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進入市民生活 專家稱或威脅糧食安全

2020-12-04 搜狐網

  玉米油、橄欖油、大豆油、菜籽油……面對超市貨架上一排排的食用油,你會選擇哪種油呢?是認牌子,還是看用什麼作物榨的?

  從今年6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要求轉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必須在標識上標註中文標籤。不知不覺間,轉基因食品已悄然降臨。有人叫喊「魔鬼」來了,也有人看好。

  究竟什麼是轉基因食品?圍繞著它的爭論是什麼?市民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

  ■ 市民反應

  對轉基因食品很陌生

  記者來到昆明某超市,在二樓的油米區,記者仔細看了幾個牌子食用油的標籤說明,發現好多種油都在標籤欄註明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一些油還在標籤的顯眼處寫明「非轉基因壓榨」,並將此當成一個賣點。售貨員張女士忙著上貨,她說,很多來買油的市民都不知道有轉基因食用油,買的時候也很少問,多數人主要還是看價錢。

  在記者採訪的6位市民中,只有一位知道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表情一 詫異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一位中年男子推著購物車走過來,「先生,你買油時主要看重什麼呢?」記者問。

  「便宜啊。」他指著購物車上選到的油說。

  「那你知不知道有些油是用轉基因原料壓榨的?」

  他有些詫異,摸了摸脖子,問道:「什麼是轉基因食品?我買的是油啊!」

  表情二 堅定

  「轉基因的,不吃」

  「媽,家裡的油還夠不夠啊?我們在超市逛。」27歲的胡小姐剛當上媽媽不久,現在在家全職帶孩子。

  「轉基因的不吃。」她說,「吃了不好。」胡小姐說,有幾次去買油時一旁的售貨員會向她介紹哪些是轉基因油、哪些不是轉基因油,有時是看標籤說明。

  最終,她在貨架上拿了一瓶福臨門菜籽調和油。記者在貨架上她拿油的地方看了標籤,標籤明顯處沒有說明是否是轉基因作物壓榨的,但在原料一欄卻寫著:大豆油、菜籽油的加工原料都是轉基因作物。

  表情三 淡定

  「高中就學過轉基因」

  「轉基因的肯定不好。」20多歲的吳利兵說,「還是吃點自然的好。」吳利兵大學時學的是自動化專業,工作後做的是建築監理。

  記者大喜,終於找到一個知道轉基因的市民了:「那你知不知道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他說,基因控制性狀,轉基因就是把一些基因片段切了,然後轉到其他物種的基因上……據他介紹,在高中生物課上就學過轉基因食品的有關知識。

  ■ 環保組織

  《避免轉基因食品指南》 幫助市民識別「轉基因」

  當轉基因食品悄然進入市民生活的時候,國際NGO組織綠色和平從2004年起每年都要發布《避免轉基因食品指南》,以幫助市民「明白消費」。今年的《指南》中,有嬰幼兒食品、乳製品、米、果汁飲料、休閒食品等10大類,其中不乏市民所熟悉的國內知名品牌產品。

  日前,記者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採訪了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王偉康。

  200個品牌承諾避免轉基因

  記者(以下簡稱記):綠色和平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商品信息的調查,是通過哪種方式進行的調查?

  綠色和平:綠色和平是一個全球性的環保組織,為了幫助消費者辨別市場上哪些品牌是完全拒絕轉基因,哪些品牌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綠色和平已連續7年製作《指南》。通過電話、電郵、傳真等不同方式與十大行業近400個品牌進行溝通,了解各個品牌是否確立並執行「非轉基因政策」。最終,有近200個品牌向消費者公開書面承諾避免轉基因。

  可能會威脅生物多樣性

  記:目前國際上哪些國家給轉基因食品發了「安全證書」?

  綠色和平:發放「安全證書」是對轉基因作物的一種審批管理的方式。每個國家的審批程序不同,叫法也不同。目前,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均有轉基因作物,如轉基因玉米和轉基因大豆等,獲得審批進行商業化種植。

  記:在雲南,如果轉基因作物進入,會不會影響本地的生物多樣性?

  綠色和平:轉基因作物一旦釋放到環境中去,可以通過基因漂移等方式汙染傳統作物,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同時,轉基因作物可能造成對非靶標作物的危害、引發次生蟲害等非預期後果,嚴重破壞生態系統。

  購買進口水果瞧仔細了

  記:市民如何識別哪些是轉基因食品?

