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股權平均分配的弊端及解決方案

2021-01-09 新生代韓鶴之聊創業

大家好,我是新生代韓鶴之老師今天將持續跟大家分享股權設100招,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在餐飲行業裡面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餐飲企業裡面的股權,股權平均分配的問題。什麼叫股權平均分配?就是舉例,如果兩個人一起開飯店比例直接五五分,三個人開飯店,40%,30%,30%。更誇張的是,比如說三個人一起開飯店,居然每個人平均3.3%。請問這樣的比例?是否有發生在你或者你身邊朋友的身上?如果發生這種問題,那麼這堂課,你就必須要學習。

根據我們的觀察中國門店,可能存在股權平均分配的問題。比如說著名的之前的像真功夫,兩大股東一個叫蔡達標,一個叫潘宇海先生那個結果。其實大家都看得到最近又鬧得沸沸揚揚的那個包括西少爺,也是因為股權平均分配。為什麼兄弟們聯手創業,當時可以不計較比例,各自一半為什麼幹著幹著就幹不下去了?

根據我這個見過這麼多企業,做了一個基本的總結,我發現有這樣的一個結果,我發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們創業的時候,大部分是兄弟,朋友,老鄉,同學,戰友,熟人,一起創業,然後彼此熟識。我們認為我們的股權平均分配我們。兄弟聯手好好幹,結果,看似公平的,但是問題來了,每一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的學歷不一樣,背景不一樣,能力不一樣,經驗不一樣,自然創造的價值也就不一樣的股權平均分配必然會導致心理的失衡。所以無知者無畏導致很多股權平均分配,包括在近期我們就碰到這麼一個企業出現這麼一個情況,三個人一起創業,股權分配規則是40%,40%還是20%。在創業的時候能同甘共苦,結果一不小心企業做大了。

其實這個股權分配如果是錯的,企業做倒了還無所謂,因為都不賺錢,最怕的就是做大了賺錢了。去年賺了五百萬大股東很能幹。這個二股東三股東們都沒有大股都能幹。畢竟大股東提出的建議?有二股東三股東,有時候還會反駁。大股東有時候,這個心裡就十分憋屈,乾脆讓二股東三股東你們回家休息去吧。

到分錢的時候,比如說一千萬怎麼分?能按照比例大股東四百萬,二股東四百萬三股東兩百萬。按照兩個股東這樣的比例去做分配,置入大股東來就感覺更加不值,瞬間就覺得特別憋屈,我相信這樣的情況在生意場上,很多老闆都能遇得到,那麼到底怎麼來處理?我給大家分享六個方法來處理這樣的問題,

那麼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就是人在江湖飄你必須得懂兩招。妮妮,你我們學一招,學一招就可以了,一招之上就是我們能不能通過競價的方法,讓對企業對企業這個進行出價。

所以比如說兩個人同時可以出價,願意出價高的那部分就當企業的一把手當企業的大股東,那麼它的比例,就要至少佔到60%以上因為只有他是大股東才好,他才會更操心。他更操心了企業的發展才會更平穩。一個企業的成敗,大部分時候是取決於大股東的作用,所以那麼如何透過進價?進價的方法有幾點,大家可以把它記一下。那麼首先說的就是我們協商好,咱們兩兄弟我們想要更大的發展。我們創業初期,我們的股權平均分配對於我們企業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現在我們的企業要有二次騰飛,我們需要進行一個調整,那怎麼調整?我們大家來一起協商一下,我們要產生一個60%的股東,剩下一個40%的股東。你看這樣子不用做平均,同時還可以做一個差異化處理的協商。就協商以後我們把比例放到這兒,比如說你60%,我40%,我們採取競價的方式看誰出的價高,誰出價高誰當老大?所以這個時候?往往對你這個企業或者門店有信心的人,真真正正對企業發展有用的人,他就會把價出的高一點,這時候就會把這個企業的大股東這個資格拿走。當他把企業大股東拿走的時候,那麼企業就增值了。比如說這家企業原來值五百萬,後來進價之後切值八百萬,那麼原來一股是五萬塊錢。

