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GE醫療天津生產基地的第1000臺超導磁體正式下線,2018年落戶的高端3.0T磁共振生產線也實現量產首臺設備並發往日本。2019年,中國超導磁共振市場規模約1500臺,GE醫療天津基地交付的設備佔據約15%的份額,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磁共振設備生產基地。
GE天津磁共振生產基地2014年落戶天津港保稅區後,磁體產能以年均70%以上的增幅大踏步前進,到2019年更是實現了產能5年翻十倍。這些數字背後的「推手」究竟是什麼?用GE醫療天津磁共振生產基地總經理陳一鵬的話說,這些裡程碑式的成績不僅鍛鍊了團隊,還讓天津工廠走向成熟,是天津這塊優秀的土壤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發展的機會。「天津有著良好教育資源和港口資源,我們工廠的團隊中90%以上都是天津本地培養的人才,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在外地的天津人才『回流』。」陳一鵬說,「落戶6年來,我們在人才落戶、現代製造技術等方面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能夠讓全球領先的技術應用在天津工廠迅速實現落地和創新,我們在美國的母工廠都在去年派出三位專家來天津工廠『取經』。」
企業的發展就好比人生,從來都不會總是一帆風順。隨著產能提升和市場需求的大幅增加,GE醫療天津生產基地從2018年開始啟動產品出口業務,但超導磁體的出口彼時尚無國內先例。「當時這個領域在國內是一片空白,如果靠我們企業自身去推進是難上加難,況且國際市場的商機轉瞬即逝,失去訂單可能就會失去未來。」陳一鵬回憶到,「當時就是在現在這個會議室,天津為我們專門成立了工作組,海關、海事、港口等十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先後數次集中現場辦公,幫助我們想辦法,制定運輸標準和出口流程,最終讓天津工廠生產的設備成功走出國門銷往海外。」
目前,GE醫療天津生產基地的銷售出口比例已超過10%,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GE醫療堅定了在天津紮根發展,繼續增資擴產的決心。陳一鵬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保稅區管委會積極幫助我們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讓工廠能夠及時生產出X光機等醫療設備供應到湖北,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天津市政府部門的理念非常好,能夠幫助企業在應對各種不確定性方面提供巨大的幫助。下一步,天津基地將擁有全系列磁共振設備的生產能力,並帶動更多的供應商,真正做到立足中國,面向全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來源:濱海新區海濱街道辦事處