  綠色和平:從肉眼上,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轉基因和非轉基因食品。《指南》以紅綠名單方式為消費者標明了市場上常見的近400個品牌,消費者可以選擇綠名單上的食品,這些品牌公司已給予消費者避免轉基因的承諾。

  此次政府出臺「轉基因食品須標中文標籤」的新規,目的是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讓人們了解可能存在的風險以便自行判斷。

  據了解,目前進口水果標籤已附帶了相關信息,在每個標籤的中間一般有4位阿拉伯數字:3字開頭的表示噴過農藥,4字開頭的表示是轉基因水果,5字開頭的表示是雜交水果。

  ■ 對話專家

  大量引進轉基因作物會威脅本地糧食安全

  據媒體報導,我國的轉基因食品基本上都是進口的,數量排前三位的是:大豆、玉米和油菜。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批准發放了轉基因棉花、番茄、矮牽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植物的安全證書。

  6月25日,記者就轉基因技術的相關問題,採訪了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所長、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譚學林。

  雜交與轉基因都是為了獲得優良品種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長期從事水稻育種研究,請你講講雜交技術和轉基因技術的不同。

  譚學林(以下簡稱譚):轉基因和雜交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致的,都是為了獲得更優良的品種。

  雜交是通過將一個品種的花粉向同一物種的另一品種授粉,從而將一個作物品種的全部細胞核基因放到另一個作物中,使得到花粉的品種發生遺傳變異,然後通過後代的自然選擇,從中找到最合適的。

  轉基因指通過實驗室的現代生物技術將一個特定的基因轉到同一個或另一個物種。目的性很強,而且還客服了物種間的生殖隔離,這是轉基因技術的最大好處之一。

  缺少智慧財產權

  大量引進將威脅種業安全

  記:似乎轉基因技術很好,那為什麼圍繞轉基因作物會有那麼大的爭議呢?

  譚:轉基因技術國外起步比較早,如果完完全全放開做,國外的品種就會進入國內,種業就可能被國外控制。最簡單的,國外轉基因大豆抗蟲效果很好,市場一開放,種植面積就迅速鋪開。如果不採取技術壁壘,種業被人家控制了,中國人吃飯都要靠人家。人家一旦控制了種子,我國農民種什麼就由外國公司說了算。現在的轉基因作物,國內大都沒有真正的智慧財產權。

  安全性存爭議

  可能存在安全方面的風險

  記:轉基因食品會不會對健康有影響?

  譚:這是人們擔心的另一個問題,也是一個不十分清楚的問題。

  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國際上一直存在爭議,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指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但這還要進行長期的觀察和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只能說,轉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方面的風險。

  還有對環境方面的影響,其可能性也是一個未知的問題。當然,抗病、抗蟲轉基因作物對環境的好處也是明顯的,可以大量減少農藥的施用。總之,事物都具兩面性,轉基因作物問題是一個很值得認真研究的大問題。

  ■ 名詞解釋

  轉基因——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其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生特定的具有優良遺傳形狀的物質。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變動植物性狀,培育新品種。也可以利用其他生物體培育出人類所需要的生物製品,用於醫藥、食品等方面。

  轉基因技術——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的可遺傳的修飾,這一技術稱之為轉基因技術。人們常說的「遺傳工程」、「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均為轉基因的同義詞。

  轉基因食品——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在性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方面向人類所需要的目標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NGO——

  全稱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意為「非政府組織」,指獨立於政府之外、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志願者組織。國際上把NGO稱為與政府和企業相平行的「第三部門」。( 記者 楊質高)

