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美國超市轉了一圈,看到好多轉基因食品

2021-01-1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實】

徐實:生物製藥專家,投資顧問

上一篇探討轉基因農作物的文章引起了熱議。支持和反對轉基因技術的人士,也許各有各的考慮。無論支持也好,反對也好,大家都應該用事實說話、以理服人。

反轉人士最喜歡拿美國說事,幾年前就有人吵吵「轉基因食品是美國的生物武器」,理由是「美國人自己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都是專門出口中國、用來毒害炎黃子孫的」。這種說法當然荒誕不經,很多科學家和官方媒體都出來闢謠。可是謠言的頑強超乎人們的想像,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一口咬定美國人絕不吃轉基因食品,沒完沒了地在微信上轉發相關的文章。

其實只要稍微搜索一下國外網站,應該很容易弄清事實。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早就把美國農業部批准上市的轉基因農作物列表放在官方網站上了,土豆、馬鈴薯、玉米、大豆什麼的都有,各位看官儘管去看。【1】

美國超市的轉基因食品不在少數

為了更加直觀地說明問題,筆者在美國出差的時候特意做了一次實地調查,這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接下來咱們看圖說話,文中照片均拍攝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Ralphs超市。Ralphs是美國西海岸著名的連鎖超市,它貨架上的食物非常有代表性。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美國尚未全面實行轉基因食品的強制標識制度,這就意味著默認食品中可以使用轉基因農作物作為原材料,而不必特別標明。但是美國存在非轉基因食品的自願標識制度,食品生產商可以在經過認證和自願的基礎上,標明自己的產品不含轉基因農作物的原材料。

圖1:Mazola牌玉米油

咱們先來看看圖1這桶ACH公司生產的Mazola牌玉米油。標籤上的英文主要是營養成分、使用說明、安全提示和生產廠家的信息,沒一個字提到轉基因。但是ACH公司的官方網站上明確寫著,該公司使用轉基因農作物生產食品,但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這是安全的;然後捎帶說一句「我們也提供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2】。這桶沒有轉基因標識的玉米油,其實就是用轉基因玉米榨出來的。美國大健康網絡媒體Mercola的非轉基因食品購買指南也佐證了這一點【3】。

圖2:Wesson牌蔬菜油

無獨有偶,圖2中Wesson牌蔬菜油的標籤上也沒有轉基因標識。為了這個事情,持有Wesson商標的ConAgra公司2011年還遭到了消費者的起訴,因為Wesson牌食用油的標籤上有「純天然」(100% Natural)的字樣,而Wesson牌的芥花籽油、蔬菜油和調和油均含有轉基因農作物的成分【4】。曠日持久的官司持續到2015年,消費者的集團訴訟才在加州法院得到了有限的支持【5】。可是仔細看一下,Wesson牌食用油的標籤上部、Wesson商標的正上方仍然寫著「純天然」(100% Natural)的字樣,而且標籤上還是沒有轉基因標識。

圖3:有非轉基因標識的豆腐

圖4:非轉基因食品標識

沒有使用轉基因農作物成分的食品,反倒有著明確的標識。例如圖3中這塊House Foods牌豆腐,包裝盒上有一個標有Non GMO的小圖標,放大後就是圖4的樣子,一隻蝴蝶停在草葉上。圖標中的Non GMO project.com代表一個專門做非轉基因食品的認證的非政府組織(NGO),該組織的名稱Non-GMO project翻譯成中文就是「非基因修飾生物工程」。食品生產商可以自願邀請該組織來做認證,證明食品在生產加工中完全沒有使用轉基因農作物的原材料。在超市裡,帶有同樣非轉基因食品標識的商品還有很多,例如圖5中的小番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圖5:帶有非轉基因食品標識的小番茄

簡而言之,美國市場上出售大量沒有轉基因標識的轉基因食品,而擁有標識的反而是非轉基因食品。這種做法背後有著明確的邏輯——美國食品行業普遍認為已獲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因此不需要特別標註,特別標註轉基因食品可能給人帶來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暗示。為什麼非轉基因食品反倒有標識呢?這個道理其實和「有機食品」背後的邏輯是相似的。

