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雯雯 通訊員李愛榮)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首次證實了叢枝菌根真菌對根寄生植物養分吸收器官的發生有直接顯著的影響。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植物學紀事》上。
寄生植物和叢枝菌根(AM)真菌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廣泛分布,兩者均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關於這兩類生物有過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多數情況下僅關注兩者之一。
近期研究顯示,AM真菌在宿主植物根部定殖的過程和根寄生植物對寄主植物的侵染過程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調控途徑,兩種生物過程有諸多相似之處。此外,逐步增多的研究表明,寄主植物根部的AM真菌定殖水平對寄生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然而,由於多數寄生植物無法形成菌根,目前還沒有關於寄生植物和AM真菌直接相互關係的研究報導。
為此,科研人員利用一種兼具AM定殖能力的根部兼性半寄生植物三色馬先蒿,探討了根寄生植物和AM真菌的直接互作關係。研究表明,接種AM真菌可強烈抑制寄生植物養分吸收器官(吸器)的發生,從而為寄生性雜草的生物防控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中國科學報》 (2012-04-23 A4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