(責任編輯:徐永剛)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農大教授羅雲波: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從消費者到從事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 世界糧食獎得主:「轉基因農產品很安全」
    (原標題:世界糧食獎得主:「轉基因農產品很安全」)
  • 食品安全專家批駁「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說法
    轉基因產品安全問題等方面引發的論戰持續升溫,人民網推出《激辯轉基因》系列微訪談。今日(11月11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訪談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濱指出,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農業部專家:大學生吃轉基因食品精子質量變差是謠言
    關於安全安全評估已考慮對後代的影響新京報:最近張掖市出臺轉基因禁令,明確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你怎麼看?黃大昉: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一系列的中央文件,大的政策都是要積極發展新的科技、技術,包括轉基因技術。有關轉基因的事,農業部統一負責,種不種,碰到什麼問題,都得打報告。新京報:但也有說法稱一些國內外的實驗證明了轉基因食物有危害。
  • 轉基因學者遭圍攻 堅稱轉基因水稻更安全(圖)
    中心:安全證書的獲得,只是轉基因水稻種子進入商業化種植的「門檻」,而轉基因水稻品種要進入商業化種植,還需要取得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這兩證的審核發放是由國家法定機構按照法定程序來獨立進行的,按照以往經驗來看,正常走完這個過程需要3到5年時間。大力發展轉基因作物是國家戰略,轉基因水稻肯定會走向市場。
  • 轉基因戰爭風雲再起,攸關亡國滅種,你如何參戰?
    ,也是美國最新發現轉基因食物的巨大危害,2009年時,美國環境醫學科學研究院推出報告稱:「一些動物實驗表明,食用轉基因食品有嚴重損害健康的風險,包括不育,免疫問題,加速老化,胰島素的調節和主要臟腑及胃腸系統的改變」。
  • 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研究
    ,隨著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轉基因食品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  自20世紀80年代轉基因技術及其產品問世以來,轉基因食品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和過量使用農藥問題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於目前轉基因技術的發展還不完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和生態環境還存在潛在的風險和威脅。  1、轉基因食品安全和一般食品安全相比具有顯著的特徵。[2]第一,生態環境影響性。
  • 轉基因食品改變DNA、不安全?這場科普賽幫你打破謠言
    網易科技訊 12月11日消息「傳統食品一定比轉基因的安全嗎
  • 轉基因食品到底安全嗎?
    作為普通的一名公民,我想試問轉基因1.轉基因食品種子來源於哪個國家?這個國家的轉基因食品種子播種面積多少?收割的轉基因用在哪些食品開發上?這些食品的使用情況如何?他們自己使用嗎?他們自己使用如何分布?這些食品使用國別,人群,種群如何分布?2.轉基因種子對我們自己種子的威脅度,對我們生態環境的威脅度的研究我們有嗎?3.轉基因食品對我們華人基因,種族等安全性有研究嗎?
  • 轉基因食品,是「天使」還是「惡魔」?
    進入21世紀以來,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關注與爭論越來越多。著名的央視記者崔永元與網紅學者方舟子,曾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的爭論。他們在微博上數輪過招,雙方約2000萬粉絲紛紛站隊「助陣對罵」,一時煞是熱鬧。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先是崔永元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微博上展開辯論,之後是崔永元央視辭職、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食品。對於大家關心的問題,日前從美國歸來的崔永元舉行了媒體說明會作出詳細的解釋。     究竟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是怎麼進行的呢?崔永元邀請美國的採訪團隊,採訪了各類人,包括專家、普通的市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大約50人,去了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
  • 背景資料:我們身邊的轉基因食品
    反對者認為,轉基因馬鈴薯切片後半天都不變色,種了轉基因玉米的地方老鼠都死絕了,廣西大學生精子活力下降,罪魁禍首也是轉基因玉米……  雖然專家們已指出反對人士舉的這些例子都不是轉基因產品,但並沒有完全打消人們的疑慮:長期食用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食用轉基因食品後,食物基因是否會與人體基因結合,導致遺傳變異?
  • 張宗毅: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1995年,植酸酶作為飼料添加劑進入中國。 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能較好地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但這種技術對於農村的養豬散戶鞭長莫及,因為他們幾乎不可能使用合理配方、添加了植酸酶的飼料。另外,發酵工藝生產植酸酶不僅耗費大量發酵材料(糧食),它還是一種高耗能的生產方式,一套30噸容量的發酵罐,需配備400千瓦的電機,一個發酵周期耗電數十萬度。
  • 轉基因的食品到底安全嗎?
    當「基因」成為流行語時,有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進入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這些年來有關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的爭議日趨激烈,引起了我們的廣泛關注。「轉基因生物」一詞的最早來源是英語Transgenic organisms。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重組脫氧核糖核酸(rDNA)。常規的做法是將外源目的基因轉入生物體內,使其得到表達。
  • 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很多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在世界遍地開花,但其到底安全與否,業界學界一直爭論不休。在中國,隔段時間就有一波關於轉基因危害的民間傳言充斥於耳。由於美國是轉基因大國,因此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那裡,無論是轉基因的支持者還是批評者都以美國為例,尋找自己的論據。而美國駐華大使館25日就表態稱,很多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
  • 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能不能吃?
    關於轉基因食品,大家都一直心存疑慮。那麼,轉基因食品究竟能不能吃呢?其實在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院士看來,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吧。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是經過科學評估的每一種投入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其安全性都經過了嚴格的科學評價。
  •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包括轉基因植物食品、轉基因動物食品和轉基因微生物食品。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質疑和擔憂,主要集中在轉基因食品對當代人類健康的現時影響和它是否會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破壞。反對者舉出「伊爾瑪科娃試驗」、「普茲泰實驗」等等。而支持者則指出,這些試驗都存在嚴重瑕疵,不為主流科學界所接受。轉基因種子都經過了嚴格安全實驗,中短期可以肯定無害,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長期食用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害。
  • 轉基因食品會導致癌症和不育嗎?
    編者按:轉基因技術安不安全?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常常被這些問題困擾,甚至被有關轉基因的謠言蠱惑。光明網基因科普團隊針對相關問題邀請專家進行權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轉基因你問我答》,為公眾答疑解惑。
  • 科普材料摘抄「轉基因謠言」,海口美蘭區食藥監局向市民致歉
    7月27日,有自媒體發布文章稱,有網友舉報,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食藥監局向市民分發的科普宣傳冊上出現明顯錯誤和「反轉」(反對轉基因食品)的謠言以及陰謀論。本文圖片均來自基因農業網微信公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相關圖片上看到,該宣傳資料稱:「很多醫學專家、免疫學家警告:轉基因食品對人的肝臟、腎臟及免疫系統造成損害,影響人的生殖能力,尤其對嬰幼兒成長發育造成危害。」但根據農業農村部等權威機構發布的消息,前述說法失實。
  •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
    尚勳武|文   最近,不斷的有朋友問我,轉基因的食品安全嗎?  這本是一個簡單問題,現在變成了一個複雜問題,變成一個很難用幾句話就能解釋得清楚的問題。從概念上講,大家說的轉基因食品應該是指用轉基因技術培育的作物品種的食用部分直接鮮食或用其加工成的食品。  首先說說安全。和轉基因有關的安全問題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涉及兩個不同的層面。在歐美,人們主要的擔心是在生態層面,但爭論卻發生在經濟貿易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