有機食品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肥。但是,科學地使用(不是粗放濫用)農藥和化肥並不會對食品質量造成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超市看到的瓜果蔬菜、袋裝糧食的標籤上,並未標註「生產中使用過農藥、化肥」。但是,有機食品大可將「生產中沒有使用過農藥、化肥」作為一種賣點來吸引具有特殊喜好的消費者。同理,如果沒有客觀證據證明已獲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不安全,強制性標註轉基因食品反而會給公眾帶來不必要的猜疑乃至恐慌。但是,非轉基因食品的第三方認證同樣可以成為吸引具有特殊喜好的消費者的賣點,這合情合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排斥農業技術和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愛買什麼就買什麼。熱愛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完全可以依照認證標識去購買。只是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相對來說一定會貴一些,因為它們的單產更低、所需田間管理更多,導致產生單位數量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更多。既然商品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那麼這些食品貴得合情合理。

有人問,難道中國人不能只吃「純天然」有機食品嗎?為什麼非要用農藥化肥、上轉基因農作物?問這些問題的人恐怕對農業經濟缺少直觀的認識。權威自然科學期刊《自然》刊載的論文顯示,與一般種植方式相比,有機食品的種植方式會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13%-34%【6】。自然科學期刊《Plos One》的薈萃分析顯示,轉基因技術使得農藥用量減少37%,農作物產量增加22%,而農民的利潤增加了68%【7】。由此可見,轉基因等農業技術的經濟性非常明顯。

假如中國只種植「純天然」有機食品,生產食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會大大增加,不光糧食要漲價,消耗飼料的肉類同樣要漲價。40元一斤的有機土雞肉,普通工薪族一個月能得吃幾次?民國時代中國幾乎沒有化工產業,造不出農藥化肥,全國生產的都是「純天然」有機食品,只可惜它們餵不飽全國人民——《劍橋中華民國史》記載的大規模饑荒就有11起;而根據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推算,民國每年有300萬-700萬人死於飢餓【8】。這段歷史還不那麼遙遠,不應該剛吃幾天飽飯就開始問「何不食肉糜」。

部分真話的危害性可能更大

也有許多人這樣質疑:「就算轉基因農作物確實能夠增產,能保證轉基因食物對人體沒有危害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食物能夠產生危害。那麼在這方面證據出現之前,對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存疑可以理解,但是滿大街宣傳轉基因食物有害就有問題了。如前文所說,依靠編故事來宣傳自己的觀點是不道德的。很多反轉基因人士倒不認為自己在編故事,我看到他們在很多自媒體上反覆強調「法國科學家塞拉利尼的實驗證明轉基因食物致癌」。這個事情值得拿出來好好說說,它到底是事實還是謠言?

客觀地說,塞拉利尼的實驗無法證明轉基因食物致癌,因為這個實驗的設計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塞拉利尼的論文起先於2012年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理》,由於其實驗設計的不合理性廣受科學界質疑,該期刊於2013年11月將塞拉利尼的論文撤稿【9】。塞拉利尼事件倒是說明一個深刻的真理——造成誤導和欺騙的未必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很有可能是部分的真話。謊言相對而言容易被拆穿,而部分的真話則不然,所以其危害性反而可能更大。

塞拉利尼的實驗是這樣設計的【10】:100隻雄性大鼠和100隻雌性大鼠,各隨機分10個組。其中1個組餵非轉基因玉米作為對照,3個組餵不同劑量的GM NK603轉基因玉米(具有草甘膦農藥抗性),3個組餵施用過草甘膦農藥的GM NK603轉基因玉米,最後3個組直接在飼料中加點草甘膦農藥。然後所有大鼠飼養18個月,觀察其腫瘤發生率和壽命。而後實驗數據顯示,吃過轉基因玉米的大鼠的腫瘤發生率貌似高了那麼一點。

外行多數看不出門道,而內行才知道問題所在。即便塞拉利尼的數據沒有造假,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這個實驗設計有兩個硬傷:

1. 使用的實驗動物太少,不具有統計意義(Statistical Power)。

人和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方說,兩個人在飯館裡吃了同一道菜,A啥事沒有,B回家就鬧肚子,這種事情很常見。其實動物也是一樣,個體差異不可忽略。也正因為如此,動物實驗一定要有足夠大的樣本,才能克服動物個體差異造成的隨機影響。

一般來說,在生物製藥行業的毒理學動物實驗中,每個實驗組使用50隻大鼠還差不多,使用30隻以下大鼠就容易出現數據不穩定。每組使用15隻以下大鼠的實驗基本等於兒戲,可重複性極差,無論是風投機構還是藥監部門都無法接受這樣粗劣的數據。塞拉利尼的實驗中,一組才10隻大鼠,個體差異造成的隨機影響足以掩蓋食物的作用。

2. 塞拉利尼的實驗使用的是Sprague Dawley大鼠品系,這個大鼠品系很容易產生自發腫瘤。

其實這倒不難解釋,動物的癌症是體內細胞突變積累的結果,隨著動物不斷衰老,體內細胞積累的突變增多,就會自發出現腫瘤。即使沒有任何環境汙染的因素,人類也會產生自發腫瘤。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就發現了人類的自發腫瘤,並將其命名為Karkinos(希臘語中的「螃蟹」),這個詞到後來演變成了英語中的Cancer(癌症)【11】。

大鼠也和人一樣,會隨著衰老產生自發腫瘤。大鼠的平均壽命也就2年不到,塞拉利尼的實驗持續18個月還多,已經逼近了大鼠的壽命上限,此時大鼠的自發腫瘤就不能忽略了。早在1973年,權威的自然科學期刊《癌症研究》就刊發了關於Sprague Dawley大鼠自發腫瘤的論文【12】。該論文指出,連續餵養18個月的360隻Sprague Dawley大鼠,有45%出現自發腫瘤。

換句話說,哪怕天天給大鼠餵有機食品,只要養上18個月,大鼠照樣有一半出現自發腫瘤。塞拉利尼那個連續觀察大鼠18個月的實驗純屬兒戲。如果非要做一個持續18個月的毒理實驗,也應該使用貝格爾犬、樹鼩、食蟹猴之類壽命比較長的動物,而且18個月的觀察期應該選在動物的「青壯年時期」而非生命後期。

對轉基因食物的熱議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唯有用事實說話,相關探討才能最終回歸理性,產生建設性的效果。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公眾對該話題的關注恰恰為科普工作提供了良機,對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ISAAA官方網站:http://www.isaaa.org/gmapprovaldatabase/approvedeventsin/default.asp?CountryID=US&Country=United%20States%20of%20America

【2】Mazola玉米油官方網站:http://www.mazola.com/healthandwellness/about-gmos.aspx

【3】Mercola Non-GMO shopping guide: http://files.meetup.com/958994/GMObrochure.pdf

【4】http://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11/11/25/wesson-oil-contains-gmo.aspx

【5】https://www.law360.com/articles/624430/11-statewide-classes-ok-d-in-conagra-100-natural-oil-row

【6】《Nature》: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5/n7397/abs/nature11069.html

【7】《Plos One》: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11629

【8】趣歷史:http://m.qulishi.com/news/201609/124363.html

【9】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3%A9ralini_affair#Scientific_evaluation

【10】《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12005637

【11】http://www.bigertech.com/origin-of-cancer/

【12】《Cancer Research》:http://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canres/33/11/2768.full.pdf

微博@觀察者網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動,老司機請提高警惕⚠️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合作/廣告/投放/溝通

pr@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觀察者網App上都有!

如何獲得?

