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哪些食品是轉基因的?」近日,美國科研機構承認對24名中國兒童進行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引起強烈反響。我們日常的食物中,轉基因食品範圍究竟有多大?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食品,大部分調和油及大豆油都使用轉基因大豆,並在標籤上註明,而醬油、豆奶、豆瓣醬等主要原料為大豆,以及含有植物油配料的食品,也出現使用轉基因大豆的產品,但多數品牌沒有標清「轉」還是「非轉」。□見習記者 鄭楚翹
【記者調查】【食用油】
「非轉基因」標註顯眼,「轉基因」藏身小字堆
5日下午,記者在經四路一家超市看到,入口處各品牌食用油正在促銷,一款5升裝福臨門葵花籽油在「葵花籽油」名稱上方標註著「非轉基因壓榨」,字體比商品名略小,十分顯眼。
「這是純壓榨的油,不含轉基因,能降血壓降血脂,比花生油更健康。」促銷人員對記者介紹。旁邊的促銷臺上,一款金龍魚玉米油還專門加了標籤註明「富含植物甾醇,非轉基因壓榨」。
記者注意到,貨架上幾乎所有玉米油、葵花籽油都顯著地標明「非轉」身份,「健康」、「安全」等字眼也頻頻出現,而魯花一款花生調和油也顯著標明「選用非轉基因大豆」。
仔細察看了一遍,記者發現在售的調和油和大豆油大都採用轉基因大豆為原料。但相對非轉基因的「高調」,轉基因字樣比較難找。記者拿起一桶5升的胡姬花花生濃香調和油,在桶身標籤左下方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說明中,找到了「大豆油(本品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菜籽油(本品菜籽油加工原料為轉基因菜籽)」等字樣。在另一款5升裝福臨門大豆油瓶身的左側,記者找了一圈才在橫著標註的一排小字中發現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的說明。
【豆瓣醬等豆製品】
只有一種標註轉基因,多數隻字不提
醬油、豆奶、豆瓣醬等的主要原料也是大豆,這些食品會採用轉基因大豆嗎?記者搜索超市貨架上的常見品牌,發現很難見到轉基因字樣。
醬油區常見的品牌有李錦記、海天等,記者分別仔細查看配料表,只有超市自有品牌在配料表上註明了「原料採用轉基因黃豆」。而海天系列醬油都標註使用非轉基因黃豆。其他品牌的瓶身上,「採用優質黃豆」、「粒粒優選黃豆」等字樣標註在顯著位置,對「基因問題」都沒有涉及。
在豆奶豆漿銷售區,記者查看了五個品牌的豆奶粉,發現雅士利、永和兩個品牌在包裝上標出使用非轉基因大豆,另外三個品牌則只有對大豆營養價值的介紹,對大豆的產地和來源沒有說明。
豆瓣醬和豆腐乳區的情況也基本類似。欣和牌黃豆醬在瓶蓋上的「非轉基因黃豆」字樣非常顯眼,貨架上另外兩個品牌保持了「沉默」;豆腐乳區域只有廣合豆腐乳的配料表上寫著「非轉基因大豆」,包括王致和豆腐乳在內的另外三個品牌則沒有任何提示。
【餅乾等零食】
不標植物油成分,大豆只標為過敏源
「方便麵、餅乾等食品也用到了食用油,但不知道主要成分是什麼。」採訪中有市民向記者反映。隨後記者對餅乾、薯片、方便麵等休閒食品進行了調查,發現這些食品的配料表只標註了「植物油」或「食用油」,具體是哪種油無法判斷,更無法判斷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
在奧利奧餅乾的包裝上,記者看到這樣一句話:「過敏源信息:含有小麥、大豆」。此處的大豆作為致敏物被標示出來,但沒標明是否為轉基因大豆。在記者查看的食品中,註明含大豆等過敏源信息的品牌有五個,但無一提示是否是轉基因。
【散裝大豆】
都未標註,甚至不標產地
採訪中記者發現,超市裡作為糧食出售的散裝黃豆也存在「身份問題」。記者走訪的幾家大型超市都有散裝黃豆銷售,但都沒有說明黃豆是否是轉基因產品。
在經四路的一家超市內,記者看到散裝黃豆的標籤上寫著「產地河北」。對於記者提出的是否轉基因的詢問,一位銷售人員表示國內的黃豆很少有轉基因的。在泉城路一家超市,盛放黃豆的柜子外貼的標籤只標了黃豆價格。
【專家說法】
或有一半食物含「轉基因」,口感沒差別
"我們吃的食物中,可能有一半含轉基因。」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李迎秋說,轉基因農作物具有抗病蟲害、產量大的特點,所以使用越來越廣泛。「轉基因大豆在國內不允許種植,作為大豆的主要產區,東北的非轉基因大豆產量較低,無法滿足國內需求,需要大量從美國進口。而美國大豆90%是轉基因的,所以轉基因大豆在國內也比較常見。」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劉保申也表示,轉基因作物的優點主要體現在生產環節,通常能夠抗蟲、抗除草劑、增加產量等。但在口感上,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沒有很大差別。
安全性尚無定論,歐洲抵制美國允許
劉保申介紹,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商業化的時間並不長。上世紀90年代,西紅柿作為第一個轉基因食品在英國被研究出來,但並未在英國實現商業化,而是進入美國市場。「歐洲國家對轉基因食品比較謹慎,而美洲國家就較為接受。」他介紹,美國是轉基因食品最多的國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麥是轉基因的。「對於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現在沒法下結論。」李迎秋稱,由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遺傳層面上,需要長時間的觀察研究,「目前轉基因食品商業化時間較短,還沒有取得相應的數據,無法證明它對人體基因的影響。」她表示,轉基因食品的潛在不安全性主要是存在基因致變風險,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畸形等基因缺陷。
【法律規範】
兩部委:轉基因食品須明確標註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雖然市場上轉基因食品的標註比較混亂,但早在2002年我國就已出臺相關規定規範轉基因食品的生產和銷售。2002年7月衛生部頒布實施的《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轉基因食品要標註「轉基因××食品」或「以轉基因××食品為原料」。
而2002年3月農業部頒布實施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則規定,轉基因農產品的直接加工品,標註為「轉基因××加工品(製成品)」或者「加工原料為轉基因××」;用農業轉基因生物或用含有農業轉基因生物成分的產品加工製成的產品,如果最終銷售產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檢測不出轉基因成分的產品,標註為「本產品為轉基因××加工製成,但本產品中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分」或者標註為「本產品加工原料中有轉基因××,但本產品中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分」。
(責任編輯:朱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