分子內單元實現核酸適配體功能獲得性活化
    通過小分子「夾住」分子內單元實現核酸適配體功能獲得性活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6:52:15 廈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楊朝勇課題組在小分子誘導的核酸適配體活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 新型氧雜螺環雙膦配體在不對稱...
    導讀  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類結構新穎獨特的氧雜螺環雙膦配體(O-SDP)。該配體在釕催化的α,β-不飽和羧酸的不對稱氫化中表現出優異的活性和對映選擇性(up to 99% yield, up to >99% ee),可應用於重大藥物沙庫必曲和青蒿素的關鍵中間體的不對稱合成。
  • 分子對接教程 | (5) 配體小分子的預處理
    接下來,將分子選為配體。輸出PDBQT格式的配體文件。接下來檢測一下扭轉鍵和中心。如果不是,或者每個電荷都為零,ADT計算整個配體的Gasteiger電荷。為了使計算正確進行,在此步驟之前,分子必須已經添加了氫原子,包括極性的和非極性的。】,我麼只需要記住,如果出錯,那就是每個電荷都為零的情況,我們在選擇作為配體之前需要計算Gasteiger電荷,具體怎麼計算看下圖,按照下圖操作後在設置為配體。
  • 精誠所至——第四屆中國核酸適配體學術研討會驚喜連連
    核酸適配體篩選技術及篩選機理;核酸適配體的結構與功能關係(基礎研究);核酸適配體模擬、計算與優化(生物信息學);核酸適配體改造、靶向及藥物 ;核酸適配體應用及產業化挑戰等一些核心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其中核酸適配體篩選技術環節將介紹一種快速富集核酸適配體文庫的簡單方法;在表徵技術環節介紹一種具有普適性的電化學核酸適配體解離常數測定技術;在核酸適配體生物傳感器環節將介紹一種設計結構開關型核酸適配體的簡單方法以及關於傳感器長期穩定的影響因素的研究。
  • 【收藏】核酸適配體會議精彩回放出爐
    如今,核酸適配體在分析化學、蛋白質組學、臨床醫學、藥物研發及基因調控等領域已經成為重要的研究工具。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何充分發揮核酸適配體的作用?如何通過各方通力協作,加快產品開發速度?如何完善核酸適配體產業鏈?核酸適配體產業如何布局和發展?24位來自全球核酸適配體領域的頂尖科學家針對上述問題作了精彩報告。
  • 【納米】基於DNA摺紙的核酸適配體納米陣列用於血液透析中的高效可逆抗凝
    肝素與低分子量肝素靜脈注射後可產生全身抗凝作用,常用於臨床血液透析過程中,但仍具有諸多不良反應,如易引起自發性出血、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過敏反應等。而其解毒劑魚精蛋白則具有一定毒性,如過敏反應、肺動脈低血壓、心動過緩和消化不良。
  • JACS:核酸適配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來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之前研究的技術上,發展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獲得了核酸適配體研究方面的重要進展,這對理解核酸適配體與靶分子作用的結構基礎具有重要意義,並為核酸適配體的修飾和應用提供重要信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
  • 上海有機所手性烯烴配體研究取得新進展
    手性雙烯配體用於不對稱催化反應中手性烯烴配體是近幾年來出現的一類新型手性配體。與傳統的雜原子手性配體不同,手性烯烴配體通過烯烴的雙鍵與過渡金屬絡合,並通過烯烴配體的手性來誘導反應產物的手性。在某些不對稱反應中,手性烯烴配體表現出了比傳統配體更高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因此引起了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