相關焦點

  • 美國轉基因辯論賽:挺轉派獲勝
    北京時間12月4日7:45(美國東部時間12月3日18:45),一場關於轉基因的辯論賽在美國紐約舉行。主辦方是辯論節目美國「智慧廣場」,對戰雙方均是挺轉界和反轉界的權威人士,包括轉基因作物的龍頭企業孟山都的CTO(首席技術官)。 賽前的統計顯示,在座聽眾32%挺轉,38%反轉,剩下的未表態。
  • 美國已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仔細看你吃過的食品··
    2013年,他自費50萬前往日本、美國等地調查轉基因產品的安全問題,並準備將拍攝的素材和獲得的資料製成紀錄片發布。從此,他被國人稱之為「反轉鬥士」。崔永元遠赴美國與日本調查之後發現,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為美國有相關專業的人調查數據發現,轉基因食品開始被使用之後,近十多年,很多疾病有明顯大幅增長的趨勢。而仍有很多美國轉基因人士認為,食品是完全安全的。
  • 哪些食物含「轉基因」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食品,大部分調和油及大豆油都使用轉基因大豆,並在標籤上註明,而醬油、豆奶、豆瓣醬等主要原料為大豆,以及含有植物油配料的食品,也出現使用轉基因大豆的產品,但多數品牌沒有標清「轉」還是「非轉」。
  • 從美國的轉基因蚊子到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真的安全嗎?
    8月20號,美國批准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目的是為了減少蚊蟲傳播的疾病,並宣傳該項嘗試對人類沒有影響。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時間,我真的想問,你是哪裡來的信心,這個實驗對人類沒有任何影響呢?所謂轉基因,就是將外源性的DNA片段,人為插入到受體生物的細胞DNA序列中,從而使受體生物產生某種預期的改變。美國從上個世界弄出轉基因食品以來,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極大的爭議,支持與反對的聲音從未斷絕。現在他們又將轉基因的目光瞄準了動物。
  • 農業部官員: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純屬謠言
    另外,據中美生物技術工作組美方官員和專家介紹,美國人吃的食品裡面,70%都有轉基因成份,因為這個大豆和玉米是食品的一個原料,轉基因作物事實上早都進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去了。從1996年,轉基因大豆商業化以來,已經有上億的美國人直接或間接地食用轉基因大豆或者轉基因食品,至今已經有17年的歷史了。
  • 崔永元:對轉基因食物的好壞要調查到底
    然後我就想問問中國科學家,為什麼要撒謊?  我還特別希望大家攢錢去旅遊時,不用去美國,去日本就行,順便感受一下轉基因的狀況,比我做一百個片子都好。  因為轉基因,崔永元爭論了太久,甚至罵戰了太久,可能還要在法庭上較量很久,現在,不妨聽他心平氣和地說一說。  過去的一周,他再赴日本進行了第二次的轉基因調查,仍舊在市場上買不到轉基因食品,這更讓他堅信初衷。
  • 崔永元談轉基因:很氣憤美國政府部門不接受採訪(1)
    崔永元:中國支持轉基因技術的專家都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科學界已有定論,沒有爭議,說美國人已經放心地吃了20年都沒事。到底有沒有爭議?美國人是不是放心地吃了20年?是不是沒事?就因為這個我先去了日本,後去了美國。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最近,前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備受大家關注。先是崔永元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微博上展開辯論,之後是崔永元央視辭職、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食品。對於大家關心的問題,日前從美國歸來的崔永元舉行了媒體說明會作出詳細的解釋。     究竟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是怎麼進行的呢?崔永元邀請美國的採訪團隊,採訪了各類人,包括專家、普通的市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大約50人,去了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
  •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從1983年轉基因菸草的問世,到1996年轉基因作物全球的商業化種植,基因工程為多個領域尤其是食品領域帶來了深刻的技術革命。轉基因生物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形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
  • 哈佛大學遺傳學家:轉基因食品安全之我見
    【作者陸發隆聲明:我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生物化學及遺傳學的研究者,我的工作是致力於探索動物個體發育的生物化學以及遺傳學基礎。我和我的導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毅博士聽聞轉基因安全問題在中國引起巨大爭議,因而想寫一篇小文闡述對我們對轉基因食品的一些看法。我和張毅教授,作為遺傳醫學研究者,都與轉基因相關產業沒有任何利益關係。】
  • 美國科學院宣布轉基因食品無害,中國專家如何解讀