增值以後現在一股是八萬塊錢,相當於一股掙了三萬。那這個時候?你大股東可以買走小股東的股份就把這個價款支付給小股東。這不給小果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既保證了大股東的積極性,又保證了小股東的利益。在現實中我們操作這樣的企業平均分配,如果是用我們給的建議的方法,用這樣的方法效果非常非常的好。所以如果你今天再進一家企業,你當初一不小心用了股權平均分配,不妨來也可以試試。今天韓老師分享的這種方法看對你的企業是否有幫助。其實很多企業最常見的痛點就是股權平均分配。不管接下來你只要股權設計錯了,一切都是錯的,不管你生意好還是差,都會嚴重影響到你這個企業未來的發展股權設計100招,讓你一次性從小白變成股權設計高手我是新生代韓鶴之老師。我們下節課將持續為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海底撈告訴我們股權分配有多重要,股權分配應該注意什麼
    ,股權分配應該注意什麼  股權分配就是相當於為自己的公司搭建一個基本的骨架,讓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價值高者就可獲得更多的利益,反正就獲得的利益少。然而在進行合理的股權分配後必須要籤訂一份協議,讓這些協議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從而來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除此之外,股權分配還有那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江西心者律師事務所帶您一起了解一下。  一、股權分配的本質  股權分配的本質是完成公司股東跟高管團隊之間、投資人之間、員工之間、外部合作夥伴之間,以及高管團隊內部關於企業未來事業發展的深度思考和溝通。
  • 日辰股份:2019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重要內容提示: ●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5元(含稅) ●本次利潤分配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為基數,具體日期將在權益分派實施公告中明確。●如在實施權益分派的股權登記日前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擬維持分配總額不變,相應調整每股分配比例,並將另行公告具體調整情況。
  • 深度解讀2020餐飲行業深度報告丨行業解讀
    我們同時也能看到,這兩年很多大品牌都在布局小餐飲,比如西貝入局快餐,海底撈開麵館,還有諸如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也在跨界打劫,準備在小吃快餐市場上大顯身手。這些都表明這個領域將是未來餐飲市場競爭的紅海。小吃快餐為何如此火爆,因為它有以下這幾個特徵。 第一是高頻。我們說餐飲相對其他行業屬於高頻行業,相對而言,小吃快餐在餐飲行業裡是最高頻的。
  • 金佰利丁腈手套,餐飲行業小幫手
    然而這則消息無疑為餐飲行業的工作者帶來恐慌,「如何避免洗肉時濺灑汙染,影響後廚工作環境?」、「洗手不徹底,接觸食物導致食物汙染怎麼辦?」等問題接踵而來。那麼該如何在保證後廚工作環境安全的情況下處理生肉呢?金佰利主張:因噎廢食不可取,科學防範是關鍵金佰利旗下商用事業部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高效的衛生清潔與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 光伏產業政策弊端分析
    然而,早在2018年,陽光電源就已經來到了丁真的世界——為甘孜鄉城正鬥鄉20MW光伏扶貧電站提供解決方案。正鬥鄉平均海拔4000多米,和丁真家一樣,當地農牧民多以種植青稞和養殖犛牛為生,生活貧困。雖然自然條...
  • 送餐機器人等創新模式助力餐飲行業復甦發展
    反反覆覆的疫情,讓原本以為終於熬過去了的餐飲人再度陷入迷茫「如何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一頓久違的團圓飯。」在這一新課題面前,全球餐飲服務機器人擎朗智能早已總結出規律,要想挺過至暗時刻,關鍵的突破口就是如何打破由於疫情管控而帶來的堂食人流量減少的現象,由此可見,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人員接觸的送餐機器人現階段及未來仍然是助力餐飲行業戰勝疫情的重要途徑。
  • 老虎證券ESOP: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的額度?
    來源:時刻頭條在確定股權激勵額度時,我們往往會陷入迷茫,股權激勵的比例到底該如何確定?多一些好還是少一些好?作為上市公司優先選擇的股權激勵(ESOP)合作夥伴,讓老虎證券ESOP團隊帶你一探究竟。這篇文章解決兩個問題:1.
  • 公司不分配利潤,股東可以怎麼辦?
    雖然盈餘分配問題涉及公司自治的範疇,司法一般不會強制分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同意公司決定的股東完全沒有辦法。救濟途徑主要有以下三條:第一,如果股東對公司有利潤而不分配存在異議,可以轉讓股權退出公司,這是最為普通的處理辦法。第二,要求公司回購股權,從而退出公司。
  • 一文解讀餐飲行業「全渠道」,營收躍遷的新通道
    儘管餐飲與零售存在明顯的行業區隔,然而近年來,隨著餐飲零售化、線上線下一體化趨勢的明朗化,零售業豐富成熟的渠道體系,對於餐飲行業的發展開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對照餐飲行業從「實體門店」、「實體門店+線上外賣」、到如今「實體門店+外賣+新零售」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相似程度與關聯性。而從以外賣為代表的多渠道,或以O2O為特色的跨渠道,升級到以體驗一致為目標的全渠道,必然成為餐飲行業發展的關鍵趨勢之一。
  • 疫情下,擎朗送餐機器人助力日本餐飲行業模式新升級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原本用於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的機器人變得更加活躍,且愈發受到人們的歡迎。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今年1月至11月792家餐飲企業破產,比去年同期增加8%。考慮到近期疫情和政府為此出臺的防疫隔離措施,日本今年破產餐飲企業數量預計將打破2011年創下的800家破產這一最高紀錄。數據顯示,1月至11月破產的日本料理店、拉麵店、烤肉店等專門料理店數量最多,達192家。
