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方案出臺

2021-01-09 人民網

本報訊記者朱妍報導:2020年12月30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下稱《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匯總形成《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下稱《名單》),標誌著全國碳市場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碳排放配額是指重點排放單位擁有的發電機組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額,包括化石燃料消費產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和淨購入電力所產生的間接二氧化碳排放。根據《方案》,發電行業及其他行業自備電廠,2013-2019年任一年排放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及以上的企業,即納入2019-2020年重點排放單位名單,折合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準煤。據此,《名單》首批納入2225家重點排放單位,要求1月29日前完成配額預分配工作。

《方案》提出,先由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核定省級行政區域配額總量,再進行總量加總,最終確定全國配額總量。目前,對2019-2020年配額實行全部免費分配,採用基準法核算重點排放單位所擁有機組的配額量,配額量為其所擁有各類機組配額量的總和。

記者了解到,生態環境部正在推進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其中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是重點內容。全國碳市場以試點為基礎,自2013年7個試點碳市場啟動以來,現已成長為配額成交量規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場。截至2020年8月末,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為4.06億噸,累計成交額約92.8億元,共有2837家重點排放單位、1082家非履約機構和11169個自然人參與交易。

據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十二五」是試點先行,「十三五」是為全國碳市場打基礎,「十四五」是我國碳市場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期。「我們將實現從試點先行到建立全國統一市場、從單一行業突破到多行業納入、從啟動交易到持續平穩運行。」

相關焦點

  • 湖北省印發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湖北省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發展改革委,有關企業: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湖北省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1   湖北省2017年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   根據國家關於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統一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6〕57號)、《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
  • 思想高地 | 全國碳市場建設有七大當務之急
    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全國碳市場以試點為基礎,自2013年7個試點碳市場啟動以來,現已成長為配額成交量規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場。截至2020年8月末,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為4.06億噸,累計成交額約92.8億元,共有2837家重點排放單位、1082家非履約機構和11169個自然人參與交易。
  • 廣東發布碳排放配額方案 4.65億噸怎麼分發?
    進一步加快碳市場的建設,是扭轉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一個主要舉措。據了解,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百萬分之407.8,雖然同年我國減排了52.6億噸二氧化碳,但想要扭轉當前嚴峻的氣候形勢,仍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 全國碳市場終於來了,能源企業該怎麼應對?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部首先將發電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並印發了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2225家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作為推動我國碳減排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國碳市場自2011年在北京、上海等七個省市啟動試點以來,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實踐。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一系列文件的正式發布,是我國碳市場建設的重要「裡程碑」,標誌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向前邁了實質性一步。
  •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發布時間: 2021-01-07 09:38: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 禾   生態環境部1月5日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並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
  • 廣東2019年碳排放配額總量設定為4.65億噸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批准並正式印發。這是省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能從省發展改革委劃轉到省生態環境廳後,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的首次印發。2018年廣東碳排放市場整體情況及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由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和交流合作處處長洪建武通報。
  • 2019碳排放配額總量4.65億噸 持續貢獻廣東碳排放交易經驗
    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批准並正式印發。這是省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能從省發展改革委劃轉到省生態環境廳後,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的首次印發。  2018年廣東碳排放市場整體情況及2019年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由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和交流合作處處長洪建武通報。
  • 試點碳市場的市場表現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
    國家高度重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黨的十八屆三中和五中全會公報、《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都對推動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出了明確要求。 習近平主席也就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作了重要的對外宣示。
  • 生態環保部:《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關於公開徵求《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徵求意見稿)及相關文件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我部對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進行了反覆研究論證,形成了《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 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 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生態環境部1月5日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並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這意味著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第一個履約周期從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2225家發電企業將按照分到碳排放配額進行排放。
  • 重鋼股份:制定詳細碳配額管理制度 出售配額獲利近百萬
    2014年6月19日,重慶碳市場正式鳴鑼開市。交易第一天,重鋼股份便分三筆以30元、30.5元、31元的價格賣出共三萬噸配額,當即獲得91.5萬元「賣碳」收入。  「由於公司較好地掌握了各項能源數據,對自身碳排放情況了解較準確,因此在估計配額有盈餘的情況下,拿出了一部分進行嘗試。」重鋼股份機動能源管理處處長楊斌說。
  • 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如何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全國碳市場的總體方案和制度建設,加快實施進程並在全球以碳價機制促進低碳轉型的變革趨勢中發揮積極的引領作用?本報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授何建坤。記者:我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進展如何?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 首批納入1700餘家發電企業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首批納入1700餘家發電企業  少排可以賣配額 多排就要掏錢買(綠色焦點)  去年12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印發,明確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啟 2017年僅是開始
    「我們已經做到了有機構、有地方立法確定了配額,也分配了這些配額,建立配額的分配辦法,還建立了核算報告、核查的體系,建立了交易規則,完善了監管的體系和能力建設,基本形成了要素完善、特點突出、運行平穩的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解振華如是說。
  •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 對企業影響幾何?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對企業影響幾何?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終於要來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近日透露,2021年將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利用市場機制倒逼企業技術創新,減少碳排放強度。「我們選擇一些典型行業,電力行業有2000多家企業,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把相關的碳排放配額下達到這樣一些企業。
  • 中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新華社上海1月6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李苑)記者5日從生態環境部舉辦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政策媒體吹風會上獲悉,從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首個履約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
  • 【深度】進入最後衝刺的全國碳市場還有哪些問題?
    記得三年前澳大利亞辦碳市場的時候,大家都在投資碳減排產品,突然有一天澳大利亞政府說,我們不搞碳市場了。最不靠譜的是政府,他突然說我不做了,構建五年多的碳市場的研究,一套一套的計算方法、配額分配、交易機制、交易所……所有的東西都歸零。  (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因為這個市場是政府規定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把它維護好,維護好就要維護它的信用。
  • 碳市場的建設將會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記者5日從生態環境部舉辦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政策媒體吹風會上獲悉,從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首個履約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這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通過市場倒逼機制,促進產業技術的升級。
  • 碳排放權交易可適時引入有償分配
    《辦法》明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主體。對此,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建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辦法》以及近期多個關於碳排放權交易文件的發布,標誌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正式投入運行,全國碳市場在進一步促進減排和降低相關成本的同時,將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碳價信號,促進低碳轉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啟動。
  • 生態環境部黃潤秋: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如何推進?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明確表示,將在很短時間內對國內2000多家電力企業下達碳排放配額。已啟動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進展如何?黃潤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氣候雄心峰會上鄭重宣布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長期目標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