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布轉基因食品標籤最終法規

2021-01-09 中國輕工業網

2018年12月20日,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轉基因食品(GMO)標籤最終法規《國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公開標準》,稱如果沒有檢出「轉基因物質」,則不會要求對轉基因作物所產高度精練成分進行強制性標示。

該法規規定了新的國家強制性生物工程(BE)食品公開標準(NBFDS或標準)。該新標準要求食品生產廠、進口商、其它單位如對零售食品加施標籤,則應公開有關BE食品和BE食品成分信息。該法規目的是向消費者就BE食品情況提供強制性國家統一標準所要求公開的信息。

該法規實施日期為2020年1月1日,延長實施日期(針對小型食品食品生產廠)為2021年1月1日,自願符合日期為2021年12月31日,強制性符合日期為2022年1月1日。

更多詳情參見:

https://s3.amazonaws.com/public-inspection.federalregister.gov/2018-27283.pdf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眼中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01 轉基因食品現狀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的定義,轉基因(基因工程)食品那些將來自其他植物或動物的外來基因插入到其遺傳密碼中的食品。這可以使該食品風味保持始終統一,以及能增強對疾病和乾旱的抵抗力。然而,NCBI也保留了一份與轉基因食品相關的潛在風險清單,包括可能導致環境損害的基因變異。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許多科學組織和行業組織都認為,通過討論轉基因食品而產生的恐懼情緒更多的是情緒化而不是事實。「事實上,科學非常明確:現代生物技術分子技術的作物改良是安全的,」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在2012年的一份聲明中說。
  • 雀巢的「轉基因食品」之亂
    雀巢的態度是:「嚴格遵守了法律法規」事情發起於綠色和平組織香港辦事處項目負責人施鵬翔致電新浪財經,稱他們有證據證明雀巢在中國內地出售轉基因食品,隨後綠色和平組織出具了一份轉基因檢測報告。被檢測食品為雀巢旗下的「美極翡翠白玉湯」(一種即衝食品)。
  • 美國即將開始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或可用「笑臉」等符號
    文件建議食品生產商使用「生物工程」(Bioengineered,BE)來標註這些食品,而非常用的「轉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  意見徵求截止時間為7月3日,最終版本應在7月29日前公布,公布後將正式實施。據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美國農業部部長桑尼·珀杜此前表示,最終版本可能會直到夏季結束才能確定。
  • 法國定義非轉基因標籤界限
    2009年11月30日,據食品導航網站消息,法國政府生物技術高級委員會近日在一份新報告中概述了自願性「非轉基因產品」標籤體系擬議,並負責制定了「非轉基因產品」的定義,預計上述擬議將於2010年中旬正式轉化為法規。
  • 什麼是轉基因和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轉基因技術可以使食品的口味一致,並且使作為原料的動、植物具有對疾病和乾旱的抵抗力。 不過,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也列出了一份與轉基因食品相關的潛在風險清單,包括可能導致環境危害的基因改變。具體而言,轉基因生物有可能與自然生物近親繁殖,導致原始生物的滅絕。但是,反過來,轉基因也可能使某些作物繼續存在的希望。
  • 轉基因食品,是「天使」還是「惡魔」?
    一、轉基因食品的發展概況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菸草)於1983年誕生,到美國孟山都公司(Monsanto)轉基因食品研製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1994年在美國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速發展,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其不成熟和不確定性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美國農業部近日發布轉基因食品標識最終版規定,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含轉基因成分5%以上的食品以適當方式標註轉基因信息。這是美國在轉基因食品方面出臺的第一個全國性強制標註規定。美國在轉基因食品標識上一直採取自願原則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的第一種植大國,約佔全球轉基因作物面積的40%。近幾年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的轉基因普及率持續維持在90%以上。美國市場上70%至80%的加工食品含轉基因成分。
  • 美國發布允許螺旋藻提取物作為著色劑的最終法規
    2015年10月30日,美國發布G/SPS/N/USA/2714/Add.2號補遺通報,確定著色劑列表中有關螺旋藻提取物檢定豁免最終法規的生效日期。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於2015年8月21日的美國聯邦公報上發布該最終法規的生效日期為2015年9月22日。在修訂的著色劑法規中,允許螺旋藻提取物作為著色劑,用於膳食補充劑、藥片及膠囊的包衣。
  • 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研究