    美國國家科學院5月17日發表報告,宣布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無害,食用轉基因食物不會增加患癌症、肥胖症、消化道疾病、腎病、自閉症和過敏症的風險。 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傳統食品安全性 「有的人一談到轉基因就色變,其實這是一種科學認識上的誤區」,研究轉基因棉花技術超過15年的陳曉亞院士說。有關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實早就有了明確的權威結論。
  • 轉基因食品進入市民生活 專家稱或威脅糧食安全
    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菜籽油……面對超市貨架上一排排的食用油,你會選擇哪種油呢?是認牌子,還是看用什麼作物榨的?  從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要求轉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必須在標識上標註中文標籤。不知不覺間,轉基因食品已悄然降臨。
  • 轉基因食品有害嗎?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
    俄羅斯禁轉,得益於葉爾馬科娃的轉基因實驗——與美國孟山都轉基因實驗完全脫鉤的國家實驗。轉基因食品最初作為好東西,被寄予厚望(食品革命,新技術推廣掙大錢)。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98年蘇格蘭的普茲泰土豆-老鼠實驗,電視訪談一播出,立刻扭轉了輿論,轉基因食品名聲一壞到底了,消費者不接受了,轉基因越來越被排斥。
  • 方舟子推薦轉基因食品,還推薦網友去品嘗,被網友痛批
    方舟子之前就是因為轉基因的食品這件事情,在當時就已經被崔永元在網上痛批,大家都知道,轉基因科學的進步,對好多領域的發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轉基因技術並沒有完全發展成熟,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對食品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之下,方舟子還公開宣傳轉基因的食品。
  •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定論嗎?
    例如,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不相信地球是圓的,不相信地球圍繞著太陽轉,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地球是不是圓的、地球是不是圍繞著太陽轉,還沒有定論呢?   不能泛泛地說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而應該對特定的轉基因食品進行科學檢驗和分析,再來說究竟安不安全。某一種轉基因食品如果還沒有經過科學檢驗,還可以說對它的安全性還沒有定論。
  • 雀巢的「轉基因食品」之亂
    檢測報告由綠色和平組織委託香港基因晶片開發有限公司出具,報告結論中認為該湯料中的大豆中含有一種抗除草劑基因,而該食品是他們5月在北京一家連鎖超市中購買的。實際上,綠色和平組織早在1999年11月就在香港宣布,通過檢測,發現雀巢公司的百福鮮豆漿和百福豆腐花含有基因改造成分。
  • 央視新聞播報的轉基因黑名單列表出爐,快轉起來!
    小米、燕麥、蕎麥、高梁均屬小宗糧食作物,還來不及去轉基因。花生是我國獨特產品(但現在轉基因花生已開始在山東推廣),紅薯也暫時安全。玉米是使用轉基因最早、最廣、最多的作物,購買任何玉米食品均要慎之又慎,哪怕超市賣的玉米窩窩頭。
  • 不敢吃轉基因食品?其實天然「轉基因作物」人類已吃了幾千年
    自然界外源「轉基因」作物2015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它表明人類作為主要作物之一的紅薯,其實是在自然條件下轉了基因的食品,且轉入的還是一種叫做「農桿菌」的細菌強行植入的外源基因。遺憾的是,這一推測無法證實或證偽。因為他們在來自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南美部分地區及非洲等地的291種紅薯品種中,根本找不到不含農桿菌DNA的「非轉基因紅薯」品種來做對比試驗。所有品種的紅薯的基因庫都含有農桿菌(一種在土壤裡很常見的細菌)的基因。換句話說,人類種植的紅薯都是天然轉基因的,無一例外。
  • 轉基因致癌、絕育?這些被網傳的轉基因蔬菜,你吃過嗎?
    有機食品超市Earth Fare 25%的商品是轉基因食品 在這篇文章中有1/3的篇幅,是在介紹美國雜貨連鎖店「Earth Fare」出售著非轉基因食品。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醫學院藥理系博士後任金琪說,Earth Fare超市在美國並不是很流行,只在10個州開有店鋪。 在其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該超市75%的產品不是轉基因食品,而剩下的25%仍是轉基因食品。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美國此次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一是因為只要求對轉基因成分超過5%的食品進行標識,顯然比一些州的規定寬鬆很多;二是因為對標識方式不做硬性規定,比如某種轉基因大豆的油酸含量增加,相應的轉基因食品可標識為『高油酸大豆油』,反而有利於轉基因食品的宣傳。」1月1日,科普作家、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