  • 疫情之下的2021 擎朗送餐機器人繼續助力餐飲行業扭轉局面
    在這一新課題面前,全球餐飲服務機器人擎朗智能早已總結出規律,要想挺過至暗時刻,關鍵的突破口就是如何打破由於疫情管控而帶來的堂食人流量減少的現象,由此可見,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人員接觸的送餐機器人現階段及未來仍然是助力餐飲行業戰勝疫情的重要途徑
  • 擎朗送餐機器人與上千家餐飲品牌合作 打造全新餐飲配送服務
    以全球餐飲配送機器人品牌擎朗智能為例,截止目前已經與上千家餐飲品牌聯動,打造智能餐廳配送。 擎朗送餐機器人以「機械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做」為戰略願景,在機器人全自主移動技術上不斷積累創新,積累專利申請近百項,自主研發室內L4級無人駕駛算法技術、室內自適應場景語義交互技術、多傳感融合技術、智能調度系統等業界領先的機器人關鍵技術和平臺,並以此為載體與垂直場景深度結合,打造出涵蓋智慧配送、智慧感知、智慧回收、智慧互動等全新送餐機器人解決方案。
  • 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餐飲行業冷暖
    劉宏兵回收的餐飲設備堆積在倉庫門口。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記者劉婧宇)6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餐飲行業冷暖》的報導。餐飲行業市場競爭充分,每天都有很多餐館開業和倒閉,「開關店」如同家常便飯。這些號稱「終結者」的設備回收商,出現在哪裡,意味著哪裡的餐館關張了。他們經常「一手託兩家」,不僅聽到「舊人哭」,也看見「新人笑」,對餐飲行業興衰更替洞若觀火。有別於市場出清的優勝劣汰,大疫之下餐飲業危如累卵。
  • 王建軍:激活股權激勵制度 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2017-2019年,於2016年實施股權激勵的相關深市公司平均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26.05%,較同期未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高出5個百分點;平均ROE為7.33%,較同期未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高出7個百分點。不過,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對實施股權激勵存在疑慮,有前期實施效果不佳的,還有遲遲未敢嘗鮮的,據記者了解,稅務壓力、制度約束等是它們躊躇不前的主要因素。
  • 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案出臺
    本報訊記者朱妍報導:2020年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下稱《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匯總形成《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下稱《名單》),標誌著全國碳市場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 擁有四萬億市場的中國餐飲行業 就沒有一家千億龍頭?
    自從湘鄂情改名中科雲網後,A股的餐飲企業就只剩下可憐的3家,佔整個市場的市值比例只有萬分之二。好吧,就算因為餐飲企業現金交易多、財務不規範,難以登陸A股,可看看一江之隔的港股,情況也並沒有很好。儘管本地餐飲連鎖翠華、大家樂和大快活都已上市,主營業務在國內的呷哺呷哺、味千中國也前去助陣,然而上市的餐飲公司仍然只有19家,平均市值只有區區23億港幣。
  • 餐飲老闆必知,餐飲企業培訓的重要性
    行業起步晚、素質跟不上、加上進入急劇競爭的市場大環境,市場適應性又差,行業所 有的經營者為此更應該對培訓引起高度的重視。1、快出、多出、出好——人才 我國的餐飲機構培訓教育資源有限, 辦學能力遠遠跟不上社會的需要, 而且專業 人才的培訓周期較短(一個月左右)、素質較差,不能保證可以立即發揮作用。
  • 湖北省印發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湖北省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發展改革委,有關企業: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湖北省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1.湖北省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  2.湖北省2017年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企業清單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8年1月10日  附件
  • 餐飲設備回收生意旺,折射出餐飲行業冷暖
    從年初到現在,不少行業尤其餐飲業受疫情衝擊生意不景氣,而幾個在上海做餐飲設備回收的90後,卻忙得不亦樂乎——白天忙著砸牆拆店,夜裡經常被電話吵醒,不是被催問有沒有蒸箱,就是打聽有沒有刨冰機……很多剛收的餐飲設備沒進倉庫就賣掉了。
  • 餐飲行業SaaS有什麼核心價值?誰是行業的頭部玩家?
    筆者通過對餐飲行業SaaS市場的分析,梳理了餐飲SaaS產業的發展。根據《中國統計年鑑》數據,食品菸酒在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佔比從2000年的39.18%一路下滑到2017年的28.64%。但與食品支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餐飲行業的收入2015-2018依舊每年保持著超過10%的年增長率(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這組對比數據的背後,以餐飲SaaS產品為依託的「智慧餐廳」功不可沒。那麼什麼是餐飲SaaS?餐飲SaaS有什麼核心的價值?誰是行業的頭部玩家?則是幾個必須要清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