    二、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法律規制及不足  (一)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相關法規  2009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一百零一條關於法律適用的規定中,涵蓋了轉基因食品,自此,結束了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層次不高、只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對轉基因食品安全進行規制的局面。
  • 食品標籤上的「自然」和「健康」究竟是什麼意思?
    問題在於,食品標籤上的這類詞語可能會產生誤導。   去年3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向KIND營養棒的生產商發出警告,要求其去除大受歡迎的堅果營養棒上的「健康」字樣。如今,KIND要求FDA修改對「健康」這個詞的定義,此事提醒了消費者:定義這種事情究竟有多模糊不清。
  • 標籤備案取消了?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管模式變化大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籤、說明書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 轉基因食品令人恐慌 但不一定有害健康
    「很顯然,人們預期壽命的提高與其他很多因素有關,但說轉基因食品或那些非有機食品使我們的飲食變糟糕或毒害我們並非事實。」他表示。  穆萊特在其書中打破了一系列迷思,首當其衝的就是最常見的「天然食品」的誤區:「天然指的是一切取自大自然,如果遵循這個定義,那麼幾乎沒有什麼食品是天然的,因為從一根玉米棒子到一頭豬或是牛,所有都是經過種植或馴養的。
  • 歐盟的轉基因食品管理
    和轉基因作物一樣,在歐盟轉基因食品的發展前景依賴於四個方面的變化:(1)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歐盟十分重視輿論的重要性,而且歐盟的學者已經進行了一些經驗性研究,根據這些相關調查,在歐盟消費者普遍對轉基因產品及食品持不信任態度;(2) 進一步的技術進步;(3)專利法規;(4)轉基因食品的相關利潤。    三、歐盟轉基因食品的立法    歐盟在80年代末建立了生物技術法規框架。
  • 農業部官員: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純屬謠言
    另外,據中美生物技術工作組美方官員和專家介紹,美國人吃的食品裡面,70%都有轉基因成份,因為這個大豆和玉米是食品的一個原料,轉基因作物事實上早都進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去了。從1996年,轉基因大豆商業化以來,已經有上億的美國人直接或間接地食用轉基因大豆或者轉基因食品,至今已經有17年的歷史了。
  •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很多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在世界遍地開花,但其到底安全與否,業界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在中國,隔段時間就有一波關於轉基因危害的民間傳言充斥於耳。由於美國是轉基因大國,因此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那裡,無論是轉基因的支持者還是批評者都以美國為例,尋找自己的論據。而美國駐華大使館25日就表態稱,很多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
  • 我去美國超市轉了一圈,看到好多轉基因食品
    支持和反對轉基因技術的人士,也許各有各的考慮。無論支持也好,反對也好,大家都應該用事實說話、以理服人。反轉人士最喜歡拿美國說事,幾年前就有人吵吵「轉基因食品是美國的生物武器」,理由是「美國人自己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都是專門出口中國、用來毒害炎黃子孫的」。這種說法當然荒誕不經,很多科學家和官方媒體都出來闢謠。
  • 美國出臺首個轉基因食品全國性強制標註規定
    原標題: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綜述: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褒貶不一新華社記者劉石磊林小春美國農業部近日發布轉基因食品標識最終版規定,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含轉基因成分5%以上的食品以適當方式標註轉基因信息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最近,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備受大家關注。先是崔永元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微博上展開辯論,之後是崔永元央視辭職、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食品。對於大家關心的問題,日前從美國歸來的崔永元舉行了媒體說明會作出詳細的解釋。     究竟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是怎麼進行的呢?崔永元邀請美國的採訪團隊,採訪了各類人,包括專家、普通的市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大約50人,去了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
  • 韓國對轉基因微生物APC199及來源於轉基因微生物的食品添加劑葡糖...
    食品夥伴網訊 6月23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表消息稱: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根據韓國《食品衛生法》第18條對「轉基因食品等安全性審查委員會」審查的轉基因微生物APC199及來源於轉基因微生物的食品添加劑葡糖澱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